• 歐洲之聲發刊詞 Eng
  • 關於我們 About us
  • 隱私條款 Privacy Policy
  • 提供新聞 Authors contributions
  • 連絡我們 Contact us
歐洲之聲 Sino Euro Voices
  • 首頁
  • 關注熱點

    尋求免於台海戰爭恐懼的自由

    【淇園漫步】追憶張灝二三事

    陳日君:中國《香港國安法》下的犯罪嫌疑人

    聯合國高專在中國遭遇黑色鬧劇

    俄烏戰爭重振「民主陣營」

    上一個 下一個
  • 政經論壇

    「永遠不會發生」 烏克蘭抨擊用土地換和平

    陳日君:中國《香港國安法》下的犯罪嫌疑人

    俄烏戰爭重振「民主陣營」

    他要破除失敗國家的魔咒

    【老陳時評】:中共對海外「反共」媒體之研究

    上一個 下一個
  • 人權觀察

    聯合國高專在中國遭遇黑色鬧劇

    程淵妻子就赤山監獄的強迫勞動問題致聯合國人權高專辦專員米歇爾•巴切萊特女士的公開信 Open Letter to the UN High Commissioner for Human Rights

    【老陳時評】:中共對海外「反共」媒體之研究

    【田牧筆談】:「教育營」鐵窗遮不住普世價值的陽光

    再談烏克蘭與台灣——不要奢望中共會容忍大陸與台灣長期和平共處

    上一個 下一個
  • 人文天下

    媽媽的墓冢

    湖邊清晨

    【香江寄語】:一個右派女兒的尋父記——陳卡回憶錄《追尋苦難歲月: 父親之死和我的成長》

    倫敦共識

    抗戰初期的四川省主席王纘緒川中善舉(上)

    上一個 下一個
  • 歐洲風情

    「永遠不會發生」 烏克蘭抨擊用土地換和平

    Internet Censorship 2022: A Global Map of Internet Restrictions

    獻給蘇菲的白玫瑰——反抗納粹終不悔

    如影隨形,奇幻人間—《彼得.施萊米爾的奇幻故事》

    德國「末代皇帝」後裔要求王室索賠

    上一個 下一個
  • 文學世界

    媽媽的墓冢

    湖邊清晨

    【香江寄語】:烏克蘭原野,悲情的大地

    苦難文學的雙向啟蒙 (二)

    苦難文學的雙向啟蒙 (一)

    上一個 下一個
  • 視頻薈萃

    【胡平論政】寫在聯合國通過第2758號決議五十周年

    點起一根蠟燭(一)

    潘永忠談2021大型網絡漢藏民間國際紀念活動

    支持「中間道路」 堅持漢藏對話——全球藏漢民間共同紀念「3•10」抗暴運動記錄(一)

    Remembering Dr. Li Wenliang

    上一個 下一個
  • 專文
    • 田牧新著
    • 淇園漫步
    • 田牧筆談
    • 老陳時評
    • 胡平論政
    • 香江寄語
    • 北京觀察
    • 比爾曼自傳
    • 潤南文苑
    • 雪山下的火焰
  • 古典音樂

    精選舒伯特鋼琴古典音樂Ⅱ

    約翰斯特勞斯「春之聲」圓舞曲

    維瓦地古典音樂精選

    孟德爾松古典音樂

    布拉姆斯古典音樂精選

    上一個 下一個
  • English

    程淵妻子就赤山監獄的強迫勞動問題致聯合國人權高專辦專員米歇爾•巴切萊特女士的公開信 Open Letter to the UN High Commissioner for Human Rights

    RSF delivers global petition urging UK Home Secretary to reject extradition of Julian Assange

    Nominations for the Nobel Peace Prize 2022

    The Conjoined Twins of Disinformation

    【田牧筆談】支持「中間道路」 藏漢和睦友好

    上一個 下一個
  • 首頁
  • 關注熱點

    尋求免於台海戰爭恐懼的自由

    【淇園漫步】追憶張灝二三事

    陳日君:中國《香港國安法》下的犯罪嫌疑人

    聯合國高專在中國遭遇黑色鬧劇

    俄烏戰爭重振「民主陣營」

    上一個 下一個
  • 政經論壇

    「永遠不會發生」 烏克蘭抨擊用土地換和平

    陳日君:中國《香港國安法》下的犯罪嫌疑人

    俄烏戰爭重振「民主陣營」

    他要破除失敗國家的魔咒

    【老陳時評】:中共對海外「反共」媒體之研究

    上一個 下一個
  • 人權觀察

    聯合國高專在中國遭遇黑色鬧劇

    程淵妻子就赤山監獄的強迫勞動問題致聯合國人權高專辦專員米歇爾•巴切萊特女士的公開信 Open Letter to the UN High Commissioner for Human Rights

    【老陳時評】:中共對海外「反共」媒體之研究

    【田牧筆談】:「教育營」鐵窗遮不住普世價值的陽光

    再談烏克蘭與台灣——不要奢望中共會容忍大陸與台灣長期和平共處

    上一個 下一個
  • 人文天下

    媽媽的墓冢

    湖邊清晨

    【香江寄語】:一個右派女兒的尋父記——陳卡回憶錄《追尋苦難歲月: 父親之死和我的成長》

    倫敦共識

    抗戰初期的四川省主席王纘緒川中善舉(上)

    上一個 下一個
  • 歐洲風情

    「永遠不會發生」 烏克蘭抨擊用土地換和平

    Internet Censorship 2022: A Global Map of Internet Restrictions

    獻給蘇菲的白玫瑰——反抗納粹終不悔

    如影隨形,奇幻人間—《彼得.施萊米爾的奇幻故事》

    德國「末代皇帝」後裔要求王室索賠

    上一個 下一個
  • 文學世界

    媽媽的墓冢

    湖邊清晨

    【香江寄語】:烏克蘭原野,悲情的大地

    苦難文學的雙向啟蒙 (二)

    苦難文學的雙向啟蒙 (一)

    上一個 下一個
  • 視頻薈萃

    【胡平論政】寫在聯合國通過第2758號決議五十周年

    點起一根蠟燭(一)

    潘永忠談2021大型網絡漢藏民間國際紀念活動

    支持「中間道路」 堅持漢藏對話——全球藏漢民間共同紀念「3•10」抗暴運動記錄(一)

    Remembering Dr. Li Wenliang

    上一個 下一個
  • 專文
    • 田牧新著
    • 淇園漫步
    • 田牧筆談
    • 老陳時評
    • 胡平論政
    • 香江寄語
    • 北京觀察
    • 比爾曼自傳
    • 潤南文苑
    • 雪山下的火焰
  • 古典音樂

    精選舒伯特鋼琴古典音樂Ⅱ

    約翰斯特勞斯「春之聲」圓舞曲

    維瓦地古典音樂精選

    孟德爾松古典音樂

    布拉姆斯古典音樂精選

    上一個 下一個
  • English

    程淵妻子就赤山監獄的強迫勞動問題致聯合國人權高專辦專員米歇爾•巴切萊特女士的公開信 Open Letter to the UN High Commissioner for Human Rights

    RSF delivers global petition urging UK Home Secretary to reject extradition of Julian Assange

    Nominations for the Nobel Peace Prize 2022

    The Conjoined Twins of Disinformation

    【田牧筆談】支持「中間道路」 藏漢和睦友好

    上一個 下一個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歐洲之聲 Sino Euro Voices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首頁 專文

【田牧筆談】俄烏戰爭背後的全球「大博弈」(三)

田牧文 /田牧
2022 年 3 月 28 日
在 專文, 政經論壇, 田牧筆談, 關注熱點
【田牧筆談】俄烏戰爭背後的全球「大博弈」(三)

左起:李玉(萬夫人)、田牧、萬潤南-攝于2020年1月巴黎萬家。圖/田牧提供

转换简体
分享到 Facebook分享到 Twitter分享到 Line分享到 WeChat

——【閑話三人行】:萬潤南、廖天琪、田牧

推薦新聞

「永遠不會發生」 烏克蘭抨擊用土地換和平

「永遠不會發生」 烏克蘭抨擊用土地換和平

2022 年 5 月 26 日
尋求免於台海戰爭恐懼的自由

尋求免於台海戰爭恐懼的自由

2022 年 5 月 26 日

文/田牧(整理與編輯)

俄烏戰爭背後的利弊分析

廖天琪:關於這個主題,如果沒有其它更多的說法,我們就進入下一個主題,就是說這個戰爭現在正在進行之中,它對我們整個世界的影響凸現出來,從能源方面,從金融方面,從物價方面,從各個方面都出現了各種各樣的情況。剛才說到油價爆升等,關於這個話題怎麽來看?未來的影響會怎麽樣?從經濟角度,從政治的角度,從其他各方面角度來討論。

萬潤南:我認為這個影響應該說是非常大的。這麽說吧,影響最大的是烏克蘭,畢竟烏克蘭是戰場,所有正常的和平活動,不得不終止,而且還有犧牲,還有破壞,核電站也差一點出問題。第二慘的是俄羅斯,它的盧布跌到地板了,是對俄羅斯的制裁造成的後果,而且打仗是很吃錢的,包括它遇到的各種問題和損失等等。第三慘的呢?是歐洲了,我看到德國議會選擇黨(AfD)聯邦議員、該黨團主席愛麗絲•韋德爾(Alice Elisabeth Weidel)的演講,講得很好。她說金融制裁對俄羅斯造成了傷害,但是對歐洲、對德國造成了更大的傷害。講得很有道理,講得也很雄辯,最重要的一個問題,就是你們也直接感受到了,物價升、歐元跌、燃油暴漲。

現在不是兩敗俱傷,是三敗俱傷。比較不太受影響的、甚至還得到了一點好處的是中國。但是得到最大好處的,我們從得到的利益來講,比方說得利的是紅色,失利的是綠色,那麽烏克蘭、俄羅斯、歐洲屬於綠色區域,是虧的。再底下是中國,泛紅了。但是深紅的大紅大紫的是美國,無論從哪方面來講,它都是利益獲得者。

你看美國又是正義民主自由的保衛者,發了聲;而且美國料事如神,提出了各種警告;還有所有的資金都往美國跑了,歐洲戰爭,熱錢總是往安全區域跑,哪裡最安全,自然是美國。再則美國的燃氣價格暴漲,人家還必須買它的,為什麽呢?俄羅斯禁運呀。犯罪學在尋找兇手的時候,有一個推理的方法,就是尋找誰是得最大利益的獲得者。比方說某個人突然死亡了,誰有這個動機呢?他的死對誰是最有利呢?如果使用這種推論,發生在烏克蘭的這場戰爭,最大的推手、就不說罪魁禍首,毫無疑問是那個得到最大利益的美國。而且還有一點注意到沒有?美國也很受譴責,它一定要表明不會派出軍隊。縱容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告訴全世界,我這裡是安全的,這場戰爭再大,我也不會捲入,很聰敏的把自己隔開了。然後呢,英國的那一邊只是咋呼,所以從頭至尾,英國只是啦啦隊而已。

前美國國會議員圖爾西•加巴德(Tulsi Gabbard)指出:拜登只要保證不接納烏克蘭加入北約,就可結束此次俄烏危機,阻止爆發戰爭,但他們不這樣做。一是因為一旦俄烏爆發戰爭,美國將有明確的藉口向俄羅斯實施嚴厲制裁;二是因為控制著拜登政府的軍工復合體將賺得盆滿缽滿。

世界超級「寇」是怎樣養成的

廖天琪:這點說得太棒了,原來美國說不派兵的道理是這樣。

萬潤南:我剛才說,對俄羅斯應該圍城必闕,你不能堵得人家沒路走。普丁現在也很委屈,包括他要加入北約不被接受,他與日本前首相安倍聊天的時候都講過,安倍現在出來證實,俄羅斯當時確實很委屈,很憋屈。

在烏克蘭衝突加劇的情況下,2月27日,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做客富士電視台節目,談及普丁出兵烏克蘭。在採訪中安倍引述了此前普丁對他透露的想法,也夾雜了自己的分析。安倍稱,普丁曾多次對我說北約不守承諾。安倍認為,作為普丁來說,「他沒有對領土的野心,而是基於防衛俄羅斯、確保安全的角度采取的行動。」他還稱,普丁曾多次私下跟他說,「北約不守承諾」,安倍說,「普丁的這種看法很強烈」。

美國這套手法,我們用12個字來概括:首先叫「逼良為寇」,俄羅斯這個寇啊,本來它是要從良的,但是你逼著它成了寇;第二叫「挾寇自重」,對歐洲來說,他們現在的情緒,俄羅斯對歐洲如此虎視眈眈、心懷覬覦,歐洲更需要美國的存在,而且是必須的;第三叫「養寇自肥」,中共這個寇,也是培養出來的,對不對?中國怎麽能夠發展的?沒有美國的科技、政策、市場、資金等支持,中國不可能有今天。

我們再回過頭去觀察和回顧,當代世界上幾個著名的寇,薩達姆·海珊算一個吧?賓拉登也算一個吧?我們可以查一下歷史,他們都是美國政府、CIA培養和馴化出來的,薩達姆·海珊是為了對付伊朗,賓拉登是為了對付前蘇聯,當年蘇聯占領阿富汗需要配合阿富汗。所以我們看到,它首先是養寇,狹天子以令諸侯,它是挾寇以令天下。

從現在的狀況來看,圍城必闕是第一個問題。接下來是「逼良為寇」,「挾寇自重」,「養寇自肥」。跟東歐的關係就是典型的「養寇自肥」,現在再來審視俄烏戰爭,是不是另類的收割成果?就說中國吧,中國確實發展起來了,但是獲得最大利益的還是華爾街啊。中國也很委屈,一部蘋果機(iPhone)在中國市場,美國賺500塊,中國賺5塊錢,中國的生產,中國的管理,中國的市場,中國的營運,盈利卻是美國的百分之一。這就是「養寇自肥」的道理,委屈有什麽用?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嘛。

戰爭災難殃及人類

廖天琪:老萬說得好!現在看來離結束戰爭還遙遙無期,但是戰爭製造的人道災難,目睹戰火中成批顛沛流離的難民,心情很是壓抑與難受,戰爭的野蠻、淒慘與冷酷,這種破壞性、傷害性、摧毀性……令人瞠目結舌、不寒而慄。

更何況一場戰爭造成經濟建設癱瘓、崩潰與遲滯,這與我們每一個人都休戚相關,首當其衝就是造成德國、歐洲的經濟萎縮與衰竭。俄羅斯、烏克蘭是歐洲的糧倉,我們從德國市場上已經看到,汽油柴油價格翻倍,德國出現新一輪的恐慌性囤貨潮,麵粉、麵條、食油等售馨售空。殊不知這樣狀況會持續多久?二年抑或是三、五年才能恢復?戰爭造成的社會災難和後遺症,看來將會成為未來數年嘮叨不完的市民話題。

現在我們來展望和預估一下,戰事會有怎麽樣的演變?是否能讓人們看到盡頭?千萬不能像阿富汗戰爭那樣持續20年,倘若是這樣的困局和結局,歐洲豈不是又回到了血腥的征服戰爭歲月?如此歐洲的前途在哪裡?剛才老萬說,最大的受害者是烏克蘭,接著是俄羅斯自己,然後就是歐洲。這場災難會演變成怎麽樣?整個世界的「均勢」已被打破,原來的世界多少是相對平衡的,這個平衡一旦被打破,將會出現什麽狀況呢?

前一陣我們還覺得伊斯蘭文化、伊斯蘭恐怖活動很讓我們受不了,但是眼下這些問題暫時被擱置在一邊,這些隱憂與困局依然還存在,現在又出現了新問題,會如何改變整個文明世界?如何改變我們的正常生活呢?尤為重要的是,會不會引發核戰爭?那樣的狀況會更慘,人類將走向滅亡。我自己也沒有什麽特別的想法,我實在想不出,我又覺得不會引發核戰爭,除非普丁瘋了……

剛才老萬說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圍城必闕」,這個闕確實非常重要,我們一定得想辦法給發動戰爭的普丁留一條生路,要讓他有一個台階下。不管原因在哪裡,美國在後面搖鵝毛扇,煽風點火這個那個,發動戰爭的畢竟是前台的普丁。

但給普丁下台階是件很不容易的事,因為不單單是一個國家,或者一個政府的決定,要大家都同意給他一條生路,我現在不知道應該說什麽?也看不到什麽前途?或者可預測的未來前景……

2021.6.16拜登與普丁於日內瓦會面。圖/擷自公視新聞影片

法德未能把握「止戰」的機會

田牧:現在的狀況很艱難,最著急的應該是歐洲了。俄侵略,烏抵抗,雙方陷入你死我活的交戰中,這場戰爭的前景和未來難卜難測。

無論誰勝誰敗,倒霉的輸家總歸是交戰的雙方,烏克蘭與俄羅斯,當然還殃及歐洲。德國將俄羅斯排除在swift金融結算體系之外,對自己很不利,因為德國與俄羅斯的貿易捆綁過於緊密,比如:德國是俄羅斯第二大進口國(中國第一),又是俄羅斯第三大出口國(中國第一、荷蘭第二),德國進口原油的三分之一來自俄國,德國在俄羅斯有3651家企業,共有28萬名雇員等等。如此緊密的經濟交織,想來是撐不了幾個星期的。倘若反彈回來,德國的金融體系首先要遭遇破局和困境,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德國已經公開提出了這個問題,它無法長期維持這樣的制裁。

我們還看到這麽兩個場景,2月27日,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對記者表示:烏克蘭是「我們(歐盟)中的一員」。3月1日,馮德萊恩再談烏克蘭加入歐盟一事時,顯然降低了熱情,她表示:「首先必須結束戰事。」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回應,歐盟將會認真對待烏克蘭這一「極具象徵意義的、合理的政治請求」,但同時承認入盟過程將很艱難。

另一個場景,3月3日,德國總理蕭茲在接受德國電視二台採訪時表述:「現在不是考慮烏克蘭加入歐盟事宜的時候。」當務之急是防止當前衝突繼續升級。顯然是在為前幾天歐洲政治大佬們的熱情澆冷水,將此路堵死,估計這一採訪也是刻意為這句話安排的。

2022.2.14德國總理蕭茲在基輔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會面。圖/擷自PBS News hour影片

戰前,2月14〜15日,蕭茲訪問俄烏展開斡旋,澤倫斯基同意了勸說,法德俄烏約在巴黎相聚,共同構建歐洲和平,共同簽署一個文件:「烏克蘭不加入北約」,歐洲的事,歐洲人自己來解決,殊不知澤倫斯基第2天就反悔了。

我在揣測蕭茲為什麽如此糊塗,沒有把握好機會,這是蕭茲犯下的很大錯誤。蕭茲和馬克宏可以直接給普丁一個保證:絕對不讓烏克蘭進入北約,或者簽署一個文件,幾個大國先簽署一個意向性文件。那麽普丁就心定了,就不會再出問題了,從而避免了這場戰爭。中國五代史就有這樣的說法「……須知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現在普丁開出價碼更高,戰爭持續的時間越長,投入得越多,死亡也越多,那麽普丁需要得到的回報也就水漲船高,現在看來後面的談判更為艱巨。

不可預估的戰爭結局

田牧:古羅馬有一種說法:發動一場戰爭容易,但結束一場戰爭卻十分困難,因為發動戰爭和結束戰爭並不取決於同一個人。眼下俄烏戰爭就面臨這一難局。戰爭持續與拖延下去,是否會出現更為悲壯和慘烈的局面?比如北約被拖入戰場?甚至最終爆發毀滅人類的核戰爭。就像普丁曾經的狂言:「俄羅斯都沒有了,還要世界幹什麽!」

對於戰爭的未來,我想人們不敢輕視,但又有什麽辦法呢?俄羅斯開啟了核威懾「特殊戰備狀態」。美國雖然表示「沒有改變核力量的戰備等級」,但是美國空軍的防核彈「末日飛機」,被發現從內布拉斯加州的空軍基地起飛,去執行「訓練任務」。

福斯新聞女嘉賓圖爾西•加巴德被採訪時表示:「拜登早就說明了,利用經濟核武器制裁俄羅斯,同樣有效。現在美國的目的全部達到了,股票上漲,匯率增長,通脹率降低,歐元開始縮水,還有成功轉移了民意低下的問題。這是美國挑起這場戰爭最希望看到的。」

美國和北約真應該站出來,美國、中國、德國、法國,幾個大國就像處理伊朗危機一樣,坐下來與俄烏商談簽約,早日結束俄烏戰爭。(待續)

台灣《民報》首發

標籤: 俄烏戰爭大博弈田牧
分享Tweet分享分享
上一篇文章

【田牧筆談】俄烏戰爭背後的全球「大博弈」(二)

下一篇文章

【老陳時評】:沈重悼念民運同道李進進

田牧

田牧

田牧新著 /田牧,本名潘永忠,上海人,曾任職上海企業管理工作。九十年代初定居德國,在積極參與海外民運之同時,亦筆耕不綴。

相關文章

「永遠不會發生」 烏克蘭抨擊用土地換和平
政經論壇

「永遠不會發生」 烏克蘭抨擊用土地換和平

2022 年 5 月 26 日
尋求免於台海戰爭恐懼的自由
專文

尋求免於台海戰爭恐懼的自由

2022 年 5 月 26 日
【淇園漫步】追憶張灝二三事
專文

【淇園漫步】追憶張灝二三事

2022 年 5 月 25 日
陳日君:中國《香港國安法》下的犯罪嫌疑人
政經論壇

陳日君:中國《香港國安法》下的犯罪嫌疑人

2022 年 5 月 25 日
聯合國高專在中國遭遇黑色鬧劇
人權觀察

聯合國高專在中國遭遇黑色鬧劇

2022 年 5 月 25 日
俄烏戰爭重振「民主陣營」
政經論壇

俄烏戰爭重振「民主陣營」

2022 年 5 月 25 日
下一篇文章
【胡平論政】:痛悼李進進

【老陳時評】:沈重悼念民運同道李進進

什麽是文明?看挪威富裕後如何對待自己的國民

什麽是文明?看挪威富裕後如何對待自己的國民

《民報》和台灣知識分子的百年夢想——給《民報》讀者和支持者的公開信

《民報》和台灣知識分子的百年夢想——給《民報》讀者和支持者的公開信

熱門文章

【田牧筆談】俄烏戰爭背後的全球「大博弈」(三)

【田牧筆談】俄烏戰爭背後的全球「大博弈」(三)

2022 年 3 月 28 日
中國民主黨沖破「瓶頸」全面拓展——倫敦中港臺藏政治國際研討會側記

中國民主黨沖破「瓶頸」全面拓展——倫敦中港臺藏政治國際研討會側記

2022 年 5 月 4 日
彭帥成為全球新聞焦點(附錄:彭帥微博原文)

彭帥成為全球新聞焦點(附錄:彭帥微博原文)

2021 年 11 月 23 日
始終看到青青草原——高希均從一無所有到一無所懼(上/下)

始終看到青青草原——高希均從一無所有到一無所懼(上/下)

2022 年 3 月 25 日
每個人都在談論和平——是只顧自己還是德國的傲慢?

每個人都在談論和平——是只顧自己還是德國的傲慢?

2022 年 5 月 4 日
【田牧筆談】2022年「六四」33周年全球聯網紀念活動文告

【田牧筆談】2022年「六四」33周年全球聯網紀念活動文告

2022 年 5 月 25 日
德國左翼政治歷史沿革分析

德國左翼政治歷史沿革分析

2022 年 5 月 8 日
歐洲之聲

歐洲之聲網站根植於歐陸,創刊於庚子年新冠疫情席捲全球之際。數據化時代早已來臨,面對浩瀚的知識和信息海洋,太容易迷失方向。作為長年的媒體工作者,本網刊願為華語世界的讀者傳送平實可靠的資訊,也為追求民主、自由、人權的有識之士及愛好文藝的友朋提供寫作發文的平台。祈望這裡成為志同道合者共同耕耘的園地。

分類

  • English
  • 人文天下
  • 人權觀察
  • 北京觀察
  • 古典音樂
  • 墨爾本夜語
  • 專文
  • 政經論壇
  • 文學世界
  • 未分類
  • 歐洲風情
  • 比爾曼自傳
  • 淇園漫步
  • 潤南文苑
  • 田牧新著
  • 田牧筆談
  • 老陳時評
  • 胡平論政
  • 視頻薈萃
  • 關注熱點
  • 雪山下的火焰
  • 香江寄語
  • 歐洲風情
「永遠不會發生」 烏克蘭抨擊用土地換和平

「永遠不會發生」 烏克蘭抨擊用土地換和平

2022 年 5 月 26 日
Internet Censorship 2022: A Global Map of Internet Restrictions

Internet Censorship 2022: A Global Map of Internet Restrictions

2022 年 2 月 12 日

適用電子郵件訂閱網站

輸入你的電子郵件地址訂閱網站的新文章,使用電子郵件接收新通知。

關注我們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首頁
  • 關注熱點
  • 政經論壇
  • 人權觀察
  • 人文天下
  • 歐洲風情
  • 文學世界
  • 視頻薈萃
  • 專文
    • 墨爾本夜語
    • 香江寄語
    • 胡平論政
    • 北京觀察
    • 潤南文苑
    • 淇園漫步
    • 老陳時評
    • 雪山下的火焰
  • English
  • 古典音樂
  • 田牧新著

© 2020 歐洲之聲 Sino Euro Voices.

歐洲之聲網站使用 cookie 為您提供更好的使用體驗, 請閱讀我們的 隱私權政策,通過使用表示您確認並同意我們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