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歐洲之聲發刊詞 Eng
  • 關於我們 About us
  • 隱私條款 Privacy Policy
  • 提供新聞 Authors contributions
  • 連絡我們 Contact us
歐洲之聲 Sino Euro Voices
  • 首頁
  • 關注熱點

    尋求免於台海戰爭恐懼的自由

    【淇園漫步】追憶張灝二三事

    陳日君:中國《香港國安法》下的犯罪嫌疑人

    聯合國高專在中國遭遇黑色鬧劇

    俄烏戰爭重振「民主陣營」

    上一個 下一個
  • 政經論壇

    「永遠不會發生」 烏克蘭抨擊用土地換和平

    陳日君:中國《香港國安法》下的犯罪嫌疑人

    俄烏戰爭重振「民主陣營」

    他要破除失敗國家的魔咒

    【老陳時評】:中共對海外「反共」媒體之研究

    上一個 下一個
  • 人權觀察

    聯合國高專在中國遭遇黑色鬧劇

    程淵妻子就赤山監獄的強迫勞動問題致聯合國人權高專辦專員米歇爾•巴切萊特女士的公開信 Open Letter to the UN High Commissioner for Human Rights

    【老陳時評】:中共對海外「反共」媒體之研究

    【田牧筆談】:「教育營」鐵窗遮不住普世價值的陽光

    再談烏克蘭與台灣——不要奢望中共會容忍大陸與台灣長期和平共處

    上一個 下一個
  • 人文天下

    媽媽的墓冢

    湖邊清晨

    【香江寄語】:一個右派女兒的尋父記——陳卡回憶錄《追尋苦難歲月: 父親之死和我的成長》

    倫敦共識

    抗戰初期的四川省主席王纘緒川中善舉(上)

    上一個 下一個
  • 歐洲風情

    「永遠不會發生」 烏克蘭抨擊用土地換和平

    Internet Censorship 2022: A Global Map of Internet Restrictions

    獻給蘇菲的白玫瑰——反抗納粹終不悔

    如影隨形,奇幻人間—《彼得.施萊米爾的奇幻故事》

    德國「末代皇帝」後裔要求王室索賠

    上一個 下一個
  • 文學世界

    媽媽的墓冢

    湖邊清晨

    【香江寄語】:烏克蘭原野,悲情的大地

    苦難文學的雙向啟蒙 (二)

    苦難文學的雙向啟蒙 (一)

    上一個 下一個
  • 視頻薈萃

    【胡平論政】寫在聯合國通過第2758號決議五十周年

    點起一根蠟燭(一)

    潘永忠談2021大型網絡漢藏民間國際紀念活動

    支持「中間道路」 堅持漢藏對話——全球藏漢民間共同紀念「3•10」抗暴運動記錄(一)

    Remembering Dr. Li Wenliang

    上一個 下一個
  • 專文
    • 田牧新著
    • 淇園漫步
    • 田牧筆談
    • 老陳時評
    • 胡平論政
    • 香江寄語
    • 北京觀察
    • 比爾曼自傳
    • 潤南文苑
    • 雪山下的火焰
  • 古典音樂

    精選舒伯特鋼琴古典音樂Ⅱ

    約翰斯特勞斯「春之聲」圓舞曲

    維瓦地古典音樂精選

    孟德爾松古典音樂

    布拉姆斯古典音樂精選

    上一個 下一個
  • English

    程淵妻子就赤山監獄的強迫勞動問題致聯合國人權高專辦專員米歇爾•巴切萊特女士的公開信 Open Letter to the UN High Commissioner for Human Rights

    RSF delivers global petition urging UK Home Secretary to reject extradition of Julian Assange

    Nominations for the Nobel Peace Prize 2022

    The Conjoined Twins of Disinformation

    【田牧筆談】支持「中間道路」 藏漢和睦友好

    上一個 下一個
  • 首頁
  • 關注熱點

    尋求免於台海戰爭恐懼的自由

    【淇園漫步】追憶張灝二三事

    陳日君:中國《香港國安法》下的犯罪嫌疑人

    聯合國高專在中國遭遇黑色鬧劇

    俄烏戰爭重振「民主陣營」

    上一個 下一個
  • 政經論壇

    「永遠不會發生」 烏克蘭抨擊用土地換和平

    陳日君:中國《香港國安法》下的犯罪嫌疑人

    俄烏戰爭重振「民主陣營」

    他要破除失敗國家的魔咒

    【老陳時評】:中共對海外「反共」媒體之研究

    上一個 下一個
  • 人權觀察

    聯合國高專在中國遭遇黑色鬧劇

    程淵妻子就赤山監獄的強迫勞動問題致聯合國人權高專辦專員米歇爾•巴切萊特女士的公開信 Open Letter to the UN High Commissioner for Human Rights

    【老陳時評】:中共對海外「反共」媒體之研究

    【田牧筆談】:「教育營」鐵窗遮不住普世價值的陽光

    再談烏克蘭與台灣——不要奢望中共會容忍大陸與台灣長期和平共處

    上一個 下一個
  • 人文天下

    媽媽的墓冢

    湖邊清晨

    【香江寄語】:一個右派女兒的尋父記——陳卡回憶錄《追尋苦難歲月: 父親之死和我的成長》

    倫敦共識

    抗戰初期的四川省主席王纘緒川中善舉(上)

    上一個 下一個
  • 歐洲風情

    「永遠不會發生」 烏克蘭抨擊用土地換和平

    Internet Censorship 2022: A Global Map of Internet Restrictions

    獻給蘇菲的白玫瑰——反抗納粹終不悔

    如影隨形,奇幻人間—《彼得.施萊米爾的奇幻故事》

    德國「末代皇帝」後裔要求王室索賠

    上一個 下一個
  • 文學世界

    媽媽的墓冢

    湖邊清晨

    【香江寄語】:烏克蘭原野,悲情的大地

    苦難文學的雙向啟蒙 (二)

    苦難文學的雙向啟蒙 (一)

    上一個 下一個
  • 視頻薈萃

    【胡平論政】寫在聯合國通過第2758號決議五十周年

    點起一根蠟燭(一)

    潘永忠談2021大型網絡漢藏民間國際紀念活動

    支持「中間道路」 堅持漢藏對話——全球藏漢民間共同紀念「3•10」抗暴運動記錄(一)

    Remembering Dr. Li Wenliang

    上一個 下一個
  • 專文
    • 田牧新著
    • 淇園漫步
    • 田牧筆談
    • 老陳時評
    • 胡平論政
    • 香江寄語
    • 北京觀察
    • 比爾曼自傳
    • 潤南文苑
    • 雪山下的火焰
  • 古典音樂

    精選舒伯特鋼琴古典音樂Ⅱ

    約翰斯特勞斯「春之聲」圓舞曲

    維瓦地古典音樂精選

    孟德爾松古典音樂

    布拉姆斯古典音樂精選

    上一個 下一個
  • English

    程淵妻子就赤山監獄的強迫勞動問題致聯合國人權高專辦專員米歇爾•巴切萊特女士的公開信 Open Letter to the UN High Commissioner for Human Rights

    RSF delivers global petition urging UK Home Secretary to reject extradition of Julian Assange

    Nominations for the Nobel Peace Prize 2022

    The Conjoined Twins of Disinformation

    【田牧筆談】支持「中間道路」 藏漢和睦友好

    上一個 下一個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歐洲之聲 Sino Euro Voices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首頁 專文

【香江寄語】:烏克蘭原野,悲情的大地

蔡詠梅文 /蔡詠梅
2022 年 4 月 19 日
在 專文, 文學世界, 香江寄語
【香江寄語】:烏克蘭原野,悲情的大地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開初,看到俄羅斯虎狼之軍來勢洶洶,我和許多香港人一樣憂心如焚……圖-網絡截屏

转换简体
分享到 Facebook分享到 Twitter分享到 Line分享到 WeChat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開初,看到俄羅斯虎狼之軍來勢洶洶,我和許多香港人一樣憂心如焚,為烏克蘭人擔憂,有好幾個晚上我憂慮到無法安枕,夜晚數度起身打開手機,看戰局到底如何發展,唯恐基輔被俄羅斯攻陷,直到烏克蘭人民奮起抵抗,戰局膠著才稍微感到安心了一點。

推薦新聞

尋求免於台海戰爭恐懼的自由

尋求免於台海戰爭恐懼的自由

2022 年 5 月 26 日
【淇園漫步】追憶張灝二三事

【淇園漫步】追憶張灝二三事

2022 年 5 月 25 日

對於這次烏克蘭戰爭,香港人可以說是一邊倒地同情烏克蘭人民。香港人對烏克蘭戰爭的取態,與全球多數人一樣主要是出於人性中的同理心,對恃強凌弱不義野蠻行為的痛恨,對弱者的同情,對敢於反抗強權英雄的敬佩。

而作為香港人,與烏克蘭人其實還有一種同病相憐同道相扶的戰友情誼。早在香港人的反送中運動展開之時,遠在歐陸一方的烏克蘭人已開始關注香港的運動,在網上成立Free Hong Kong Center 聲援香港人,讓港人又驚又喜。

烏克蘭支持香港組織Free Hong Kong Center在烏克蘭戰爭爆發後,感謝香港人和台灣的支持。圖-蔡詠梅提供

但烏克蘭戰爭爆發後,因為國安法的執行,香港言論自由受到打壓,抗議俄羅斯發動侵略戰爭竟然會被親中媒體定性為反中亂港。政府一家民間獨立調查機構發郵件了解港人對烏克蘭戰爭的看法,親中媒體上綱上線說是煽動反華和支持港獨。上街聲援正在抗戰中的烏克蘭人民更不可能,甚至有幾位定居香港的烏克蘭人走上街頭也被警方拘捕並被罰款,理由是違反了新冠疫情限聚令。香港人現只能在社交媒體上為烏克蘭人打氣,及捐款支持,但熱情不減,我有個特別熱心的朋友還特地約我出來討論戰局,並發信來叮嚀我捐款支持烏克蘭人民。我當然義不容辭。

烏克蘭,這個蘇聯解體後新獨立的國家,對於很多港人,或許可能是2014年的橙色革命才開始聽聞,但對於我來說,因出生成長於中國大陸,青少年時代已知有烏克蘭。中共建政最初十幾年是中蘇蜜月期,視蘇聯為老大哥,一切以老大哥馬首是瞻,蘇聯意識形態是中國主流價值,蘇聯文化為中國流行時尚,唱蘇聯歌曲,讀俄國和蘇聯小說,少女穿蘇聯布拉吉(即俄語連衣裙),盤蘇聯式髮辮,高興歡呼時喊烏拉。我中學外語學的是俄語,很巧的是還交了一個蘇聯中學女生筆友,她家住基輔,應該就是烏克蘭人,但只通過幾封信,用非常簡單的俄語,內容很幼稚,交談的無非是學校教授的正統思想。我對烏克蘭較多的認識是閱讀兩本暢銷的蘇聯紅色文學作品。

一本是法捷耶夫的《青年近衛軍》,故事背景正好是此次俄烏兩國爭戰激烈的東烏克蘭頓巴斯地區,小說開場的描述「她們說的是頓巴斯特有的、不很好聽的混合方言,這種方言揉合了俄羅斯中央幾個省份的語言,夾雜著烏克蘭土話、頓河哥薩克的方言以及亞速海幾個港埠——馬利烏波爾、塔甘羅格、頓河羅斯托夫——的口語。但是世界上無論哪一種語言,只要從姑娘們嘴里說出來,就都變得美妙動聽了。」這些美妙口語的地方,現在全世界都很熟悉,都是燃著熊熊烈火的戰場,而這本小說寫的也是戰爭,是80年前的蘇德戰爭,納粹德國對蘇聯的入侵,戰火燃燒到烏克蘭,當時的東烏克蘭是蘇聯的一個加盟共和國,小說寫一批頓巴斯烏克蘭青年如何英勇抵抗德國軍隊的侵略。

中國翻譯出版的蘇聯紅色小說《青年近衛軍》講述1942年德軍佔領烏克蘭發生在頓巴斯地區的故事。圖-蔡詠梅提供

其實當時的烏克蘭戰場除了蘇聯和德國兩方,還交織著烏克蘭人民複雜的感情,德軍進入烏克蘭,烏克蘭人民一度誤以為德軍是來解放他們,夾道歡迎,一些烏克蘭民族主義者甚至投向德國一方作戰,也有烏克蘭軍人為爭取烏克蘭的獨立同時與蘇德兩國戰鬥。烏克蘭戰場的性質非常複雜,但法捷耶夫是蘇共御用作家,蘇共作家協會總書記,他自然是從蘇共的立場和俄羅斯沙文主義來描繪解釋這場戰爭,小說特別凸顯烏克蘭青年對蘇維埃國家的忠誠。蘇聯這部主旋律的戰爭小說,中國當時不但翻譯出版,還出了專給孩子看的連環圖書,在中國青少年一代中影響很大。

蘇聯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顛倒烏克蘭歷史,書中塑造的烏克蘭布爾什維克英雄保爾柯察金被烏克蘭人視為烏奸。圖-蔡詠梅提供

第二本就更為著名,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在中國家喻戶曉的蘇俄紅色經典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部小說的主人公是一位布爾什維克英雄,一位忠於蘇聯紅色政權的烏克蘭人保爾·柯察金,而故事背景就是俄國二月革命後沙俄帝國解體,烏克蘭陷入戰亂,曾短暫出現一個烏克蘭國家「烏克蘭人民共和國」但迅即被蘇聯布爾什維克滅國這段動盪的歷史。這部小說當年不知感動了多少中國青年,矢志要把一切獻給共產主義事業。中國還出了一個山寨貨「中國的保爾柯察金」吳運鐸。從蘇聯留學歸來的紅色公主孫維世把《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改編成中國話劇《保爾·柯察金》放上舞台,劇中一首主題曲《在烏克蘭原野上》: 

在烏克蘭遼闊的原野上,

在那清清的小河旁,

長著兩顆美麗的白楊,

這是我們親愛的故鄉;

彼得留拉兇惡的匪幫,

來到我們的家鄉,

烏克蘭原野變成戰場,

白楊樹葉飄落地上;

·······

這首歌立刻唱遍大江南北。

但歷史的雨水最後沖走了紅色戈培爾們塗抹在真相外的血色。後來的歷史發展頗為諷刺。

斯大林的御用作家法捷耶夫在赫魯曉夫清洗斯大林罪行時自殺。而紅色經典《鋼鐵時怎樣煉成的》也在蘇聯解體後被烏克蘭人民所否定,布爾什維克英雄保爾·柯察金被視為烏奸,他在小說中為蘇維埃政權徵糧,是斯大林製造的烏克蘭大飢荒的幫凶。而「兇惡的匪幫」彼得留拉,這位烏克蘭人民共和國的領袖現在是烏克蘭的民族英雄,他的塑像挺立在基輔的街頭。彼得留拉帶領烏克蘭民族主義者爭取烏克蘭獨立失敗後流亡巴黎,1926年被蘇聯特務暗殺,葬於巴黎。2005年烏克蘭總統尤申科和夫人訪問巴黎曾前往彼得留拉墓地祭拜。那首《在烏克蘭原野上》的抒情歌曲實際上是孫維世改寫的一首烏克蘭歌曲,為另外填詞的山寨貨。紅色公主孫維世本人則在文革中遭迫害慘死,真實演出了一齣革命吞噬自己的兒女,「白楊樹葉飄落地上」的悲劇。

基輔街頭的彼得留拉塑像。彼得留拉現在被烏克蘭人民視為民族英雄。圖-蔡詠梅提供
2015年烏克蘭總統尤申科和妻子到巴黎的彼得留拉墓拜祭。圖-蔡詠梅提供

烏克蘭肥沃豐饒的原野號稱歐洲的糧倉,但卻是一個悲情的土地,被沙俄帝國兼併300多年以來,在彼得大帝、葉卡捷琳娜大帝及歷代沙皇壓迫下,這片土地上的烏克蘭人民一直不懈地尋找自己的身分,渴望自由。而近代一百多年烏克蘭原野更成了動盪不息的殘酷烽火戰場。《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所涉及的時代背景就是連年的殘酷戰爭。沙俄帝國解體後,烏克蘭人民爭取獨立,而包括布爾什維克紅軍、白軍、德軍等各種勢力則爭奪烏克蘭的統治權,戰火屠戮,你方打去,我方來,在烏克蘭最後被蘇聯兼併之前,首都基輔的政權更迭多達十三次,小說中有句話說,每天起來小市民就會問,「今天城裡哪一派當權?」但當歸屬最終塵埃落定,成為蘇俄一部分後,烏克蘭這個歐洲糧倉迎來的不是和平,竟然是一場空前的人為大飢荒,有240萬至750萬烏克蘭人死於這次慘絕人寰的災難,烏克蘭認為這是斯大林政權針對烏克蘭民族的種族滅絕。

僥倖逃過大飢荒而活過來的烏克蘭人幾年後又面臨殘酷的蘇德戰爭,人類有史以來最大的圍城戰就發生在烏克蘭土地上,即1941年秋的基輔圍城戰,雙方投入兵力總計達120萬人,鏖戰一個月,血流成河,傷亡幾十萬,蘇聯戰敗,66萬蘇軍被俘。在基輔戰役任紅軍政委的赫魯曉夫傖惶突圍才逃得一命。然後戰火燃到頓巴斯,即《青年近衛軍》的故事背景。

1932年至33年蘇聯因推行農業集體化政策,並對烏克蘭人民進行種族迫害,導致烏克蘭大飢荒。這是倒斃在烏克蘭第二大城市哈爾科夫的餓殍。圖-蔡詠梅提供

在這次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之前,頓巴斯地區的戰爭已打了八年,也打得相當殘酷,戰爭中馬來西亞航空一架班機飛經烏克蘭上空時被頓巴斯親俄叛軍飛彈擊中而墜毀,導致機上298人全部罹難,事件震驚全球。

現在俄羅斯又入侵烏克蘭全國,將戰火燃遍整個烏克蘭原野,引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歐洲最慘烈的戰爭。布查大屠殺曝光那天,我整夜無法闔眼,為烏克蘭人哭,也為香港人哭。

烏克蘭民族多災多難,百年悲情百年血淚,中國學者趙雲中寫中國第一本烏克蘭史,他對烏克蘭民族滿懷同情,書名就叫做《烏克蘭:沈重的歷史腳步》。烏克蘭人民遭受過的痛苦太多太沈重了,我希望這次烏克蘭戰爭將是烏克蘭最後一次陷於戰火,硝煙散去後的美麗烏克蘭原野將撫平創傷,享有永久的和平。

標籤: 烏克蘭蔡詠梅香江寄語
分享Tweet分享分享
上一篇文章

​【淇園漫步】100年前那句「放下武器」已成絕響

下一篇文章

俄羅斯和烏克蘭:從小麥到金屬 俄烏兩國出口的四大戰略物資

蔡詠梅

蔡詠梅

相關文章

尋求免於台海戰爭恐懼的自由
專文

尋求免於台海戰爭恐懼的自由

2022 年 5 月 26 日
【淇園漫步】追憶張灝二三事
專文

【淇園漫步】追憶張灝二三事

2022 年 5 月 25 日
專訪中國問題學者克里·布朗:堅持清零罔顧經濟,習近平或被黨拋棄,或與黨同亡
專文

專訪中國問題學者克里·布朗:堅持清零罔顧經濟,習近平或被黨拋棄,或與黨同亡

2022 年 5 月 24 日
【胡平論政】如何解讀拜登關於武力保台的表態
胡平論政

【胡平論政】如何解讀拜登關於武力保台的表態

2022 年 5 月 24 日
【田牧筆談】2022年「六四」33周年全球聯網紀念活動文告
田牧筆談

【田牧筆談】2022年「六四」33周年全球聯網紀念活動文告

2022 年 5 月 25 日
中國社媒強制披露用戶IP,海外地址成眾矢之的
專文

中國社媒強制披露用戶IP,海外地址成眾矢之的

2022 年 5 月 23 日
下一篇文章
俄羅斯和烏克蘭:從小麥到金屬 俄烏兩國出口的四大戰略物資

俄羅斯和烏克蘭:從小麥到金屬 俄烏兩國出口的四大戰略物資

7%的人在第一輪投給勒龐 法國穆斯林面臨著“壞與更壞”之間的艱難抉擇

7%的人在第一輪投給勒龐 法國穆斯林面臨著“壞與更壞”之間的艱難抉擇

再談俄烏戰爭-德國總統認錯了,那麼梅克爾前總理呢?

再談俄烏戰爭-德國總統認錯了,那麼梅克爾前總理呢?

熱門文章

【香江寄語】:烏克蘭原野,悲情的大地

【香江寄語】:烏克蘭原野,悲情的大地

2022 年 4 月 19 日
中國民主黨沖破「瓶頸」全面拓展——倫敦中港臺藏政治國際研討會側記

中國民主黨沖破「瓶頸」全面拓展——倫敦中港臺藏政治國際研討會側記

2022 年 5 月 4 日
彭帥成為全球新聞焦點(附錄:彭帥微博原文)

彭帥成為全球新聞焦點(附錄:彭帥微博原文)

2021 年 11 月 23 日
始終看到青青草原——高希均從一無所有到一無所懼(上/下)

始終看到青青草原——高希均從一無所有到一無所懼(上/下)

2022 年 3 月 25 日
每個人都在談論和平——是只顧自己還是德國的傲慢?

每個人都在談論和平——是只顧自己還是德國的傲慢?

2022 年 5 月 4 日
【田牧筆談】2022年「六四」33周年全球聯網紀念活動文告

【田牧筆談】2022年「六四」33周年全球聯網紀念活動文告

2022 年 5 月 25 日
德國左翼政治歷史沿革分析

德國左翼政治歷史沿革分析

2022 年 5 月 8 日
歐洲之聲

歐洲之聲網站根植於歐陸,創刊於庚子年新冠疫情席捲全球之際。數據化時代早已來臨,面對浩瀚的知識和信息海洋,太容易迷失方向。作為長年的媒體工作者,本網刊願為華語世界的讀者傳送平實可靠的資訊,也為追求民主、自由、人權的有識之士及愛好文藝的友朋提供寫作發文的平台。祈望這裡成為志同道合者共同耕耘的園地。

分類

  • English
  • 人文天下
  • 人權觀察
  • 北京觀察
  • 古典音樂
  • 墨爾本夜語
  • 專文
  • 政經論壇
  • 文學世界
  • 未分類
  • 歐洲風情
  • 比爾曼自傳
  • 淇園漫步
  • 潤南文苑
  • 田牧新著
  • 田牧筆談
  • 老陳時評
  • 胡平論政
  • 視頻薈萃
  • 關注熱點
  • 雪山下的火焰
  • 香江寄語
  • 歐洲風情
「永遠不會發生」 烏克蘭抨擊用土地換和平

「永遠不會發生」 烏克蘭抨擊用土地換和平

2022 年 5 月 26 日
Internet Censorship 2022: A Global Map of Internet Restrictions

Internet Censorship 2022: A Global Map of Internet Restrictions

2022 年 2 月 12 日

適用電子郵件訂閱網站

輸入你的電子郵件地址訂閱網站的新文章,使用電子郵件接收新通知。

關注我們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首頁
  • 關注熱點
  • 政經論壇
  • 人權觀察
  • 人文天下
  • 歐洲風情
  • 文學世界
  • 視頻薈萃
  • 專文
    • 墨爾本夜語
    • 香江寄語
    • 胡平論政
    • 北京觀察
    • 潤南文苑
    • 淇園漫步
    • 老陳時評
    • 雪山下的火焰
  • English
  • 古典音樂
  • 田牧新著

© 2020 歐洲之聲 Sino Euro Voices.

歐洲之聲網站使用 cookie 為您提供更好的使用體驗, 請閱讀我們的 隱私權政策,通過使用表示您確認並同意我們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