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歐洲之聲發刊詞 Eng
  • 關於我們 About us
  • 隱私條款 Privacy Policy
  • 提供新聞 Authors contributions
  • 連絡我們 Contact us
歐洲之聲 Sino Euro Voices
  • 首頁
  • 關注熱點

    中國為什麽希望橫跨歐亞的更強的高速鐵路連接

    巴切萊特視頻會見習近平 聯合國稱“寶貴的”會晤 但公告巴切萊特人權講話原文音像

    【老陳時評】如何與背離普世價值的政權合作?

    尋求免於台海戰爭恐懼的自由

    【淇園漫步】追憶張灝二三事

    上一個 下一個
  • 政經論壇

    「永遠不會發生」 烏克蘭抨擊用土地換和平

    陳日君:中國《香港國安法》下的犯罪嫌疑人

    俄烏戰爭重振「民主陣營」

    他要破除失敗國家的魔咒

    【老陳時評】:中共對海外「反共」媒體之研究

    上一個 下一個
  • 人權觀察

    巴切萊特視頻會見習近平 聯合國稱“寶貴的”會晤 但公告巴切萊特人權講話原文音像

    堅守正義 拒絕遺忘一一關於「六四」33周年紀念活動召集

    聯合國高專在中國遭遇黑色鬧劇

    程淵妻子就赤山監獄的強迫勞動問題致聯合國人權高專辦專員米歇爾•巴切萊特女士的公開信 Open Letter to the UN High Commissioner for Human Rights

    【老陳時評】:中共對海外「反共」媒體之研究

    上一個 下一個
  • 人文天下

    媽媽的墓冢

    湖邊清晨

    【香江寄語】:一個右派女兒的尋父記——陳卡回憶錄《追尋苦難歲月: 父親之死和我的成長》

    倫敦共識

    抗戰初期的四川省主席王纘緒川中善舉(上)

    上一個 下一個
  • 歐洲風情

    「永遠不會發生」 烏克蘭抨擊用土地換和平

    Internet Censorship 2022: A Global Map of Internet Restrictions

    獻給蘇菲的白玫瑰——反抗納粹終不悔

    如影隨形,奇幻人間—《彼得.施萊米爾的奇幻故事》

    德國「末代皇帝」後裔要求王室索賠

    上一個 下一個
  • 文學世界

    媽媽的墓冢

    湖邊清晨

    【香江寄語】:烏克蘭原野,悲情的大地

    苦難文學的雙向啟蒙 (二)

    苦難文學的雙向啟蒙 (一)

    上一個 下一個
  • 視頻薈萃

    【胡平論政】寫在聯合國通過第2758號決議五十周年

    點起一根蠟燭(一)

    潘永忠談2021大型網絡漢藏民間國際紀念活動

    支持「中間道路」 堅持漢藏對話——全球藏漢民間共同紀念「3•10」抗暴運動記錄(一)

    Remembering Dr. Li Wenliang

    上一個 下一個
  • 專文
    • 田牧新著
    • 淇園漫步
    • 田牧筆談
    • 老陳時評
    • 胡平論政
    • 香江寄語
    • 北京觀察
    • 比爾曼自傳
    • 潤南文苑
    • 雪山下的火焰
  • 古典音樂

    精選舒伯特鋼琴古典音樂Ⅱ

    約翰斯特勞斯「春之聲」圓舞曲

    維瓦地古典音樂精選

    孟德爾松古典音樂

    布拉姆斯古典音樂精選

    上一個 下一個
  • English

    程淵妻子就赤山監獄的強迫勞動問題致聯合國人權高專辦專員米歇爾•巴切萊特女士的公開信 Open Letter to the UN High Commissioner for Human Rights

    RSF delivers global petition urging UK Home Secretary to reject extradition of Julian Assange

    Nominations for the Nobel Peace Prize 2022

    The Conjoined Twins of Disinformation

    【田牧筆談】支持「中間道路」 藏漢和睦友好

    上一個 下一個
  • 首頁
  • 關注熱點

    中國為什麽希望橫跨歐亞的更強的高速鐵路連接

    巴切萊特視頻會見習近平 聯合國稱“寶貴的”會晤 但公告巴切萊特人權講話原文音像

    【老陳時評】如何與背離普世價值的政權合作?

    尋求免於台海戰爭恐懼的自由

    【淇園漫步】追憶張灝二三事

    上一個 下一個
  • 政經論壇

    「永遠不會發生」 烏克蘭抨擊用土地換和平

    陳日君:中國《香港國安法》下的犯罪嫌疑人

    俄烏戰爭重振「民主陣營」

    他要破除失敗國家的魔咒

    【老陳時評】:中共對海外「反共」媒體之研究

    上一個 下一個
  • 人權觀察

    巴切萊特視頻會見習近平 聯合國稱“寶貴的”會晤 但公告巴切萊特人權講話原文音像

    堅守正義 拒絕遺忘一一關於「六四」33周年紀念活動召集

    聯合國高專在中國遭遇黑色鬧劇

    程淵妻子就赤山監獄的強迫勞動問題致聯合國人權高專辦專員米歇爾•巴切萊特女士的公開信 Open Letter to the UN High Commissioner for Human Rights

    【老陳時評】:中共對海外「反共」媒體之研究

    上一個 下一個
  • 人文天下

    媽媽的墓冢

    湖邊清晨

    【香江寄語】:一個右派女兒的尋父記——陳卡回憶錄《追尋苦難歲月: 父親之死和我的成長》

    倫敦共識

    抗戰初期的四川省主席王纘緒川中善舉(上)

    上一個 下一個
  • 歐洲風情

    「永遠不會發生」 烏克蘭抨擊用土地換和平

    Internet Censorship 2022: A Global Map of Internet Restrictions

    獻給蘇菲的白玫瑰——反抗納粹終不悔

    如影隨形,奇幻人間—《彼得.施萊米爾的奇幻故事》

    德國「末代皇帝」後裔要求王室索賠

    上一個 下一個
  • 文學世界

    媽媽的墓冢

    湖邊清晨

    【香江寄語】:烏克蘭原野,悲情的大地

    苦難文學的雙向啟蒙 (二)

    苦難文學的雙向啟蒙 (一)

    上一個 下一個
  • 視頻薈萃

    【胡平論政】寫在聯合國通過第2758號決議五十周年

    點起一根蠟燭(一)

    潘永忠談2021大型網絡漢藏民間國際紀念活動

    支持「中間道路」 堅持漢藏對話——全球藏漢民間共同紀念「3•10」抗暴運動記錄(一)

    Remembering Dr. Li Wenliang

    上一個 下一個
  • 專文
    • 田牧新著
    • 淇園漫步
    • 田牧筆談
    • 老陳時評
    • 胡平論政
    • 香江寄語
    • 北京觀察
    • 比爾曼自傳
    • 潤南文苑
    • 雪山下的火焰
  • 古典音樂

    精選舒伯特鋼琴古典音樂Ⅱ

    約翰斯特勞斯「春之聲」圓舞曲

    維瓦地古典音樂精選

    孟德爾松古典音樂

    布拉姆斯古典音樂精選

    上一個 下一個
  • English

    程淵妻子就赤山監獄的強迫勞動問題致聯合國人權高專辦專員米歇爾•巴切萊特女士的公開信 Open Letter to the UN High Commissioner for Human Rights

    RSF delivers global petition urging UK Home Secretary to reject extradition of Julian Assange

    Nominations for the Nobel Peace Prize 2022

    The Conjoined Twins of Disinformation

    【田牧筆談】支持「中間道路」 藏漢和睦友好

    上一個 下一個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歐洲之聲 Sino Euro Voices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首頁 專文

咱這代的台灣人

謝鎮寬文 /謝鎮寬
2022 年 2 月 8 日
在 專文, 政經論壇, 關注熱點
咱這代的台灣人

作者表示,這一代的台灣人,必須要有堅定的意志,來表明願意與美日合作,等時機成熟時,才能落實台灣最終的法理政治定位。示意圖/擷自總統府flickr、網路,民報合成

转换简体
分享到 Facebook分享到 Twitter分享到 Line分享到 WeChat

社會多元認知迥異

推薦新聞

中國為什麽希望橫跨歐亞的更強的高速鐵路連接

中國為什麽希望橫跨歐亞的更強的高速鐵路連接

2022 年 5 月 27 日
巴切萊特視頻會見習近平 聯合國稱“寶貴的”會晤 但公告巴切萊特人權講話原文音像

巴切萊特視頻會見習近平 聯合國稱“寶貴的”會晤 但公告巴切萊特人權講話原文音像

2022 年 5 月 27 日

台灣是個多元化社會,其多元之處幾乎近似兩極。目前由人民選出的政府,自稱為中華民國政府,其正式國號叫中華民國、有時也叫中華民國台灣,但全球世人卻都稱它為台灣、或台灣政府。中華民國政府自認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但至今卻仍然還是被排斥在,國際社會任何需要,具備以國家主權為條件如聯合國等的組織。然而,時下在台灣主政的政府,卻以目前共有111個國家及地區,給予持印有「中華民國台灣」護照、免簽證待遇為豪。其中亞太地區22個、亞西地區1個、美洲地區40個、歐洲地區44個、非洲地區4個。這裡包括有當今民主社會知名國度:美國、英國、日本、新加坡、紐西蘭、加拿大、韓國等。

中華民國台灣政府

台灣社會在2004年以前,從沒有聽說過,啥是法理論述平民政府?對國家與政府的認知,總停留在國民黨是外來的政黨;由其主政的中華民國政府,也是外來政府。然而於2000年,由陳水扁代表民進黨贏得勝選,主掌國家大政,所以也就認同民進黨的中華民國。但在國際社會的認知,不論是國民黨中華民國,或民進黨中華民國,它們都是中華民國流亡政府、是一個沒有國家領土主權的政府,只是被授權管理台灣事務,所以不管誰主政,都稱它為台灣政府。

流亡政黨已不反共

在國民黨掌權時,其主政者認為,台灣是屬於中華民國;而中華民國代表全中國,其領土尚且包括蒙古與中華大地。簡單地說,其邏輯就是台灣屬於中國。他們起於蔣介石,把政權從中國逃亡帶到台灣,淪為國際社會所稱的流亡政府;在台灣實施長達38年戒嚴、大屠殺、白色恐怖等威權統治,總是妄想有一天能反攻大陸、班師回朝。隨著台灣民主化的變遷與興革,於2008年到2016年,重掌政權的國民黨,已經不再反共。其部分昔日反共將領,都已迫不及待紛紛入京朝拜晉謁,準備隨時當木馬屠城的內應效忠者,把台灣當祭品奉獻給習皇大帝。

前後四位民選總統

隨著蔣家政權的凋零走入歷史,台灣於1988年由本土台灣人主政,李登輝開啟了終止萬年國大、廢除動員戡亂臨時條款、廢除國民大會、總統、立委、直接民選等等一系列民主改革。1996年舉辦第一次總統直選,2000年第一次政黨輪替,2004年百萬牽手護台灣,2008年國民黨重新奪回政權,2016年民進黨二次執政。在李登輝主政時,他將國家定位為中華民國在台灣,向國際社會宣布,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是特殊的國與國關係,即所謂的兩國論,主張與中國來往要戒急用忍。陳水扁主政時,把國家定位為中華民國是台灣,兩岸關係主張大膽西進。馬英九主政時,把國家定位為台灣是中華民國的一部分,兩岸關係認同一中原則,主張九二共識、終極統一。蔡英文主政時,把國家定位為台灣是中華民國、是一個主權獨立國家,目前國號叫中華民國,兩岸關係主張:和平、對等、民主、對話。前後四位台灣民選總統,都把國家定位於中華民國的演進,似乎台灣與中華民國,永遠都要被綁在一起脫離不了關係。

戰狼外交機艦擾台

令人扼腕的是,1971年10月25日聯合國大會,通過2758號決議正式宣告,國際社會認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國唯一合法的政府。過去由蔣介石代表,在聯合國所佔有的席次一併給予廢除,改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中華民國在聯合國所代表中國的權利。自二次世界大戰後,國共所爭執的中國代表權,終於敲槌定音落幕,但台灣歸屬卻依然懸而未解。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入聯合國後,展開一連串的報復追殺,要把寄生在台灣的中華民國流亡政府徹底瓦解,趕出所有聯合國系列組織。在國際社會錯判情勢下,誤以為只要對中共釋出橄欖汁,就可引導它走入民主社會。誰知人算不如天算,在大力扶持中共下,反而成就它成為世界工廠;當它荷包賺飽,便開始鯨吞蠶食整個國際社會,戰狼外交更是全球叫囂,一副要稱霸世界之狂妄,處處霸凌台灣,機艦擾台三餐伺候。

分化打擊圖霸全球

中國的囂張,當然讓全球世人舉諸側目,更是讓台灣人民寢食難安。當然委曲求全,對一心想稱霸國際社會的戰狼,是絲毫不管用,只會換來更嚴峻的軟土深掘。還好,整個國際社會已經覺醒,徹底認清中國野心,是想獨霸世界,企圖併吞台灣,來當祭旗的起手式。當然引起美、日、英、澳、還有北約聯盟等的覺醒,紛紛調兵遣將直奔南海及台灣海峽,軍事對峙大有一觸即發的態勢。中國面對來自四面八方的圍堵,當然另有一番盤算,中國社科院台灣研究所、中國中央台灣工作辦公室、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及成千上萬的五毛傭兵,時時刻刻都在盤算著,如何才能瓦解、打擊,台灣人民堅決反共的意志。他們深知,打台灣還不如收買台灣來得容易。於是分化、扭曲、見縫插針的社會運動層出不窮,上至國家首長,下至民間社團領袖,比比皆是打擊的對象;附庸者藍金黃,違抗者鬥黑鬥臭。中國共產黨是靠社會運動起家,鬥爭批判是他們拿手的把戲,川普已於去年1月6日國會山莊事件馬失前蹄,現在拜登在疫情、通膨及烏克蘭和台海風雲的撲擊下,能否穩住時局,確實令人擔憂。

法理起源台灣地位

台灣社會,自1999年由美籍軍人葛傑夫Jeff Geer提出,「從葛魯秀私到世貿組織From Grotius to WTO」宏論,2004年美籍台灣女婿何瑞元Richard Hartzell,在哈佛季刊發表「舊金山和約如何處置台澎Understanding the SFPT’s Disposition of Formosa and the Pescadores」;2006年林志昇向美國聯邦法院提出,「攸關台灣人護照訴訟Lin v. USA」;2008年成立台灣民政府組織;2011年台灣民政府水月園開班授課等一系列運動,啟發了台灣法理地位的鑽研。雖然後來因樹大分枝,有了不同教派論述,有的把台灣主權應回歸日本、或應屬於美國、或有待未來建國,總的來說,就是必須要與中國有所切割。

和約授權美國主佔

台灣主權根本不屬於任何一個中國,不論是建立於1912年的中華民國,或是成立於1949年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其創建時,台灣主權都是屬於日本。1895年4月17日大清政府,將台灣澎湖完整主權、永久割讓給日本後,至今沒有任何條約指明,將台澎主權轉移給任何中國。倒是舊金山條約,明文授權美國為主要佔領權國。依據和平條約,美國確實負有維護台澎安全與繁榮的責任和義務。雖然美國尊重台灣人民的人權、尊嚴和自主,但前提是,必須維護美國在西太平洋地區的和平、安全與穩定,並且有助於促進美國的外交政策。

中國承諾翻臉翻書

中國派駐美國大使秦剛,於1月27日在其官邸,接受美國全國公共電台(NPR)專訪時說:「我要特別強調,台灣問題是中美之間最大的火藥桶。如果台灣當局在美方撐腰下,持續推進台獨,很可能將中美兩個大國捲入軍事衝突。」其言下之意似乎是說,只要台灣不進行法理台獨,其他一切好說。聽起來又好像說,寧可接受中華民國,也不接受台灣共和國。看起來台獨對中共來說,真的是可恨又可怕。但中共所說的話,又有幾句可以相信呢?看看,中英聯合聲明,保證「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承諾香港現行的經濟制度與生活方式,維持五十年不變。」結果年未過半、說變就變,翻臉就像翻書。

國旗飄揚政治改變

然而,換個角度,從最近台美高層互動來看,美國過去嚴禁中華民國旗幟,在美國若干重要公開場所懸掛亮相;現在卻可以讓它,在諸如雙橡園、賴清德過境美國等公開場合飄揚。這似乎可以看出端倪,美國過去一直稱呼在台灣執政的政府為,台灣管理當局。現在因該政府展現,與美國行政部門高度密切配合意願,而獲得肯定。所以,美國將直接稱它為台灣政府。其實這也正符合,大多數台灣人民的期待。然而,中國政府的底線就是,絕不接受台灣獨立。相信這也是為什麼,台灣執政當局堅持「中華民國台灣」,這個看起來不三不四、似是而非的名字。這大概就是所謂,政治是高度妥協、各取所需的藝術吧。

副總統賴清德率團出席宏都拉斯共和國總統卡蕬楚就職典禮2022.1.26抵達美國洛杉磯,民眾歡迎行列出現中華民國國旗。圖/擷自總統府flickr

失去台灣失去平洋

當然這都只是合理的推想,但堅持建立台灣國,是四百年來居住在台灣島上,歷代人民大家共同的心願,唯不知此刻有多少人,已下定決心願意站出來,流血流淚捨身拼命建國?儘管中國國防部一再放話恫嚇說「玩火者必自焚,獨立就意味著戰爭」;美國卻也重申強調,「對台承諾堅若磐石」。相信守住台灣、捍衛民主,就是最符合美國,維護在西太平洋的利益。誠如麥克阿瑟將軍,一針見血的名言:「失去台灣、就失去太平洋」。當然台灣人也不是被嚇大的,在過去77年的歲月裡,有哪天中國沒有嗆聲要併吞台灣?但如果共軍膽敢逾越雷池一步,大家就都必須效法以色列、烏克蘭,全民皆兵,拿起槍桿子、決心走向戰場。

法理論述無限空間

時下有很多人提出,法理論述台灣未來;個個都能說得頭頭是道,真是意氣風發、百家爭鳴。台灣前途看起來,一片榮景可喜可賀。但台灣要獨立建國,卻不是單純地,只要把國民黨掃入灰燼就能成其事。其最主要還是,何時能脫掉中華民國,這件大而不當虛假外衣。因為台灣無法單憑一己之力,就能抗衡隔壁惡鄰的貪婪;況且此刻的中華民國,根本就不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

是誰擁有台灣主權

2004年10月25日,美國前國務卿科林鮑威爾說:「中國只有一個,台灣沒有獨立,它不享有作為一國家的主權,這仍是我們的政策,我們堅定的政策。」2007年8月30日,美國前國家安全委員會、亞洲事務高級主任、丹尼斯韋德寧說:「台灣或中華民國,此刻不是國際社會的一個國家,美國政府的立場是,中華民國、中華民國是一個懸而未決的議題,正如您所知,已經有很多很多年了。」2020年11月12日,美國前國務卿蓬佩奧說:「台灣從來不屬於中國。」2008年3月18日,美國聯邦法院哥倫比亞地方法官、籮絲美莉柯祐,於林訴美案判決書中指出:「多年來,行政部門針對台灣主權議題的刻意和謹慎態度,使本院無法對原告的訴求作出裁決。法院得出結論,政治議題學說,禁止考慮原告的訴訟,因此批准政府駁回原告訴求。」2009年4月7日,美國聯邦上訴法院、哥倫比亞區巡迴法庭、巡迴法官布朗,在判決書中指出:「處理上訴人之申訴需要台灣主權者的身份。行政部門故意對這個問題保持沉默,我們是不能干涉其決定。」

沉默呼聲任重道遠

因此,論述台灣主權、探討台灣法理地位,不是單純的法律論述,而是需要考慮到主要佔領權國美國,及仍擁有台灣剩餘主權日本的立場、態度和主張;任何橫衝直撞舉措,都不會成功。在目前這個階段,我們這一代的台灣人,必須要有堅定的意志,來表明願意與美日合作,等時機成熟時,自能落實台灣最終的法理政治定位。2011年1月29日,前美國在台協會理事主席夏馨,曾親口告訴我們當年陳水扁發表,「四不一沒有」的真實場景。最近蓬佩奧也推薦我們去觀賞《沉默呼聲》。在這看似平靜的日常生活中,其實每天都有很多不為人知的動盪,一分一秒地在發生。咱這代台灣人,有幸生活在台灣即將歷史轉折的年代,我們都肩負著千斤萬斤擔、任重道遠,請繫好安全帶準備隨時起飛!

轉載自台灣《民報》

標籤: 台灣主權台灣正名謝鎮寬
分享Tweet分享分享
上一篇文章

誰說台灣屬於中國?讓國際文獻告訴你台灣地位真相!

下一篇文章

【田牧筆談】布蘭登堡前抗議北京冬奧會

謝鎮寬

謝鎮寬

相關文章

中國為什麽希望橫跨歐亞的更強的高速鐵路連接
專文

中國為什麽希望橫跨歐亞的更強的高速鐵路連接

2022 年 5 月 27 日
巴切萊特視頻會見習近平 聯合國稱“寶貴的”會晤 但公告巴切萊特人權講話原文音像
人權觀察

巴切萊特視頻會見習近平 聯合國稱“寶貴的”會晤 但公告巴切萊特人權講話原文音像

2022 年 5 月 27 日
【老陳時評】如何與背離普世價值的政權合作?
老陳時評

【老陳時評】如何與背離普世價值的政權合作?

2022 年 5 月 27 日
「永遠不會發生」 烏克蘭抨擊用土地換和平
政經論壇

「永遠不會發生」 烏克蘭抨擊用土地換和平

2022 年 5 月 26 日
尋求免於台海戰爭恐懼的自由
專文

尋求免於台海戰爭恐懼的自由

2022 年 5 月 26 日
【淇園漫步】追憶張灝二三事
專文

【淇園漫步】追憶張灝二三事

2022 年 5 月 25 日
下一篇文章
【田牧筆談】布蘭登堡前抗議北京冬奧會

【田牧筆談】布蘭登堡前抗議北京冬奧會

台海兩岸密切關注烏克蘭危機

台海兩岸密切關注烏克蘭危機

繼往開來,存亡續絕 ——2021年度劉賓雁良知獎特別榮譽獎頒獎辭

繼往開來,存亡續絕 ——2021年度劉賓雁良知獎特別榮譽獎頒獎辭

熱門文章

咱這代的台灣人

咱這代的台灣人

2022 年 2 月 8 日
中國民主黨沖破「瓶頸」全面拓展——倫敦中港臺藏政治國際研討會側記

中國民主黨沖破「瓶頸」全面拓展——倫敦中港臺藏政治國際研討會側記

2022 年 5 月 4 日
彭帥成為全球新聞焦點(附錄:彭帥微博原文)

彭帥成為全球新聞焦點(附錄:彭帥微博原文)

2021 年 11 月 23 日
【田牧筆談】2022年「六四」33周年全球聯網紀念活動文告

【田牧筆談】2022年「六四」33周年全球聯網紀念活動文告

2022 年 5 月 25 日
始終看到青青草原——高希均從一無所有到一無所懼(上/下)

始終看到青青草原——高希均從一無所有到一無所懼(上/下)

2022 年 3 月 25 日
每個人都在談論和平——是只顧自己還是德國的傲慢?

每個人都在談論和平——是只顧自己還是德國的傲慢?

2022 年 5 月 4 日
德國左翼政治歷史沿革分析

德國左翼政治歷史沿革分析

2022 年 5 月 8 日
歐洲之聲

歐洲之聲網站根植於歐陸,創刊於庚子年新冠疫情席捲全球之際。數據化時代早已來臨,面對浩瀚的知識和信息海洋,太容易迷失方向。作為長年的媒體工作者,本網刊願為華語世界的讀者傳送平實可靠的資訊,也為追求民主、自由、人權的有識之士及愛好文藝的友朋提供寫作發文的平台。祈望這裡成為志同道合者共同耕耘的園地。

分類

  • English
  • 人文天下
  • 人權觀察
  • 北京觀察
  • 古典音樂
  • 墨爾本夜語
  • 專文
  • 政經論壇
  • 文學世界
  • 未分類
  • 歐洲風情
  • 比爾曼自傳
  • 淇園漫步
  • 潤南文苑
  • 田牧新著
  • 田牧筆談
  • 老陳時評
  • 胡平論政
  • 視頻薈萃
  • 關注熱點
  • 雪山下的火焰
  • 香江寄語
  • 歐洲風情
「永遠不會發生」 烏克蘭抨擊用土地換和平

「永遠不會發生」 烏克蘭抨擊用土地換和平

2022 年 5 月 26 日
Internet Censorship 2022: A Global Map of Internet Restrictions

Internet Censorship 2022: A Global Map of Internet Restrictions

2022 年 2 月 12 日

適用電子郵件訂閱網站

輸入你的電子郵件地址訂閱網站的新文章,使用電子郵件接收新通知。

關注我們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首頁
  • 關注熱點
  • 政經論壇
  • 人權觀察
  • 人文天下
  • 歐洲風情
  • 文學世界
  • 視頻薈萃
  • 專文
    • 墨爾本夜語
    • 香江寄語
    • 胡平論政
    • 北京觀察
    • 潤南文苑
    • 淇園漫步
    • 老陳時評
    • 雪山下的火焰
  • English
  • 古典音樂
  • 田牧新著

© 2020 歐洲之聲 Sino Euro Voices.

歐洲之聲網站使用 cookie 為您提供更好的使用體驗, 請閱讀我們的 隱私權政策,通過使用表示您確認並同意我們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