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歐洲之聲發刊詞 Eng
  • 關於我們 About us
  • 隱私條款 Privacy Policy
  • 提供新聞 Authors contributions
  • 連絡我們 Contact us
歐洲之聲 Sino Euro Voices
  • 首頁
  • 關注熱點

    圖窮匕首見中共搞株連

    【歐洲之聲】G7峰會梅克爾又「綏靖」了?

    【胡平論政】:從港首林鄭月娥接種中國疫苗談起

    德國「末代皇帝」後裔要求王室索賠

    【老陳時評】將抵制北京冬奧成為歷史的拐點

    上一個 下一個
  • 政經論壇

    圖窮匕首見中共搞株連

    「種族滅絕」成為眾矢之的——加拿大議會高票通過譴責中國針對維吾爾的人權侵犯案

    【老陳時評】:「時代廣場」講好中國的故事

    【歐洲之聲】G7峰會梅克爾又「綏靖」了?

    中共為何隆重紀念華國鋒

    上一個 下一個
  • 人權觀察

    「種族滅絕」成為眾矢之的——加拿大議會高票通過譴責中國針對維吾爾的人權侵犯案

    【老陳時評】將抵制北京冬奧成為歷史的拐點

    【老陳時評】:專制獨裁下的美麗女性

    獨裁者心心相映進行骯髒交易

    疫情爆發一年後,仍有七名記者因相關報導遭到监禁

    上一個 下一個
  • 人文天下

    德國「末代皇帝」後裔要求王室索賠

    【老陳時評】將抵制北京冬奧成為歷史的拐點

    過年

    頭上三尺有神明,害人之心不可有——《1957年受難者姓名大辭典》

    青山有幸埋忠骨——廖宗澤將軍與蔣百里校長都葬於杭州南山公墓

    上一個 下一個
  • 歐洲風情

    德國「末代皇帝」後裔要求王室索賠

    雪天的聯想——從歌德到「川粉」

    不來梅城市樂手的活命哲學

    我的第二家園天鵝山莊 ——我的家在德國鄉村(三)

    瓦森貝格的故事 ——我的家在德國鄉村(二)

    上一個 下一個
  • 文學世界

    她永遠像是被擺錯了地方

    【老陳時評】:此地無銀三百兩石正麗論文被刪

    【老陳時評】:《新冠病毒周年祭》第一章訓誡書

    閻連科:農村就像一個開滿鮮花的垃圾場

    “Keep Your Mouth Shut and Meet No Reporters”: PEN and Chinese Authority

    上一個 下一個
  • 視頻薈萃

    Remembering Dr. Li Wenliang

    畢生獻憲政 丹心照千秋(下)

    畢生獻憲政 丹心照千秋(上)

    發自肯彭市的聖誕祝禱

    與謝志偉大使談拜登執政後台灣的前景 (視頻)

    上一個 下一個
  • 專文
    • 香江寄語
    • 胡平論政
    • 潤南文苑
    • 北京觀察
    • 墨爾本夜語
    • 老陳時評
  • 古典音樂

    精選舒伯特鋼琴古典音樂Ⅱ

    約翰斯特勞斯「春之聲」圓舞曲

    維瓦地古典音樂精選

    孟德爾松古典音樂

    布拉姆斯古典音樂精選

    上一個 下一個
  • 田牧新著

    【戰犯與英烈——軍統精英廖宗澤】第九章 變味的瀘順起義(下)

    【戰犯與英烈——軍統精英廖宗澤】第九章 變味的瀘順起義(上)

    【戰犯與英烈——軍統精英廖宗澤】:第八章 湮沒的歷史(下)

    【戰犯與英烈——軍統精英廖宗澤】:第八章 湮沒的歷史(上)

    【戰犯與英烈——軍統精英廖宗澤】:第七章 蔣介石點兵(下)

    上一個 下一個
  • English

    Seeing the CCP Clearly

    Remembering Dr. Li Wenliang

    Obituary on Wang Ce

    EU-China investment Agreement Lacks Reciprocity

    Internet Surveillance, a Visible and Invisible Hand

    上一個 下一個
  • 首頁
  • 關注熱點

    圖窮匕首見中共搞株連

    【歐洲之聲】G7峰會梅克爾又「綏靖」了?

    【胡平論政】:從港首林鄭月娥接種中國疫苗談起

    德國「末代皇帝」後裔要求王室索賠

    【老陳時評】將抵制北京冬奧成為歷史的拐點

    上一個 下一個
  • 政經論壇

    圖窮匕首見中共搞株連

    「種族滅絕」成為眾矢之的——加拿大議會高票通過譴責中國針對維吾爾的人權侵犯案

    【老陳時評】:「時代廣場」講好中國的故事

    【歐洲之聲】G7峰會梅克爾又「綏靖」了?

    中共為何隆重紀念華國鋒

    上一個 下一個
  • 人權觀察

    「種族滅絕」成為眾矢之的——加拿大議會高票通過譴責中國針對維吾爾的人權侵犯案

    【老陳時評】將抵制北京冬奧成為歷史的拐點

    【老陳時評】:專制獨裁下的美麗女性

    獨裁者心心相映進行骯髒交易

    疫情爆發一年後,仍有七名記者因相關報導遭到监禁

    上一個 下一個
  • 人文天下

    德國「末代皇帝」後裔要求王室索賠

    【老陳時評】將抵制北京冬奧成為歷史的拐點

    過年

    頭上三尺有神明,害人之心不可有——《1957年受難者姓名大辭典》

    青山有幸埋忠骨——廖宗澤將軍與蔣百里校長都葬於杭州南山公墓

    上一個 下一個
  • 歐洲風情

    德國「末代皇帝」後裔要求王室索賠

    雪天的聯想——從歌德到「川粉」

    不來梅城市樂手的活命哲學

    我的第二家園天鵝山莊 ——我的家在德國鄉村(三)

    瓦森貝格的故事 ——我的家在德國鄉村(二)

    上一個 下一個
  • 文學世界

    她永遠像是被擺錯了地方

    【老陳時評】:此地無銀三百兩石正麗論文被刪

    【老陳時評】:《新冠病毒周年祭》第一章訓誡書

    閻連科:農村就像一個開滿鮮花的垃圾場

    “Keep Your Mouth Shut and Meet No Reporters”: PEN and Chinese Authority

    上一個 下一個
  • 視頻薈萃

    Remembering Dr. Li Wenliang

    畢生獻憲政 丹心照千秋(下)

    畢生獻憲政 丹心照千秋(上)

    發自肯彭市的聖誕祝禱

    與謝志偉大使談拜登執政後台灣的前景 (視頻)

    上一個 下一個
  • 專文
    • 香江寄語
    • 胡平論政
    • 潤南文苑
    • 北京觀察
    • 墨爾本夜語
    • 老陳時評
  • 古典音樂

    精選舒伯特鋼琴古典音樂Ⅱ

    約翰斯特勞斯「春之聲」圓舞曲

    維瓦地古典音樂精選

    孟德爾松古典音樂

    布拉姆斯古典音樂精選

    上一個 下一個
  • 田牧新著

    【戰犯與英烈——軍統精英廖宗澤】第九章 變味的瀘順起義(下)

    【戰犯與英烈——軍統精英廖宗澤】第九章 變味的瀘順起義(上)

    【戰犯與英烈——軍統精英廖宗澤】:第八章 湮沒的歷史(下)

    【戰犯與英烈——軍統精英廖宗澤】:第八章 湮沒的歷史(上)

    【戰犯與英烈——軍統精英廖宗澤】:第七章 蔣介石點兵(下)

    上一個 下一個
  • English

    Seeing the CCP Clearly

    Remembering Dr. Li Wenliang

    Obituary on Wang Ce

    EU-China investment Agreement Lacks Reciprocity

    Internet Surveillance, a Visible and Invisible Hand

    上一個 下一個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歐洲之聲 Sino Euro Voices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首頁 關注熱點

提高中國貧困學生的補助標準——讀《西南大學退休教授李海霞給中共教育部長陳寶生的信》有感

王維洛文 /王維洛
2020 年 12 月 31 日
在 關注熱點
提高中國貧困學生的補助標準——讀《西南大學退休教授李海霞給中共教育部長陳寶生的信》有感

山東大學留學生學伴制度引發激烈爭議,圖片來源:rfi 2019年7月11日

转换简体
分享到 Facebook分享到 Twitter分享到 Line分享到 WeChat

李海霞,1954年生於重慶,1989年西南師範大學獲文學碩士學位,2000年在浙江大學獲文學博士學位,西南大學漢語語言文獻研究所退休教授。

推薦新聞

圖窮匕首見中共搞株連

圖窮匕首見中共搞株連

2021 年 3 月 1 日
【歐洲之聲】G7峰會梅克爾又「綏靖」了?

【歐洲之聲】G7峰會梅克爾又「綏靖」了?

2021 年 2 月 25 日

不久前李海霞教授給中共教育部長陳寶生寫了一封信(見附錄),談到中共教育部給非洲「留學生」每年補助10萬元人民幣。而中國教育部對於來自貧困家庭(家庭人均月收入低於300元)大學生每年補助標準4千,免學費,其他的兩三千。貧困學生的最高補助標準才及10萬的1/25。李海霞教授指出:留學生的超國民待遇觸目驚心,引起民眾普遍不滿。但是媒體不是他們的喉舌,他們無處講話。

筆者曾是德國北威州獎學金生,同學中也有來自非洲的獎學金生,在這裏想談談看了李海霞教授信後的一點感想。

120年前,1900年北京發生了「庚子之亂」,慈禧太後向十一國宣戰,幾十萬義和團拳民殺害德國駐華公使和日本駐華外交官,攻打在東交民巷的外交使團,引來八國聯軍攻入北京。1901年李鴻章代表清政府與各國簽訂《辛丑條約》,賠禮道歉、懲罰官員並賠償四億五千萬兩白銀。

1908年美國國會通過法案,退還《庚子賠款》中超出實際損失部分,用這筆錢幫助中國辦學堂,並資助中國學生赴美留學。這是中國派遣留學生的開始。從1909年開始,中國每年向美國派遣100名留學生。中國學生若想獲得留學名額,需通過嚴格考試,第一次的錄取率不到十分之一。第一次參加留學生資格考試的共630人,通過初選的68人,經過復試,最後只剩47人。第一批赴美留學的共50人,其中三人是貴胄子弟,未參與考試。可見中國特色,120年前的美國人也得接受。之後一些國家也學習美國,利用《庚子賠款》中的部分款額,辦學堂,資助中國留學生。

庚款留學生中的大部分後來都成為有真才實學的大師,如梅貽琦、胡適、葉企孫、黃萬里等等。庚款留學生為中國的現代化打下了基礎。

專家:山東大學削減外國留學生經費不應該!網友:還想一陪三嗎?,圖片來源:https://www.sohu.com/a/407476323_120492288

1945年之後,中共也開始重視派留學生到蘇聯各國學習,其中絕大部分都是幹部子弟,江澤民、李鵬等等都是留蘇學生。在三峽工程決策和可行性論證中起重要作用的也是留蘇學生。

自從毛澤東提出「三個世界」的理論,中國就開始大量接收來自發展中國家、特別是來自非洲的留學生。在習近平提出「一帶一路」的戰略構圖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思,中共教育部接收外國留學生的規模越來越大,待遇也越來越好。李海霞教授指出,首都師大遊泳池只對留學生和教師開放,中國學生不得入內。對外國留學生的待遇超過了本國學生。這就回到「寧贈友邦、勿予家奴」的老路上去了。

在德國有各種不同的獎學金,有政府、企業、基金、私人發放的獎學金,如1925年成立的DAAD(德意志學術交流中心),每年支出額達4.71億歐元;也是成立於1925年的Studienstiftung des deutschen Volkes(德國人民的學術基金會),每年支出額達1.03億歐元。這些組織都是按非盈利的非政府組織登記註冊的。

DAAD(德意志學術交流中心)既支持本國學生到外國留學,也資助外國學生到德國留學。許多非洲留學生就是獲得DAAD的獎學金到德國來留學或者攻讀博士學位或者進行學術交流。筆者的博導教授手下也有來自非洲的DAAD的獎學金生,都是攻讀博士學位的,可以算是同窗。導師對來自非洲的博士生和來自亞洲的博士生,還是來自本國的博士生,可以說是一視同仁,在學術上的要求是一樣的。就像跳高比賽一樣,一樣的高度,跳過去就是過去了,跳不過去就是過不去。對於DAAD的獎學金生來說,有一點優勢是十分明顯的,就是學校學生宿舍的位置再緊張,他們也能優先得到。否則DAAD會支付他們額外在校外租房的房租差額。對比來自亞洲的博士生,來自非洲的博士生還有一個優勢,就是他們可以用英語撰寫博士論文,而亞洲的博士生只有獲得特許之後才能用英語撰寫博士論文。筆者曾經和教授討論過一個問題,為什麽許多博士生三年不能完成博士論文,而DAAD的獎學金生一般三年、最多四年就能夠完成博士論文。教授說,很多情況下,他不讓一個博士生的論文過,不是因為論文的質量達不到要求,而是認為,論文還有提高的潛力,所以應該再努力一下,再提高一下。而對DAAD的獎學金生來說,獎學金只有三年,可以延長一年。一旦論文質量達到要求就讓他答辯,因為他沒有財政的潛力來提高論文的質量。

德國人民的學術基金會提供的獎學金只發給德國高中畢業生(德國籍或有長期居住許可的外國人),用於他們攻讀大學用,不管是在德國上大學或者在外國上大學。獎學金的數額與德國政府頒發的BAfoeg(聯邦教育促進資金,也叫助學金)差不多,加上一些補助會略高一些。獲得獎學金的學生每年必須提交學習報告和成績單,兩年之後審查一次。在德國的來自中國家庭的孩子獲得這個獎學金的人數不少,奧數得獎者、科技發明得獎者等都會優先成為獎學金獲得者。

在德國,支持來自家庭收入弱的孩子上大學或者讀完高中、技校的,主要依靠德國政府頒發的助學金BAfoeg。目前最高助學金是每月850歐元。獲得助學金的人數超過50萬。助學金中的一部分是需要歸還的,另外一部分是不用歸還的。德國政府提供助學金的每年成本約為26億歐元。在德國,沒有一個孩子會因為家庭收入問題而無法上大學的。

德國DAAD提供的非洲學生攻讀博士學位獎學金的數額,約是最高助學金數額的兩倍,或者略多一些。非洲學生攻讀學士的獎學金略高於最高助學金數額。非洲留學生獲得的待遇,與德國本地留學生並沒有什麽差別。這就是國民待遇。對待外國留學生,象對待本國學生一樣。如果說有什麽特殊待遇,可能是DAAD組織的一些旅遊或者活動,幫助非洲留學生了解德國社會。

李海霞教授提出的,中國貧困學生獲得的最高補助標準是非洲「留學生」每年補助標準的1/25。這是問題所在。問題的關鍵在於,額外優待外國留學生,無視中國貧困學生的境遇,中國貧困學生獲得的最高補助標準太低,獲取的範圍太窄。如李海霞教授所要求的:停止對留學生的病態招引和超國民待遇,站起來像大人一樣平等待人,像愛護外國學生那樣愛護中國學生;公正安排教育經費:因為是「負責任的大國」,本國學生優先享受教育資源,請提高鄉村中小學投入,大幅度提高貧困生的補助金,真誠地向和諧靠近。言行一致,不媚外。

中國貧困地區學生,https://www.sohu.com/a/158859196_161283
中國貧困地區學生,圖片來源:http://www.hszgm.com/gxxyd/4095.jhtml

附件:

尊敬的教育部長陳b生先生:

妳好。

我是一名退休教師,這些年目睹教育不平等和資源濫用越來越離譜,心裏很難受。特寫此信表達意見,以盡一個教師的責任。

我果為吸引亞非留學生,不斷提高他們的待遇和特權。不但免學費,還給生活費、資料費什麽的。近年每個留學生一年補助10萬8萬的。2019年在中果的榴學生50萬左右,約9.5成是花我果的錢來的。有些榴學生公開說:我本來不打算選中果。看到中果的待遇太好了,全世界沒有哪果給留學生這麽多錢,我就來了。還說,比我父母在家掙得還多!中國最有錢。留學生還把多余的錢往家裏寄。有人對一個黑人學生不滿道,聽說妳們每年補貼有10萬啊!這位學生理直氣壯:「如果妳們不給錢,誰跟妳們做朋友呢!」他們深知這果撒錢的目的和自己的重要性。所以2019年山東大學一個非洲男生出了車禍,學校招募25個自願者照顧他。首都師大遊泳池只對留學生和教師開放,中國學生不得入內。北師大某院長出來說,才10萬,真不多!留學生違規沒事,犯事基本不受處罰。外國人入學門檻越來越低,接近消失。我們的青年考大學卻要全力拼搏。留學生只有一半左右是學歷生,其他的人不過來學學玩玩,天上掉下的餡餅不吃白不吃。大多數留學生根本不貧困。

留學生的超國民待遇觸目驚心,引起民眾普遍不滿。但是媒體不是他們的喉舌,他們無處講話。

我這些年每年資助十幾個貧困生,主要是中小學生。也幫朋友聯系資助。我們資助的70多個學生的家庭,基本都在農村,少數是來城市打工的。我手裏的《貧困生登記表》,家庭人均年收入兩三千到八九千,就算九千元,月均才750元。大多都有父母之一病倒、傷殘和欠債等災難,還等著錢拿出去; 父母之一去世或出走的也多。我們的貧困大學生,建卡的每年補助標準4千,免學費,其他的兩三千。最高標準才及10萬的1/25!一位建卡的大學生告訴我,家庭人均月收入低於300元的學生才能建貧困生卡。可是小食店一份蛋炒飯就要12元,一個書包一般要50至120元。

山區農民享受的教育資源和現代化設施特別少,尤其貧困。兩夫婦努力勞動,只能掙得溫飽。一旦家庭發生災變,就陷入赤貧的境地。孩子考上大學,父親卻因付不起學費自殺的慘事時有所聞。雖然近3年左右農村好了一點,但李克強總理今年6月披露,全國月收入1000以下的有6億人,震驚大眾。即大約43%的人口還相當貧困,他們基本在農村。據說中國的城鄉差異是世界最大的。數年前一個加拿大義務醫療隊醫生問雲南一兔唇兒童,妳父母為什麽不給妳做修復手術?男孩回答:因為我家是農村的,沒有錢。加拿大醫生驚詫悲摧:怎麽農村成了貧窮的代名詞!我突然發現我也麻木了,習以為常。

對內對外天壤之別啊!我們還養了一些貪汙幾億幾十億的公僕,少了都沒興趣提起。為什麽要在自己的國家放肆地歧視本國同胞!

隨手舉幾個我資助的例子,部長的感受如何?

十三四歲的女孩M小學畢業,家裏沒錢,父母決定不讓她讀初中了。你看得下去嗎?

一個8歲男孩沒有棉襖,到春寒凍得發燒。只好套一件捐助的防寒服去上學。可是這件紅衣服是女孩的,他被班上的同學一陣哈哈大笑,指他穿妹崽的衣服。他回家脫掉防寒服,發誓凍死也不穿了!你看得下去嗎?

老奶奶楊某患白內障快要瞎了,獨自帶著一個孫子過活。我幫助她做了白內障手術,可是基本沒有好轉,醫生說拖太久,晚了!你看得下去嗎?

30多歲的男子M患嚴重胃病,臉青面黑,付不起醫藥費,喪失勞動能力。養活全家4口的擔子壓在一個矮小的農婦身上。你看得下去嗎?

走進L的家,家裏破破爛爛,沒有一件像樣的家具。女人多年瘋癲現在倒床,殘疾的L弓著背忙內忙外,還要撫養讀大學的孩子。你看得下去嗎?

去年底今年初,貴州吳花燕的事震撼全果。這名孤女、大學生窮餓得只有43斤,枯瘦如柴地死去。你心痛嗎!

我看到這些很心痛。

早就說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之年,眼下還剩兩個多月了。小康的標準是什麽?脫貧的標準呢?那6億人脫貧了還是小康了?

一個國家的政 F首先負有為本國人民謀福利的責任,沒有哪個國家撫養留學生及其家屬。以關心非洲人民為自己的義務,先得關心好本國同胞。國庫的錢是納稅人的血汗錢,不是你們私人的財產。用納稅人的錢買自己的面子,買經濟繁榮、最有錢、威望最高、人文環境最好的頌歌,太自私,權力完全失去控制。

中果古代帝王總是厚厚「賞賜」外國使節裝面子。這個「寧贈友邦,不予家奴」的文化,今天空前復興。

可是,各學校的漂亮宣傳牌上不是都寫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嗎?包括平等、公正、和諧……。本月23日習近平主席還重申了「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現針對事實提一項幾項出來說,不是犯罪吧?

請停止對留學生的病態招引和超國民待遇,站起來像大人一樣平等待人,像愛護外國學生那樣愛護中國學生;公正安排教育經費:因為是「負責任的大國」,本國學生優先享受教育資源,請提高鄉村中小學投入,大幅度提高貧困生的補助金,真誠地向和諧靠近。這就是言行一致,不媚外。

謝謝。

此致

敬禮!

西南大學 李 海 霞 (手簽)

2020.10.26於重慶

標籤: 李海霞致函教育部长王维洛
分享Tweet分享分享
上一篇文章

【四通故事】:第五章 四通改制(30)鬧家變

下一篇文章

2020,從李文亮到張展

王維洛

王維洛

相關文章

圖窮匕首見中共搞株連
政經論壇

圖窮匕首見中共搞株連

2021 年 3 月 1 日
【歐洲之聲】G7峰會梅克爾又「綏靖」了?
政經論壇

【歐洲之聲】G7峰會梅克爾又「綏靖」了?

2021 年 2 月 25 日
【胡平論政】:從港首林鄭月娥接種中國疫苗談起
政經論壇

【胡平論政】:從港首林鄭月娥接種中國疫苗談起

2021 年 2 月 25 日
德國「末代皇帝」後裔要求王室索賠
人文天下

德國「末代皇帝」後裔要求王室索賠

2021 年 2 月 23 日
【老陳時評】將抵制北京冬奧成為歷史的拐點
人文天下

【老陳時評】將抵制北京冬奧成為歷史的拐點

2021 年 2 月 28 日
【美國之音】六十年的中國觀察 孔傑榮:習近平正播下反對他的種子
政經論壇

【美國之音】六十年的中國觀察 孔傑榮:習近平正播下反對他的種子

2021 年 2 月 23 日
下一篇文章
2020,從李文亮到張展

2020,從李文亮到張展

萬潤南恭賀天下朋友2021牛年

萬潤南恭賀天下朋友2021牛年

送瘟神,迎新歲

送瘟神,迎新歲

熱門文章

請看清中共

請看清中共

2021 年 2 月 12 日
提高中國貧困學生的補助標準——讀《西南大學退休教授李海霞給中共教育部長陳寶生的信》有感

提高中國貧困學生的補助標準——讀《西南大學退休教授李海霞給中共教育部長陳寶生的信》有感

2020 年 12 月 31 日
冠狀病毒大流行起源武漢病毒研究所

冠狀病毒大流行起源武漢病毒研究所

2021 年 2 月 20 日
Seeing the CCP Clearly

Seeing the CCP Clearly

2021 年 2 月 13 日
【北京觀察】:華國鋒的下台和胡耀邦的上台

【北京觀察】:華國鋒的下台和胡耀邦的上台

2021 年 2 月 23 日
【老陳時評】:專制獨裁下的美麗女性

【老陳時評】:專制獨裁下的美麗女性

2021 年 2 月 28 日
【北京觀察】:中共司法與傳統節日 ——有感耿瀟男的審判日

【北京觀察】:中共司法與傳統節日 ——有感耿瀟男的審判日

2021 年 2 月 10 日
歐洲之聲

歐洲之聲網站根植於歐陸,創刊於庚子年新冠疫情席捲全球之際。數據化時代早已來臨,面對浩瀚的知識和信息海洋,太容易迷失方向。作為長年的媒體工作者,本網刊願為華語世界的讀者傳送平實可靠的資訊,也為追求民主、自由、人權的有識之士及愛好文藝的友朋提供寫作發文的平台。祈望這裡成為志同道合者共同耕耘的園地。

分類

  • English
  • 人文天下
  • 人權觀察
  • 北京觀察
  • 古典音樂
  • 墨爾本夜語
  • 專文
  • 政經論壇
  • 文學世界
  • 未分類
  • 歐洲風情
  • 潤南文苑
  • 田牧新著
  • 老陳時評
  • 胡平論政
  • 視頻薈萃
  • 關注熱點
  • 香江寄語
  • 歐洲風情
德國「末代皇帝」後裔要求王室索賠

德國「末代皇帝」後裔要求王室索賠

2021 年 2 月 23 日
雪天的聯想——從歌德到「川粉」

雪天的聯想——從歌德到「川粉」

2021 年 1 月 22 日

適用電子郵件訂閱網站

輸入你的電子郵件地址訂閱網站的新文章,使用電子郵件接收新通知。

關注我們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首頁
  • 關注熱點
  • 政經論壇
  • 人權觀察
  • 人文天下
  • 歐洲風情
  • 文學世界
  • 視頻薈萃
  • 專文
    • 墨爾本夜語
    • 香江寄語
    • 胡平論政
    • 北京觀察
    • 潤南文苑
    • 老陳時評
  • English
  • 古典音樂
  • 田牧新著

© 2020 歐洲之聲 Sino Euro Voices.

歐洲之聲網站使用 cookie 為您提供更好的使用體驗, 請閱讀我們的 隱私權政策,通過使用表示您確認並同意我們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