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歐洲之聲發刊詞 Eng
  • 關於我們 About us
  • 隱私條款 Privacy Policy
  • 提供新聞 Authors contributions
  • 連絡我們 Contact us
歐洲之聲 Sino Euro Voices
  • 首頁
  • 關注熱點

    尋求免於台海戰爭恐懼的自由

    【淇園漫步】追憶張灝二三事

    陳日君:中國《香港國安法》下的犯罪嫌疑人

    聯合國高專在中國遭遇黑色鬧劇

    俄烏戰爭重振「民主陣營」

    上一個 下一個
  • 政經論壇

    「永遠不會發生」 烏克蘭抨擊用土地換和平

    陳日君:中國《香港國安法》下的犯罪嫌疑人

    俄烏戰爭重振「民主陣營」

    他要破除失敗國家的魔咒

    【老陳時評】:中共對海外「反共」媒體之研究

    上一個 下一個
  • 人權觀察

    聯合國高專在中國遭遇黑色鬧劇

    程淵妻子就赤山監獄的強迫勞動問題致聯合國人權高專辦專員米歇爾•巴切萊特女士的公開信 Open Letter to the UN High Commissioner for Human Rights

    【老陳時評】:中共對海外「反共」媒體之研究

    【田牧筆談】:「教育營」鐵窗遮不住普世價值的陽光

    再談烏克蘭與台灣——不要奢望中共會容忍大陸與台灣長期和平共處

    上一個 下一個
  • 人文天下

    媽媽的墓冢

    湖邊清晨

    【香江寄語】:一個右派女兒的尋父記——陳卡回憶錄《追尋苦難歲月: 父親之死和我的成長》

    倫敦共識

    抗戰初期的四川省主席王纘緒川中善舉(上)

    上一個 下一個
  • 歐洲風情

    「永遠不會發生」 烏克蘭抨擊用土地換和平

    Internet Censorship 2022: A Global Map of Internet Restrictions

    獻給蘇菲的白玫瑰——反抗納粹終不悔

    如影隨形,奇幻人間—《彼得.施萊米爾的奇幻故事》

    德國「末代皇帝」後裔要求王室索賠

    上一個 下一個
  • 文學世界

    媽媽的墓冢

    湖邊清晨

    【香江寄語】:烏克蘭原野,悲情的大地

    苦難文學的雙向啟蒙 (二)

    苦難文學的雙向啟蒙 (一)

    上一個 下一個
  • 視頻薈萃

    【胡平論政】寫在聯合國通過第2758號決議五十周年

    點起一根蠟燭(一)

    潘永忠談2021大型網絡漢藏民間國際紀念活動

    支持「中間道路」 堅持漢藏對話——全球藏漢民間共同紀念「3•10」抗暴運動記錄(一)

    Remembering Dr. Li Wenliang

    上一個 下一個
  • 專文
    • 田牧新著
    • 淇園漫步
    • 田牧筆談
    • 老陳時評
    • 胡平論政
    • 香江寄語
    • 北京觀察
    • 比爾曼自傳
    • 潤南文苑
    • 雪山下的火焰
  • 古典音樂

    精選舒伯特鋼琴古典音樂Ⅱ

    約翰斯特勞斯「春之聲」圓舞曲

    維瓦地古典音樂精選

    孟德爾松古典音樂

    布拉姆斯古典音樂精選

    上一個 下一個
  • English

    程淵妻子就赤山監獄的強迫勞動問題致聯合國人權高專辦專員米歇爾•巴切萊特女士的公開信 Open Letter to the UN High Commissioner for Human Rights

    RSF delivers global petition urging UK Home Secretary to reject extradition of Julian Assange

    Nominations for the Nobel Peace Prize 2022

    The Conjoined Twins of Disinformation

    【田牧筆談】支持「中間道路」 藏漢和睦友好

    上一個 下一個
  • 首頁
  • 關注熱點

    尋求免於台海戰爭恐懼的自由

    【淇園漫步】追憶張灝二三事

    陳日君:中國《香港國安法》下的犯罪嫌疑人

    聯合國高專在中國遭遇黑色鬧劇

    俄烏戰爭重振「民主陣營」

    上一個 下一個
  • 政經論壇

    「永遠不會發生」 烏克蘭抨擊用土地換和平

    陳日君:中國《香港國安法》下的犯罪嫌疑人

    俄烏戰爭重振「民主陣營」

    他要破除失敗國家的魔咒

    【老陳時評】:中共對海外「反共」媒體之研究

    上一個 下一個
  • 人權觀察

    聯合國高專在中國遭遇黑色鬧劇

    程淵妻子就赤山監獄的強迫勞動問題致聯合國人權高專辦專員米歇爾•巴切萊特女士的公開信 Open Letter to the UN High Commissioner for Human Rights

    【老陳時評】:中共對海外「反共」媒體之研究

    【田牧筆談】:「教育營」鐵窗遮不住普世價值的陽光

    再談烏克蘭與台灣——不要奢望中共會容忍大陸與台灣長期和平共處

    上一個 下一個
  • 人文天下

    媽媽的墓冢

    湖邊清晨

    【香江寄語】:一個右派女兒的尋父記——陳卡回憶錄《追尋苦難歲月: 父親之死和我的成長》

    倫敦共識

    抗戰初期的四川省主席王纘緒川中善舉(上)

    上一個 下一個
  • 歐洲風情

    「永遠不會發生」 烏克蘭抨擊用土地換和平

    Internet Censorship 2022: A Global Map of Internet Restrictions

    獻給蘇菲的白玫瑰——反抗納粹終不悔

    如影隨形,奇幻人間—《彼得.施萊米爾的奇幻故事》

    德國「末代皇帝」後裔要求王室索賠

    上一個 下一個
  • 文學世界

    媽媽的墓冢

    湖邊清晨

    【香江寄語】:烏克蘭原野,悲情的大地

    苦難文學的雙向啟蒙 (二)

    苦難文學的雙向啟蒙 (一)

    上一個 下一個
  • 視頻薈萃

    【胡平論政】寫在聯合國通過第2758號決議五十周年

    點起一根蠟燭(一)

    潘永忠談2021大型網絡漢藏民間國際紀念活動

    支持「中間道路」 堅持漢藏對話——全球藏漢民間共同紀念「3•10」抗暴運動記錄(一)

    Remembering Dr. Li Wenliang

    上一個 下一個
  • 專文
    • 田牧新著
    • 淇園漫步
    • 田牧筆談
    • 老陳時評
    • 胡平論政
    • 香江寄語
    • 北京觀察
    • 比爾曼自傳
    • 潤南文苑
    • 雪山下的火焰
  • 古典音樂

    精選舒伯特鋼琴古典音樂Ⅱ

    約翰斯特勞斯「春之聲」圓舞曲

    維瓦地古典音樂精選

    孟德爾松古典音樂

    布拉姆斯古典音樂精選

    上一個 下一個
  • English

    程淵妻子就赤山監獄的強迫勞動問題致聯合國人權高專辦專員米歇爾•巴切萊特女士的公開信 Open Letter to the UN High Commissioner for Human Rights

    RSF delivers global petition urging UK Home Secretary to reject extradition of Julian Assange

    Nominations for the Nobel Peace Prize 2022

    The Conjoined Twins of Disinformation

    【田牧筆談】支持「中間道路」 藏漢和睦友好

    上一個 下一個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歐洲之聲 Sino Euro Voices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首頁 政經論壇

烏戰情報戰媒體戰激烈 經濟武器化傷人也傷己

周乃蔆文 /周乃蔆
2022 年 3 月 17 日
在 政經論壇, 關注熱點
烏戰情報戰媒體戰激烈 經濟武器化傷人也傷己

烏克蘭東部城市馬里烏多爾Mariupol建築物遭俄軍坦克攻擊圖:美聯社 (AP Photo/Evgeniy Maloletka)

转换简体
分享到 Facebook分享到 Twitter分享到 Line分享到 WeChat

俄烏兩方力量懸殊,俄先切斷基輔南面主要道路,佔領據點;但媒體只播放烏軍大捷、誇張的制裁,媒體戰經濟戰並行,結果傷及自己。

推薦新聞

「永遠不會發生」 烏克蘭抨擊用土地換和平

「永遠不會發生」 烏克蘭抨擊用土地換和平

2022 年 5 月 26 日
尋求免於台海戰爭恐懼的自由

尋求免於台海戰爭恐懼的自由

2022 年 5 月 26 日

在俄羅斯出兵前,西方的專家和媒體並沒有重視自家情報部門不斷發出的警告。去年十二月初俄羅斯在俄烏邊境加強兵力,情報分析預測將在二零二二年初入侵,到了一月底甚至斬釘截鐵地把開戰時間定在二月十六日。美國總統拜登及媒體引用情報部門預測,遭網民奚落。大多數智庫戰略分析師認為俄羅斯總統普京不會出兵。地緣政治權威盧瓦克(Edward Luttwak)的看法很有代表性,他指出烏克蘭是歐陸領土最大的國家,有十三萬大軍;俄羅斯軍隊十九萬,攻佔基輔可以做得到,但控制烏克蘭全國不可能。雖然俄羅斯用空軍力量能到達各處,佔領飛行跑道、市中心區,但是會遭遇無休止襲擊。最關鍵的是,他認為普京是理性的。但是這一仗打下來,俄烏兩國將世世代代為仇,絕非所願。後來網上有人指責他不是心理學家,對普京「理性」的評價,就該閉嘴。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直到俄羅斯入侵那天還說一切都很正常,埋怨西方戰鼓敲得喧天價響,把投資人都嚇跑了,給他幫了倒忙。他二零一九年當選總統,之前是位電視喜劇演員,有親和力,善用媒體。但是他的民調的支持率在危機前徘徊在百分之三十左右,入侵後迅速看漲,上升到百分之九十。早先不及格的打分,原因之一是他在潘多拉公開全世界政要海外資產的名單上赫赫有名,而他競選的口號就是打擊貪腐。

美國情報部門在俄烏危機期間實時公開高度機密情報,這是一個空前的舉措。研究情報專家奇卡爾特(Amy Zegart)在《大西洋月刊》的一篇文章指出,趕在地方散布不實信息之前,受眾接觸到有根有據的數據和事實,就不會被假消息忽悠,得到「免疫」效果。出身克格勃情治系統的普京對這些情報的反應可能相當錯愕,從而疑神疑鬼,來追查是否出於內部洩密,分散他對戰事的專注。此外,這些情報能促使騎牆派的國家早早選邊站。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之前是位電視喜劇演員,有親和力,善用媒體。現在是民族英雄,受到本國人民和世界媒體的盛讚。圖:取自網絡

然而為什麼如此難得的信息卻被大多數人認為是「狼來了」之類的虛張聲勢?的確,情報部門過去出錯不只一次,結果要真的也被看成假的了,想要操縱民意並不簡單。

西方國家對應烏克蘭危機的主要手段是經濟制裁,接連取消了俄羅斯在貿易上享有的「最惠國」待遇,宣布禁止俄羅斯天然氣及石油進口、沒收寡頭的豪華遊艇等。比起二零一四年在俄羅斯侵佔克里米亞後的制裁看上去更奪人眼球,而且俄羅斯的經濟與世界貿易脫鉤,導致未來經濟增長低迷,無法恢復到之前的水平。

對俄經濟制裁傷及無辜

但是經濟制裁是典型的「傷人一千,自損八百」。能源及糧食價格的波動影響全球,受害最大的是發展中的國家。而在採取制裁之前,這些後果都沒有經過事前討論研究。有人批評這是「先開槍,後提問」。

經濟史學者莫爾德(Nicholas Mulder)最近出版了一本非常及時的著作:《經濟武器:制裁成為現代戰爭的工具》。他說人類有戰爭以來,制裁就是一種手段。冷戰時期使用禁售戰略物資屢見不鮮。但是多為局部性,作為輔助圍堵政策的執行。美國經濟對外貿的依賴度不高,進口主要是石油、天然氣和穀類。進出口加起來,構成國民生產總值的四分之一。相比之下,以商貿立國的荷蘭的外貿依存度是百分之一百五十。大宗商品和能源以美元計價,所以美國的幣值波動不大,只是通過通脹對國內經濟有間接的影響。其他北約的歐洲盟國對經濟制裁的顧慮就不是那麼簡單了。

摩爾德憂慮經濟武器化最終將破壞二戰以來建立的國際經濟秩序,因為自由經濟的運行與國家因政治的原因而介入是相悖的。

有制裁就有規避的方式。美國前總統特朗普任命的美駐俄羅斯大使洪博培(John Huntsman,曾擔任駐華大使)卸任後,就公開主張取消俄羅斯併吞克里米亞後西方加諸俄羅斯的經濟制裁,因為沒有收到預期的效果。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進入第三週,雙方損失慘重,烏克蘭難民大量湧入鄰國。基輔受到西、南、東三面的包圍,攻城之危迫在眉睫,普京表示沒有休戰的意圖。俄軍稍緩主力進攻,重整力量從國內調動後備軍及服役人員來從事低強度的常規戰鬥,今後數週將成為決定未來的關鍵時刻。

烏軍在烏克蘭第二大城市哈爾多夫:在主要幹道上設防(圖:路透社)

俄軍不會快速停戰

摩根史坦利前首席經濟學家羅奇(Stephen Roach)在一篇評論文章中呼籲中國抓緊這段時間協調G20國召開緊急會議,促使俄烏立即停戰,組織人道救援工作。

俄烏兩方力量懸殊是明擺著的事實。二月二十四日俄羅斯侵入烏克蘭境內,未能在兩天內拿下基輔,暴露出裝備短板及後勤補給的低效。尤其是偵查不夠迅速,影響到兵力前進的速度以及空中轟炸地面目標的準確度。但是從另一個角度分析,俄羅斯先切斷基輔南面的主要道路,布置了長達六十公里的裝甲車隊,並向二線城市下手、佔領了切爾諾貝爾核能基地,並非是隻紙老虎。如果西方發動的經濟制裁略見成效,俄羅斯經濟全面萎縮,北約組織源源不斷地補給武器彈藥,烏方士氣持續高昂,發揮地利優勢,地面作戰還有亮點,但不可能有足夠力量將俄羅斯趕出國境。

戰爭是力量、智慧和意志的綜合較量,宣傳戰是用壯自己威風瓦解敵人的抵抗意志。西方媒體主要消息來源是烏克蘭,這種不對稱性無可避免地扭曲了戰場上實際的形勢。受眾接觸到的是烏克蘭錄製的俄羅斯飛彈殘骸、陷入泥沼的坦克,看到的是振奮人心的連連大捷,但是很少看到烏軍的損傷。這次戰爭的發展在各地網路能人收集大量公開信息比較核實下,昔日散布假消息和操縱媒體的拙劣的技倆,如張冠李戴,或把以前戰場照片重複使用,幾乎難以得逞,假照片很容易辨別出來。過去大眾的印象是俄羅斯製造假消息得心應手,但是這次俄羅斯想把烏克蘭塑造為「新納粹」,用的是舊材料,很快就被拆穿了。

轉載自《亞洲週刊》

標籤: 周乃蔆媒體戰烏戰情報戰
分享Tweet分享分享
上一篇文章

昨日伊拉克今天烏克蘭 全球反戰帶出兩國戰爭異同

下一篇文章

烏克蘭與台灣

周乃蔆

周乃蔆

相關文章

「永遠不會發生」 烏克蘭抨擊用土地換和平
政經論壇

「永遠不會發生」 烏克蘭抨擊用土地換和平

2022 年 5 月 26 日
尋求免於台海戰爭恐懼的自由
專文

尋求免於台海戰爭恐懼的自由

2022 年 5 月 26 日
【淇園漫步】追憶張灝二三事
專文

【淇園漫步】追憶張灝二三事

2022 年 5 月 25 日
陳日君:中國《香港國安法》下的犯罪嫌疑人
政經論壇

陳日君:中國《香港國安法》下的犯罪嫌疑人

2022 年 5 月 25 日
聯合國高專在中國遭遇黑色鬧劇
人權觀察

聯合國高專在中國遭遇黑色鬧劇

2022 年 5 月 25 日
俄烏戰爭重振「民主陣營」
政經論壇

俄烏戰爭重振「民主陣營」

2022 年 5 月 25 日
下一篇文章
烏克蘭與台灣

烏克蘭與台灣

開啟「大博弈」的時代

開啟「大博弈」的時代

侵略烏克蘭的理由:病毒來自美國

侵略烏克蘭的理由:病毒來自美國

熱門文章

烏戰情報戰媒體戰激烈 經濟武器化傷人也傷己

烏戰情報戰媒體戰激烈 經濟武器化傷人也傷己

2022 年 3 月 17 日
中國民主黨沖破「瓶頸」全面拓展——倫敦中港臺藏政治國際研討會側記

中國民主黨沖破「瓶頸」全面拓展——倫敦中港臺藏政治國際研討會側記

2022 年 5 月 4 日
彭帥成為全球新聞焦點(附錄:彭帥微博原文)

彭帥成為全球新聞焦點(附錄:彭帥微博原文)

2021 年 11 月 23 日
始終看到青青草原——高希均從一無所有到一無所懼(上/下)

始終看到青青草原——高希均從一無所有到一無所懼(上/下)

2022 年 3 月 25 日
每個人都在談論和平——是只顧自己還是德國的傲慢?

每個人都在談論和平——是只顧自己還是德國的傲慢?

2022 年 5 月 4 日
【田牧筆談】2022年「六四」33周年全球聯網紀念活動文告

【田牧筆談】2022年「六四」33周年全球聯網紀念活動文告

2022 年 5 月 25 日
德國左翼政治歷史沿革分析

德國左翼政治歷史沿革分析

2022 年 5 月 8 日
歐洲之聲

歐洲之聲網站根植於歐陸,創刊於庚子年新冠疫情席捲全球之際。數據化時代早已來臨,面對浩瀚的知識和信息海洋,太容易迷失方向。作為長年的媒體工作者,本網刊願為華語世界的讀者傳送平實可靠的資訊,也為追求民主、自由、人權的有識之士及愛好文藝的友朋提供寫作發文的平台。祈望這裡成為志同道合者共同耕耘的園地。

分類

  • English
  • 人文天下
  • 人權觀察
  • 北京觀察
  • 古典音樂
  • 墨爾本夜語
  • 專文
  • 政經論壇
  • 文學世界
  • 未分類
  • 歐洲風情
  • 比爾曼自傳
  • 淇園漫步
  • 潤南文苑
  • 田牧新著
  • 田牧筆談
  • 老陳時評
  • 胡平論政
  • 視頻薈萃
  • 關注熱點
  • 雪山下的火焰
  • 香江寄語
  • 歐洲風情
「永遠不會發生」 烏克蘭抨擊用土地換和平

「永遠不會發生」 烏克蘭抨擊用土地換和平

2022 年 5 月 26 日
Internet Censorship 2022: A Global Map of Internet Restrictions

Internet Censorship 2022: A Global Map of Internet Restrictions

2022 年 2 月 12 日

適用電子郵件訂閱網站

輸入你的電子郵件地址訂閱網站的新文章,使用電子郵件接收新通知。

關注我們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首頁
  • 關注熱點
  • 政經論壇
  • 人權觀察
  • 人文天下
  • 歐洲風情
  • 文學世界
  • 視頻薈萃
  • 專文
    • 墨爾本夜語
    • 香江寄語
    • 胡平論政
    • 北京觀察
    • 潤南文苑
    • 淇園漫步
    • 老陳時評
    • 雪山下的火焰
  • English
  • 古典音樂
  • 田牧新著

© 2020 歐洲之聲 Sino Euro Voices.

歐洲之聲網站使用 cookie 為您提供更好的使用體驗, 請閱讀我們的 隱私權政策,通過使用表示您確認並同意我們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