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歐洲之聲發刊詞 Eng
  • 關於我們 About us
  • 隱私條款 Privacy Policy
  • 提供新聞 Authors contributions
  • 連絡我們 Contact us
歐洲之聲 Sino Euro Voices
  • 首頁
  • 關注熱點

    中國為什麽希望橫跨歐亞的更強的高速鐵路連接

    巴切萊特視頻會見習近平 聯合國稱“寶貴的”會晤 但公告巴切萊特人權講話原文音像

    【老陳時評】如何與背離普世價值的政權合作?

    尋求免於台海戰爭恐懼的自由

    【淇園漫步】追憶張灝二三事

    上一個 下一個
  • 政經論壇

    「永遠不會發生」 烏克蘭抨擊用土地換和平

    陳日君:中國《香港國安法》下的犯罪嫌疑人

    俄烏戰爭重振「民主陣營」

    他要破除失敗國家的魔咒

    【老陳時評】:中共對海外「反共」媒體之研究

    上一個 下一個
  • 人權觀察

    巴切萊特視頻會見習近平 聯合國稱“寶貴的”會晤 但公告巴切萊特人權講話原文音像

    堅守正義 拒絕遺忘一一關於「六四」33周年紀念活動召集

    聯合國高專在中國遭遇黑色鬧劇

    程淵妻子就赤山監獄的強迫勞動問題致聯合國人權高專辦專員米歇爾•巴切萊特女士的公開信 Open Letter to the UN High Commissioner for Human Rights

    【老陳時評】:中共對海外「反共」媒體之研究

    上一個 下一個
  • 人文天下

    媽媽的墓冢

    湖邊清晨

    【香江寄語】:一個右派女兒的尋父記——陳卡回憶錄《追尋苦難歲月: 父親之死和我的成長》

    倫敦共識

    抗戰初期的四川省主席王纘緒川中善舉(上)

    上一個 下一個
  • 歐洲風情

    「永遠不會發生」 烏克蘭抨擊用土地換和平

    Internet Censorship 2022: A Global Map of Internet Restrictions

    獻給蘇菲的白玫瑰——反抗納粹終不悔

    如影隨形,奇幻人間—《彼得.施萊米爾的奇幻故事》

    德國「末代皇帝」後裔要求王室索賠

    上一個 下一個
  • 文學世界

    媽媽的墓冢

    湖邊清晨

    【香江寄語】:烏克蘭原野,悲情的大地

    苦難文學的雙向啟蒙 (二)

    苦難文學的雙向啟蒙 (一)

    上一個 下一個
  • 視頻薈萃

    【胡平論政】寫在聯合國通過第2758號決議五十周年

    點起一根蠟燭(一)

    潘永忠談2021大型網絡漢藏民間國際紀念活動

    支持「中間道路」 堅持漢藏對話——全球藏漢民間共同紀念「3•10」抗暴運動記錄(一)

    Remembering Dr. Li Wenliang

    上一個 下一個
  • 專文
    • 田牧新著
    • 淇園漫步
    • 田牧筆談
    • 老陳時評
    • 胡平論政
    • 香江寄語
    • 北京觀察
    • 比爾曼自傳
    • 潤南文苑
    • 雪山下的火焰
  • 古典音樂

    精選舒伯特鋼琴古典音樂Ⅱ

    約翰斯特勞斯「春之聲」圓舞曲

    維瓦地古典音樂精選

    孟德爾松古典音樂

    布拉姆斯古典音樂精選

    上一個 下一個
  • English

    程淵妻子就赤山監獄的強迫勞動問題致聯合國人權高專辦專員米歇爾•巴切萊特女士的公開信 Open Letter to the UN High Commissioner for Human Rights

    RSF delivers global petition urging UK Home Secretary to reject extradition of Julian Assange

    Nominations for the Nobel Peace Prize 2022

    The Conjoined Twins of Disinformation

    【田牧筆談】支持「中間道路」 藏漢和睦友好

    上一個 下一個
  • 首頁
  • 關注熱點

    中國為什麽希望橫跨歐亞的更強的高速鐵路連接

    巴切萊特視頻會見習近平 聯合國稱“寶貴的”會晤 但公告巴切萊特人權講話原文音像

    【老陳時評】如何與背離普世價值的政權合作?

    尋求免於台海戰爭恐懼的自由

    【淇園漫步】追憶張灝二三事

    上一個 下一個
  • 政經論壇

    「永遠不會發生」 烏克蘭抨擊用土地換和平

    陳日君:中國《香港國安法》下的犯罪嫌疑人

    俄烏戰爭重振「民主陣營」

    他要破除失敗國家的魔咒

    【老陳時評】:中共對海外「反共」媒體之研究

    上一個 下一個
  • 人權觀察

    巴切萊特視頻會見習近平 聯合國稱“寶貴的”會晤 但公告巴切萊特人權講話原文音像

    堅守正義 拒絕遺忘一一關於「六四」33周年紀念活動召集

    聯合國高專在中國遭遇黑色鬧劇

    程淵妻子就赤山監獄的強迫勞動問題致聯合國人權高專辦專員米歇爾•巴切萊特女士的公開信 Open Letter to the UN High Commissioner for Human Rights

    【老陳時評】:中共對海外「反共」媒體之研究

    上一個 下一個
  • 人文天下

    媽媽的墓冢

    湖邊清晨

    【香江寄語】:一個右派女兒的尋父記——陳卡回憶錄《追尋苦難歲月: 父親之死和我的成長》

    倫敦共識

    抗戰初期的四川省主席王纘緒川中善舉(上)

    上一個 下一個
  • 歐洲風情

    「永遠不會發生」 烏克蘭抨擊用土地換和平

    Internet Censorship 2022: A Global Map of Internet Restrictions

    獻給蘇菲的白玫瑰——反抗納粹終不悔

    如影隨形,奇幻人間—《彼得.施萊米爾的奇幻故事》

    德國「末代皇帝」後裔要求王室索賠

    上一個 下一個
  • 文學世界

    媽媽的墓冢

    湖邊清晨

    【香江寄語】:烏克蘭原野,悲情的大地

    苦難文學的雙向啟蒙 (二)

    苦難文學的雙向啟蒙 (一)

    上一個 下一個
  • 視頻薈萃

    【胡平論政】寫在聯合國通過第2758號決議五十周年

    點起一根蠟燭(一)

    潘永忠談2021大型網絡漢藏民間國際紀念活動

    支持「中間道路」 堅持漢藏對話——全球藏漢民間共同紀念「3•10」抗暴運動記錄(一)

    Remembering Dr. Li Wenliang

    上一個 下一個
  • 專文
    • 田牧新著
    • 淇園漫步
    • 田牧筆談
    • 老陳時評
    • 胡平論政
    • 香江寄語
    • 北京觀察
    • 比爾曼自傳
    • 潤南文苑
    • 雪山下的火焰
  • 古典音樂

    精選舒伯特鋼琴古典音樂Ⅱ

    約翰斯特勞斯「春之聲」圓舞曲

    維瓦地古典音樂精選

    孟德爾松古典音樂

    布拉姆斯古典音樂精選

    上一個 下一個
  • English

    程淵妻子就赤山監獄的強迫勞動問題致聯合國人權高專辦專員米歇爾•巴切萊特女士的公開信 Open Letter to the UN High Commissioner for Human Rights

    RSF delivers global petition urging UK Home Secretary to reject extradition of Julian Assange

    Nominations for the Nobel Peace Prize 2022

    The Conjoined Twins of Disinformation

    【田牧筆談】支持「中間道路」 藏漢和睦友好

    上一個 下一個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歐洲之聲 Sino Euro Voices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首頁 未分類

蓬佩奧:中共對阿札爾訪台感到受威脅顯示其脆弱

劉志聰文 /劉志聰
2020 年 9 月 2 日
在 未分類
阿札爾訪問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與台灣簽署「醫療合作瞭解備忘錄」(MOU),左起: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處長酈英傑、美國衛生部長阿札爾(Alex Azar)、衛福部長陳時中、台灣美國事務委員會主任委員楊珍妮。圖/擷自衛福部直播影片

阿札爾訪問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與台灣簽署「醫療合作瞭解備忘錄」(MOU),左起: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處長酈英傑、美國衛生部長阿札爾(Alex Azar)、衛福部長陳時中、台灣美國事務委員會主任委員楊珍妮。圖/擷自衛福部直播影片

转换简体
分享到 Facebook分享到 Twitter分享到 Line分享到 WeChat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說,美國衛生部長阿札爾訪台是為了理解新冠病毒以及台灣如何成功防疫,以降低包括中國在內的全世界公民的風險,他不懂為什麼有人會對「美國派衛生部長到另一個國家」感到受威脅、憤怒或認為這是在挑戰其國家安全,中國共產黨對阿札爾訪台感到受威脅正顯示其脆弱性。

推薦新聞

努力將中國民主黨建設成中國第一大黨——中國民主黨海外委員會第二次代表大會上的發言

努力將中國民主黨建設成中國第一大黨——中國民主黨海外委員會第二次代表大會上的發言

2022 年 5 月 18 日
【香江寄語】:一個右派女兒的尋父記——陳卡回憶錄《追尋苦難歲月: 父親之死和我的成長》

【香江寄語】:一個右派女兒的尋父記——陳卡回憶錄《追尋苦難歲月: 父親之死和我的成長》

2022 年 5 月 1 日

星期天抵達台灣的美國衛生部長阿札爾(Alex Azar),是美國自1979年以來訪台的最高級別內閣部長,他在台灣的3天訪問行程包括會見台灣總統蔡英文、衛服部部長陳時中、台灣外交部長吳釗燮等官員,以及參訪台灣自一月初應對新冠病毒疫情即啟動的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和口罩生產設施,並且與台灣簽署美台《醫衛合作備忘錄》,同時還包括一場在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發表的演講。

中國政府一貫反對美台官方往來,對阿札爾訪台一事已向美國提出嚴正交涉,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稱美國此舉「嚴重違背其在台灣問題上所作承諾」。

蓬佩奧星期一(8月10日)接受前白宮發言人斯派塞(Sean Spicer)在保守派媒體Newsmax主持的節目專訪,對北京當局的憤怒反應做出回應。

蓬佩奧說,阿札爾訪台「只有一個單一目的,就是與台灣政府在一個對全世界所有人都非常重要的事情上合作——確保我們能理解這個武漢病毒、確保我們理解它的威脅、確保我們知道台灣如何成功地在他們自己國家處理這個議題。我們也想要與他們分享我們學習到的,以及我們所知道的。對此我們知道的非常多。那就是他訪問的目的。」

蓬佩奧接著表示,他總是感到訝異,當美國派她的衛生部長到另一個國家時,為什麼會有任何人對此感到受威脅。

他說,「那只是告訴你許多關於中國共產黨的脆弱性,以及它居然會為了這樣一個訪問而感到受威脅的事實。」

說到威脅性,斯派塞接著問蓬佩奧,「如果中國對台灣或其外島採取挑釁行動,對美國是否出兵防衛台灣的那條紅線在哪裡?」

蓬佩奧說,這顯然是一個非常敏感的議題,川普總統對此已經有許多談論,美國對中國也有一系列的承諾與理解。「我們充分打算在關於美中對台灣的歷史理解上維持我們的義務與承諾。阿札爾部長的訪問完全符合那些承諾,我們也告訴中國人與台灣人,我們將繼續遵守那一套理解。它同時也明文昭示在美國法律中,所以它是一個我們會遵守的義務。我有信心我們將持續維持那些保證。」

蓬佩奧說,「當我們做出承諾,我們就遵守它們,或我們竭盡努力去這麼做。當中國共產黨在世界各地做出承諾,它只是完全為了他們的好處。當那些承諾不再有利可圖,他們就背棄那些承諾。」

阿札爾的台灣之行被一些人認為是美國在與中國意識形態競爭下的一著棋,不過前白宮國安會中國、台灣、蒙古事務主任何瑞恩(Ryan Hass)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說,阿札爾的訪問符合美國外交慣例,它「並不代表對如何執行美台非官方關係的偏離。」

最符合美國與台灣利益的做法,何瑞恩說,就是「專注於阿札爾此行在公共衛生方面的專長,而不是試圖利用這個訪問來凸顯更大的意識形態觀點。」他說,阿札爾應該讓他此行的實質內容對全世界發出信息。

對於阿札爾訪台是否成為慣例,目前是布魯金斯學會外交項目研究員的何瑞恩說,他預期未來還會持續有閣員級官員到台灣訪問,正如過去在老希、克林頓、歐巴馬時期,以及現在的川普政府都有過一樣。

前美國國防部部長辦公室中國事務主任博斯科(Joseph Bosco)也認為,類似阿札爾訪台的這種高層官員互訪將成為常態,因為「《台灣旅行法》要求它成為一個例行性做法,在我們與台灣的關係中變得正常。我認為這也是這屆政府的意圖。」

博斯科也拒絕北京當局一再宣稱美國「違背在台灣問題上所做的承諾」的說法,因為人們必須知道,中國才是這麼多年來違背對美國所做承諾的一方。

「我們曾清楚表明,無論台灣發生什麼事,它都必須通過和平方式來處理。中國沒有遵守那種方式,它拒絕那個方式,也總是保留使用武力的權利,因此結果是人們可以提出一個論調,那就是整個美中之間的原始協議或安排已經失效了。它原本就不是雙方想法的相遇。美國說:這個議題必須和平解決;中國說:我們保留使用武力的權利。那不是一個協議,那不是一個合同,那一點都沒有約束力。在如此根本的問題上,各方採取了不同的立場。」

更何況,博斯科說,就在美國承認中國的同時,美國國會通過了《台灣關係法》,那其中也有各種美國對台灣的承諾,但中國也認為那違反了《上海公報》,因此美國不必再擔心做什麼會違反對中國的承諾,「它是一個不合法的政府,看看它對香港、對新疆人民、對南中國海所作的,它是一個在國際法及國際常規外的政府。」

中國解放軍戰機星期一在阿札爾與台灣總統蔡英文會面前飛越台灣海峽中線,官媒《環球時報》援引官方專家說法稱,這是對阿札爾訪台發出的強烈警告。台灣空軍司令部說,對中國戰機除了以「地面防空飛彈」全程監控外並在第一時間進行了廣播驅離。

分享Tweet分享分享
上一篇文章

【專欄】人生的堅持和遺憾

下一篇文章

拜登選擇黑人女性參議員哈里斯為競選夥伴

劉志聰

劉志聰

民報總編輯;曾任台灣日報總編輯、中央社社長、玉山周報社長、Taiwan News副社長兼總編輯、民報總主筆

相關文章

努力將中國民主黨建設成中國第一大黨——中國民主黨海外委員會第二次代表大會上的發言
未分類

努力將中國民主黨建設成中國第一大黨——中國民主黨海外委員會第二次代表大會上的發言

2022 年 5 月 18 日
【香江寄語】:一個右派女兒的尋父記——陳卡回憶錄《追尋苦難歲月: 父親之死和我的成長》
人文天下

【香江寄語】:一個右派女兒的尋父記——陳卡回憶錄《追尋苦難歲月: 父親之死和我的成長》

2022 年 5 月 1 日
抗戰初期的四川省主席王纘緒川中善舉(下)
未分類

抗戰初期的四川省主席王纘緒川中善舉(下)

2022 年 4 月 22 日
武器被運往烏克蘭 為什麼它們可能還不夠?
未分類

武器被運往烏克蘭 為什麼它們可能還不夠?

2022 年 4 月 19 日
【老陳時評】:習普背靠背如何取暖中俄重結聯盟
專文

【老陳時評】:普京開戰發飈習近平是同謀共犯

2022 年 3 月 6 日
【老陳時評】:年終三件事看中共一落千丈
專文

【老陳時評】:年終三件事看中共一落千丈

2022 年 1 月 2 日
下一篇文章
民主黨提名的總統候選人拜登(Joe Biden)(左)選擇加州聯邦參議員卡瑪拉·哈里斯(Kamala Harris,又譯賀錦麗)(右)為他的競選夥伴。 圖/擷自維基百科,公有領域,民報合成

拜登選擇黑人女性參議員哈里斯為競選夥伴

反對北京舉辦2022年的冬奧會

反對北京舉辦2022年的冬奧會

熱門文章

阿札爾訪問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與台灣簽署「醫療合作瞭解備忘錄」(MOU),左起: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處長酈英傑、美國衛生部長阿札爾(Alex Azar)、衛福部長陳時中、台灣美國事務委員會主任委員楊珍妮。圖/擷自衛福部直播影片

蓬佩奧:中共對阿札爾訪台感到受威脅顯示其脆弱

2020 年 9 月 2 日
中國民主黨沖破「瓶頸」全面拓展——倫敦中港臺藏政治國際研討會側記

中國民主黨沖破「瓶頸」全面拓展——倫敦中港臺藏政治國際研討會側記

2022 年 5 月 4 日
彭帥成為全球新聞焦點(附錄:彭帥微博原文)

彭帥成為全球新聞焦點(附錄:彭帥微博原文)

2021 年 11 月 23 日
【田牧筆談】2022年「六四」33周年全球聯網紀念活動文告

【田牧筆談】2022年「六四」33周年全球聯網紀念活動文告

2022 年 5 月 25 日
始終看到青青草原——高希均從一無所有到一無所懼(上/下)

始終看到青青草原——高希均從一無所有到一無所懼(上/下)

2022 年 3 月 25 日
每個人都在談論和平——是只顧自己還是德國的傲慢?

每個人都在談論和平——是只顧自己還是德國的傲慢?

2022 年 5 月 4 日
德國左翼政治歷史沿革分析

德國左翼政治歷史沿革分析

2022 年 5 月 8 日
歐洲之聲

歐洲之聲網站根植於歐陸,創刊於庚子年新冠疫情席捲全球之際。數據化時代早已來臨,面對浩瀚的知識和信息海洋,太容易迷失方向。作為長年的媒體工作者,本網刊願為華語世界的讀者傳送平實可靠的資訊,也為追求民主、自由、人權的有識之士及愛好文藝的友朋提供寫作發文的平台。祈望這裡成為志同道合者共同耕耘的園地。

分類

  • English
  • 人文天下
  • 人權觀察
  • 北京觀察
  • 古典音樂
  • 墨爾本夜語
  • 專文
  • 政經論壇
  • 文學世界
  • 未分類
  • 歐洲風情
  • 比爾曼自傳
  • 淇園漫步
  • 潤南文苑
  • 田牧新著
  • 田牧筆談
  • 老陳時評
  • 胡平論政
  • 視頻薈萃
  • 關注熱點
  • 雪山下的火焰
  • 香江寄語
  • 歐洲風情
「永遠不會發生」 烏克蘭抨擊用土地換和平

「永遠不會發生」 烏克蘭抨擊用土地換和平

2022 年 5 月 26 日
Internet Censorship 2022: A Global Map of Internet Restrictions

Internet Censorship 2022: A Global Map of Internet Restrictions

2022 年 2 月 12 日

適用電子郵件訂閱網站

輸入你的電子郵件地址訂閱網站的新文章,使用電子郵件接收新通知。

關注我們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首頁
  • 關注熱點
  • 政經論壇
  • 人權觀察
  • 人文天下
  • 歐洲風情
  • 文學世界
  • 視頻薈萃
  • 專文
    • 墨爾本夜語
    • 香江寄語
    • 胡平論政
    • 北京觀察
    • 潤南文苑
    • 淇園漫步
    • 老陳時評
    • 雪山下的火焰
  • English
  • 古典音樂
  • 田牧新著

© 2020 歐洲之聲 Sino Euro Voices.

歐洲之聲網站使用 cookie 為您提供更好的使用體驗, 請閱讀我們的 隱私權政策,通過使用表示您確認並同意我們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