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專家看中國經濟與「中國式現代化道路」

中共二十大落幕,之前之後人們都得戴口罩,不僅「防毒」,也得「閉嘴」。圖:bbc.com

中共20大已經於10月16號開幕,除了引人注目的習近平連任問題外,中國的經濟形勢以及下一步的走勢也是外界關注的焦點。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各種數據都顯示中國的經濟已經陷入了低谷,新冠政策更長期削弱了消費,占其經濟產出四分之一的房地產行業處於困境,再加上北京與華盛頓的緊張關係致使外國投資萎縮。習近平在講話中強調專註於塑造中國式的現代化,以自給自足、國家安全和共同繁榮為基礎,認定這樣的經濟方式將更符合黨的長期發展目標。與此同時,中國周一(10月17日)突然罕見地”無限期推遲”原定於周二發布第三季度增長數據。上周五,中國已推遲公布9月份的貿易數據。對這兩次推遲都沒有任何解釋。被認為是極其不尋常之舉,引發各種分析和猜測。

本次要聞解說請法國東方語言學院院長,長期研究中國經濟的余曦(Jean-François Hechet)教授談談他對中國經濟面臨的局面的看法

您對習近平在二十大開幕式上的講話整體感覺如何?

余曦:在習近平的講話中,令人相當驚訝的是,很少提到中國當前所面臨的問題,即經濟問題和管理新冠疫情的問題。這一切都被掃到一邊,而是將重點更多放在中國的未來,放在外國的責任上,當然美國和西方被指責試圖破壞中國的穩定,阻止中國的進步。因此,我們觀察到的是一些被迴避的問題,或者說在民族主義和建設一個能夠作為西方替代模式的偉大中國上。 

作為長期關注中國的經濟學家,您對中國目前的經濟局勢如何評價

余曦:我們必須區分中國經濟的結構和長期演變與當前面臨的問題。就中國經濟的長期或結構性演變而言,我們知道,對中國來說兩位數的增長率肯定已經結束。中國已經進入了人口老齡化和勞動人口萎縮的階段,這一點非常關鍵,因為會導致勞動生產率的下降。中國已經進入了一個階段,生產力提高將更難實現,需要創新,也需要對教育進行大規模投資。無論從人口結構還是從勞動生產率的變化來看,我們都不再是20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甚至在21世紀初看到的中國經濟騰飛的階段。這些長期的結構性變化意味着中國的自然增長率不再是8-10%之間,而是5%左右。

應該說,目前中國的出口保持得很好,對保持增長有貢獻。當然,如果你加上當前面臨問題,無論是已經並繼續將對中國經濟產生影響的新冠疫情管理,房地產市場的問題,再加上也許在未來幾個月世界經濟的放緩等問題有可能讓中國的經濟增長降至接近3%,甚至更低,這是中國自毛澤東去世以來從未經歷過的事情。

這就是中國經濟的情況。如果克服了當前存在的問題,中國在消費進展方面仍有一些極其重要的增長點,比如仍然有農村人口不斷進入城市,所以仍有城市化和生活習慣的轉變,都是中國的增長點所在。事實上,我們將不得不在未來幾個月和幾年內等待,看看這些當前遇到的問題將如何得到解決,並與結構性發展相結合。 

習近平一直強調中國式的現代化道路,包括中國要引領中國式的成功,也就是說拒絕西方現代化的舊方法。對您來說,這意味着什麼?是可能關閉繼續經濟開放和改革大門嗎?

余曦:中國仍然需要改革,我認為由鄧小平在1978年開始的改革進程很難停止。如果完全關閉邊界,在技術和經濟上完全自給自足是很難的。我不認為他所指的並非是完全倒退。 

另一方面,他指的肯定是更大的技術自主權,同時當然要融入世界經濟中。當然,他指的也是擁有技術標準的可能性,中國將能夠影響這些標準。他的所指還包括中國的貨幣在國際交易方面會更加重要。而且他還提到了一個巨大的國內市場在消費方面實際上允許有更多的自主權。所以我認為,在這背後需要看到的肯定是對中國40多年來所知道的東西進行重大調整,但不是回到過去,如果是這樣的話,這對中國經濟來說將是一場災難,因為今天它肯定沒有能力回到上世紀七十年代存在的情況。 

習近平可能的第三個任期以及中國的經濟放緩對歐洲而言意味着什麼 ? 會帶來很大的影響嗎?

余曦:除非中國真的決定向外國投資關閉邊界,但情況顯然不是這樣。但最新數據顯示,仍有大量來自歐盟成員國的投資,尤其是德國,法國仍在投資。因此,可以肯定的是,外國投資者對疫情的清零式管理提出了一些問題,也包括中國在經濟層面上遇到的困難。但就目前而言,中國市場在任何情況下都是一個主要的投資目的地,無論是對歐洲的出口產品還是對外國投資。 

 所以我想說,就目前而言,中國經濟放緩並不能影響歐盟內部正在發生的很多事情。在這些問題上,我們將看到供貨進度的改善。之後,我們需要從工業的角度來看,中國是否打算在外國直接投資方面變得更加嚴格一點。但也必須看到,與美國的這些衝突已經存在了一段時間,對中國來說也有很大的代價,有可能一旦這個政治階段結束,中國也會尋求與美國重新對話,部分與歐洲對話,因為歐洲是可以對美國打出了一張特殊的牌。 

非常感謝法國經濟學家,巴黎東方語言學校的校長余曦(Jean Francois Huchet)教授接受法廣的採訪。

轉載自《法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