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台灣對世界很重要」 英媒回辯馬克龍主張

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 )4月7日接受媒體訪問稱歐洲應避免因台灣問題捲入美中衝突之中,而歐洲應作戰略自主,減少依賴美國。輿論為之反彈,不少歐美政界人士狠批,網上也出現Macroning一詞,指責他「賣歐求榮」。圖: hk01.com/

英媒《金融時報》外事評論主任 Gideon Rachman 周一10日發文指出,為了保護蓬勃發展的亞洲民主國家,與北京關係的緊張風險升級是值得付出的代價。這篇文章應可解讀為對法國總統馬克龍日前稱“歐洲不應在台灣議題上被捲入美中衝突”的答辯。

Gideon Rachman 開宗明義問道:美國應該保衛台灣嗎? 他回答:這不是抽象的辯論。

接着,Rachman 寫道,周末,北京模擬轟炸台灣,同時中國海軍包圍了台灣。為了應對中國對該島不斷升級的軍事壓力,拜登總統已四次承諾美國將保衛台灣免受中國的攻擊。

對於美國的一些人來說,拜登的承諾近乎瘋狂。Rachman的這篇文章援引任職智庫卡托研究所 Doug Bandow 抱怨說,“大多數(美國)決策者都準備好冒着國家自殺的風險來保護台灣”。為什麼厭戰的美國要威脅要與另一個擁有核武器的國家中國作戰,以保衛一個距離中國海岸約 100 英里的擁有 2400 萬人口的島嶼?

Rachman 續道,在歐洲部分地區,對保衛台灣的懷疑甚至更為明顯。法國總統馬克龍上周訪問中國飛回來時暗示,法國不會動一根手指來保護該島。在談到台灣時,他告訴 Politico 記者,歐洲面臨的“巨大風險”是“陷入不屬於我們的危機”。

實際上,很少有人預計歐洲軍隊會直接捲入台灣衝突。但馬克龍等歐洲領導人的態度很重要,因為他們會影響中國對任何攻擊的經濟和外交成本的計算。

如果歐洲人和美國領導人沒有理由擔心台灣的命運,那肯定會讓他們好過一些。 但現實是,中國強行吞併該島將產生深遠的全球影響,巴黎和皮奧里亞很快就會感受到這種影響。

支持台灣的三點理由

據 Rachman 指出,支持台灣的主要理由有三個。首先是關於世界政治自由的未來。其次是關於全球均勢。第三個是關於世界經濟。三者共同構成了一個使台灣脫離北京控制的令人信服的理由。

中國共產黨認為,一黨專政是中國的完美制度。它堅持認為,美國應該停止試圖推廣自由、民主的價值觀——這些價值觀不但在西方行不通,而且會給像中國這樣的社群文化帶來災難。Rachman 就此強調出,然而台灣這個欣欣向榮的社會,就是中國文化與民主完全兼容的活生生的證明。台灣的存在讓人們對有朝一日如何治理中國大陸保住了另一種願景。

Rachman 進一步指出,北京已經粉碎了香港的民主願望。如果再允許習近平在台灣做同樣的事情,獨裁統治將在華語世界根深蒂固。由於中國是 21 世紀新興的超級大國,這將對世界產生不好的政治影響。那些對美國民主提倡冷嘲熱諷的人,可能更享受不到中國的專制保護。

同時,Rachman 也認為,中國大陸有一天會擁抱政治自由的想法仍然是一個遙遠的藍圖。但整個印太地區現在擁有幾個蓬勃發展的民主國家,包括日本、韓國和澳大利亞。它們都在一定程度上依賴於美國的安全保障。

如果中國通過入侵或將台灣逼到一個不情願的政治聯盟中來粉碎台灣的自治,那麼美國在該地區的實力將遭受巨大打擊。面對印太地區出現新霸權的前景,該地區的國家將做出回應。大多數人會選擇通過改變他們的外交和國內政策來適應北京,以避免得罪這個身上多刺的新霸主。這麼一來會迅速限制中國鄰國的言論和行動自由。

中國在印太地區的主導地位的影響也將是全球性的,因為該地區約佔世界人口和國內生產總值的三分之二。如果中國在該地區佔據主導地位,它將很快取代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 認為歐洲不會受到全球力量轉移影響的想法是荒謬的。現在,歐洲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依賴美國對抗中國專制盟友俄羅斯的意願。

Rachman 又指,有些人可能會爭辯說,像“霸權”這樣的抽象概念對普通人來說無關緊要。但台灣經濟發展的一個特殊性,意味着對該島的控制將很快對全世界的生活水平產生重大影響。

因為,台灣生產世界上超過 60% 的半導體和約 90% 的最精密半導體。從手機到汽車再到工業機械,現代生活所需的各種小玩意都使用台灣芯片。但是生產它們的工廠可能會被入侵摧毀。

倘若台灣的芯片工廠倖存下來,但落入中國控制之下,這種經濟影響將是巨大的。控制世界上最先進的半導體將使北京手握世界經濟的命脈。正如美國已經發現的那樣,複製台灣的半導體產業比聽起來要難得多。

Rachman 總結道,所有這些考慮——經濟、戰略、政治——為美國及其盟友保護台灣提供了令人信服的理由。沒有一個頭腦正常的人希望美國和中國之間發生戰爭。然而現在,和過去一樣,有時有必要為戰爭做準備——以維持和平。

馬克龍不願歐洲被美國牽著鼻子走

除 Rachman 評論文章外,《金融時報》周二11日報導,馬克龍本次中國之行的部分重點為烏克蘭戰爭,法國總統期盼能說服中國領導人習近平運用對其盟友─俄羅斯總統普京─的影響力。只不過,馬克龍帶了大批商界領袖同行,還在中國宣布法國飛機製造商空中巴士獲得利潤豐厚的合約,也引發一些人的不滿。

知名政治新聞網站 Politico 和法國經濟大報《回聲報》9日訪問結束後,刊登馬克龍接受聯訪的內容。在此重點摘述如下:

有關中國在台灣等議題上聚焦對抗美國,是否讓中國把歐洲當成“兩陣營之間的棋子”的提問,馬克龍回答,歐洲應聚焦於自身目標。

法國總統說:“加速台灣(危機)對我們有利嗎?沒有。更糟的是歐洲人自認應該在這個議題上成為追隨者,根據美國的節奏和中國的過度反應做調整。”

馬克龍也警告,當前歐洲正在尋求加強安全、國防、經濟自主性,若“被捲入不屬於我們的危機”,恐落入“為歐洲而設的陷阱”。

馬克龍認為,如果美中“雙極”發生衝突,那歐洲就“不會有時間也沒有辦法來打造我們的戰略自主”,如此一來,歐洲人“將淪為附庸,而非我們若有幾年時間進行打造可以成為的第三極”。

馬克龍“失言” 習近平“賺到”

此外,針對自家總統發言的爭議,法國智庫戰略研究基金會(FRS)精研台灣的學者 Antoine Bondaz 推文指出,問題在於馬克龍似乎暗示台灣議題要是升級,美國得負擔跟北京一樣的責任。此一說法令人質疑法國立場,以及歐洲聯盟對北京採取更強硬路線的努力。

Bondaz表示:“這給人的印象是,在(中國圍台)軍演開始時,有一位結束中國訪問的總統自鳴得意,絲毫未展現出與中國保持距離,還批評了美國。”

不過,外界注意到,本周一(10日)白宮還是淡化了這次爭議,表示美法“雙邊關係極佳”。白宮國家安全會議發言人John Kirby說:“法國在印太區域加強行動…他們的海軍現在就在印太行動,一切符合我們大家的一致努力… 以繼續確認我們會為穩定、安全、繁榮和一個自由開放的印太區域挺身而出。”

另有兩名歐盟資深外交官對法新社表示,馬克龍的發言有損歐洲和烏克蘭對美關係,並使歐盟更難以形成對北京的一致立場。其中一名外交官說:“無人獲勝,除了習(近平)之外”。

有意思的是,馬克龍過去即因對俄羅斯的態度而飽受抨擊。他曾經說,任何針對烏克蘭的和平協議都不應“羞辱”莫斯科。現今又因有關台灣議題的說法遭受質疑,這大概是他始料未及的吧!

轉載自《法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