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天琪:追憶六四-痛心 展望未來-灰心

“六四”34周年國際研討會在倫敦舉行 2023年5月26-27日 © 歐洲之聲

八九-六四天安門事件今年迎來第34個年頭。漫長的34年未能抹去人們對“六四”的記憶,為“六四”平反的呼聲從未間斷。唯一的變化,便是香港維園數以萬計的港人聚集在一起,手舉燭光悼念六四死難者的場景已不再。今年,是香港實施國安法以來的第三年,也是維園燭光晚會遭取締的第三年。香港維園的燭光雖已不再,世界各地的燭光卻繼續點亮。5月中、下旬開始,全球各地的人權組織和活動人士就相繼展開了各種類型的紀念活動。活躍在歐洲的民主志士也積極動員,在德國“歐洲之聲”和英國“中國觀察”的推動下,一場“追憶六四,展望未來—“六四”34周年國際研討會於5月26-27日在倫敦舉行。本次活動的主辦人之一廖天琪女士接受了本台採訪。

法廣:首先請談談每年舉辦六四紀念活動的意義。

廖天琪:二十世紀中國的歷史是沉重的,千年帝制被拋棄,但是新生的民國立刻又陷入軍閥混戰、對日抗戰和內戰之中。中共1949年奪取政權,建立了所謂的人民共和國,但是往後的30年可說是中華民族的至暗時刻,幾千萬人民死於荒謬暴戾的政治運動之中。鄧小平的改革開放政策,把中國從共產主義教條中釋放出來,人們開始新的征程。然而1989天安門的屠殺,又把人們的幻想輾碎。五四提出的德先生於中國似乎漸行漸遠了。

西方社會非常注重一種「記憶文化」,因為這是一個民族、國家的自我形象的紀錄和標誌。記憶文化跟歷史不同,它是通過研究思考來保存一個社會的過往。這種過往不是宣揚以往的輝煌燦爛,更多的是揭開歷史上犯下的錯誤,換句話說,就是揭露自己的瘡疤。文化學者特彆強調這一點,因為二十世紀,人類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戰爭對人類肉體和精神的毀滅性無比巨大。

跟這種記憶文化反其道而行的是中共政權,犯罪者要抹滅受害者的記憶。鄧小平上台後就大聲疾呼,一切往前看。讓中國人把1949年以來所受的折磨、殺戮、屈辱都丟在腦後,一路狂奔發財去也。

34年前,1989發生的六四屠殺是中國人永遠不能忘懷的傷痛,不是外來侵略者殺戮中國人,是人民軍隊的坦克開進京城,開槍掃射平民。這種野蠻喪心病狂的行徑,作案的中共政權至今諱莫如深,不z公開真相,不准人民談論,更不可能紀念。海外的華人,包括台灣人每年都舉辦六四紀念活動,它的意義不言自明,這是良心道義上的必須,是每個中國人對民族所負有的責任。真相、真理和正義必須彰顯,否則這個民族終將沉淪。

法廣:談到六四紀念活動,人們自然就會想起十分壯觀的香港維園燭光晚會。但是,自香港實施國安法以來,維園晚會的燭光便被吹滅。您認為,維園的燭光是否還有點燃的希望?

廖天琪:暫時我還看不到這種可能性。國安法降臨香港之後,香港的司法被破壞,選舉制度形同虛設,新聞自由蕩然無存。港支聯副主席鄒幸彤不過單獨在維園舉牌紀念六四,就被以「尋性滋事」之名拘留判刑。香港紀念六四的燭光永遠在世人心中繼續發光。世間有一物叫「尊嚴」、「價值」、「良心」,這是獨裁者最為懼怕的。獨裁政府活生生要抹滅人們的記憶和良知,讓人們如豬狗一般來食嗟來食。也許短期內可以這麼糊弄人,但是長久來說,這是不可能的。六四的歷史已經刻在世界史上,香港維園數十萬人手持燭光的景象也都載入史冊。專制政權總有壽終正寢的時刻,維園燭光終有重新點燃的一天。順便提一下,曾經矗立在香港大學校區的那座由丹麥藝術家高志活(Jens Galschiøt)創造的「國殤之柱」,由於「國安法」肆虐香港,於兩年前被指控有「煽動顛覆國家政權」之嫌,被當局拆除沒收。5月22日它的複製品又重現於柏林。揭幕當天,高志活以及德國政界,文化界和人權組織的各方人士以及台灣駐德大使謝志偉都參加,並發表演說。人們都說六四精神永續,香港人紀念六四的堅持,能在全世界生根發芽。

法廣:再向您提一次老生常談的問題:六四天安門事件的參與者以及天安門母親一代人是否有望在有生之年盼來他們期盼的歷史真相?

廖天琪:六四參與者及天安門母親一代都已經老成凋謝,特別是後者,好些六四難屬已經帶着遺憾過世。人生苦短,大千世界中,個人生命有限,數十年也就是剎那之間的事。但是千百年來,史家都在記錄著國祚國運,六四天安門事件是歷史上的大事,當時全世界的媒體都在觀望着中國。不僅有中港台灣的記者在場,國際媒體的目光全都焦距在北京。六四血案發生時,一切都有影像記錄,甚至天上的衛星都沒有放過現場的動態。也就是說歷史真相早已大白,只是中共對自己的老百姓隱瞞罷了。中共政權想洗白自己的罪惡,簡直是癡人說夢。這種壓制受害人的做法和隱瞞真相的政府行為,只能說明它的心虛和缺乏自信底氣。

拿台灣的二二八事件為例子,國民黨也曾壓制真相高達40年,最後還不是開放信息,並且向受害者家屬賠禮道歉,補償他們。

法廣:今年在倫敦舉辦的六四紀念活動取名為“追憶六四,展望未來”。請談談您如何預測中國未來幾年局勢的發展?

廖天琪:G7峰會剛剛在日本結束,我們看到這些工業大國達成了一致,不跟中國經濟脫鉤,但要減少依賴,同時對台灣問題,各國意見相同,反對台海有任何單方面改變現狀的企圖,也就是警告中國別妄想以軍事手段來達到「統一」的目的。而同時中國也在西安召開中亞會議,跟7G打對台。中國在國際上是很孤立的,只因為它的經濟實力強大,各國才有忌諱,不敢跟它鬧翻。其實近年來國際的緊張局勢主要是中美之間的對壘,美國不願讓中國成為超越自己的超級大國,害怕中國改變既定的世界政經的遊戲規則。在這種情況下,「韜光養晦」是最聰明的法子,可惜習近平自視過高,在國際上事事強出頭,讓自由世界的國家對它心生畏懼,拉開了距離。

未來時局從外部來看:1. 跟美國的緊張關係,應當會逐步舒緩,眼下的緊張對峙於雙方都不利。2.對俄國,它會審慎,既友好合作,又保持一定距離,因為俄烏一戰,俄國名聲掃地,跟它不宜有太密切的關係。3. 對鄰國印度將提高警覺,這是個逐漸在崛起的國家,大小的邊界衝突會持續不斷。4.在國際上近一步拉攏發展中那些比較貧窮落後的國家,用金錢和技術收買他們,用債務把他們套牢。

在內政方面會更加鐵腕:習近平不肯提拔新人,不考慮平穩接班的問題,這是個大隱患。

中國社會的問題多多,老齡化,性別失調,青年就業,養老福利,生態破壞,農業生產不足,糧食短缺,這些問題會繼續發酵,危機會衝擊社會。但政府會壓制人民的一切反抗。人權繼續惡化,錯誤的民族政策不會改變,西藏、新疆、南蒙古的文化、語言、宗教和傳統繼續被打壓。

台灣問題也許會在未來數年中發生變化,眼見俄烏戰爭膠着,習近平可能不會採取蠻幹的手段達到「統一」的願望。威逼利誘的手段會不斷地使用,「不戰而屈人之兵」是中共最希望能獲得的結果。

總之,追憶六四,令人痛心;展望未來,令人灰心。

轉載自《法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