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散法國國民議會 馬克龍在賭博?

2024年6月9日,法國總統馬克龍在歐洲選舉初步結果公布後發表電視講話,宣布解散法國國民議會。這次選舉,馬克龍的執政黨復興黨遭遇慘敗,而極右翼國民聯盟取得大勝。網絡圖片

法國6月9日晚八時公布歐洲議會選舉出口民調,正如之前所預測,極右翼國民聯盟大勝,馬克龍總統的復興黨得票率不及前者一半,大敗。

馬克龍總統應對這一結果有所準備,很快,他對全國發表電視講話說,歐洲議會選舉的結果“對捍衛歐洲的政黨來說不是一個好結果”,而“民族主義者和煽動者的崛起對我們的國家來說是一個危險”。但是,國家元首在選舉當晚作出了令人震驚的決定,他出人意料地表示,他決定 “通過投票把選擇我們議會未來的權利還給法國人”,也就是說解散法國國民議會。

新的立法選舉將於 6 月 30 日和 7 月 7 日舉行。馬克龍說,這次解散國會是一個 “嚴肅、重大的決定”,但 “它首先是一種信任行為”。不過,假如立法大選的最後結果是極右翼國民聯盟在巴黎奧運會開幕前幾天獲勝,馬克龍將會被迫與其共治。

如果極右翼國民聯盟對馬克龍的決定感到“歡欣鼓舞”,表示已做好準備 ,發誓要把國民聯盟主席巴爾代拉送入總理府,在左翼,領導社會黨在歐洲大選中以約14%的得票率名列第三的拉斐爾-格魯克斯曼(Raphaël Glucksmann)則譴責這是一場 “極其危險的遊戲”。“他認為“滿足喬丹.巴爾代拉的要求而解散國會將成為馬克龍五年總統任期的污點”。

這是法蘭西第五共和國第六次解散國會。一百多年來,這樣的事件只發生過八次。依據憲法,總統在國家出現危機或陷入僵局時解散法國國民議會。1962 年、1968 年、1981 年和 1988 年的情況就是如此,當時實施的是總統七年任期制,議員任期為五年。總統解散議會是其當選總統後獲得議會多數的必要步驟,密特朗1981年解散議會就屬於這種情況。但這一“憲法武器”可能產生與總統預期相反的結果,1995年當選總統的希拉克,1997年為了鞏固執政黨在議會中的多數席位,下令解散議會,結果左翼社會黨在選舉中捲土重來,希拉克只好與社會黨人若斯潘“共治”五年。為了避免“共治”僵局,法國2000年通過修憲縮短總統任期為五年,與議員任期相等,通常情況下,新當選總統會獲得議會絕對多數,但這種情況只持續到2022年,馬克龍第二次連任只獲得議會相對多數。

如果說,以往總統行使解散國會權,即使冒很大風險,也不會冒“體制風險”,面臨的對手也是傳統意義上的“共和黨人”,而法國今天的政治格局與過去很不相同,被視為非共和派的極右翼國民聯盟成為主要的反對黨。如果按照本次國民聯盟歐洲選舉中的得分比率,國民聯盟在議會選舉中獲勝的機率不小,萬一獲勝,根據國民聯盟的政治布局,現任國民聯盟主席,由瑪琳娜.勒龐一手扶植的巴拉德將可能出任總理,而目前擔任議會黨團主席的瑪琳娜.勒龐將專心覬覦2027年的總統大位。

國民聯盟原稱國民陣線,由瑪琳娜.勒龐的父親老勒龐締造,老勒龐曾蔑稱猶太大屠殺不過是一個“小小的歷史細節”,反猶、排外,在其黨內實施專制,為老勒龐政黨的突出特徵。瑪琳娜.勒龐繼承主席後,為了有朝一日執政,開始裝潢門面,軟化老勒龐的極右面孔,比如公開聲稱不反猶,但仍然主打反移民主題,比如為了贏得更多基層民眾支持,在競選造勢時甚至把左翼黨派甚至工會的一些口號和做法臨時借用過來,但她2017年在克里姆林宮與普京握手言歡,2019年歐洲議會選舉時隆重款待極右翼意識形態專家班農,顯示其本質與老勒龐並無二致。因此,法國傳統意義上的共和黨人,無論左中右,都視國民聯盟為共和國的敵人。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中東血腥衝突繼續,美國大選前景不明,歐洲正面臨著重大的地緣政治風險,馬克龍為什麼要解散議會?這樣做的結果會不會反而加速極右翼的“正常化”?在歐洲大陸面臨民族勢力崛起,民主力量受到普遍威脅的大背景下,馬克龍這樣做,會不會不但削弱作為歐盟支柱之一的法國,同時削弱歐洲?

右翼費加羅報發表題為“解散國會—馬克龍的危險賭博”的社論,社論稱,“國家元首冒着風險,將明天的權力交託給他曾承諾阻止其發展的政黨!這一史無前例的決定使國家躍入未知世界,帶來的後果將無法估量。”

法新社援引分析認為,對於國家元首來說,這次失敗是一次慘痛的個人失敗,他從周四在紀念盟軍 1944 年登陸的電視訪談中開始就全身心地投入到競選活動中。他最近曾表示不打算從歐洲大選的結果中吸取任何國家教訓,但結果卻恰恰相反…… 他甚至做出了人人意想不到的決定,從而冒着與一位極右翼出身的總理共同管理國家的風險?

法國反對黨在周日也沒有放過馬克龍:社會黨領導人奧利維耶-福爾認為他 “失去了資格”,而共和黨主席埃里克-西奧蒂(LR)則說選舉結果預示着 “馬克龍主義的終結”。

轉載自《法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