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四項公投未過關 蔡英文:臺灣希望積極參與國際

臺灣總統蔡英文公投結束後在總統府發表談話。圖:台灣總統府提供

自由亞洲電臺記者黃春梅 臺北報道

歐洲之聲編者按:台灣12月18日舉行公投,人民對四個議題分別投票表達意見,國民是這次公投的力主者,希望得到投票者的支持,否決民進黨推動的幾項政策,這場公投是藍綠的對決,結果國民黨敗退下來,人民選擇說「不」。這次的公投再次顯現台灣的民主制度是比較穩定的,人民的頭腦也相當清醒,台灣不愧是亞洲最穩定而成熟的民主國家之一。

台灣思想公投18日舉行投票。根據台灣中央選舉委員會公布的開票結果顯示,思想公投案不同意票數都高於同意票,四項公投都沒有過關。主張“四個同意”的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承認失敗。臺灣總統蔡英文對於選舉結果表示,臺灣人希望走向世界,積極參與國際。

臺灣四項公投案包括“重啓核四”(第四座核能電廠)、“反萊豬進口”、“公投綁大選”與“珍愛藻礁”等4案,不同意票數已全數突破400萬票,全都多於同意票,代表四項公投遭到否決。其中最受注目的項目“反萊豬進口”,不同意票413萬票正好過半,大於同意的票數393.6萬票。這次公投選舉投票率約4成1左右,投票數逾814萬票。

公投選舉結果出爐後,臺灣總統蔡英文18日晚間在總統府發表談話時表示,不論是同意或不同意,都是公民意志展現,公投沒有誰輸誰贏,只有國家未來怎麼走的問題,這次傳達四個訊息。

蔡英文提出,首先,是臺灣人希望走向世界,積極參與國際;第二,臺灣人支持能源轉型,希望穩定供電;第三,臺灣人重視環保,希望經濟跟環保雙贏;最後,是公共政策希望可以被理性討論。

蔡英文表示,這次也看到很多對於政府的不同意見,政策規劃應該要聽取不同意見,穩健執政是原則,藻礁保育跟食安不會打折扣。她感謝副總統賴清德、行政院,以及立院黨團和所有執政團隊同仁,這幾個月一場又一場說明會,讓國人支持民進黨的領導,這是堅守執政價值的團隊,願意攜手繼續爲臺灣打拼;也要感謝公民團體,可以透過討論找到共識,找到最好方案,證明民主是成熟公民社會。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呼籲找回戰友,不要找戰犯。(國民黨提供)

朱立倫承認失敗 呼籲不找戰犯、找回隊友

至於落敗的一方,在野的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主動承擔責任。朱立倫指出,這一次的公投結果相當遺憾,全民都看到了,這一次對臺灣的民主是多大的傷害,因爲公投已死,今後大概也很難再有任何的公投案在這樣鳥籠式的公投制度之下,可以來通過。他說,對於臺灣的新的民主獨裁的政府是個勝利,但是對於追求深化民主的每一位公民團體的朋友、每一位臺灣基層的民衆來講,這一次是民主非常大的傷害。

朱立倫指出,面對龐大的行政資源、國家資源,作爲在野黨必須要認清楚,要跟民衆站在一起,要跟所有的在野力量站在一起,要大家一起更加團結,團結所有在野的力量,纔有辦法對抗民主獨裁的政府。

國民黨四項公投全面潰敗,黨內有人把矛頭指向新北市長侯友宜。國民黨立委傅崐萁開炮,指團結的民進黨徹底打敗貌合神離的在野黨,在野諸候都是冷漠旁觀的路人甲,這樣的結果不意外。藍營要如何在遍體麟傷的重創中重拾人民的信心,痛下決心地“揮淚斬馬謖”,告別藍皮綠骨,方能重振士氣。但朱立倫僅強調,“把戰友找回來,不要找戰犯。”

天氣冷、投票率更冷 學者:藍綠動員對決選民疲乏

這次臺灣四項公投投票率低迷,僅突破四成,與2020年總統大選的74.9%形成強烈的對比。

兩岸政策協會理事長譚耀南告訴本臺,“不是普遍投票率降低的問題,而是藍營的投票率特別的低,遠低於綠營。”

譚耀南解釋,“藍營選民這次投票低迷可以看得出來,藍營選民未必認同這樣的公投議題,其實可以作爲政黨的操作和藍綠對決。這是在政府執行的層次,很難在本質上被上綱到政黨對決。綠營的選民有足夠的熱情,不管是政黨動員還是選民黏着度,綠營選民投票意願顯然遠遠高過藍營選民。”

長期研究大數據的銘傳大學廣播電視學系主任杜聖聰接受本臺訪問時分析,絕大多數選民已經麻木、倦怠,很多中間選民不出來投票,這是一個贏跟輸比較頭痛的事。他說,這次國民黨一定是輸,因爲進入到大內宣時代,國民黨像是五代十國到處都是藩鎮割據,找不到趙匡胤可以一統江湖,能不亂嗎?

杜聖聰解釋,這次民進黨已經把明年縣市長提名的標準、圈榜都跟這次公投綁在一起,對應提名與否的關鍵,集全國、全黨之力操作,這樣的結果公投會贏。但是,對照2020年總統大選,蔡英文和韓國瑜的得票差距是18.5%(57.1%比38.6%),這次平均是53-54% 對46-47%左右,顯示在藍綠陣營全力動員下,差距在縮小中。觀察數字折射出來的斜率變化,也能顯示有一些爲數不少的選民冷感無言的抗議。

反萊豬進口公投未過 學者:美國對臺灣政策執行更加確認

資深媒體人蔡詩萍在個人臉書寫道,民進黨以這次公投丟出“抗中保臺”,國民黨認爲荒謬,但民進黨這戰略則是隱含了“你國民黨就是傾斜中國”也不願“傾斜美日”的冷箭,尤其在公投期間,中國官方還直接呼應馬英九前總統對臺灣“不自由的民主”的批判,更足以讓臺灣民衆把國民黨的反萊豬直接跟反美、反日劃上等號了。

譚耀南指出,中國對於臺灣內部這些政策不是很感興趣,它看的是國民黨的能量跟能力,以及臺灣民意麪對跟美國的立場與態度而已。他認爲,這次公民投票的結果再次確認,中共對國民黨在臺灣的政治能量徹底的失望,中國政府接下來不太可能有意願跟國民黨的領袖有實質的交往跟對話。

至於在美臺關係上,譚耀南觀察,美臺之間原本因爲“萊豬”而產生改變的風險主要是經貿關係,或是美國支持臺灣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或臺美之間雙邊貿易協議面向,現在看來風平浪靜地度過。他預期,美國對臺灣執政黨與民意結構,在這次公投結果之後更加有信心、更加確認。很多的政策與執行,以及臺灣執政黨與選民之間黏着度的判斷與想法,公投後應該會更加確認。

轉載自《自由亞洲電台》自由亞洲電臺記者黃春梅 臺北報道 責編 許書婷、何平 網編    景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