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戰情報戰媒體戰激烈 經濟武器化傷人也傷己

烏克蘭東部城市馬里烏多爾Mariupol建築物遭俄軍坦克攻擊圖:美聯社 (AP Photo/Evgeniy Maloletka)

俄烏兩方力量懸殊,俄先切斷基輔南面主要道路,佔領據點;但媒體只播放烏軍大捷、誇張的制裁,媒體戰經濟戰並行,結果傷及自己。

在俄羅斯出兵前,西方的專家和媒體並沒有重視自家情報部門不斷發出的警告。去年十二月初俄羅斯在俄烏邊境加強兵力,情報分析預測將在二零二二年初入侵,到了一月底甚至斬釘截鐵地把開戰時間定在二月十六日。美國總統拜登及媒體引用情報部門預測,遭網民奚落。大多數智庫戰略分析師認為俄羅斯總統普京不會出兵。地緣政治權威盧瓦克(Edward Luttwak)的看法很有代表性,他指出烏克蘭是歐陸領土最大的國家,有十三萬大軍;俄羅斯軍隊十九萬,攻佔基輔可以做得到,但控制烏克蘭全國不可能。雖然俄羅斯用空軍力量能到達各處,佔領飛行跑道、市中心區,但是會遭遇無休止襲擊。最關鍵的是,他認為普京是理性的。但是這一仗打下來,俄烏兩國將世世代代為仇,絕非所願。後來網上有人指責他不是心理學家,對普京「理性」的評價,就該閉嘴。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直到俄羅斯入侵那天還說一切都很正常,埋怨西方戰鼓敲得喧天價響,把投資人都嚇跑了,給他幫了倒忙。他二零一九年當選總統,之前是位電視喜劇演員,有親和力,善用媒體。但是他的民調的支持率在危機前徘徊在百分之三十左右,入侵後迅速看漲,上升到百分之九十。早先不及格的打分,原因之一是他在潘多拉公開全世界政要海外資產的名單上赫赫有名,而他競選的口號就是打擊貪腐。

美國情報部門在俄烏危機期間實時公開高度機密情報,這是一個空前的舉措。研究情報專家奇卡爾特(Amy Zegart)在《大西洋月刊》的一篇文章指出,趕在地方散布不實信息之前,受眾接觸到有根有據的數據和事實,就不會被假消息忽悠,得到「免疫」效果。出身克格勃情治系統的普京對這些情報的反應可能相當錯愕,從而疑神疑鬼,來追查是否出於內部洩密,分散他對戰事的專注。此外,這些情報能促使騎牆派的國家早早選邊站。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之前是位電視喜劇演員,有親和力,善用媒體。現在是民族英雄,受到本國人民和世界媒體的盛讚。圖:取自網絡

然而為什麼如此難得的信息卻被大多數人認為是「狼來了」之類的虛張聲勢?的確,情報部門過去出錯不只一次,結果要真的也被看成假的了,想要操縱民意並不簡單。

西方國家對應烏克蘭危機的主要手段是經濟制裁,接連取消了俄羅斯在貿易上享有的「最惠國」待遇,宣布禁止俄羅斯天然氣及石油進口、沒收寡頭的豪華遊艇等。比起二零一四年在俄羅斯侵佔克里米亞後的制裁看上去更奪人眼球,而且俄羅斯的經濟與世界貿易脫鉤,導致未來經濟增長低迷,無法恢復到之前的水平。

對俄經濟制裁傷及無辜

但是經濟制裁是典型的「傷人一千,自損八百」。能源及糧食價格的波動影響全球,受害最大的是發展中的國家。而在採取制裁之前,這些後果都沒有經過事前討論研究。有人批評這是「先開槍,後提問」。

經濟史學者莫爾德(Nicholas Mulder)最近出版了一本非常及時的著作:《經濟武器:制裁成為現代戰爭的工具》。他說人類有戰爭以來,制裁就是一種手段。冷戰時期使用禁售戰略物資屢見不鮮。但是多為局部性,作為輔助圍堵政策的執行。美國經濟對外貿的依賴度不高,進口主要是石油、天然氣和穀類。進出口加起來,構成國民生產總值的四分之一。相比之下,以商貿立國的荷蘭的外貿依存度是百分之一百五十。大宗商品和能源以美元計價,所以美國的幣值波動不大,只是通過通脹對國內經濟有間接的影響。其他北約的歐洲盟國對經濟制裁的顧慮就不是那麼簡單了。

摩爾德憂慮經濟武器化最終將破壞二戰以來建立的國際經濟秩序,因為自由經濟的運行與國家因政治的原因而介入是相悖的。

有制裁就有規避的方式。美國前總統特朗普任命的美駐俄羅斯大使洪博培(John Huntsman,曾擔任駐華大使)卸任後,就公開主張取消俄羅斯併吞克里米亞後西方加諸俄羅斯的經濟制裁,因為沒有收到預期的效果。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進入第三週,雙方損失慘重,烏克蘭難民大量湧入鄰國。基輔受到西、南、東三面的包圍,攻城之危迫在眉睫,普京表示沒有休戰的意圖。俄軍稍緩主力進攻,重整力量從國內調動後備軍及服役人員來從事低強度的常規戰鬥,今後數週將成為決定未來的關鍵時刻。

烏軍在烏克蘭第二大城市哈爾多夫:在主要幹道上設防(圖:路透社)

俄軍不會快速停戰

摩根史坦利前首席經濟學家羅奇(Stephen Roach)在一篇評論文章中呼籲中國抓緊這段時間協調G20國召開緊急會議,促使俄烏立即停戰,組織人道救援工作。

俄烏兩方力量懸殊是明擺著的事實。二月二十四日俄羅斯侵入烏克蘭境內,未能在兩天內拿下基輔,暴露出裝備短板及後勤補給的低效。尤其是偵查不夠迅速,影響到兵力前進的速度以及空中轟炸地面目標的準確度。但是從另一個角度分析,俄羅斯先切斷基輔南面的主要道路,布置了長達六十公里的裝甲車隊,並向二線城市下手、佔領了切爾諾貝爾核能基地,並非是隻紙老虎。如果西方發動的經濟制裁略見成效,俄羅斯經濟全面萎縮,北約組織源源不斷地補給武器彈藥,烏方士氣持續高昂,發揮地利優勢,地面作戰還有亮點,但不可能有足夠力量將俄羅斯趕出國境。

戰爭是力量、智慧和意志的綜合較量,宣傳戰是用壯自己威風瓦解敵人的抵抗意志。西方媒體主要消息來源是烏克蘭,這種不對稱性無可避免地扭曲了戰場上實際的形勢。受眾接觸到的是烏克蘭錄製的俄羅斯飛彈殘骸、陷入泥沼的坦克,看到的是振奮人心的連連大捷,但是很少看到烏軍的損傷。這次戰爭的發展在各地網路能人收集大量公開信息比較核實下,昔日散布假消息和操縱媒體的拙劣的技倆,如張冠李戴,或把以前戰場照片重複使用,幾乎難以得逞,假照片很容易辨別出來。過去大眾的印象是俄羅斯製造假消息得心應手,但是這次俄羅斯想把烏克蘭塑造為「新納粹」,用的是舊材料,很快就被拆穿了。

轉載自《亞洲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