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關於德國 「鏡報週刊」對烏克蘭與俄羅斯戰爭的報導

1990年,德國統一前,美國、德國、前蘇聯、英國舉行了「2+4談判」。圖-擷自網絡老照片

2022年2月24日,俄軍入侵烏克蘭。2月26日 《明鏡週刊》發表了對弗蘭克·艾伯(Frank Elbe)的獨家專訪。

現年80 歲的弗蘭克·艾伯是外交部長根舍最親近的幕僚之一。1987-1992 年任外長辦公室主任,1990年作為波昂代表團成員參加德國統一「2+4談判」。直到 2005 年,他代表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擔任包括波蘭在內的多個國家的大使。今天他是一名律師。

弗蘭克·艾伯是外交部長根舍最親近的幕僚之一。1987-1992 年任外長辦公室主任,1990年作為波昂代表團成員參加德國統一「2+4談判」。圖-擷自維基百科

《明鏡週刊》文章稱,正如普丁所說,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主要原因是北約向東擴張得太遠了。

艾伯證實了這一點,他甚至說他可以發誓當時有一張紙條說聯邦外交部長根舍向俄羅斯外長謝瓦爾德納澤證實稱:「我們確定北約不會向東擴張。這是完全普遍適用的原則,謝瓦爾德納澤回答說他相信根舍所說的每一個字。」

在「2+4談判」和條約中都沒有正式承諾北約不會向東擴張。戈巴契夫也證實了這一點,他指出當時華沙公約仍然存在。即使是現在,普丁也沒有堅持。當時「2+4談判」的唯一議題是統一後的德國能否繼續成為北約的正式成員。戈巴契夫當時同意柯爾的觀點。

我們不明白艾伯為什會麼在戰爭開始的兩天後,在明鏡週刊上發表了他的上述論點,從而間接為普丁的戰爭辯護。

如果能瞭解《明鏡週刊》一直是左傾,並且採取了親蘇、親俄的立場,就不難理解《明鏡週刊》為何如此熱衷於採訪艾伯了。

《明鏡週刊》創始人魯道夫·奧格斯坦(Rudolf Augstein)不為人知的秘密在他死後才被揭露:他很早就指示他的編輯們在出現有疑慮的報道時採取親蘇親俄的立場,因為他想為自己作為德國國防軍的一員在蘇聯犯下的罪行贖罪。

沒想到,3月26日的《明鏡週刊》又發表了一篇提到弗蘭克·艾伯的報道:

「2005年離開外交崗位後,艾伯長期以來,一直努力致力於爭取大家對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丁和俄羅斯立場的理解。「我錯了」,他今天說,「我曾經認為普丁是個理性思考的人,不認為他會攻擊。」

3月26日,《明鏡週刊》又發表了一篇提到弗蘭克·艾伯的報道。圖-柯德提供

鏡報立即抨擊他說:「這位法律人仍在以律師身份工作,有傳聞說他在『北溪 2』的背景下接受法律性質的委託,法律禁止他評論他的客戶。」

二月份的報導還相當正面地報導稱:「如今他是一名律師,也接受俄羅斯的委託。艾伯說,他從事律師職業工作,並沒有影響到他回顧當時任外交官時的看法。 此外,他不得對他的客戶發表評論。」

原來左翼的友誼可以這麼快就被摧毀!

基本上,關鍵問題是如何避免戰爭?通過對獨裁者的更多的姑息讓步?還是通過堅定的決心和軍事威懾?張伯倫 1938 年在慕尼黑對希特勒的綏靖沒有奏效。北約對普丁已做出更多讓步,例如 1994 年在布達佩斯將蘇聯核武器交給俄羅斯,或者在 2008 年布加勒斯特北約峰會上拒絕烏克蘭的加入,都未能安撫普丁。

我們相信,即使西方對普丁做出更多讓步,也不能阻止他的大國計劃。

無論如何,事實上是,到目前為止,普丁只攻擊了非北約成員國:2008 年的喬治亞(南奧塞梯、阿布哈茲)、摩爾多瓦(德涅斯特河沿岸)、2014 年的烏克蘭的克里米亞和頓巴斯,以及現在對烏克蘭的全面戰爭。

現在,不僅北約蘇醒了。從腦死亡到電擊( 註:法總統馬克宏語),整個自由世界也蘇醒了,我們認為這是我們共同捍衛烏克蘭,乃至包括台灣在內的自由民主世界的法治、自由和民主價值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