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224在亞洲重演

歐洲議會副議長妮可拉-比爾Nicola Beer到台灣訪問, 將會見蔡英文總統。圖:rfi.fr

俄羅斯二月24日揮軍入侵烏克蘭,至今已經5個月了,這個224日子讓世界震驚,造成的人道悲劇,能源糧食危機不僅衝擊歐洲,威脅亞非國家,打亂全球秩序,也讓人們面對一個不可知的未來。這場戰爭讓人們覺醒,這不是一場爭奪土地、資源和主權的角力,而是極權挑戰民主,強權霸凌自由的博弈。從烏克蘭危機就聯想到台灣的險境。在此時歐洲議會副議長妮可拉比爾Nicola Beer到台灣訪問就具有特殊意義了。

妮可拉比爾是德國自由民主黨的議員,是歐洲議會14位副議長中的一員。她於7月19日到台灣進行為期3日的訪問,雖然此行的具體意義不大,但是象徵意義足以反映出歐盟對中國態度的轉變。近年以來,由於中國的戰狼外交、新疆設立的維吾爾「集中營」以及引發新冠疫病,又拒絕合作調查,關門打狗進行「清零」,凡此種種,已經使得西方懵然清醒,意識到自己數十年來一味地扶持中國,以為「以商促變」,可以引導中國走向民主自由的大道,結果事與願違。中國人勤勞刻苦,短時間內在經濟上創造奇蹟,科技突飛猛進,但是政治上卻益趨保守反動,外交上強勁傲慢,動輒口出惡言,拋出制裁、威脅的手段,對於台灣更是日日軍機軍艦侍候。

這兩年,歐美的政治家排除中國的干涉和「警告」,頻頻到訪台灣,提升了台灣在國際上的能見度,這並不只是一種姿態,很多國家和台灣有較為深入的經貿和文化上的合作。「印太戰略」就是美國連同亞洲諸國,甚至歐洲國家在軍事上對中國展現對峙決心的明證。俄烏戰爭的爆發,使歐洲和美國在外交和國際戰略上更加合作,對台灣的關注更進一步。

妮可拉比爾到訪台灣,她說:「我們不要讓2月24日的事在亞洲重演」。作為歐洲副議長,她代表的就是歐洲高層政界的意見。她指出台灣和歐洲同屬「民主國家的大家庭」,「中國對台灣造成的威脅,歐洲不會視而不見」,「歐洲將堅決捍衛台灣的利益」。據法蘭克福匯報的報導,她對台灣行政院長蘇貞昌說:「歐洲不能事後才後悔,必須及早地站在事發地點。」歐洲議會於2021年10月就通過要跟台灣「更為廣泛並加強伙伴關係」的決議。這就是妮可拉比爾到台灣訪問背後的明文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