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他們不再願意被稱為「華人」?

紐約法拉盛是華人聚集的區域。圖:los.yibada.com

上周日,在紐約的臺灣移民組織的戶外文化節TaiwanFest上,一個攤位把美國眾院議長佩洛西的巨幅照片和臺灣的黑熊布偶擺在一起,供遊人拍照。那是最近的臺海熱點在這場活動上唯一清晰可見的折射,除此之外,各種膚色的人們安閑地享受著臺灣的特色小吃和手工藝品,已經處於最近25年來最危險狀況的臺海政治似乎遠在千里之外。

但這種安逸多少也透著些刻意的小心,畢竟臺海問題在美國華人中引起的反響就像水面下的暗流,正隨著中國大陸移民人數和臺灣移民身份認同的變化日益洶湧。一位幾年前來美國讀書的臺灣服裝設計師對我說,在學校裏臺灣同學和中國大陸同學在臺海問題上的不同立場無法調和。「他們從小的教育就是要祖國統一,而在我們從小的教育中臺灣就是一個民主國家,在這種前提下大家根本沒法討論臺海問題,所以大家都小心回避,不跟對方談這件事,」她說。由於不想公開發表政治言論,她不願透露自己的全名。

隨著這些年臺海局勢日漸緊張,這種小心似乎也成了美國的大陸和臺灣僑民想要避免爭論和沖突就不得不遵守的法則,特別是在今年5月南加州臺灣教堂槍擊案發生之後,甚至顯得性命攸關。這起事件中,槍手周文偉和教堂牧師張宣信雖都是臺灣出生,卻分屬外省和本省兩個群體,在統獨問題上立場迥異。時報在報道中講述了臺海的歷史恩怨如何讓兩個原本生活在平行線上的人在美國狹路相逢。報道中寫道:「它是美國悲劇的一個變體,似乎表明,遙遠的沖突,即使是那些發生在遙遠過去的沖突,也可以在美國的槍支文化中產生回響。」

由臺灣統獨問題衍生出這樣的極端事件在美國仍然極其罕見,但近年來臺灣移民——特別是年輕一代——在心理上與中國大陸漸行漸遠的趨勢已經明白無誤地顯露了出來。

根據臺北國立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對臺灣居民的身份認同調查,截至今年6月,認為自己只是「臺灣人」的居民已經從1990年代初的不足20%攀升到了超過60%,而認同自己只是「中國人」的比例從25.5%下降到了2.4%。時報的報道發現,當在國際旅行中被稱為「中國人」時,很多臺灣年輕人都會糾正說自己是「臺灣人」;當中國最近在臺灣周邊發動軍演時,臺灣年輕人表現出了更強的決心,如果戰事爆發願意挺身保衛臺灣。時報的一篇分析文章寫道:「自從臺灣在上世紀90年代成為民主國家以來,越來越多的臺灣人認為自己在價值觀和文化上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存在巨大差異。隨著臺灣與大陸經濟聯系的擴大,這種對威權的中國大陸的政治懷疑一直存在,甚至加深了。」

這種變化在美國臺裔群體中也產生了同步律動,為了凸顯臺灣移民及其後裔的獨特身份,剝離「華人」這個普遍標簽,「臺美族」一詞應運而生並且越來越流行。從1990年的美國人口普查開始,臺灣美國公民聯盟等臺灣移民組織就開始呼籲臺灣人在問卷上不要將自己歸為「Chinese」,而是手寫「臺灣」。

美國臺灣僑民爭取獨立身份認同的過程也並非一路通暢。皮尤中心去年發布的美國亞裔人口數據報告一度將「臺灣人」歸在籠統的「華人」標簽下,引起很多美國臺灣移民組織和個人的強烈反彈。他們致信皮尤中心研究人員要求道歉,「許多第一代臺裔美國人是為了逃離臺灣國民黨的迫害來到美國的政治難民。面對中國對臺灣進行軍事侵略的威脅,更多的臺裔美國人要捍衛自己的身份認同,避免與中國人混為一談, 」信中寫道。作為回應,皮尤中心幾個月後對報告進行了修改,將臺裔美國人的數據單獨列出,並在一篇文章中解釋了統計「臺裔」數據的複雜性。

另一方面,中國大陸的移民人數在美國大大超過臺灣移民,也令涉及身份認同的問題愈發復雜化。去年底紐約州通過了旨在收集亞裔分支族群數據的「亞裔細分法」,最初版本上臺灣和西藏均被列為「Chinese」之外的單獨選項,但在一些華人組織提出反對意見後,最終版本去掉了這兩個選項。

當然,在美國的身份認同與在臺灣統獨問題上的立場不能完全劃上等號。我在TaiwanFest上遇到的人,無論來自臺灣還是中國大陸,都說喜歡現場出售的波霸奶茶、燒肉粽,也都說希望臺海問題不要影響到移民在美國的正常生活和彼此間的關系。但「臺美族」的身份認同至少代表著一種精神上的獨立。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前兩天在推特上發帖,用百度地圖上臺北的山東餃子和山西刀削面館數量為依據證明臺灣一直是中國的一部分,「味覺不會騙人,」她寫道。但「臺美族」的存在至少說明,在美國臺裔中,很多人不是靠味覺尋找歸屬感的。佩洛西訪臺後,臺灣學者陳玉潔在時報上發表觀點文章,呼籲其他民主政體與臺灣民眾站在一起捍衛民主自由,稱這會讓彼此都變得更強大。若真能如此,也許「臺美族」將不會像從前那樣處事小心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