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安全問題令人擔憂,中國製造的監控攝像頭仍在東歐遍地開花

自由歐洲電台對九個國家的調查顯示,中東歐國家在過去五年購買了數百萬台中國制造的監控攝像頭。 網絡圖片

自由歐洲電台/自由電台

自由歐洲電台對九個國家的調查顯示,中東歐國家在過去五年購買了數百萬台中國制造的監控攝像頭,儘管這些設備存在安全漏洞,制造商數據管理不嚴謹並與中國政府有關。

自由歐洲電台的報道顯示,中國制造的攝像頭在歐盟和北約成員國或欲加入這些組織的國家中的使用越來越廣泛,預算緊張的政府越來越傾向於選擇價格實惠且受到國家補貼的中國公司。

雖然大多數國家都沒有監控攝像頭的國家公共數據庫,但現有數據和自由歐洲電台的報道顯示,大華和海康威視這兩家部分國有的中國公司是世界領先的閉路電視和監控系統供應商,它們在匈牙利、塞爾維亞、羅馬尼亞、摩爾多瓦、烏克蘭、波黑、科索沃、保加利亞和格魯吉亞的市場上占據主導地位。

“這些(中國公司)與其他公司之間最大的區別在於其他公司沒有如此廣泛和關鍵的漏洞目錄可供利用,”監控行業研究公司IPVM的政府研究總監康納·希利告訴自由歐洲電台。“從根本上講,安全是關於為假想的威脅做計劃,政府和國家安全機構需要專注於這一點。”

自由歐洲電台的報道顯示,盡管西方國家對於在關鍵基礎設施中過度依賴中國技術的審查日益加劇,但大華和海康威視的攝像頭也在一些敏感場所使用,包括羅馬尼亞的軍事基地和匈牙利的特警總部,專家稱這使它們容易受到黑客和外國對手的攻擊。

儘管像美國、英國和澳大利亞這樣的國家已經將這兩家公司列入黑名單,但歐洲尚未實施類似禁令。但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於5月5日開始的一次歐洲重要訪問期間,歐洲大陸爆發了一系列中國間諜醜聞,歐盟也在打擊中國的貿易行為,這些公司在歐洲的立足標志著另一個潛在的爆發點。

希利說:“我們看到在美國等地,對話隨著時間的推移變為禁令,但目前還不清楚歐洲國家將走哪條路。”

匈牙利

目前尚無關於匈牙利購買的中國制造監控攝像頭數量或使用中國人臉識別技術的官方數據。

但據互聯網連接設備的搜索引擎Shodan顯示,匈牙利有3,567台大華和18,166台海康威視設備在運行。

據匈牙利新聞網站Atlatszo報道,匈牙利國家警察於2017年與大華簽訂了首份合同,為國家邊防警衛隊和警察自己的管理系統購買了該公司的攝像頭和軟件。

從匈牙利的電子公共采購系統編制的數據顯示,幾所大學和科學院已購買了海康威視的產品。一些地方行政機構以及匈牙利的防暴警察也使用了這家中國公司的監控攝像頭。

然而,在某些情況下,使用中國產品被禁止。2023年發生的一起案例中,德國軍火制造商萊茵金屬公司禁止其位於匈牙利西部的工廠使用中國攝像頭。

然而,隨著匈牙利總理歐爾班·維克托與北京之間的關系深化,設備的使用很可能會增加。

今年2月,匈牙利與中國簽署了一項安全協議,以加強兩國執法機構之間的合作。根據該協議,中國警方將在布達佩斯人流密集的地區進行巡邏,而布達佩斯是中歐最大的華人華僑聚居地。目前尚不清楚匈中兩國官員將如何共享數據和使用攝像機,但此舉已在布魯塞爾和海外華人活動家中敲響了警鐘。

烏克蘭

根據行業數據庫ImportGenius編制並與自由歐洲電台共享的數據,烏克蘭各地已安裝了數十萬台大華和海康威視攝像頭。

烏克蘭執法機構和私營企業購買了大量中國制造的監控攝像頭。根據ImportGenius的數據,烏克蘭公司“視頻監控系統貿易公司”是大華攝像頭和其他設備的最大買家。數據顯示,該烏克蘭公司從2016年至2023年購買了超過100萬台視頻監控設備,其中包括監控攝像頭、熱成像設備、對講機和其他帶有攝像頭的設備。

ImportGenius的數據還顯示,在同一時期,一批烏克蘭公司直接與海康威視合作,進口了類似數量的視頻監控設備。

但大華和海康威視攝像頭也引發了安全擔憂。

今年1月,烏克蘭國家安全局(SBU)聲稱俄羅斯情報部門入侵了基輔的兩台監控攝像頭,此後基輔發生了一次導致至少三人死亡的俄羅斯導彈襲擊。

一名烏克蘭執法官員因涉及敏感問題而要求匿名,他向自由歐洲電台烏克蘭語組的調查部門Schemes透露,其中一台攝像機是海康威視制造的,安裝於2016年。

摩爾多瓦

根據公共采購數據,過去五年來,摩爾多瓦已經為其警察、軍隊和外交部門購買了數千台中國監控攝像頭,但確切數量尚不清楚。

摩爾多瓦沒有公開數據庫來記錄其運營的監控攝像頭數量。但Shodan的數據顯示,有15,133台海康威視攝像頭和4,177台大華攝像頭。

摩爾多瓦的公共采購門戶網站achizitii.md顯示,2018年至2023年間購買了超過7,210台大華和海康威視攝像頭。最主要的買家包括警察和國防部下屬的德瓦爾航空團,以及勞工部、外交部和國家銀行等安全部門。

中國制造的攝像頭也已經進入了公共交通系統,在首都基希訥烏的無軌電車上安裝了大華攝像頭。國家監獄管理局也轉向了這兩家制造商,在2018年至2023年期間在其設施中購買並安裝了800多台中國攝像頭。

摩爾多瓦中央選舉委員會在該國2019年議會選舉後采購了2,300台監控攝像頭。采購數據顯示這些設備是從一家名為Rapid Link的公司購買的,該公司是海康威視的授權經銷商。

塞爾維亞

塞爾維亞海關數據沒有具體說明中國制造的監控攝像頭的進口情況,但過去五年的數據顯示,在此期間購買的攝像頭數量穩步增長。僅2023年,貝爾格萊德就花費了約580萬美元購買攝像頭。

塞爾維亞大多數攝像頭都是由私營企業購買,然後再出售給地方政府。

根據2023年自由歐洲電台的調查,塞爾維亞40多個城鎮(幾乎占該國所有地方政府的三分之一)擁有從大華、海康威視或其他中國制造商購買的公共視頻監控和交通監控系統。這一擴張是在過去五年中進行的,成本約為3,200萬美元。

這些設備是由Macchina Security出售給這些城市的,這是一家總部位於貝爾格萊德的神秘公司,該公司將中國技術引入這個巴爾幹國家,並在過去幾年中贏得了合同。

根據自由歐洲電台獲取的文件,塞爾維亞政府從波蘭、澳大利亞、美國、意大利、斯洛伐克、匈牙利和一家當地塞爾維亞公司的制造商處購買了15種不同類型的攝像頭。但塞爾維亞境內各地的市鎮似乎更多地購買了大華公司的攝像頭。

根據自由歐洲電台根據信息自由請求獲取的文件,42個受訪的市鎮和城市中有10個購買了具有人臉識別技術的攝像頭。這在塞爾維亞已經成為一個敏感的問題,政府曾試圖多次推動立法,賦予其在公共場所使用人臉識別技術的廣泛權力。

近年來,塞爾維亞安裝了一千多台由中國華為公司制造的具有人臉識別功能的監控攝像頭。

貝爾格萊德的推廣引起了爭議,因為塞爾維亞沒有適當的數據隱私法來處理從人臉識別錄像中獲取的生物識別信息。一項2022年自由歐洲電台的調查發現,塞爾維亞官員已經在利用中國技術追蹤和針對活動人士和抗議者,這引發了對更先進的中國制造的監視設備可能被濫用的擔憂。

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

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權力被劃分為國家和幾個下層實體,沒有全國性的數據庫。但來自地方部門、城市和市政當局的數據顯示,近年來監控攝像頭的使用正在增加。

根據波黑間接稅務管理局的數據,過去五年來,來自中國的錄像設備進口量有所增加。國家采購數據顯示,從2018年的340萬美元增加到2023年的540萬美元。

塞族共和國內政部告訴自由歐洲電台,僅2023年,就從大華購買了139台攝像機,總價值為47,000美元。塞族共和國的政治和金融中心巴尼亞盧卡也是智慧城市項目的所在地,該項目計劃安裝325個大華攝像頭,其中265個已安裝。

在以波斯尼亞人和克羅地亞人為主的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聯邦,該聯邦由10個州政府組成,數據呈現出不透明的拼湊狀況。

第10州的內政部告訴自由歐洲電台,他們在2023年只購買了三台海康威視攝像頭。其他政府機構,如波德里涅州的內政部,表示他們沒有關於他們購買物品的國家來源的信息。

薩拉熱窩的內政部表示,過去五年來,他們僅購買了兩台來自中國制造商的攝像頭,沒有說明是從哪家公司購買的。

他們強調,根據法律,薩拉熱窩警方可以獲取其他政府機構在公共區域安裝的攝像頭的訪問權限。

波黑邊境警察告訴自由歐洲電台,他們沒有購買任何中國設備。

科索沃

與許多其他國家一樣,科索沃的海關數據不區分不同公司和攝像頭類型。但在首都普里什蒂納,監控攝像頭被廣泛使用。

在最近的一次普里什蒂納之行中,一位自由歐洲電台記者觀察到多台大華和海康威視攝像頭安裝在市中心廣場以及政府建築上,包括國家檢察官辦公室、貿易部和衛生部。科索沃官員向自由歐洲電台確認,政府大樓上的攝像頭是在2020年和2021年購買的。

為了追蹤中國攝像頭在科索沃的傳播情況,讓情況更加覆雜的是,該國塞爾維亞族主導地區的當局已經簽署了從塞爾維亞進口大華和海康威視設備的協議。

這些交易超出了普里什蒂納的控制範圍,根據自由歐洲電台 2022年的一項調查發現,在科索沃東南部的一個以塞爾維亞人為主的臨時權力機構中,價值數萬美元的大華監控設備被購買用於學校。交易文件表明,負責指導與科索沃關系的塞爾維亞政府部門提供了資金。

羅馬尼亞

羅馬尼亞沒有中央數據庫,但行業調查和公共采購門戶顯示,中國制造的監控攝像頭的使用正在擴大。甚至一些敏感安全場所也安裝了這些攝像頭。

根據一份2021年的全球監控行業報告,羅馬尼亞有189,452台正在使用的大華和海康威視攝像頭,位居世界第八。

最近一項自由歐洲電台的調查還發現,海康威視和大華制造的監控設備被用於羅馬尼亞至少28個軍事設施。這些設備還被數百個其他涉及國家安全的公共機構使用。

自由歐洲電台還發現,海康威視攝像頭在德韋塞盧的一個軍事基地中被使用,該基地設有北約的陸基“宙斯盾”導彈防御系統。

羅馬尼亞官員為使用中國制造的攝像頭進行辯護,稱它們符合政府采購新設備的參數,並且所有攝像頭都保持脫機狀態,以防止大華和海康威視技術中發現的某些安全風險。

然而,專家告訴自由歐洲電台,更先進的黑客仍然可能獲得訪問權限,並且最近有案例顯示,黑客組織通過在線入侵計算機操作系統然後進入離線網絡來訪問封閉的攝像頭系統。

保加利亞

盡管大華和海康威視攝像頭可以在首都索非亞和政府建築周圍看到,但保加利亞政府並未公布使用攝像頭數量的數據,並且未回覆自由歐洲電台的評論請求。

該設備的最大公共采購集中在2018年與一家聯合企業簽訂的合同中。該合同旨在購買總價值4,500萬美元的海康威視攝像頭和相關技術,目標是在索非亞的公共汽車、有軌和無軌電車上安裝總共4,300台攝像頭。

公共交通系統的視頻監控系統於2020年啟動。2023年,隱私活動人士對該系統提出了公開反對意見,因為他們擔心攝像頭的視頻可能被有組織的犯罪團夥或黑客訪問。

格魯吉亞

根據自由歐洲電台格魯吉亞分部根據海關數據、采購數據和原始報道的分析,該國安裝的攝像頭中近80%來自海康威視和大華。

在格魯吉亞,中國攝像頭的確切數量很難確定。過去五年的所有攝像頭進口的可用海關數據顯示了一個顯著的增長。僅在2023年,格魯吉亞就購買了超過10,000台攝像頭,而2020年則不到1,000台。

這些進口攝像頭的大部分似乎是由格魯吉亞執法部門購買的。格魯吉亞分部的政府采購數據和海關數據交叉參考顯示,該國警察部隊在全國範圍內運營著超過7,379台監控攝像頭,其中幾乎所有攝像頭都是由大華、海康威視或其他中國制造商生產的。

轉載自V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