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希墜機遇難:影響幾何?上任三年留下什麽政治遺產?

伊朗總統萊希和7名政府高官在直升機事故中遇難。網絡圖片

新華社5月20日援引伊朗邁赫爾通訊社消息稱,伊朗總統萊希在直升機事故中遇難。此前新華社引述伊朗媒體19日報道,載有伊朗總統萊希和高級官員的一架直升機19日發生事故,在伊朗西北部東阿塞拜疆省緊急降落。伊朗國家電視台發布的現場圖片顯示,飛機撞上了一座山峰,但截至發稿,官方還沒有透露墜機原因。

伊通社在報道中介紹,萊希是在參加完伊朗與阿塞拜疆交界處的一座大壩的開工儀式後,在返回伊朗國內途中發生墜機意外的。

當地時間2024年5月20日,救援隊確定了載有伊朗總統萊希及其代表團的事故直升機的確切位置。視覺中國 圖

三年前,萊希在伊朗歷史上總統選舉投票率最低的大選中,以62%的得票率贏得選舉,當選伊朗第八任總統。這一次的投票,僅有48.8%的合格選民參與,首都德黑蘭只有26%的登記選民參加。

“我們將致力於革命的理想,致力於消除尋租,使經濟能夠抵抗通貨膨脹的壓力。我們將加強本國貨幣,在經濟領域創造穩定,努力實現自給自足,解決人民的基本需求,推動科技進步,優化管理水和天然氣資源,保護環境。”2021年8月5日,萊希在就職演講中說道。

然而三年來,伊朗的經濟似乎並沒有太大起色。貨幣貶值、失業率高企、美國制裁仍在繼續。據央視新聞此前的報道,自2019年至今的官方統計顯示,伊朗每年的通貨膨脹率均高達50%左右。伊朗國家統計中心 (SCI) 今年3月發布報告顯示,截至2024年3月19日,該國今年第四季度(約2024年1-3月)的失業率為8.6%。據德國《世界報》網站今年4月17日報道,伊朗發動對以色列領土的襲擊後,美國將對伊朗實施新的制裁,重點可能集中在限制伊朗的石油出口。

在執政近三年的時間里,萊希將伊朗的國內政治和社會政策推向了更加保守的方向,與美國等西方國家的關係進一步惡化,但也著手修補了一些與鄰國的外交關系。萊希擔任總統期間發生了兩件大事:2022年9月16日,22歲的阿米尼因“頭巾佩戴不當”,在被伊朗道德警察拘留期間死亡,隨後伊朗國內爆發了全國性的大規模示威活動;新一輪巴以沖突升級之後,伊朗發動對以色列的攻擊,並支持黎巴嫩真主黨與也門的胡塞武裝,卷入中東的漩渦中。此外,在萊希任內,伊朗也實現了一次和地區勁敵沙特阿拉伯的外交突破。在沙特伊朗兩國斷交7年後,2023年3月10日晚,沙伊在北京達成和解。4月22日,萊希抵達巴基斯坦首都伊斯蘭堡進行三天的訪問;兩國今年1月空襲對方領土,萊希該次訪問是為了修補與鄰國的關係。

伊朗最高精神領袖哈梅內伊現年已經85歲,有分析認為,鑒於萊希與伊朗各級機構中的牢固關系,他本可以有較大的可能性連任,甚至可能成為哈梅內伊的接班人。萊希的離世,無疑為伊朗政壇留下了更大的不確定性,也可能讓本就動蕩的地區局勢進一步蒙上陰影。

哈梅內伊的學生和追隨者

1960年12月,萊希出生於伊朗東北部什葉派聖城馬什哈德的一個教士家庭,自幼受到宗教熏陶。在他還在蹣跚學步之時,伊朗國內政治正經歷著深刻的變化。時任伊朗沙阿(國王)巴列維宣布推行“白色革命”,實施土地改革、給予婦女選舉權、森林水源收歸國有、工人參加分紅等一系列改革措施。

盡管改革使得伊朗現代化和城市化的進程加快,但由於改革削弱了什葉派宗教團體在民間的影響力,巴列維推行的改革遭到什葉派宗教團體與部分什葉派穆斯林的強烈抵制。這種不滿情緒在作為什葉派聖城之一的馬什哈德尤為明顯,馬什哈德的什葉派宗教團體及其下屬機構坐擁大量財富,對當地經濟有著重要影響。

1975年,尚未成年的萊希來到伊朗最大的神學院——庫姆神學院學習,這是什葉派最重要的神學中心。當時,許多在庫姆的神職人員和學生都投身於什葉派宗教領袖霍梅尼的伊斯蘭革命運動,反對巴列維政權,萊希也積極參與其中。

1977年,國際油價持續下行,伊朗財政狀況急劇惡化,巴列維王朝被迫實行緊縮政策,與此同時,伊朗的貧富差距此時已大得令人難以忍受。在此情形下,伊朗全國各地自1977年起持續爆發抗議遊行,由於軍警系統癱瘓,巴列維王朝難以鎮壓抗議活動。至1979年1月,重壓之下的沙阿被迫離開伊朗,巴列維王朝被推翻。

在伊朗伊斯蘭革命成功後,霍梅尼在反沙阿勢力的支持下重返伊朗,在他的主導下,“法基赫監護”(伊斯蘭法理學家的管治)之下的政教合一政體——伊斯蘭共和國在巴列維王朝的廢墟上成立。

新生的伊斯蘭共和國面臨內憂外患,對內要應對巴列維的支持者以及世俗主義左翼人士的反對聲浪,對外則是與鄰國伊拉克的全面戰爭。而萊希的職業生涯從一開始就致力於捍衛新生政權。

伊斯蘭共和國成立後,萊希被選中參加行政管理培訓課程。美國《外交政策》雜志稱,為這批未來公職人員授課的神職人員之中就有如今的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19歲時,萊希被任命為德黑蘭附近卡拉傑市一家地方法院的書記員。到20歲時,萊希已是卡拉傑的首席檢察官。

1985年,萊希被擢升為伊朗首都德黑蘭的副檢察長。

1989年,霍梅尼去世,哈梅內伊被任命為伊朗最高領袖。在此之後,萊希開始在伊朗的司法系統中步步高升,先後擔任德黑蘭總檢察長、伊朗首席副司法官和伊朗司法總監等要職。

除了曾擔任許多高級司法職位外,哈梅內伊還在2016年任命萊希擔任馬什哈德伊瑪目禮薩聖地的監護人,該聖地被稱為“伊朗什葉派之心”,旗下有伊朗財力最雄厚的宗教基金會。任命時,哈梅內伊稱萊希是一個“值得信賴的人,有著出色的經歷”。卡塔爾半島電視台報道稱,通過這次任命,萊希與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IRGC)也建立了非常密切的關系。

2019年,哈梅內伊正式任命萊希為伊朗司法總監。哈梅內伊在任命聲明中表示,提拔萊希的原因是其在司法和神學方面擁有豐富的知識、公正無私的精神、極高的可信度以及多年的司法工作經驗。他呼籲萊希在新崗位上和“人民、革命站在一起,反對貪腐”。

查塔姆研究所(Chatham House)中東和北非項目副主任薩納姆·瓦基爾(Sanam Vakil)對美聯社表示,萊希是伊朗政治體制所信任的人,特別是哈梅內伊所信任的人。瓦基爾指出,萊希的背景和經歷與哈梅內伊頗為相似。

“假使哈梅內伊在考慮他的(政治)遺產,他可能會尋找一個和自己相似、意識形態一致的人,並尋求捍衛哈梅內伊在過去30年所實現的成就。”瓦基爾補充道。

在危機中接手政府

2021年的伊朗總統選舉並非萊希首次參選,早在2017年,萊希便成功獲得參選資格,但他最終以38.28%的得票率敗於拿下57.14%選票的時任總統魯哈尼。魯哈尼是伊朗改革派的代表,改革派謀求緩和與西方的關系,並在伊朗國內推動漸進的寬松化、世俗化改革。

然而在四年後,改革派大敗,擁有神學背景並希望拓展伊朗核計劃的強硬派代表萊希上台。對於萊希的上台,美國媒體認為,美國對伊朗的打壓政策,恰好與改革派任期重疊,使得伊朗民眾對現狀的不滿,全部發泄到了改革派身上。

但值得注意的是,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教授劉中民曾在澎湃新聞撰文中寫道,萊希能夠成功當選總統,與宗教領袖哈梅內伊的高度認可和大力支持密切相關。政治分析人士認為,萊希是哈梅內伊政策的忠實執行者,也是伊斯蘭革命衛隊在伊朗政治和經濟中權力日益增長的推動者。

“他不是一個散發魅力的人。他的演講沒有激勵人們走上街頭。他執行的是政策。”查塔姆研究所中東和北非項目主任薩納姆·瓦基爾(Sanam Vakil)告訴《紐約時報》,“最重要的是,他是政權內部人士。他是一個在體制內並通過體制開展工作的意識形態主義者。”

在美國等西方國家的嚴厲制裁下,伊朗近年來經濟發展面臨困境,並深受通貨膨脹、貨幣貶值、高失業率等問題困擾。萊希接手的是一個陷入社會和經濟危機的國家。

萊希在競選中曾承諾穩定經濟、滿足人民的基本需求、打擊腐敗以及更好地管理水和天然氣資源。上任後,萊希每周都會前往伊朗各省,了解伊朗普通民眾面臨的問題並試圖安撫他們。他還宣布了被稱為“經濟手術”的一系列經濟改革政策,包括終止匯率補貼、為普通家庭發放現金和電子優惠券,目的是打擊尋租現象和遏制通貨膨脹,從而紓解伊朗的經濟危機。

伊朗裔美國經濟學家達賈瓦德·薩利希·伊斯法哈尼(Djavad Salehi Esfahani)根據粗略計算認為,這些改革措施確實能起到改善伊朗收入分配狀況的作用。在他看來,在實行這些政策的情況下,伊朗的基尼指數(衡量收入不平等的指標,數字越低表明平等程度越高)將從37.7降至32.7。

盡管多項政策並發,但伊朗國內面包和其他主食的價格卻不斷飆升,並引發多個省份的抗議活動。伊朗部分政府內部人士和批評人士向境外反對派媒體伊朗國際電視台(Iran international)表示,萊希政府不僅“沒有經濟計劃”,甚至“缺乏相應的經濟理論”。他們還認為,在短期之內,伊朗的經濟前景黯淡。此外,由於伊朗本國貨幣自今年1月份以來進一步貶值,預計通脹率將上升至50%左右。

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副教授韓建偉曾經在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提到,從對伊朗長期觀察來看,伊朗政府的重點不會轉向經濟問題。這根源於其革命型的意識形態已經內化到伊朗政府的執政理念與對外戰略之中,尤其被強硬保守派視為最根本的核心利益。

《外交政策》在撰文中寫道,執政三年,萊希將伊朗的國內政治和社會政策推向了更加保守的方向。

2022年9月20日,土耳其伊斯坦布爾,抗議者舉著因未恰當佩戴頭巾被道德警察拘留後死亡的伊朗女性馬赫薩·阿米尼的畫像支持她。網絡圖片

在當選一年後,萊希政府加強了對婦女“著裝規範”的管理,成為其任內的一大爭議政策。據觀察者網報道,2022年9月,22歲庫爾德族女子阿米尼(Mahsa Amini)因違反衣著準則被道德警察逮捕,後在羈押期間去世。這起事件也成為伊朗大規模的導火索,示威者高喊反政府口號與焚燒頭巾要求伊朗修改法律。《德國之聲》稱,這次的示威活動造成500多名示威者死亡,近2萬人被捕。但即使在抗議運動被鎮壓之後,許多女性仍然無視頭巾規定,以此作為無聲的抗議。10個月後,2023年7月,伊朗官方通訊社伊通社(IRNA)報道,警方發言人阿爾梅赫迪(Saeed Montazer Almehdi)表示:“警方將派出警車和步行警察進行巡邏,對那些不服從警方命令、不顧穿著違規後果的人發出警告,采取法律措施,並將其移送司法部門。”

“卓有成效”的外交政策

有分析認為,盡管萊希在任期間國內經濟狀況不佳,社會偶有動蕩,但萊希政府卻在外交政策領域取得了實質性突破,重振了伊朗的全球地位。

在地區關系方面,萊希在任內加強與其宿敵沙特的對話,並推進兩國和解進程。2023年3月10日,在中國的斡旋下,伊朗和沙特兩國政府達成協議,宣布同意恢覆外交關系。某種程度上說,沙伊和解進程向伊朗國內民眾展現了萊希在外交領域的能力。

盡管伊朗與美國等西方國家的關系仍然深陷僵局,但萊希在任內巧妙利用不對稱威懾手段、主張地區主義和奉行“向東看”政策等戰略,不僅讓伊朗避免了外交孤立狀態,還進一步強化了伊朗在海灣地區乃至中東地區的角色。2023和2024年,伊朗先後加入上海合作組織和金磚合作機制。

隨著新一輪巴以沖突的爆發,在萊希的領導下,伊朗延續了對以色列的敵對政策。4月初,在以色列襲擊了伊朗駐大馬士革大使館,萊希以強硬的態度進行應對,並向以色列發動前所未有的導彈和無人機襲擊。

卡塔爾大學海灣研究中心副教授盧西亞諾·紮卡拉認為,在上任伊始,許多人曾預計萊希政府將陷入外交孤立狀態。然而,萊希卻表現出了駕馭覆雜的國際外交的技巧:在前任奠定的基礎上取得了重大進展,不但積極參與地區活動,還重新確立了伊朗的全球地位。“盡管萊希(在國內)仍然存在相當大的挑戰,特別是在經濟和社會領域,但他的外交戰略展現了伊朗的形象,擴大了伊朗的國際影響力。”紮卡拉分析稱。

對此,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教授劉中民曾在文章中指出,受制於“輸出革命”的意識形態外交和強烈的反西方立場,尤其是伊朗和美國對抗的結構性矛盾,伊朗很難實現真正融入世界的對外開放。

之後伊朗會發生什麽?

BBC首席國際事務記者麗斯·杜塞特(Lyse Doucet)分析,萊希遇難對伊朗的外交和國內政策影響不大,他在任總統期間並沒有提出重大新政策,其政治遺產不會被視為具有重要意義,預料伊朗的保守派會延續強硬政策,繼續加強對各種機構的權力控制。

5月20日,哈梅內伊對總統萊希、外長阿卜杜拉希揚等人員發生直升機“硬著陸事件”遇難表示哀悼,並同時表示,根據伊朗憲法第131條,第一副總統穆赫貝爾將負責管理政府,穆赫貝爾有義務在最多50天內與議長和司法總監共同安排總統選舉。

萊希被普遍認為是哈梅內伊接班人,美國克萊門森大學 (Clemson University)歷史和政治學高級講師阿拉什·阿齊茲(Arash Azizi)在《大西洋》雜志撰文寫道,萊希在2021年登上總統寶座,這是伊朗自1997年以來競爭最不激烈的一次選舉。最高領袖哈梅內伊禁止所有其他重要候選人參選。被取消資格的不僅有改革派,還有中間保守派,甚至還有哈梅內伊視為對手的前強硬派總統內賈德。

阿拉什·阿齊茲認為,萊希看起來是總統職位的安全人選,同樣的品質也使他成為接替哈梅內伊成為最高領袖的主要競爭者。根據伊朗憲法,只有具有豐富政治經驗的神職人員才能成為國家元首。“現在,許多符合這一條件的神職人員已經去世或在政治上被邊緣化(他們中的一些人並不認同哈梅內伊的強硬派政治),這就給萊希留下了機會。”

5月10日,伊朗第12屆議會選舉剛剛完成第二輪投票,宣布法定人數已完成,確定了剩余45個議會席位。此前,伊朗議會3月1日舉行第一輪投票,投票率創下了1979年革命以來的最低水平,候選人得票數未達到法定要求,部分席位未能選出,因此需舉行第二輪投票。從結果來看,保守派占據了絕對主導地位(290個席位中約245名代表),伊朗開啟強硬保守派全面掌權的時代。

這次的議會選舉,被外界認為是強硬派陣營內部的較量。其中最受關注的是議會議長、前伊斯蘭革命衛隊空軍司令、前德黑蘭市長穆罕默德·巴吉爾·卡利巴夫(Mohammad Baqer Qalibaf),卡利巴夫得到了主要保守派政黨和伊斯蘭革命衛隊許多分支機構的支持。

按照常規時間表,下一次總統選舉原定於2025年舉行。根據伊朗憲法,由第一副總統穆赫貝爾、議會議長卡利巴夫和司法總監古拉姆侯賽因·莫赫森尼·埃傑伊(Gholamhossein Mohseni Ejheyi)組成的委員會必須在50天內組織新的選舉。

阿拉什·阿齊茲認為,萊希的死將改變伊朗內部各派之間的權力平衡。他提到,卡利巴夫的野心無人不知。從2005年開始,他曾多次競選總統。卡利巴夫是兩伊戰爭期間伊斯蘭革命衛隊的一名指揮官,與萊希不同,卡利巴夫是一名技術官僚,在伊斯蘭革命衛隊內部獲得一些支持。他曾長期擔任德黑蘭市長(2005-2017年)。

但是卡利巴夫缺少了神職背景,哈梅內伊或許很難認同。此外,一些支持卡利巴夫的政府官員和前官員也主張讓哈梅內伊的兒子莫傑塔巴接替父親成為最高領袖。長期以來,莫傑塔巴一直處於幕後,人們對這位54歲的“潛在接班人”的政治立場和觀點知之甚少,但普遍認為他是這一職位的有力競爭者。

阿拉什·阿齊茲在文章最後寫道,許多人預料伊朗會有一場激烈的權力鬥爭,但大多數人預計這場鬥爭會在哈梅內伊去世後發生。現在,各派將在“彩排”中展示自己的實力。

轉載自《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