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園漫步】小有小的優勢,缺它不行——德國大選落幕,新政府尚待孵化

德國的大選於9.26當天下午6時投票結束,由社民黨(SPD,紅),取得最高得票率25.7%,執政多年的基民盟-基社盟本次只得24.1%(CDU-CSU,黑)。示意圖/擷自Pixabay,公視新聞影片,民報合成

德國9月26日的大選於當天下午6時投票結束,如今統計結果已經問世,果然不出選前民調所料,這幾年已經漸趨沒落的社民黨(SPD,紅),這次得票率增加5% 多,取得最高得票率25.7%;其次是執政多年的基民盟-基社盟本次損失了8%選民,只得24.1%(CDU-CSU,黑);第三是綠黨增加了5%獲得 14.8%(Gruen,綠),第四是自民黨稍增,得到11.5%(FDP,黃)。在這種情況下,下屆政府的組成有三種可能。1. 得票率最高的社民黨黨魁,原來聯合執政,作為梅克爾總理的副手的肖爾茨(Olaf Scholz)和綠黨、自民黨組成三黨的所謂交通燈(紅黃綠)聯合政府 2. 梅克爾的黨內接班人拉舍特(Amin Laschet)也可能跟綠黨和自民黨合作組成牙買加(黑黃綠是牙國國旗,故名之)聯合政府 3. 得票最高的兩大黨社民黨和基民盟再次攜手組建大聯合政府。不過第3種的可能性只是理論上的,因為這種大聯合政府實施了兩屆8年,人們要求改變,不會再接受這樣的組合。

四個大黨各有千秋

在梅克爾夫人主政下,連續執政四屆的聯盟黨——基民盟和基社盟這次大敗,主要原因是她的接班人拉舍特資歷和能力似乎都不夠強,他提出來的政綱也無特殊吸引人之處,作為公眾人物,他缺乏人格魅力,在最後關頭梅克爾夫人出來給他站台,也無法挽回頹局。

社民黨的肖爾茨在聯合執政的四年中,既是副總理,又是財政部長,他曾是漢堡市長,對於經濟問題比較有遠見和魄力。在擔任財政部長期間,他提出的對跨國企業徵收15%最低稅率的主張,很是明智,這樣可以使一些為逃避本國高稅率,而將企業搬遷到低稅國家去的大公司,不能過份鑽空子,也保護高稅率國家的利益。此外這兩年疫情對經濟和各行各業的打擊劇烈,肖爾茨也大手筆地提出救援計劃,這是聰明有魄力的作法,挽救了很多搖搖欲墜的中小企業。

人們一般都認為保守的基民盟更善於理財,但是肖爾茨對媒體說:我是你們能找到的最會理財的總理候選人。總之,肖爾茨的能力和魄力在民眾心中已經播下了信任的種子,這次他為社民黨力挽狂瀾,救之於萎靡不振之中,功莫大焉。很多人認為他是比較理想的總理候選人。據選情調查,60歲以上的人將選票投給他的百分比達35%,大約老成持重之人,看重他是個靠譜而有能耐的政治家。

世界在巨大的溫室效應加劇、環境惡化的震撼之中,再生能源、核能下馬、電動汽車這些議題不斷地喚醒人們的環保意識,綠黨因而乘勢走俏。綠黨本身的歷史也不過40年,跟黨同齡的貝爾伯克(Annalena Baerbock)屬於新生代的政治素人,她提出要推行綠色政治,將環保放在政治的核心地位,很受年輕人的歡迎。借天時和地利,綠黨現在已經成為第三大黨。要組聯合政府,非它莫屬。

第四個大黨是獲得11.5%的自由民主黨,這是個主張自由主義經濟發展的老黨,力主通過靈活的經濟手段來吸引投資,創造更多就業機會,簡化稅制,甚至提倡減稅來刺激經濟。社會的貧富不均、改善福利養老並非它考慮的重點。社會上生活優渥的知識階層,比較喜歡這個理念清晰,不遮掩自己帶有私利色彩主張的黨。

社民黨黨魁,原來聯合執政,作為梅克爾總理的副手的肖爾茨(Olaf Scholz)本次大選得票率最高。示意圖/擷自Pixabay,公視新聞影片,民報合成

一大二小,缺一不可

大選結果雖然已經出爐,但是這兩大和兩小黨現在才開始進行談判,幾種可能性上面都列出來了。可以確定的是:德國將由三個不同政黨組成新的聯合政府,而兩個小黨——綠黨和自民黨一定是新政府的組成部分。兩個大黨誰的機會更大?很可能是社民黨,這不單是它的得票率高出1.5%,而是基民盟輸掉的百分比太多,表示民眾不願意接受「阿斗式」的拉舍特。當然,談判可能會是長時間的,這三個黨的政綱除了對環保都重視之外,其他方面的政治主張是很不同的,要達成妥協,形成共識,最後共同治理國家實在很不容易。也許很多裂隙從一開始就會種下,以後的聯合政府內部會不斷有爭紛和內耗,這是民主制度的特點。歐洲好些國家在民主選舉之後,無法組建聯合政府,結果是漫長的無政府狀態,像前幾年,比利時曾超過一年的時間沒有政府,因為黨派間無法妥協。不過社會也沒有亂,更沒有人頭落地。然而德國這樣的大國,在歐盟又舉足輕重,這種政府懸空的狀態不可持續太久,幾個黨都應允,在聖誕節之前能達成協議,算是送給人民的聖誕禮物吧。

新政府的對華政策會改變嗎?

歐盟對中共政權的態度在近期趨向於比較強硬。中共「戰狼外交」的心態和作派,引起國際廣泛的反感和警覺。不僅是雙方價值觀的不同,而是習政府那種狹隘粗魯的行事風格,令人生厭。今年3月歐盟制裁了4名新疆推行集中營式的「再教育營」的官員,中方立馬就對10名歐盟官員和學者、智庫進行報復性「反制裁」。這種硬碰硬,不留餘地的作法反映在中國的外交、軍事、經貿等各個領域,西方長期以來以為採取「與人為善」,以加強雙方經貿來往,促進中國經濟發展,提高民生,以此來促成中國轉型為民主自由,結果證明這種幻想毫不現實。中國富裕後,中共更形張狂,夜郎自大。

德國媒體反應出的民意,愈來愈對中國缺乏好感,而眾所週知梅克爾總理執政期間對中國始終採取「對話」、妥協,可說是相當友好的態度。人們指責這是「綏靖政策」,是經濟務實,人權務虛的作法,但是在外交上低調,並不是軟弱,而是一種技巧。多年來德國的外交秉承著前幾任外長金克爾(Klaus Kinkel, 1992-1998任外長)對華的「靜默外交」(stille Diplomatie)路線,避免有正面的衝突,不過有時在幕後,在人權問題上也並不乏有一些作為,援救過一些異議份子如廖亦武、劉霞等。但是,國際外交不僅是一種相互之間的妥協或合作,卻也可以看成是一種造勢的心理戰,特別是兩個不同體制的國家之間,友好地斡旋做生意固然重要,但在理念和立場上,有時也有必要針鋒相對。德國礙於歷史上的原因,總是採取低姿態,這本無可厚非,但北京方面善於利用西方國家的文明「軟肋」,往往得寸進尺。

德國未來新的聯合政府對華政策估計不會有大的變化。雖然綠黨對人權、環保和價值觀的立場鮮明,對北京態度比較強硬,但是其他的黨派都比較務實。若新政府由掌經濟的肖爾茨主政,那麼他將「蕭規曹隨」,大致上繼續梅克爾夫人的對華政策,經貿放在首位,其他人權、價值觀都要讓位。

台灣《民報》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