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事變85周年新書「戎禮馨香」揭示政府抗戰前對日兩手策略 對內凝聚人心

《戎禮馨香—1931-1937國軍對日作戰紀念儀式研究》新書封面。圖:網絡截圖

(歐洲之聲編者按:七七事變日本軍國主義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八年艱苦抗戰,中國人民展現了最為堅毅高貴的民族品質。可惜無恥的政治黨派和野心家竟然要竄改歷史,把抗戰的「功勞」攬在自己的名目下。中共1921建黨以來,就弄虛作假,說謊成性,連自己的發家歷史都含糊不清,還要試圖改寫八年抗戰的史實,自稱為抗戰的「中流砥柱」,真是無恥至極。這本新近出版的《戎禮馨香—1931-1937國軍對日作戰紀念儀式研究》是作者從一個嶄新的角度,來為上世紀前半部那段令中國人無比痛苦的歷史,進行部分澄清和梳理。再次否定中共妄想掩蓋歷史真相,為自己樹碑立傳的企圖。)

本文轉載自Yahoo奇摩

今年是七七抗戰85週年,國共兩黨誰領導取得了抗日戰爭勝利的政治爭議即誰才是抗日「中流砥柱」的爭論持續不斷。最新出版的《戎禮馨香—1931-1937國軍對日作戰紀念儀式研究》一書作者、香港城市大學中文及曆史學系博士候選人溫玉珍研究發現,國民政府當時對日本採取「一面交涉、一面抵抗」的雙重策略,再透過一場又一場的抗日陣亡將士追悼會,進行抗戰前的精神動員並凝聚統合內部勢力,她強調國軍才是對日抗戰的主力。

1937年7月7日爆發盧溝橋事變,被視為中國抗日戰爭全面爆發的起點。自七七事變到1945年8月日本宣布投降,這個階段史稱8年抗戰;但是,中共在2017年改稱為14年抗戰,將對日抗戰的起點提前自1931年「九一八事變」開始計算。學術界普遍認為中共此舉是想提升自己在對日抗戰史上的影響地位,進一步搶占抗戰史的話語權。最新出版的《戎禮馨香—1931-1937國軍對日作戰紀念儀式研究》一書作者溫玉珍是青年軍和黃埔軍校的後代,父親跟隨國民政府來台並參加登步島、八二三等戰役,也影響她投身研究抗戰史,探討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國軍陣亡將士追悼大會或紀念儀式,帶讀者回到了歷史追思現場,感受國軍在抗日期間,碧血丹心、英勇付出的衛國精神,也還原當時的社會風貌,證明國軍抗日的意志與決心。

溫玉珍認為,從九一八事變到七七抗戰,國軍與日軍先後進行了1932年一二八淞滬戰役、1933年長城戰役和1936年綏遠戰役。其中,淞滬戰役和長城戰役中,國民政府動員了包括首都警衛軍在內的精銳嫡系部隊參與作戰,戰後的紀念儀式也是由國民政府方面隆重舉行,以此來對全國軍民進行精神動員。

溫玉珍說,為了撫慰戰爭中死亡的國軍,各軍會安排建造忠烈祠、撫卹亡者家庭,並舉行追悼會。追悼會籌備處通常在開會前公告周知,邀寫祭文、輓聯外,還會徵集資源,如金錢、衣物、鞋襪、食物等。追悼會不僅是為了悼念死者,也是為了撫卹生者,並藉此補充下一場戰事的資源,從中可看出,當時的國民政府仍需訴諸民間力量來補足國家資源的不足。

蔣介石領導的國軍才是八年抗戰的主力。圖:m.soundofhope.org

追悼會的地點通常在公共場所,如公共體育場、公園、公墓等;舉行儀式的當日,通常全國會降半旗並全體默哀;報刊上充滿著對戰役中的英雄事跡的細節描述,令人感受到當時戰前「軍民一體,共禦外侮」的訴求。溫玉珍指出,如在九一八事件的追悼會上,參加群眾包括軍、政、警、學、商界等社會各階層。事隔3個月的「淞滬抗日陣亡將士追悼大會」共計1000餘團體及5萬軍民參與。到了1937年對日抗戰爆發前夕的「二十五年綏遠挺戰陣亡將士追悼大會」,參加民眾達到10萬餘人之多。

溫玉珍說,在檔案資料看到追悼會中令她印象最深刻的就是1933年冀熱長城戰役追悼會,因為長城抗戰的地點是在環境惡劣的山地,過程非常慘烈,國軍死傷慘重,對華北民眾的生活也產生了極大影響。國民政府為了動員民眾的抗日精神,特地選在中元節舉行紀念儀式,邀請僧侶道士參加,以此拉近官方與民間的距離。她指出,由於華北民眾深度捲入戰爭,加上紀念儀式充滿民俗禮儀,因此這場追悼會成功地激發了民眾的抗日情緒。更重要的是,當時參加長城作戰的國府精銳第十七軍,其建制一直延續到今日的陸軍部隊,即為人所熟知的「長城部隊」及「埔光部隊」,成為國軍的驕傲。

1931年至1937年間戰事連連,當時一場接一場的陣亡將士追悼會,悲愴的氣氛警醒民眾不忘外侮。溫玉珍說,從1931年「九一八事變」到 1937年「七七抗戰」的6年間,國民政府與民間普遍用「國難」一詞概括此時期的國家處境。在國軍第二十六軍的陣亡將士追悼大會上,演說內容有「因為不剿匪國家不能生存」,從中可以看出,國軍當時面對的「國難」不僅是來自外部的日軍,還有內部的中共,也足以窺見國民政府將內亂與外患視之為內外無分別的等量威脅。

温玉珍表示,全書研究的國軍陣亡將士追悼大會或儀式涉及不同派系或背景的國軍部隊,每一場儀式本身也具有各自的地域或文化特色,但這些儀式都指向一個共同點:在國力背景懸殊的情況下,中華民國政府採取一面交涉、一面抵抗的策略換取備戰時間和外部援助,並對民眾進行戰前的精神動員,以為隨時可能到來的大規模戰爭作準備,這是本書研究的新發現,也是對國民政府這一階段歷史作為的評價。然而,國軍當年的這些作為,在如今的中國大陸,民眾知者不多。

溫玉珍認為,從1931到1937年期間的陣亡將士追悼會就能理解,所謂「國軍只打內戰、不抗日」、「1937年前,國民政府對日本的侵略是不抵抗的,是喪權辱國的」等言論,不攻自破。她希望,國軍陣亡將士追悼儀式送別生命的蒼涼,能使今人能感知到戰火無情、和平無價的可貴,才更能體認到極端民族主義思想絕非當代華人社會或東亞繁榮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