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認識中國,接受挑戰

IPAC共同主席包瑞翰。(照片:Reinhard Bütikofer脸书)

編者按:來自德國、比利時、捷克、荷蘭、科索沃、英國及烏克蘭的8名「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nter-Parliamentary Alliance on China,IPAC)成員,於11月1-4日訪問台灣。其中對中關係代表團團長萊因哈德·比蒂科夫/包瑞翰(Reinhard Bütikofer)以及荷蘭議員史卓瑪(Sjoerd Sjoerdsma),早在去年初因支持新疆人權議題被列入北京的制裁名單。IPAC是由世界各國國會及歐洲議會成員於2020年6月所組成的民主聯盟,此次是IPAC首度組團正式訪台。訪團將晉見總統蔡英文、會晤行政院長蘇貞昌、立法院長游錫堃、外交部長吳釗燮等,並探討深化台歐在經貿投資、高科技產業、供應鏈安全等領域的合作。

多年前本刊編輯曾到歐盟總部布魯塞爾跟包瑞翰 (Reinhard Bütikofer)面談,當時我們跟他談到中國和台灣的關係,他曾表示關注,但是對於台灣問題卻持保留態度,顯然是顧忌中國大陸的干預。如今他於去年就因支持新疆人權問題,受到中國制裁。又因俄烏戰爭,態度轉變,極力反對獨裁專制的侵略暴力,對民主台灣也表明了支持的立場。歐洲之聲和民主中國陣線總部於2022年9月30日在德國柏林舉辦了《自由民主人權的保衛戰》——2022年中國民主化國際媒體研討會,許多中外政界、媒體和民運組織的代表參加會議並做專題演講,其中一位是包瑞翰 。現在包瑞翰率歐洲議會代表團訪台之際,本刊刊出他在《自由民主人權的保衛戰》上發表的視頻講話。

比蒂科夫:重新認識中國,接受挑戰

萊因哈德·比蒂科夫/包瑞翰 (Reinhard Bütikofer)在9月30日柏林會議中的視頻發言

中共二十大即將召開,我認為這將會有三個結果:

1.「皇帝」(習近平)將抓住絕對權力。

2.中國共產黨將控制這個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宗教、學術甚至跨入私人的生活。

3.習近平上位近十年了,中國的外交更具侵略性,這表現在南海的實力擴張、中印邊境地衝突、跟日本在釣魚島的爭端、特別是對台灣的侵略。另外,跟澳大利亞、立陶宛、瑞典的不睦都會繼續。

對歐洲的公眾界來說,習近平的十年使人們對中國印象有所改觀。以前我們對中國有好感,看法是肯定的。日前,研究機構PEW(位於美國的非營利機構,對世界重大議題進行調查分析和統計,並公諸於世)所公布的一份調查顯示,除了匈牙利,歐洲大部分地區的人,對中國都不再信任了,他們認為習近平治下的中國很危險,對世界是個威脅。不久前,北約在馬德里舉行峰會(2022 NATO summit in Madrid ),在會後所作的聲明中,也表現了對香港的變化、新疆的狀況和台海危機這些方面的憂慮。

當然並不是所人都異口同聲一個意見,像企業界的大佬們依然忽略人權、甚至政治的考量,因為生意還是要做的。不過即便如此,商界也有很多人提出應當設立一道商業倫理的「紅線」,德國工業聯合會(BDI)的主席就說過,投資者不可跨越這道底線。

歐洲議會在這方面表現很積極,我們於2019年把薩哈諾夫獎 (Sakharov Prize)頒發給維吾爾經濟學者伊力哈木,並且在有些決議案中,也重複提到他的案子(他被判無期徒刑)。很幸運的是,在歐盟和歐洲理事會裡我們並不是孤立的聲音,他的案例受到廣泛的關注。

2019年3月歐洲議會的戰略文件中,我們重新審視中國議題,並將中國定義為系統性的對手。看看最近新疆和其他問題態勢的發展,我們的視角是對的。

我很贊同聯合國人權高級專員巴切萊特夫人(Michelle Bachelet)卸任前提出的人權報告,她抵制了巨大的壓力,敢於公佈中國政府在新疆所犯下的「反人類罪」。國際社會應當把這個議題提到聯合國人權委員會上來討論,中方始終想遏制這種公開的國際討論,但是不會成功的。我們有責任讓北京明白,我們會提出新的制裁方案,來反對它對國內異議的壓制,對國外的侵略性,包括對台灣的威脅,這都是我們不能容忍的。倘若他們這麼做,將付出極高的代價。

雙方有機會進行「對話」是很重要的,但是如果缺乏誠意,就沒有意義了。習近平跟普丁有很好的友誼,宣稱合作「上不封頂」,我們對於帶有侵略性和冒險行的行為要拿出對策來。

會議主持人Didi Kirsten Tatlow 提出問題:俄烏戰爭顯示出我們對能源的依賴是個大問題。德國的經濟也跟中國聯繫緊密,甚至某種程度上依賴中國,如何解開這個難題?

比蒂科夫回答:這是個核心問題。中共的宣傳工作很成功,它聲稱歐洲只有一個選項(即跟中國合作,不能對抗),中國要成為世界中心。但我不這麼認為,我不信這種宣傳。習、普就如專制獨裁的連體嬰兒(Siamese twins),我們必須減少對中國在經濟、科技上的依賴,供應鏈需要重新引導。要知道普世的價值觀是我們利益的一部份,人權、國際安全屬於經濟應當考慮的因素。我們以前的一些政治家忽略了這一點,走得太遠,現在要重新調整修正,我們的外長已經提出了這一點,企業界應該直面中國對民主自由的挑戰。

——————

萊因哈德·比蒂科夫 (Reinhard Bütikofer),中文名包瑞翰,德國綠黨政治家、前共同主席。自2009年以來比蒂科夫是歐洲議會議員,負責對華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