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牧筆談】北約峰會劍鋒東移

7月11-12日,北約峰會在立陶宛維爾紐斯舉行。圖:tagesspiegel.de

7月11-12日,北約峰會在立陶宛維爾紐斯舉行,這是俄烏戰爭以來,離戰場最近國家舉行的一次意義深重的會議,大有北約聯盟同仇敵愾之勢,是一次批判與聲討俄羅斯侵略者的誓師大會,彰顯了聯盟的團結一致。

俄烏戰爭持續一年半,非但不見北約峰會倡導與敦促俄烏和平談判,而且感覺戰爭的腳步正在向四周蔓延。筆者眼裏的峰會基本上是象徵性的,建立在民主自由價值觀基礎之上,峰會的動態與成果均是可預判的。峰會尚未終結,匆匆寫上幾筆梗概,以為重點應該會落在北約東移及對華的新政策上。

鐵壁重圍俄羅斯

烏克蘭加入北約,在峰會前一直是國際媒體熱議的話題。
由於美國德國的反對,烏克蘭加入北約仍然僅僅停留在話題上,並沒有成為議案。只有澤連斯基在空悲切,他在社交媒體上發文稱:北約討論中的涉烏表述,僅涉及邀請,而不涉及其成員國身份,且沒有明確的「時間框架」,這是「空前和荒謬的」,北約的「不確定」意味著軟弱。

對於這個話題,俄羅斯也頗為緊張。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指出:烏克蘭加入北約「非常危險」,作出相關決定的人必須清楚這一點。

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和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相互祝賀。圖/北約網站

瑞典加入北約,迎來一陣高歌。這個議題德國歡迎,意味著北約在北歐的戰略縱深拓展,及對波羅的海的廣泛控制,這也是德國地域政治與安全的勝利。問題是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提出的議題得到瑞典同意後,又外加了重啟土國加入歐盟的新議題。這讓德國總理朔爾茨十分驚訝,不同意以此作為交換條件,他表示這是兩回事,不能混為一談。

筆者感覺,聽上去土耳其閃電「放行」瑞典加入北約,可喜可賀,仔細尋思,其實蘊含著空對空交易,顯然瑞典加入北約,依然是懸而未決的問題。但芬蘭加入北約,今年3月份獲得了北約全數成員國的一致讚成,已是鐵板釘釘。無論瑞典進不進北約,北約東擴已邁出了一大步,意味著歐洲緊張局勢一直在扶搖直上,風險倍增。

德國也有不同聲音,指北約本應在1991年華約解散後隨之終結,卻從一個地區防禦性組織向全球侵略性條約轉變,其目的是維護單極世界格局。北約向印太地區擴張非常危險,其擴張野心是對和平最大的威脅。

斯托爾滕貝格表示:整個聯盟內大約 30 萬士兵應該保持高度戰備狀態,畢竟,這是為了「保衛我們聯盟的每一厘米領土」。2022年北約戰略構想中宣布俄羅斯為威脅勢力,指出:「俄羅斯聯邦對盟國的安全以及歐洲-大西洋地區的和平與穩定構成了最大和最緊迫的威脅。」
莫斯科克裏姆林宮新聞發言人佩斯科夫11日向媒體指出:維爾紐斯北約峰會具有「明顯和集中」的反俄性質。

俄烏戰爭將繼續升級

根據峰會流向媒體的內容來看,敦促北約國家加大對烏克蘭追加軍備是峰會的主旨之一。盡管表面上這並非是維爾紐斯北約峰會的主旨。

德國總理朔爾茨在抵達維爾紐斯後強調:繼續向烏克蘭提供軍事支持「非常重要」。德國準備向烏克蘭提供更多的武器彈藥,價值7億歐元,其中包括:40輛「貂鼠」步兵戰車,25輛豹1A5主戰坦克,五輛裝甲搶救車,愛國者防空導彈的兩個發射器等,還將提供20,000發火砲彈藥和5,000發煙霧彈,以及偵察無人機和反無人機防禦系統,並提供野戰醫院等。德國聯邦國防部長鮑裏斯·皮斯托利斯(Boris Pistorius)表示:德國將「為烏克蘭的持久力量做出重要貢獻」。

俄烏戰爭已持續五百多天,不僅沒人踏剎車,反而繼續踩油門。拜登總統顯然對烏克蘭的反攻充滿信心,但是美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米利將軍不敢空歡喜,他認為烏克蘭的反攻將會非常漫長且非常艱難,「我們永遠不能低估俄羅斯」。他強調了烏克蘭進展緩慢是「戰爭本質的一部分」,將繼續相持下去。他還表示,美國正公開考慮向烏克蘭提供集束彈藥、遠程陸軍戰術導彈等,甚至包括美國自己的F-16戰鬥機。德國在北約中帶頭派出一支由4,000名士兵組成的旅,將永久駐紮立陶宛。

而俄羅斯一邊,所謂的「瓦格納叛軍」事件,也在繼續發酵。克裏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承認:普京接見普里格津三小時,可見「叛軍」一說十分荒謬;再則美軍衛星發現,原本白俄羅斯提供瓦格納8,000雇傭兵使用的帳篷,眼下已擴充到至少可住宿45,000軍人。齊國軍師孫臏用減竈的偽裝方法,誘使魏軍深入。難道普里格津以增帳篷使疑兵之計?

這陣仗與態勢無疑表明,俄烏戰爭還將不斷延續與升級。

北約劍鋒移向中國

盡管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一再強調:我們不把中國當對手,也不把中國當敵人。「我們需要在氣候變化等重要問題上與中國接觸——如果不把中國包括在內,全世界就沒有辦法減少足夠的排放。我們需要與中國討論軍備控制問題。因此,我們需要與中國進行政治接觸。」

北約官網

不過他話鋒一轉,稱:「……我們看到中國的崛起,中國很快就會成為全球最大的經濟體。他們已經擁有(全球)第二多的國防預算。他們已經擁有全世界最大的海軍。他們正大舉投資於新的現代化能力,包括核能力。他們在人工智能等許多新的顛覆性技術的使用方面處於領先地位,並將其整合到新的非常先進的武器系統中。我們在南海看到一個強硬的中國。所有這些都關係到我們的安全,因此北約必須對此作出回應。」他還表示:中國的核軍備發展速度和規模是「史無前例」的,而且是在沒有任何透明度的情況下進行的。鑼鼓聽聲,說話聽音,這些才是他講話的真正意圖。

斯托爾滕貝格表示,北約成員國已同意繼續密切合作,保護自己免受中國的侵略性措施影響,防範中國的侵略性意圖與動向。北約一直視中國為「系統性威脅」。峰會今天還商榷了「新的對華策略」,這將是未來幾天全球新聞聚焦的重要熱點。

中國的戰爭弦繃得更緊

正如斯托爾滕貝格說的那樣,北約在南海和台海看到了一個強硬的中國。習近平一再叮囑中共軍隊:「不論何時,打仗之弦必須時刻繃緊。」《周易》有「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這應該是憂患意識的出典。

不知中共是出於憂患意識?還真是為了與老美孤注一擲?
習近平在7月6日視察中國東部戰區機關時,他的重話狠話成為國際關注焦點,他在面對當下的世界局勢時強調:「要深化戰爭和作戰籌劃」,大抓實戰化軍事訓練,加快提高打贏能力。要敢於鬥爭、善於鬥爭……」。

中國的崛起,不僅在經濟發展方面,而且擁有世界上最大的海軍艦隊陣容,在空軍戰機、遠程導彈、及太空領域等均急速發展,甚至在南海東海台海不斷舉行軍事演習,並向太平洋縱深不斷擴展與延伸,大有軍事擴張之勢,令民主陣營的防範與防備在所難免。

中美博弈,源於價值觀、制度性的交鋒,現已延伸至陣營對峙、北約與中國、北約與上合組織和金磚國家集團的競爭。當上合組織、金磚國家不斷擴容發展時,北約在日本設立辦事機構,及北約擴容日本、韓國、澳大利亞、台灣等國家和地區,都會成為未來的現實。維護國際和地區安全與穩定,是各國共同追求的目標,當世界步入冷戰思維歧途時,世界大戰便可能是必然和唯一的答案。

《銳傳媒》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