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政教合一體制——伊朗旅遊印象記(五)

作者柯德女士與她的先生希爾瑪·卡特(Hilmar Kaht)博士。

編者按:這是柯德女士《伊朗旅遊印象記》的最後一部分,作者娓娓道來,引領讀者沿著古代伊朗人的足跡,邊觀賞、邊思緒、邊感嘆,展示了波斯民族英勇而雋永的歷史故事,開疆拓土,定國安邦,治國理政……,曾經打敗了羅馬帝國,還為讀者一路描述了支撐偉大民族背後的基石:波斯人的悠久文化、宗教、風俗、建築等源遠流長的璀璨歷史遺產,其實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經天緯地歷史,令讀者讀來倍感肅然起敬……。遊記文章中的圖片由柯德攝影。

經納因(Nain)到達伊斯法罕(Esfahan or Isfahan),在此地我們將呆三天,這個城市因其許多美麗建築如伊瑪目廣場(世界第二大廣場,僅次於北京天安門廣場),伊瑪目清真寺,柔特菲拉清真寺,阿歷克普宮殿,四十柱廳,哈鳩橋,33孔橋等,而享有「世界之半」的美譽。

伊瑪目廣場
伊瑪目清真寺

我們下榻的旅館Hotel Abbasi本身就是一座藝術殿堂,原是十八世紀的商旅驛站(Cavansary)。後於1960-67 依照法國知名的東方學者Andre Goddard建議改建為旅館。建築與裝潢風格即稱之為伊斯法罕風格。花園為波斯風格。

Hotel Abbasi的大廳與中庭

伊斯法罕城市名稱可以追溯到薩珊王朝(224-642 A.D.),當時它是鑄幣廠和軍隊駐紮的地方。「Isfahan」意即駐軍之地(Staette der Armeen)。而建設這個城市最有名的是薩法維王朝(Safawiden)君王阿巴斯一世(Abbas I,1588 – 1629)。他於1598年將此城作為都城。為了建設都城,他特別從東北部徵召了許多信仰基督的亞美利亞的能工巧匠。這些工人來到伊斯法罕,定居下來,享有信仰基督教的自由(直到今天),可以私釀酒,飲酒,可以使用自己的語言與文字,現在此地的小學到5年級仍可使用亞美利亞語言與文字,但也要學習波斯文,畢竟他們是伊朗國民。

阿歷克普(Ali Qapu Palace)皇宮
最美的清真寺Lutfullah Mosque內部一景

從旅館出來,我們散步穿過公園。悠閒的氣氛與清爽的空氣令人忍不住駐足看花,看草,看來往行人……

旅館前的一片公園園區
旅館前的一片公園園區

閒散地走著走著就到了Chehel-Sotun皇宮。它前廊的二十根木廊柱,加上它們在水中的倒影,使它贏得「四十廊柱皇宮(40 Säulen-Palast)」的稱號。

四十廊柱皇宮(40 Säulen-Palast)與皇宮大廳牆面鑲嵌著許多敘述歷史事件的名畫

皇宮大廳牆面鑲嵌著許多敘述歷史事件的名畫,其中一幅描述波斯君王Schah Tahmasp I於 1550年接待逃難至波斯的印度蒙兀兒帝國皇帝胡馬庸(Humayun)的情景。之後,透過波斯的軍事協助,胡馬庸返回德里搶回皇位。這幅畫是皇宮中保存完善的真跡畫之一,對於研究當時的服飾、帽飾、髮飾、鬍鬚、珠寶首飾、舞蹈、樂器都深具價值。

「星期五清真寺」,伊斯法罕的星期五清真寺(Esfahan Jame mosque)本是阿拉伯式的圓柱清真寺(Pfeilermoschee),11世紀加建了美麗的波斯風格的圓頂;又兩伊戰爭遭毀壞的部分很快獲得重建。重建時,圓柱(Pfeiler)改成方形。如前介紹過,清真寺不得人為的毀壞。因地震、戰爭損毀的必須整修。古老的清真寺,經考古發掘發現有歷經不同時期的修護工程或修補的地方時,會刻意標示新舊比較。

「星期五清真寺」與其中的一個入口(Diwan)
圓頂清真寺

圓頂清真寺是11世紀建築,從未粉刷過,是伊斯法罕的第一座圓頂清真寺。美國考古學家稱這是伊斯蘭世界最美的清真寺。

其內的Mehrab(Gebetsrichtung,指示祈禱方位)牆面的文字是那位歷經不同宗教洗禮的國王奧力葉圖的傑作,當他轉變信仰什葉教派時建的,刻鑄了上面的文字。意為:「阿里(Ali)是默罕默的繼承人(Ali ist der Nachfolger von Mohammed)」,作為他轉變信仰的見證。遜尼派是不承認Ali為默罕默繼承人的。

從另一個Diwan(代表四個方位的門樓)走出來一看,牆面已是17、18世紀的作品,加上另三個Diwan,都是波斯風格的建築,門口的石缸用來盛加了玫瑰露的飲用水。

此地的「星期五清真寺」(Isfahan Jame mosque )本身可謂即是一個建築博物館。可研讀不同時期的建築。

星期五清真寺各地都有,它與一般清真寺不同在於:星期五清真寺在特定日子如宗教節慶,齋戒日或選舉前,舉行禮拜時(不一定在星期五)有半小時至一小時的政治講道,講道的人選伊瑪目(Imam)與題目由德黑蘭宗教領袖決定,例如:主題可為「巴勒斯坦的歷史」,在選舉前,主題可為「選舉」,透過政治議題影響、引導或操控民意。而一般的清真寺只是用作祈禱的場所。

星期五清真寺(Jomee-Moschee)原意是集會清真寺(Jamee-Moschee),一個字母之差,以後將錯就錯就因循稱之為星期五清真寺,反正星期五也是伊斯蘭教的禮拜阿拉的週末假日。

伊斯蘭教徒一生必須赴Mekka朝聖一次。此地這座「星期五清真寺」有如下的功能:它用來作為參加Mekka朝聖儀式練習用。另沒錢前往Mekka的信徒,那麼在麥加舉辦儀式的同日參加此處的麥加朝聖儀式,可以取代親赴麥加的朝聖。

伊斯法罕的建設,亞美利亞的手工藝師貢獻頗大。他們於十七世紀初受到波斯君王阿巴斯一世的徵召來到伊斯法罕,定居下來,形成特有的聚落- 亞美利亞人區。

他們有自己的信仰(基督教)、文化、文字、習俗,與鄰近伊斯蘭教的居民和平共處。在此我們參觀了他們的大教堂。大教堂蓋得像清真寺,大概入境隨俗吧!

大教堂的牆面有許多基督生平的壁畫,從生到死到復活。

大教堂旁的博物館展示亞美利亞文物,特別引人注意的是1915土耳其大舉屠殺超過一百萬亞美利亞人事件的文件圖片展示。亞美尼亞人長久以來一直尋求國際承認這是一起種族滅絕屠殺事件。不過,土耳其政府否認。確認這是種族大屠殺的至少有26國:法國、俄國、意大利、比利時、希臘等,德國國會於今年六月二日終於也認定1915年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犯下的亞美尼亞大屠殺是一場「種族滅絕」(genocide)。

伊斯法罕兩座橋樑: 哈鳩橋(愛情橋)與33拱門橋,優雅貴氣。

33拱門橋
希爾瑪·卡特先生在33拱門橋前
33拱橋下涵洞與岸邊休憩的民眾

伊斯法罕至德黑蘭,車程420公里。

途中參觀另一個星期五清真寺,同樣地有不同時期的整修遺跡。對於學建築的,此寺必也是研究建築不同時期不同風格的好教材。

順道在Natanz參觀了富商Tabatabaee的豪宅(Tabatabaee House)。

同在豪宅內參觀的民眾
庫姆(Qom)霍梅尼陵寢的鍍金圓頂
附近往來民眾衣著保守

繼續趕路,途經庫姆(Qom)霍梅尼陵寢,庫姆是當年伊朗保守派1979革命起源地,民風保守。

德黑蘭地處海拔2000公尺,附近的Elbrus山脈舉頭可見,最高峰5600公尺,5000公尺以上的山頭仍被白雪覆蓋。汽車進入市區,沒有 一塊土地沒被花草植被,導遊Rafii 說,它在世界50個最綠化的城市中,排名第四,人口1千4百萬人。在此我們參觀了若干博物館,重溫兩星期來看到的許多古城遺跡與古文物(好東西都放在博物館了)。

晚在德黑蘭山區用膳,地處海拔1900公尺。飯店在Elbrus山麓,高原氣候,太陽下山後,氣溫即驟降。德黑蘭是個一日同時擁有四季的城市。高山終年有雪覆蓋。城市高度綠化,乾淨,美麗,據聞是現任市長- 已在位13年 – 的政績。

作者補記

兩星期的伊朗之旅結束了,但盤旋在腦海的問題仍無解:波斯這樣一個曾打敗羅馬帝國的國家,為何當阿拉伯人 634年打來時,毫無招架之力?從此國家被伊斯蘭化至今。造成許多人誤以為伊朗人也是阿拉伯人。

最後一位國王穆罕默德-李查沙·巴勒維(Mohammed Reza)曾嘗試重振波斯文化與波斯帝國,努力將伊朗建設成一個政教分離的「世俗化」的國家,最後悲劇收場。伊朗1979年革命後,成為一個共和、伊斯蘭和革命體質的混合政體,相當獨樹一格!正式國名是「伊斯蘭伊朗共和國(Islamic Republic of Iran)」。

國王穆罕默德-李查沙·巴勒維(Mohammed Reza)(左)-網絡截屏

對於為何伊朗需要這樣的政體,當初革命領袖霍梅尼提出如下的說明:依據什葉教派的教義,什葉派教徒所崇拜的第十二代伊瑪目(默罕默德的第十二代繼任人)於874年被阿拉帶走了,但總有一天他將以救世主之之姿回到世間,重掌政權。但這之前,權由神職人士代理他。根據憲法,這位第十二代伊瑪目才是國家正式元首,現在國家政教領袖只是代理他罷了。

所以霍梅尼成了第一任代理「第十二代伊瑪目」的國家政教領袖,他之後是現任的哈米內(Khamenei)。

原來什葉派的教徒也在等待救世主,一如猶太教徒在等待默西亞(Messi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