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牧筆談】台灣為世界和平贏得第一選仗 ——柏林台灣代表處實況觀選感悟

1月13日柏林台灣代表處實況觀選現場。田牧攝影

1月13日,在柏林台灣駐德國代表處,開設了兩個台灣選舉直播大廳,當謝志偉大使用德文宣布民進黨的賴清德、蕭美琴以558萬票、得票率40%,贏得台灣總統直選史上首次政黨三連任,全場掌聲雷動、一片歡呼,參加活動的德國朋友們喜形於色、眉飛色舞。雖然這是遠離台灣島的一個場面,但它與台灣緊密相連,勝利的喜悅與自信漣漪延伸到了世界各地,與台灣同樂,與台灣同慶。

台灣大選,從未像今天那樣,引起全世界的熱切關注與重視,這是國際輿論共識:台灣大選是2024年全球各國上百場選戰「五場關鍵選舉」之一,而台灣人民用選票向全世界表達和證明了:台灣為世界和平贏得第一選仗。

選舉勝利體現了民意民心民情

質樸與無華的口號,是喚醒民心民情的基礎,是腳踏實地、堅持正確主張與政策的體現。去年12月3日,筆者在台灣,與廖天琪(國際筆會和平委員會副主席、歐洲之聲社長)參加了民進黨正副總統參選人賴清德與蕭美琴的造勢大會,與會者熱血澎湃,現場群情鼎沸,口號聲振寰宇、石破天驚,我們被深深感染,融入了綠色的海洋、進步的浪潮。

最令筆者感慨的是人人手裏搖曳著綠色小旗,上書「選對的人,走對的路」,筆者被這質樸、無華的口號所吸引、所感染。俗語有「接地氣」一說,從百姓普通生活中來,與人民打成一片,反映最底層普通民眾的願望、訴求、利益。用大眾的生活習慣、用語等,而不是脫離了群眾的實際需求和真實願望,浮於表面,而是踏踏實實,深入人心,是來自於社會的自然規律,而不是盲目行事。

台灣人民要什麽?想什麽?每個民族與疆域的人民都一樣,有自己的民風、民俗、民情、民意,誰都不願意任他人他國所改變、所主宰,維護台灣人自己的生活方式,堅持自由民主,維持現狀,拒絕統一(統一意味著改變一切),這是台灣人民最樸實的心願與祈望。

謝志偉大使与德国朋友合影-田牧摄影

賴清德始終堅持「台灣與中國互不隸屬」,這是七十餘年的事實與現實狀態,否定「九二共識」是對現狀的直述與態度,是繼承與延續小英總統政策與路線,也是與美歐民主聯盟「不改變台海現狀」共識的同步,這是代表了台灣人民的民意、民生、民情與民心。

「選對的人,走對的路」,恰恰是來自於人民的心聲,喚醒人民心靈深處的美好願望與期待,是情理之中,是民意鑒定,賴清德與蕭美琴搭檔的勝選,毋庸置之,是台灣人民用選票向世界證明了這一切。

戰爭與和平抉擇是謬論

中共政府,一再恐嚇「賴清德是頑固的『台獨工作者』,若他上台,引發兩岸沖突『極端危險性』,將使台灣『離戰爭、衰退越來越近』。」國民黨同樣是顧左右而言他,刻意迎合與討好中共政治勢力,警示選民這是「戰爭與和平」的選擇。

歐盟議员、對中委员會负责人萊茵哈德·比蒂科夫-田牧摄影

中共政權自毛時代、鄧時代以來,奉行的鬥爭哲學,或者說一貫的策略是:把握好全局和局部、當前和長遠、宏觀和微觀、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著眼於全球戰略。放眼當今世界,時局動蕩不定,對中共來說,美中是主要矛盾,美歐與中俄的博弈,是全局和大局,台灣只是中共的局部矛盾和次要矛盾,中共決不會步俄羅斯後塵,陷於局部的戰爭泥潭。

況且近年來,歐盟集團也一再重申:「反對任何單方面通過武力或脅迫改變台海現狀的行為」,這一國際社會的普遍共識不容置疑。
台海說問題也好,說危機也好,中共領導人代代傳承「解放台灣」,七十餘年無法解決的難題,就憑一朝一夕便成「戰爭與和平」的抉擇,別說台灣人民不信,中國百姓也不會相信,豈不是癡人說夢。

台灣問題由美中共管

儘管中國在各種文件中一再表示「台灣是中國的內政,是中國的核心問題」。在前不久的舊金山會議的拜習會期間,中方官員曾向美方提出要求,希望拜登在峰會結束後表示支持中國與台灣和平統一,同時不支持台灣獨立。習近平向拜登明確表示「中國終將統一,也必然統一。」拜登並未回應和響應習近平這一說法。相反,美國在台灣選前選後的言行,再一次向全球表達一種態度與立場。

廖天琪-謝志偉-作者

1月10日,白宮國安會就台灣地區選舉舉行專題媒體簡報,重申,美國堅持長期的「一中政策」,不支持「台獨」,反對任何一方片面改變現狀,支持兩岸對話。美國在這次選舉中「不偏袒任何一方」,沒有「偏袒或偏愛」的候選人。

這些說法,是中美建交的承諾,沒有新意,是老調重彈,關鍵是美國在表達一個態度,是在重申美台之間的關係:台灣並不是中國的內政,不是中國一方事務,是美中之間矛盾與問題。所以台灣選舉前後,美國一而再,再而三表達聲音,並做出行動。

1月13日,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會見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部長劉建超時,美方指出「在台灣選舉之前,並鑒於中國最近在南中國海的挑釁行動,直接向中國表明維持該地區和平與穩定的重要性,這在外交上至關重要。」美國國務院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布林肯「重申了維護台海和南中國海和平與穩定的重要性」。

1月14日,美國總統拜登速派由前任官員組成的高級別代表團在台灣大選後訪台,據悉今天晚上將抵達台灣。有媒體解讀是約束新當選的賴清德總統。

這樣的解讀,是刻意偏頗。美台關係是「二戰」以來承襲的關係,儘管發生了1971年聯合國的2758號決議,但這並未改變美台關係。台灣從來不是孤立的問題,是美歐民主聯盟「二戰」後建立的國際秩序與規則的組成部分。

在美中持續的沖突與博弈中,歐洲的俄烏戰局持續,中東以哈沖突僵持,美國更需要穩定印太區域,台灣是民主國家聯盟的前沿陣地,美國政府派團赴台,無非是在表達一個事實,台灣問題是美國問題,美國不承認台灣問題是中國的內政,美國決不會棄之而不管。美國與台灣政府就時下國際覆雜局勢,溝通與商榷美台未來的合作策略,穩定印太南海台海區域的穩定大局,是情理與邏輯的慣例,無可厚非。

11日,中國外交部毛寧針對「台灣選舉結束後,白宮將派一個非正式代表團去訪問台灣」的問題,表示:「……停止美台官方往來」,「台灣問題是中國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是中美關係第一條不可逾越的紅線」。……「中方將采取堅決有力措施捍衛國家主權、安全和領土完整」。

柏林台灣驻德代表處台湾统選举直播大廳一隅(2)-田牧摄影

顯然,美中在台灣問題上,始終是各說各話,各執一詞還將持續。相反,恰好印證了賴清德先生選後感言:「台灣選擇站在民主這邊,中華民國台灣會與國際民主盟友並肩同行」。

台灣外交的成功與勝利

台灣選舉結束,全球媒體紛紛予以報道,美國、德國、法國、英國、歐盟、日本等民主國家外交部發函祝賀,肯定了台灣選舉是「對民主、法治和人權的堅守」。

中共政府受到嚴重打擊,中共駐外機構紛紛向這些國家發函「譴責」。有旅美作家吳祚來在X(推特)表述:「台灣這次大選,也牽動中共領導核心神經,習確立了誰分管,誰擔責的原則,所以這次台灣大選不符合中共意願,負責統戰工作的王滬寧要擔重大責任。」

筆者親歷柏林台灣駐德國代表處開設的台灣選舉直播大廳,德國和歐洲政界、媒體、民間組織的代表都不顧當日的嚴寒、克服德國鐵路罷工的困擾,遠道前來參加這場「觀選盛會」,許多各黨派的政治家和社會人士也發表講話,鼓勵、讚賞台灣健全的民主制度和勇敢勤奮的台灣人民。大約中午時分(台灣下午6點以後),謝志偉大使宣布選舉結果,在場的國際友人為台灣選舉成功雀躍,喜笑顏開,不斷以掌聲打斷他的感性發言。的確,謝志偉是福星也是外交明星,在場的數百來賓紛紛起立向他表示祝賀,擁抱握手與他合影留念。大家心知肚明,台灣民主的勝利和在歐洲外交的成功,和謝志偉多年來風塵僕僕、專業和敬業的努力是分不開的。

德國一直是中國的戰略夥伴國,而去年德國政府一則《對華戰略》,歐盟的領頭羊德國也改變了態度,將台灣和印太地區的穩定和安全視為全球戰略重要一環。廖天琪說「阿偉是卓越的外交家,將德國、甚至歐洲政界的上上下下都吸引在他的周圍,誰都視他是朋友。」筆者認為,蔡英文總統任內改變了台灣的國際地位,這是台灣外交的成功與勝利。這次選舉的結果,表明了台灣人要保衛自己家園的勇氣、理性和決心,相信未來接班的賴清德政府將不負眾望,會繼續順路前行,堅定地守護台灣這塊民主的風水寶地,為世界和平貢獻力量。

衷心祝賀台灣人民的正確選擇與決定!

《銳傳媒》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