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震後建築屹立不倒、人員傷亡較低:台灣是如何做到的

LAM YIK FEI FOR THE NEW YORK TIMES

當台灣東海岸發生半個世紀以來最大的地震時,距離最近的城市花蓮的建築物搖搖晃晃。在接下來直到週四上午的24小時裡,300多次餘震衝擊了整個島嶼,建築物一次又一次地搖晃。但大多數情況下,它們仍屹立不倒。


即使是受損最嚴重的兩棟大樓也基本沒有崩塌,居民可以從高層的窗戶爬到安全的地方。其中圓形的紅磚天王星大樓在一樓坍塌後搖搖欲墜,吸引了許多好奇的圍觀者。這座建築提醒人們,對於上週三發生的7.4級地震那樣的災害,台灣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也許是由於建築規範的改進、公眾意識的提高和訓練有素的搜救行動,再加上可能的好運氣,此次地震的傷亡數字相對較低。截至週四,已有10人死亡,1000多人受傷,另有數十人失蹤。

美國東北大學全球復原力研究所所長丹尼爾·奧爾德里奇表示:「在其他社會,類似級別的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數要多得多。」對於台灣的這次地震,他還說,「大多數死亡似乎都是因為山體滑坡和巨石,而不是建築倒塌。」截至上週四,全台鐵路交通已經恢復,包括開往花蓮的列車。困在採石場的工人已被直升機救出。道路正在慢慢修復。由於道路受阻,數百人被困在一座國家公園附近的一家飯店裡,但救援人員和醫護人員已抵達現場。

被困在花蓮縣太魯閣國家公園的民眾獲救後對著家人哭泣。
地震造成的岩石滑坡切斷了道路。

週四,花蓮市天王星大樓周圍的地區被封鎖,建築工人試圖阻止傾斜的建築完全倒塌。首先,他們在大樓前放置了類似於巨大樂高積木的三腳混凝土塊,然後用挖掘機將泥土和石塊堆放在這些混凝土塊上。


66歲的退休人員張美珠(音)週四與72歲的丈夫賴勇智(音)騎著摩托車來到大樓前,她說:「我們是來親眼看看情況有多嚴重,為什麼會傾斜。」賴先生說,他是一名退休建築工人,曾經為這棟大樓安裝過水電管道,因此他了解建築標準。他說他們居住的公寓位於花蓮火車站附近,沒有受到嚴重破壞。
「我並不擔心我們的大樓,因為我知道他們在建造時注意到了抗震性。我親眼看到他們澆注水泥,以確保萬無一失,」賴先生說。「一直都有在改進。每次地震後,他們都會再提高一些標準。」


走過幾個街區,幾乎看不到強震留下的明顯痕跡。許多建築完好無損,其中一些是飽經風霜的老建築,另一些則是多層混凝土玻璃結構的現代建築。商店營業,出售咖啡、冰淇淋和檳榔。在天王星大樓旁邊,一個備受歡迎的夜市在週四傍晚已經開張營業,那裡有賣炸海鮮、餃子和甜食等食品的小吃攤。


台灣位於多條活躍斷層上,地震不可避免。數十年來,台灣從其他災難中吸取教訓,實施了嚴格的建築規範,提高公眾意識,這些都有助於民眾抵禦頻繁發生的強烈地震。

例如,在離天王星大樓不遠的地方,官員們檢查了一棟柱子開裂的大樓,認定待在裡面很危險。居民們有15分鐘的時間衝進樓裡,盡可能多地取走自己的物品。一些人拿著電腦跑了出來,另一些人則把一袋袋衣服從窗戶扔到街上,街上還到處是地震留下的碎玻璃和水泥碎片。
大樓的住戶之一、隔壁教堂的傳教士陳清明(音)說,他認為這棟樓可能會被拆掉。他趕忙從樓裡帶走了一台電視機和一些床上用品,這些東西現在就堆在人行道上,他正準備回去拿更多物品。「我會失去很多值錢的東西——冰箱、微波爐、洗衣機,」他說。「全都沒了。」

自1974年起,抗震要求就已納入台灣的建築規範中。在此後的幾十年裡,台灣建築規範的制定者還借鑒了世界各地其他大型地震(包括墨西哥和洛杉磯)的經驗教訓,以加強台灣的建築規範。1999年的「九二一大地震」造成2400多人死亡、至少1萬人受傷後,當局對地震前建造的數以千計建築物進行了審查和加固。2018年花蓮發生強震後,政府下令進行新一輪的建築檢查。自那之後,當局多次對建築規範予以更新。「在過去20年裡,我們已經改造了1萬多座校舍,」台北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周中哲說。

天王星大樓前的搜救團隊。
花蓮市一處受損的建築。

周中哲說,過去六年來,政府還通過添加新的鋼支撐以及加粗柱和梁的尺寸來幫助加固私人公寓樓。他說,在花蓮部分倒塌的建築物附近,一些以這種方式改造的老建築在週三的地震中得以幸免於難。所有這一切的結果是,即使是台灣最高的摩天大樓也能承受常規地震。

台北101大樓是台北最具標誌性的建築,也曾經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築,其設計能夠抵禦颱風和頻繁的地震。儘管如此,一些專家表示,需要採取更多措施來加固或拆除不符合標準的建築物,在最近的地震發生後,這種呼聲越來越高。

台灣保護其基礎設施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世界上最大的先進計算機晶片製造商台積電的大部分生產都在台灣進行。 從智慧型手機到汽車,再到戰鬥機的電子產品供應鏈都依賴於台積電工廠的產品,這些工廠在耗資數十億美元建造的設施中生產這些晶片。1999年的地震還促使台積電採取額外措施,保護工廠免受地震損壞。公司進行了重大結構調整,採用了預警系統等新技術。2016年2月,南部城市高雄再次發生大地震時,台積電在該地附近的兩家工廠都平安無事,沒有出現結構性損壞。

一隊準備在太魯閣國家公園進行搜尋工作的搜救隊伍。搜救隊和志願者已從台灣過往的地震中學到了寶貴經驗。
太魯閣國家公園入口,由於落石,一些地震受害者被困在了高速路上。

專家表示,台灣在應對災害方面取得了長足進步。地震發生後的最初24小時內,救援人員解救了數以百計人員,他們被困在高速公路落石之間的汽車中,還有人被困在採石場山脊上。「經過多年的能力建設努力,台灣的整體表現已顯著改善,」香港應急管理顧問王肇鋒表示。他說,台灣的救援隊已經開始專門從事複雜的救援工作,而且還能夠利用訓練有素的志願者的技能。

台灣的抗災能力還源於這裡有一個強大的公民社會,為各種災害做好了公眾應急準備。台灣退伍軍人團體成員歐奇虎(音)正在花蓮一所學校幫助分發水和其他物資,這所學校為無家可歸的居民提供庇護。他說,人們從1999年的地震中學到了如何做好準備。「他們知道要躲在房間的角落或其他更安全的地方,」他說。 許多居民還會在床邊放置一包必需品,並且家中有滅火器,他說道。在他周圍,大約有十幾個其他慈善機構和團體正在為居民提供食物、金錢、諮詢和兒童看護。

台灣大型佛教慈善機構慈濟基金會為家庭提供了在學校禮堂內使用的帳篷,這樣他們就可以擁有更多的隱私。該基金會的災害管理專員黃玉琪表示,非營利組織已經從早期的災難中吸取了教訓。「現在我們的防災工作更加系統化,有了更好的理念,」黃先生說。

花蓮一所大學實驗室,消防員正在救火。

本文攝影:Lam Yik Fei, Mike Ives自首爾對本文有報導貢獻。

儲百亮(Chris Buckley)是《紐約時報》首席中國記者,在台北報導中國和台灣問題,重點關注政治、社會變革以及安全和軍事問題。Meaghan Tobin是時報科技記者,常駐台北,報導亞洲地區的商業和科技新聞,重點關注中國。Siyi Zhao是時報記者/研究員,自首爾報導中國大陸新聞。

翻譯:紐約時報中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