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米·哈因:回憶天安門廣場

天安門大屠殺已經載入史冊,兇手中共再怎樣逃避、禁言,都無法洗白罪惡。中外媒體、學界、藝術界都早有紀錄和作品作為史實見證。網絡圖片

(張裕譯)

人類歷史多麽令人驚嘆:
有時一些事件
發生在否定地名的
地點。

它發生在1989年6月4日。

在天安門廣場附近區域,
非武裝抗議者遭到屠殺:

“天堂的平安之門”變成
自由欲求被扼殺的天體
長安街 一一“長久平安之街”
驚呆得立起。

方場擺脫四邊對齊的俗氣
當時民主女神化身為雕像;
眾多學生沖破了休眠
挑戰國家規範的思想,

反映弗萊雷的批判教育學精神,
質疑“沈默文化”

回憶敬愛的胡耀邦,
他們高喊滿懷願望的口號:
民主萬歲!

運動越來越堅定
當時百萬人沿街遊行
要求自由,言論自由,
消除腐敗;

民主渴望勝過
肚子饑餓
當時一位抗議者走過
背後掛著宣誓:
“我需要糧食,
但我寧願為民主而死“

抗議和平成刺
為難政權控制
國家風潮,因此
花粉如果未查
無芽獲準繁殖。

隨著戒嚴宣布
暴虐襲擊即出;

坦克機槍齊放,如同餓虎。

市民們懇求士兵:
“請不要這樣……難道你們要殺死自己的人民?”
軍隊不理而拆除路障
非武裝抗議者的設防。

坦克群像重型破碎機的兇輪,
繼續前進,碾壓那些無設防的示威人。

AK 47步槍扣扳機。
堆積的屍體
泡於自己血液,躺在街上,
在天安門廣場,帶著死去的夢想。

他們要從威權獲解脫的願望
遭鎮壓
伴隨著生命的解脫而亡。

天安門廣場今天安靜。

引起全世界關注的坦克人
使強大坦克停下短暫時分
通過他勇敢而和平的蔑視,
躺在某處一一活著或死去,進入片段的
歷史
當局極力要埋掉
直到它被遺忘,一了百了。

青年們的亡靈遊蕩
天安門廣場,
問訪客們:“你們是否還記得我們?”

他們未得回應,因此表示:

“當民主到來時,我們就會站起;
你們就會認識!“

印度女詩人羅米·哈因(Romi Jain)

(張裕譯)

羅米·哈因(Romi Jain)是印度女詩人、小說家和中國亊務學者,印度亞洲亊務學報(Indian Journal of Asian Affairs)副總裁,美國克里夫蘭州立大學教育政策博士,現在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和教學。

英文原诗:https://www.chinesepen.org/english/romi-jain-remembering-tiananmen-squ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