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繼續與北京進行年度人權對話

歐盟官員近期在重慶結束與中方的第39屆人權對話,探討西藏,新疆等相關人權問題。網絡圖片

歐盟官員近期在重慶結束與中方的第39屆人權對話,探討西藏,新疆等相關人權問題,《世界報》指出此前歐盟代表團獲准實地考察西藏,在歐中年度人權對話會議結束後,歐盟官員表示對中國人權狀況關切,歐盟多年來保持與中國進行年度人權對話實屬罕見。

重啟歐中人權對話

《世界報》北京通訊員哈羅德·蒂博(Harold Thibault)載文關注剛剛結束的歐盟與中國官員的年度“人權對話”,指出歐盟代表團有歐盟對外行動署亞太副司長保拉·潘帕盧尼(Paola Pampaloni)率領。歐盟官員與全球鎮壓和管控最嚴格的國家在重慶進行年度會談,持續10多個小時,這也是近30年來歐中雙方進行的第39屆“人權對話”。

隨後歐盟於17日發布的聲明,重申對中國“非常嚴峻”的人權狀況表示關注特別是中國各地屬於宗教,種族的少數群體,包括新疆維族人和西藏藏族人的處境,並且歐中雙邊在本屆會議中就中國的人權及勞工權利發展進行廣泛的深入討論。

除此之外,歐盟也表示在任何情況下都明確反對死刑,除了敦促中國暫停執行死刑之外,也要求中方公開執行死刑的數據。

歐盟指出中國缺乏司法獨立,新聞自由和尊重同性戀等平等權利。

歐盟官員提及有關中國鎮壓人權活動人士、律師等,呼籲中方針對侵犯人權的行為進行調查。

歐盟在本次人權對話中再度提起多起遭到中國非法逮捕的個案,包含瑞典籍的桂民海、維吾爾族經濟學家伊力哈木·土赫提等人,並呼籲中國立即釋放相關人士。

中方回應

《世界報》報道中國外交部部長助理苗得雨則對歐洲移民的命運、種族歧視種以及巴勒斯坦示威自由受到攻擊表示關切。

中方在本屆歐中人權對話期間,針對歐盟近期發布“2023年歐盟全球人權和民主”年度報告中的涉華、涉港澳內容提出交涉,並強調新疆、西藏及香港的事物及司法個案純屬中國內政。

另外,中方代表也批評歐盟對中國司法程序、死刑、勞工權利及民族宗教等問題提出“不實指責”。

《世界報》指出6與14日中國宣布對米兔運動的發起者黃雪琴宣布5年監禁,顯示中國無視西方讓中國改善人權的建議。

多個人權組織不滿

本屆中歐人權對話前5天,包括大赦國際和人權觀察等多個人權組織曾向歐盟發出聯署信,要求歐盟暫停與中方進行人權對話,認為這類外交措施沒有產生任何意義,也沒有積極結果,期望通過更有效的方式向北京施壓,讓中國改變其人權狀況。

這份聯署信中指出,歐盟會對多項人權議題提出擔憂和關切,但可預期中國政府不會採取任何追究責任行動,也不會被採取任何政策或立法行動來遵守國際人權義務,而且歐盟不願建立任何對人權可衡量的進展標準,甚至不願建立對話以外的議題設立明確目標,都加劇了這項行動的無效性,至少7年來是如此。

歐中人權對話這一框架的支持者認為,歐盟是唯一一個能與中國進行如此詳細討論人權問題的組織,並認為即使沒有明顯進展,最好也能遵守約定繼續會談。

不過該框架的批評者指出,每年一次的 “大彙報 “會把最糟糕的問題擱置一邊,而在其他時間討論貿易問題。

歐盟關於罕見獲准實地考察西藏

在本次歐中人權年度對話之前,歐盟官員獲准得以訪問西藏,美國代表團於6月18日和19日在印度會見達賴喇嘛。

《世界報》根據聯合國最新統計顯示,目前約有一百萬維吾爾人和其他穆斯林人被關押在新疆的教育營中,而且中國對該政權批評者如歐洲議會的議員和歐洲的研究人員進行制裁。

另外,該報指出今年5月,人權觀察也發表了一份關於中國政府強迫人口遷移的調查報告,指出自2016年以來,有500個藏族村莊約14萬人被遷移到了新的城鎮,讓他們失去了傳統的游牧生活方式。

轉載自《法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