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主黨英國總部黨員在英國議會廣場參加「六四」35周年紀念活動,呼喚世界無望「八九」北京發生的天安門事件。
是的,「六四」是祭日,天安門母親會在這一天,紀念英年早逝的孩子們。
是的,「六四」是生日,當年學運的親歷者們和後繼者們,從這一天開始,為民主而生,為民主而戰。
2024年6月2日下午2時30分,中國民主黨英國總部黨員們趕到位於倫敦市中心的英國議會廣場,參加了由在英民主黨派、CHINA DEVIANTS團體、香港流亡民眾聯合舉辦的聲勢浩大的六四35周年紀念活動。

從4月15日胡耀邦去世引爆學運,到六月四日淩晨坦克開進天安門廣場,短短50天時間,民主活了,又死了。
35年,大多數中國老百姓會有這樣一種感覺,日子比當年,那是好過多了。為什麽會有這種感覺?中國這幾十年的的經濟發展成果有目共睹,大多數中國人是實實在在受益的,差別只在多多少少而已。於是,經濟發展紅利就像鴉片,讓人們不知不覺中漸漸上癮,溫水煮青蛙的歲月中,又或主動或被動地消磨了心底對民主、自由的期許。
當年參加學生運動的主要食85、86、87、88級的大學生,多數處於18到22歲的年紀,熱血,真誠,對民主和科學充滿熱忱和憧憬。如今,他們之中最年輕的也已經53歲。
而由於中共當局一貫以來實行新聞封鎖,愚民鐵幕之下,中國大多數年輕的90後、00後對於八九六四缺乏認知,對當年那場幾乎改寫中國歷史的民主運動,更是無從窺其真實全景。
中國民主黨英國總部黨員們手持「結束專政、反抗獨裁」、「忘不了的,年月也不會吞食」等標語表達民主訴求。

在中國大陸,沒有人敢公開紀念六四,連相關詞條都會被自動屏蔽。即便是在香港,延續了30多年的燭光守夜活動也日漸式微乃至被取締。
民主,似乎與960多萬平方公裏的廣袤大地漸行漸遠。而在海外,各民主黨派、民主人士卻從未放棄鬥爭,從未忘記歷史。
參加本次活動的黨員:於偉梁、魏辰雨、曾福、余剛、劉坤、靳雪涔、周亮、李景棠、趙強、林麗君、王宇峻、王建等。
於偉梁:八九民運學生、前中共官媒記者、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