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年早逝的「未完成」天才舒伯特

音樂天才舒伯特在人世只活了31年,卻給世人留下極為豐富、優美的交響樂、奏鳴曲和藝術歌曲。圖:網絡公眾領域

筆者尚在唸小學的時候,就因緣際會地喜愛上了西方的古典音樂。那時較我年長的兄姐認識幾位美國朋友,他們定居台北多年之後要返回美國,就把自己收藏的古典音樂唱片都送給我們。為此母親鐵了心,花重金買了一台hi-fi (high fidelity )高級的落地電唱機,音響效果撼動四鄰。那時台灣正流行「梁山伯祝英台」的黃梅調,每當隔鄰的老頭老太大放黃梅調時,我們就開足音量,不是貝多芬的「命運」、「田園」,就是巴赫的「布蘭登堡」,其中也有我喜歡的舒伯特的B小調「未完成交響曲」(Unvollendete),彼此打對台,當然我們的高音喇叭佔有絕對優勢。

後來在學校也唱他那首好聽的「鱒魚」(Die Forelle),我始終記得唱片上舒伯特那幅帶著玳瑁眼睛的模樣。其實我也不知鱒魚是什麼尊容,到了德國數年之後,住在漢堡,我們往往開車到附近森林深處的一個私人魚塘,那裡專門買鱒魚,顧客可以自己拿魚網去選魚。我這才明白此魚的特性,原來鱒魚比較嬌貴,只在乾淨的水中才能存活,這剛好跟鯉魚相反,後者是越渾濁骯髒越好。難怪舒伯特的這首「鱒魚」,曲調非常清澈明朗,剛好符合魚兒的性格。

舒伯特(Franz Schubert1797-1828)出生於維也納近郊一個平民家庭,是神聖羅馬帝國奧地利的作曲家。父親是一位教師也是業餘音樂家。舒伯特從小跟隨父親學習小提琴並師從一位樂師學習樂理。11歲那年他加入皇家教堂兒童合唱團,入住寄宿學校,開始接觸了莫札特的音樂和其他曲譜,開始為後來的音樂生涯打下基礎。他的特異稟賦引起著名作曲家Antonio Salieri的注意, 開始培養教授他樂理和作曲。在寄宿學校這四年,他才滿16歲,就已經寫了很多室內樂和歌曲及鋼琴、風琴重奏,甚至還有第一首交響曲。

舒伯特短暫地在父親的學校擔任老師職位,不久結識了詩人Johann Mayrhofer,後者將他引入了當時的文藝音樂沙龍中,能經常將自己的新作表演給圈內的人欣賞,圍繞著他的,是很多境遇比他好的上流社會人士。他成為一個眾星拱月的明星,雖然一貧如洗,大家卻都給予他經濟上的支助。舒伯特有大量的創作,可惜當時沒有出版社願意印刷出版這個年輕無名者的作品。

1823年他感染了不治之症的斑疹傷寒,沒有喪命,卻自此生活在健康的陰影中。好在接下來的兩年,他的作品逐漸受到公眾的矚目,也有一些出版社出版他的作品,經濟上的壓力得以紓緩。

舒伯特一生窮困,青年時多靠朋友接濟。他的作品在他去世後才大放異彩。他的墳墓位於維也納的中央墓園,就在他崇拜的貝多芬的墓旁。圖:austria-forum.org

舒伯特於1825年寫有一首膾炙人口的歌曲——「聖母頌」(Ave Maria),这是他根据当时名震欧洲的苏格兰作家Walter Scotts 於1810年的詩組《湖泊倩女》The Lady of the Lake而創作的。內容是描寫少女Ellen Douglas 跟隨其父,為逃避叛軍對國王詹姆士的叛變,躲在一個山洞裡,向聖母瑪麗亞祈禱求救,這首歌譯成德文是「艾倫的第三首歌」(Ellens dritter Gesang)。

1826-1828這三年是他生命中最後的日子,他一直待在維也納,創作力度旺盛。這位只活了31歲的天才,完成了7首交響樂、彌撒曲、歌劇、許多的鋼琴奏鳴曲以及無數的藝術歌曲。他為許多偉大的詩人如歌德、席勒、海涅、米勒等人的作品配樂,把音樂與詩歌結合在一起。他留給後世許多人們耳熟能詳的樂曲:除了上述的「鱒魚」、「聖母頌」,還有「搖籃曲」(D498)、「菩提樹」、「野玫瑰」(配歌德的詩歌)、「流浪者」、「美麗的磨坊女」(以德國詩人米勒Wilhelm Müller1794-1827的詩作改編的套曲)、「冬之旅」(也是根據Wilhelm Müller詩作改編的聲樂套曲和「天鵝之歌」(是舒伯特臨終最後的作品,去世後才出版)等。

還需要提一筆的是,他於1822年創作的B小調第8號交響曲(作品D 759),當時一般交響樂都有四個樂章,但是這首作品,舒伯特只寫了兩個樂章,第三樂章只有開頭部分,餘下的只是草稿,直到他去世,也沒有繼續下去。因此這首作品被稱為「未完成交響曲」,雖然「未完成」,但是卻是極為細膩、能觸動心靈美感和靈魂深處的一首交響樂,可算是音樂史上十分淒美的留白。

在音樂史家眼中,舒伯特被評價為一個懷才不遇的才子,可惜生命太短,但是評論家認為他承先啟後,繼承了古典主義音樂的傳統,並在此基礎上開創了歌曲音樂的先河,是為浪漫主義音樂的鼻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