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通故事】:第二章 緊鑼密鼓(13)成立會

左起:李文元、萬潤南、張彥忠。

1984年5月16日晚上七點,在四季青鄉政府貴賓室,召開了四通的成立大會。

為什麼是5月16日?這一天恰好是我兒子萬方的生日。選這一天,潛意識裡我把四通當成自己的另一個孩子。另外,老印家原來在北方交大的宿舍是5號樓16號房間。那時候,我常去「516」老印家串門,選這一天,也隱喻我們交情的源遠流長。當然,大家都知道,這是一個特殊的日子,老毛發動文革的5.16通知,文革中清查的5.16分子,都同這個日子有關。為了方便記憶,我們就不避忌諱,選了這一天。後來有高人評說:這個日子選得不好。「516」的諧音是「吾要溜」,而且是「五年後要溜」,注定了創辦人要亡命天涯。哈哈,既然冥冥中已有定數,那就一切都處之泰然,不必怨天尤人了。

到會的一共是二十七人。貴賓有兩位:賈春旺,海淀區區委書記;李潤齋,國家科委信息所所長。當時劉菊芬在國家科委工作,老李是菊芬請來的客人。

四季青鄉出席的,是李文元、劉子明、任樹德、張彥忠、李文俊五位老面孔。

我們這邊出席的,有老印、老沈、海平、龔克,我、我父親萬達邦、李玉,另外還有幾個新面孔:石政民、石的夫人王笑言、李雪坎和李龍坎兄弟。石政民是菊芬介紹來的,當時在氣象局工作,只記得他後來的一大貢獻是把段永基引薦給四通。李雪坎是我在科學院計算中心的同事,李龍坎是哥哥,在科學院109廠上班,是1976年悼周運動中的天安門英雄,他們的妹妹叫李雪林,是李玉在工廠時候的同事,父親在國防科工委,母親在四機部管電子器件,他們一家都和我們很熟。後來四通之所以能挖到第一桶金,最初就是雪坎提供的信息。當然,這是後話了。

萬潤南文集:商海雲帆——四通故事,天語出版社 二〇一三年六月第一版。

會上,首先有領導和貴賓講話,然後討論公司的章程,宣布了幹部的任命。李鄉長透露,已經決定為我們蓋一座小樓,還拿出設計圖紙讓大家傳閱。會場上一片喜氣洋洋、歡聲笑語。

當時與會的,還有一位《中國日報》的攝影記者,叫康曉敏,是李玉的中學同學。她們多年沒有聯繫了,就在成立大會前一天,在燕京飯店門口偶然遇到了。李玉熱情邀請她第二天來助陣。那天晚上,消耗了她不少膠卷,留下了許多珍貴的歷史鏡頭。

那天下午五點,我們就從東總布出發了。臨出門時,見到岳母馮蘭瑞。李玉要母親支持我們辦公司,希望她給我們當顧問。沒想到老太太一口答應,還說可以把于光遠拉進來,隨即撥通了于光遠的電話。我接過話筒。請他給我們當名譽董事長。他非常痛快地答應了。

這實在讓我有點意外,因為岳父母一直希望我專心搞技術,不贊成我心有旁騖。我以前說過一件往事:還在我跟陳三智學藝的時候,羅徵啟老師曾經把我推薦給清華的老校長蔣南翔。那是八十年代初,蔣校長復出後到國家科委工作。老羅本來是清華的第一筆桿,他介紹我時竟說我的文章寫得比他還好。蔣校長聽了眼睛一亮,幾乎當場就封官許願。但那時候岳父母堅決反對,理由是秘書這樣的工作是搞不了技術的人才去做的,希望我專心搞業務。

如果我那時候去當了蔣校長的秘書,就可能會是當今政壇上秘書幫的一員。但按我的個性,估計也不會有什麼好下場。

岳母如此支持我們辦企業,可能同她對經濟改革的許多看法有關。她和于光遠都一直在研究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市場經濟,深感國企的沒有活力,希望看到新生的民營經濟的崛起。

在那個年代,難得他們有如此的遠見卓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