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中投資協定面面觀

歐盟和中國歷經7年談判長跑的商業投資協議終於在2020年尾簽署了。圖/擷自DW影片

歐盟和中國歷經7年談判長跑,這份「難產」的商業投資協議終於在2020年尾簽署了。需要說明的是,雙方都有「必須」在年內簽訂的原因,因而雙方都做了讓步和妥協。如今世界已經形成美國、中國、歐盟的一個三角鼎立關係,俄國似乎已經退居二線。歐中簽約,美國試圖勸阻不克,十分不悅,這會為歐美之間的關係投下陰影嗎?美國倡導的「大三角戰略」是否落到了自己頭上?本文試圖來逐條剖析。

為何來這年尾的一炮

2020年爆發的武漢病毒,席捲全球,衝擊各國的醫療、經濟和社會。夏天開始,德國總理梅克爾擔任歐盟輪值主席,為期半年,這也是她政治生涯的最後階段,她在總理位上15年,已經宣布2021年不再參選。在這半年期間,她為歐盟處理並(部分)化解了一些危機:匈牙利、波蘭牴觸歐盟的民主法治;抵制白俄羅斯盧卡申科做票專權;塞浦路斯跟土耳其為了地中海的石油相互頂牛等等,年末交出的成績單是挺漂亮的。除此之外,另外還有最大的兩項成果:其一,為歐盟的疫情通過了經濟紓困計畫,這是一個比同愚公移山一樣困難的協調周旋項目,其二,就是簽署了這份雙方僵持了七年,輪番進行了36場談判拉鋸戰,最終簽下來的「歐中投資協議」。歐盟27國,各國經濟、國家實力、政黨議會結構不同,利益相左,要取得協調非常困難,梅克爾軟硬兼施(雖然一般認為她不夠硬,比如對付匈牙利的專權總統厄爾班),算是談判高手,她知道2021年葡萄牙接任歐盟輪值主席,是對付不了中國的,所以抓緊談判。每當在最重要的談判桌上,她都很大氣而智慧地把法國馬克宏總統也拉入談判圈中,終於能將這兩項大任完成,梅克爾帶領歐洲軍攻克了世界最大的經濟市場,衝破中國銅牆鐵壁般大陸市場,這無疑是重大勝利。

促成「中歐投資協定」的另外一個催化劑是中國與東盟十國及日、韓、紐澳等十五個亞太地區國家於2020年簽訂了《區域性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RCEP),這個協定包括的地域面積廣、人口多、經貿規模巨大,讓大西洋彼岸的歐洲國家警覺,再拖延遲疑,將錯失商機了。

中國對武漢病毒開始階段的錯誤處理,遺禍全球。中國政府通過鐵腕控制百姓、壓制了病毒,成功抗疫恢復生產之後,又炫耀己功,驕其鄰國,在全世界吹噓自己的能力,甚至制度的優秀。但是北京的大外宣和戰狼外交在國際上到處碰壁,四面樹敵,又被美國川普政府的一連串制裁圍堵,弄得灰頭土臉,現在急需挽回面子。再者,大選之後,勝選的拜登必然會同被川普得罪遍了的歐盟國家修復關係,重歸於好,習近平怕歐美再度聯合,將三角關係變成兩相對立的局面,所以作出了讓步,趕在拜登就職之前,而梅克爾還在位上之時,將協議敲定。雖然梅克爾9月間在歐盟中國的會議上,很直白地提出香港和維吾爾的人權問題,令他不悅,兩人的友好關係降溫,但是在取捨之間,習近平是識時務的人,現下不簽,更待何時。

中國對武漢病毒開始階段的錯誤處理,遺禍全球。加上大外宣和戰狼外交在國際上到處碰壁,四面樹敵,又被美國川普政府的一連串制裁圍堵。習近平怕歐美再度聯合,所以作出了讓步,趕在拜登就職之前,而梅克爾還在位上之時,將協議敲定。圖/擷自DW影片

北京在協議上做了巨大讓步

近些年來,歐盟和中國之間的貿易已經進展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無法分解的地步。就拿「一帶一路」中的一個環節來看,每天都有長串的中國列車從重慶出發,載滿了中國製造的高科技電子產品、服裝、玩具、家用電器等商品,抵達德國魯爾區的杜伊斯堡(Duisburg)市,然後又載滿德國製造的汽車、蘇格蘭威士忌、法國葡萄酒和米蘭的紡織品運回中國。這個原本不起眼的萊茵河畔的城市,如今成了歐洲物流中樞站。

再說中國已經於2020年成為歐盟最大的貿易夥伴,據歐盟兩週前,12月16日公佈的數據,2020年雙方的貿易額為4777億歐元,已經超過歐盟與美國的數額。而這還是在疫情爆發的年度,一切貿易都在下降的時候。今後疫情平復後,雙方的貿易還會增加是鐵定的事實。

簽署的這個投資協議,主要消除了歐盟國家在中國投資的一些障礙,在歐中合資企業的比例和所有權上,中國減低或取消了某些限制。中國的製造、建築、廣告、電信、航空等企業,以及電動汽車、雲計算服務、金融業和健康行業等等,將向歐盟開放。關於中國國有企業接受政府補貼的問題,將更加透明,也就是不能再暗箱操作來打擊國外的競爭對手。歐盟要求中方開放市場、遵守國際勞工組織的基本公約,以及環境保護達到較高的標準,這些中方都讓步了。

但是勞工權益在中國是個政治問題,國企也是政治問題,中共在這方面放鬆,難道不怕動搖「國本」?共產黨的極權統治有可能會因此動搖的。香港問題及新疆強迫勞動這兩項也被納入了談判,在以前習政權是堅持不讓,而現在也鬆動了。原因何在?國際壓力和美國的緊逼打壓起了重要作用。

美國想要阻止歐中簽約

川普執政四年,提出「美國優先」,實行狹隘的單邊主義,到處剪羊毛搜刮,最近兩年把中國當成靶子來打,也榨取打擊所有的盟友,歐盟一再忍讓。習近平雖然討厭川普,但是也感謝他把民主國家的同盟國全都得罪光,這些國家開始尋找新的夥伴,雖然極權中國不是好的對象,但是在政治和價值觀上不合拍,不表示就不能在經濟貿易上有限度的交往互惠。本來歐美合作可以跟中國在地緣政治甚至經濟上分庭抗禮,但是川普毫無章法的亂來,沒有誠信,把美國在國際上的威望和地位拉到底谷,而且一切是美國第一,美國優先,誰能賣你的帳呢?美國這些年坐失良機,沒有跟歐盟緊密合作來遏制中國的擴張、違規、偷竊,只是拿著棍子亂打一氣,如今被選下台了,無賴的川普還想搞政變,鼓噪那些沒有腦子的人,拿起武器來「捍衛」他的「總統夢」,惹得美國歷任國防部長都出來叫停,簡直是鬧劇一場,貽笑大方,這樣的美國,令人嘆息。

由於川普賴著不走,又給新選的拜登故意製造許多麻煩,白宮的權力交接時期一片混亂,拜登的政府團隊剛搭起架子,還沒有真正運作起來,雖然拜登的國安顧問蘇利文放話,叫停歐盟,等到拜登一月下旬就任之後再跟中國簽約,但是力度自然不夠。以往川普四年,把盟友的信賴全部糟蹋了,再要回到過去,已經時不我予了。世界上很多智庫都預測,中國在未來不久,從經濟的總體力量上會超趕美國,歐盟如何能放棄這樣一個大的世界市場呢?何況拜登入主白宮後,如何清理「美國優先」這種狹隘的民粹主義是個問題。美國的平民百姓被川普洗腦了幾年,要它們開闊眼界和心胸,平等對待其他國家,尊重他國利益和權利,恐怕也會有難度。歐盟要走自己的路,這種選擇是對的。

世界上很多智庫都預測,中國在未來不久,從經濟的總體力量上會超趕美國,歐盟如何能放棄這樣一個大的世界市場呢?圖/擷自DW影片

歐中協定能埋下自由的種子?

毫無疑問的是歐中協定對於雙方來說雖然談不上是雙贏,卻也都是有利的。從歐洲的角度來看,進入中國市場比以前容易,雙方的貿易來往更加頻繁,物流加速,創造了更多的就業機會。從中國的角度來看,放寬了市場,促進商品的雙循環,跟西方世界的科技、商貿交流也能為社會帶進新鮮的空氣。然而這一切並不只是兩個經濟體之間的互動,隨著經濟的發展,也能促進文化和思想的碰撞。上面說過,中方的讓步已經不限於經濟範疇,而是擴展到政治領域和社會生態方面了。保護勞工權益,拒絕強迫勞動,重視環境保護這些環節,都能散布自由思想的種子,都能質疑罩在中國人民頭上那張「一黨專政」的網。政治不能干預經濟,獨立工會才能保護「低端人口」勞工的權益,國企的大鍋飯並不如私營企業的小灶來得可口。中共控制下的極權中國不能也不應該轟然坍塌,應當是悄然無息,點點滴滴,細水長流,釜底抽薪地讓它轉變,這是代價最小而可行的辦法。但願歐「中投資協定」能發揮一點這樣涓涓細流的作用。

台灣《民報》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