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互不隸屬」說起

作者指出,對於整個西方世界來說,幾乎都對蔡英文總統提出的「互不隸屬」,表達了理解與聲援,兩岸政府「互不隸屬」是客觀事實的描述。圖/擷自總統府flickr

難以置信,一百餘年後的「辛亥革命」,居然成為國際性話題,怕是九泉下的中山先生都被驚醒了。

10月9日,習近平關於台灣問題講話,1、再次重申「統一台灣」不可動搖;2、強調了打擊「台獨」分裂勢力不手軟;3、台灣問題不容任何外來干涉!大有最後總動員與通牒之意。

10月10日「雙十節」,蔡英文總統發表演說,關於兩岸關係,台灣「永遠堅持自由民主的憲政體制」,指出: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明確表明了區隔。

這一南一北的兩地演講,引發世界熱議,「火藥庫」般的中東地區、巴爾幹半島等,啞然失聲、頓失硝煙,而海峽兩岸陡然成為當今天下新聞熱搜的焦點,美國的拜登總統、俄羅斯的普丁總統、英國的強生首相等,無一例外都將目光投在了這一區域。

德國人評說「互不隸屬」

德國的每日新聞有這樣的報導:「自上世紀 80 年代後期以來,台灣已從獨裁國家發展成為充滿活力的民主國家。該島是亞洲政治最穩定的民主國家之一。」

在今天的台灣, 2300 萬居民享有現代自由國家的所有自由:言論自由、新聞自由和示威自由,一個正常運作的憲政國家和一個活躍而自由的公民社會。蔡英文總統時常強調「台灣是獨立主權國家」,她呼籲:中國應該承認台灣的客觀現實存在。中國必須尊重我們2300萬人對自由和民主的堅持。我們必須在平等的基礎上和平解決分歧。

台灣90%以上的國民,反對「中國統一台灣」。德國特里爾大學政治學家德克•施密特教授(Prof. Dirk Schmidt)說,「統一」這個詞在這裡是有問題的——至少從台灣的角度來看,中國政府所強調的「台灣應該併入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土,顯然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廂情願的觀點。」他還說,「這樣的『統一』一詞,從客觀現實評說,從國際政治來看,均是不正確的。」

德國特里爾大學政治學家德克•施密特教授(Prof. Dirk Schmidt)表示,從台灣的角度來看,中國政府所強調的「台灣應該併入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土,顯然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廂情願的觀點。」。圖/擷自台灣駐慕尼黑辦事處

中共官方的一廂情願

10月13日上午,國台辦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發言人馬曉光表示:「10月10日,國台辦發言人以書面形式對民進黨當局領導人的所謂『講話』,作出了全面系統的回應。這篇『講話』鼓吹『台獨』、煽動對立,割裂歷史、扭曲事實,以所謂『共識、團結』為幌子圖謀綁架台灣民意,勾連外部勢力,為其謀『獨』挑釁張目。」

德國媒體評論道:希望維護台灣「獨立」現狀,中國政府以「只有少數台灣人反對『台灣加入中國』」作為「統戰」宣傳主旨。事實上,台灣的民情民聲民意現況恰恰相反:島上絕大多數人希望台灣維護與堅守民主主權「獨立」,尤其是民主自由。兩國之間密切的經濟聯系與合作,很大程度上不受政治和社會差異的影響。迄今為止,中華人民共和國仍然是台灣最重要的貿易夥伴。

對於整個西方世界來說,幾乎都對蔡英文總統的「互不隸屬」,表達了理解與聲援,紛紛都有這類表達:兩岸政府「互不隸屬」是客觀事實的描述。

法國漢學家瑪麗•侯芷明(Marie Holzmann)說道:法國與台灣的關係不斷升溫,她說:借「雙十節」之際,衷心祝願台灣獲得越來越多的國際承認。她還舉例道:剛剛造訪台北的法國參議員李察(Alain Richard)明確表示:法國將站在台灣一邊,維護台灣海峽的和平與穩定。這就是法國的心聲。

「互不隸屬」的現實描述

對於「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台灣」的昨天、今天與明天,筆者下面這些歷史的沿革作簡單解說:

1、此「民國」已非彼「民國」

「中華民國」是辛亥革命後,由孫中山於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宣告成立。1949年底,民國中央政府遷往台灣,國土亦從中國大陸退縮至台灣。雖說仍然以「中華民國」自稱自譽,而本質與客觀上,已如同歷史上的南明小王朝一樣,大清取代明朝,問鼎中原。同理,「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中華民國」的歷史地位,一統華夏。

在今天的國際政治舞台上,「中華民國」已名存實亡,無論是從歷史沿革,還是從法理延續,更是怨不得天,也尤不得人,現實而客觀的來說,「中華民國」僅是現如今實實在在的台灣而已。

2、「互不隸屬」的客觀現實性

蔡英文總統強調: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這是對客觀現實的明確表述。我們可以從以下兩個基本點去解讀:

其一、今日台灣,是1946〜1949年國共內戰的產物與結果。1949年以來,台灣在政治、外交、經濟和軍事等方面,一直是獨立自主政權的實體,已存在超過了72年的歷史。台灣擁有兩千三百多萬人民,人口超過了荷蘭、奧地利、比利時、瑞典、瑞士等絕大部分歐盟國家。

其二、國家的誕生與發展,有歷史範疇的概念。換句話說,是指國家的歷史發展演化過程,均帶有歷史的痕跡,或者說烙印。

查閱任何國家的歷史,都有演化與變遷的過程。中國古代有「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歐洲的歷史同樣如此,分分合合,國家不斷地在重組和重建中。曾經都是神聖羅馬帝國疆域的德國、法國、義大利、奧地利、瑞士等,由於帝國的分崩離析,這些國家紛紛建立,尤其是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原來都是德意志帝國的北方行省,在18〜19世紀反西班牙戰爭中先後獨立,這就是國家誕生的歷史範疇。台灣的歷史範疇,即是1946〜1949年國共內戰的結果,是72年的獨立主權的歷史沿革。

3、歷史糾纏與未來訴求

一方面,尋求「兩岸統一」,雖然有歷史的根源,是對未來兩岸關係的期望和追求。另一方面,「互不隸屬」表述的是台灣現狀。實際上是不能混為一談的兩個不同階段。

事實上,台灣歷史沿革分為三階段:一、歷史因由(國共內戰結果);二、72年的客觀實體;三、對未來關係的訴求和期望——「兩岸統一」。

謝志偉與台灣留德學生合照。圖/擷自謝志偉臉書

謝志偉大使何錯之有?

最讓我不敢茍同的是,前方在「作戰」,後方卻在罵街。這些天,大批的中共軍機屢屢強暴台灣空域,且中共信誓旦旦「統一台灣」不動搖。「雙十節」前後,台灣駐德國大使謝志偉,長途奔波於德國的東西南北中各城市,與台灣留學生和僑胞一起度過節日。

作為大使的主要職責:一是、促進派遣國與接受國關係的發展。二是、保護本國公民及法人在所在國的正當權益。

2018年11月,我曾發表過一篇《聽謝志偉大使講台灣的「故事」》文章。當年,謝大使曾對筆者回憶過一段往事:「有一位德國聯邦議員去自己選區的中學(實驗中學)演講,他問學生一個問題:『知不知道台灣?』結果無人回答,於是議員就請謝大使去實驗中學演講。演講前,謝大使提出了同樣的問題:『誰知道台灣?』果真無人知曉。謝大使悠悠感慨道:這是一個很可怕的現象,長此下去,台灣被世界徹底遺忘的日子就不遠了。」

謝志偉赴德國任職以來,除了跟德國和歐盟的議員議會接觸,也經常奔波於德國各地的大學,在文化學術界展開了交流溝通活動,其實他就是在「講好台灣的故事」,使得台灣能夠在德國文化界、年輕人的心中生根發芽,激活台灣文化在德國的生命力。謝大使玩笑地給我們看了手機中無數的火車票與飛機票,真是馬不停蹄,席不暇暖,足跡遍及德國各地。

筆者曾這樣描述:「上上世紀,歐洲著名的使者利瑪竇與湯若望,攜帶著西方的宗教、科技、語言與文化,帶進亞洲播種與傳承。謝大使是台灣的使者,他身負責任,勤勉耕耘,在德國土地上播種台灣的文化,光陰荏苒,世紀傳承,通過他孜孜不倦的努力,影響到青年一代產生對台灣文化的興趣和台灣命運的關注。」今天德國的新聞媒體中,幾乎每天都有關於台灣的話題,台灣幾乎走進了德國的千家萬戶。

2020年10月謝志偉大使應邀到歷史悠久的薩克森州府的中學演講,圖為演講現場。圖/台灣駐德代表處

德國重視與關懷台灣的背後

眾所周知,2020年9月1日,德國聯邦政府發布了《印太準則》,德國政府大費周章闡述「德國、及歐盟的印太政策和行動」,希望告訴世界的是:德國與歐盟同樣制定了「印太戰略」。德國為什麽忽然關注印太與南海?德國與中國有著千絲萬縷的經濟利益,不好明說,但是德國明確表達了,反對中國「武統」台灣。歐洲的價值觀同樣適用於印太地區,不言而喻,目的是維護台海的和平與穩定。

近年來,德國、歐盟的國際政治發生了如此巨大的變化,歐中經濟連年遞增,卻在外交上和人權價值觀上,一路磕磕碰碰,支持與聲援台灣的聲音此起彼伏,可說是歐洲刮起了台灣風。難道這些歐中矛盾陡增,是空穴來風、憑空而來的?這背後不乏台灣駐德國外交官努力工作的結果,在謝大使心目中,台灣與德國相同,同樣以人權精神為基礎,以民主自由、尊重人權、新聞自由、憲政法治等為立國基石,但更重要的,是台灣故事喚醒了德國人、歐洲人。

台灣《民報》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