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牧筆談】俄烏戰爭走向何方 ——世界再次處在戰爭與和平的十字路口(一)

俄烏戰事致德國深陷能源危機底,通貨膨脹8,7%居高不下。圖:dw.com

文/田牧(整理編輯)

眼下美國政治家們還在掰扯「中國間諜氣球」,可解讀為大國謀略與博弈。論及國際政情風向,8日,美國財長耶倫(Janet Louise Yellen)提出希望訪華,與中國加強溝通。拜登總統稱:「『偵察氣球事件』不影響美中關係。」古人有「看風識天」之說,在世人眼裡,中國「偵察氣球事件」對俄烏戰爭來說,屬於船過水無痕,真算不上什麽事。

對百姓來說,2023年的主要話題應該是:這個世界正在步入戰爭與和平的十字路口。去年一整年,因為俄烏戰爭,歐洲國家儘管未參戰,但戰爭造成的危機與損傷無處不在,遍及了整個歐洲。就說德國,能源危機已陷入谷底,通貨膨脹8,7%居高不下,經濟發展一蹶不振,百姓抱怨政府上街示威此起彼伏,社會穩定的環境遭致嚴重破壞……,但是俄烏戰爭依然烽火硝煙,毫無一絲停戰的跡象。

面對這場戰爭的思考

廖天琪:愛因斯坦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他的警世之言依然縈繞在世人耳際:「我不知道第三次世界大戰會使用什麼武器,但第四次世界大戰將使用的武器會是石頭和棍子。」當前世界局勢已經走到了死蔭幽谷。俄烏戰爭持續了將近一年,40多個工業國家站在受到侵略的烏克蘭一邊,不斷提供資金、人道救助和先進武器,如今許多國家應允把精銳的德國「豹2」主戰坦克也輸往烏克蘭,甚至有人預測北約連戰機都會提供。

2月3日,普京在斯大林格勒保衛戰勝利80周年的紀念日上講話:「此事難以置信,卻是事實:又在用帶十字的德國『豹』式坦克來威脅我們……,那些將德國拖入新一場與俄羅斯戰爭的人,……及指望在戰場上戰勝俄羅斯的人,看來是不明白,與俄羅斯的現代戰爭對他們來說將完全不同。……我們不會向他們的邊界派遣坦克,但我們擁有一些反擊的選項,而且不僅僅是裝甲車。所有人都應該明白這點。」言下之意是什麽?誰都心知肚明,他在恣意渲染核威懾與恐嚇。普京還說:「已經出現了現代版的納粹主義意識形態,並再次直接對我們國家形成威脅。我們再次被迫對抗西方集團的侵略。」

這豈不是愛因斯坦的預言?第三次世界大戰很可能是毀滅性的核戰爭,無疑第四次世界大戰便會是石頭與棍子的惡鬥。世界是否走到了毀滅的邊緣?如此,輸與贏還重要嗎?

在「誤判」中開啟了俄烏戰爭

普京在「誤判」中開啟了俄烏戰爭,並且恣意渲染核威懾與恐嚇。圖:nytimes.com

廖天琪:近日以來,西方超過40個國家開始行動,連最頑固不肯派出重型武器的德國,也加入之中,答應要派出14輛「豹2」主戰坦克給烏克蘭,美國方面和其他所有的國家,現在結成了一個坦克聯盟,那麽下一個就是提供戰機了。不過到目前為止,美國和德國都拒絕提供戰機,因為害怕戰爭升級。俄烏戰爭今年年內是否還沒有結束的跡象?

萬潤南:俄烏戰爭牽動著全世界,我深信愛好和平的人、全世界大多數人都不希望看到戰爭的悲劇,但是它還是發生了,而且還在持續中……。人類歷史告訴我們,好多戰爭的爆發與持續,都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對於普京來說,他原本想打一場閃電戰,猶如2008年普京打格魯吉亞一樣,一星期解決問題,結果卻打了一年,沒有按普京的意志為轉移。

廖天琪:你認為普京是誤判嗎?

萬潤南:當然是他的誤判。普京對自己軍隊的腐敗、安全機構的腐敗,誤判不是一點半點。普京甚至一開始認為只要俄羅斯軍隊一出動,烏克蘭那邊早已收買好了(如第二次海灣戰爭中的伊拉克軍隊將軍們一樣),以為是民心所向,軍心所向,所向披靡……,軍民會高呼「烏拉」迎接他的到來。據傳言,普京連舉行慶祝勝利的禮服都備好了,這不是誤判得可笑嗎?

拜登一直提醒澤連斯基:「俄羅斯要準備動兵」。圖:.mil.sina.cn

當然全世界也誤判了。只有美國清醒,拜登一直在提醒澤連斯基:「俄羅斯要準備動兵」,美國當然是因為有各種軍情與衛星收集的信息。那時澤連斯基始終堅持「不可能發生戰爭」,歐洲各國首腦也認為不可能,因為至少還有個「明斯克協議」罩著。而且當時美國要俄羅斯提出具體想法,拜登已擺出姿態,把歐洲問題放一放,要去對付中國的架勢。可普京卻當一回事了,一本正經的考慮,如何給美國、北約提出條件。

這個仗就是在誤判中,磕磕碰碰進行著,不斷投入,不斷升級。時下,美歐國家又組成了坦克聯盟,卻拒絕了提供飛機,但是戰爭要這麽打下去,按照一年來俄烏戰爭發展的邏輯,坦克聯盟不是最後的,坦克聯盟在烏克蘭戰場上未必占優勢,也就是說:指望給了烏克蘭坦克,就能夠在戰場上見效,達到「俄羅斯必須接受它應有失敗」的目的,這個想法本身也是誤判。

坦克攻陷需要空中戰機作掩護,如果沒有空中優勢、空中控制,這個仗怎麽打?現代戰爭是立體的、全方位的,單憑陸軍的機械化、自動化,這個坦克聯盟除了增加烏克蘭的消耗外,只會讓烏克蘭付出更多的生命,遭到更多的殺戮,不會有別的結果,這是一個常識問題。

坦克聯盟剛開始似乎也不可能實現,尤其是德國的朔爾茨總理竭力反對,以至於當時的烏克蘭駐德大使梅爾尼克惱羞成怒、氣急敗壞,辱罵後者為「委屈的香腸」。我看最後倘若不行,還得給飛機,坦克聯盟怎麽就不可能變成飛機聯盟呢?這是一個把戰爭持續下去的進程,欲將俄羅斯打敗進行到底的戰爭。

俄烏戰爭打成這樣,烏克蘭幾乎是一片廢墟,歐洲還不是被牽連、拖累了,法國、德國也處於窘境與尷尬,普京也不想讓戰爭無限期拖延下去,歐洲不願意,整個世界都不願意,但為什麽戰爭還在持續?我沒有提美國,以旁觀者來看,這個戰爭持續下去,感覺到最沒有壓力的就是美國,而且得益匪淺。

拜登的現實利益平衡

萬潤南:美國是得益者,當然還有中國。從大戰略上來講,如果烏克蘭這個局部區域糾纏下去,從長遠利益來講,也不符合美國的長遠戰略。那麽拜登為什麽還要堅持這麽做呢?因為對現在的拜登政府來講,它要考慮的是2024年的選舉,他希望能夠連選連任。

澤連斯基在美歐的支持下,期望值超乎想像力,不光期望拿回東部各州各城,還包括從俄羅斯手里奪回克里米亞。我是比較悲觀的,這樣的結局絕對達不到,那樣的結果很簡單、也很清楚,就是俄羅斯會開啟第三次世界大戰,或者是核戰爭。

確實歐盟有人指望俄羅斯完全撤出,回顧近幾個月,歐盟在投放坦克、飛機等重武器上,縮手縮腳,踟躕不前,還不是擔憂可能引燃第三次世界大戰。

俄羅斯與烏克蘭畢竟是鄰居,……美歐一再限制烏克蘭不能打到俄羅斯本土,希望戰爭不要升級、不要擴大,造成了這個戰爭的結果十分悲慘,就是把烏克蘭消耗光,這就是眼下烏克蘭戰場上的窘態與悲劇。
我的結論是:拜登為了自身選舉的計劃與利益,犧牲了烏克蘭與歐洲同盟國的利益。

俄羅斯面對40國是否困獸猶鬥

廖天琪:這次戰爭發生在歐洲,歐洲人認為「這是我們家門口的戰爭」,所以歐盟國家一直強調,「不能讓普京贏得戰爭」,「烏克蘭不能夠輸」,在這一點上相當肯定與堅決,這是美歐國家共同的態度與觀點。在這樣的原則與立場下,除了繼續交戰,很難有一個解決的方法,我對俄烏戰爭的前景沒有信心,很憂慮會出現特殊的人類險情悲劇。

剛才老萬分析得很好,確實要重視美國的態度,美國尚無停戰的計劃,中國依然是靜觀其變,但我有一個問題:俄國內部有沒有可能發生變化?拜登拖延俄烏戰爭是為了贏得連選連任,而且是代理人戰爭,希望通過支持弱勢、伸張正義贏得選票,戰爭對拜登來說,有理有利。普京沒有選舉問題,如果戰爭拖久了,俄羅斯內部會不會出現危機?會造成反戰爭反普京運動?如果這個思路正確的話,我希望這是個有利的機會,我也支持戰爭繼續,至少通過俄羅斯內部發生突變,猶如前蘇聯體制崩潰與解體一樣,達到烏克蘭不戰而勝利。

不過,將一個核大國逼急了,使用核彈是非常危險的,即便是小規模的核武器,一旦開啟了末日戰爭,任何一方擔心自己的國家毀滅,就很難控制與平衡局面了,這不再是轟炸莫斯科、華盛頓、柏林、巴黎、倫敦等那麽簡單,而是人類重新回到石器時代,是整個人類的毀滅。
老萬是否觀察到這種可能性呢?

「誤判」:什麽可能都會發生

萬潤南:我覺得這種可能性,就像我們討論的所有「誤判」一樣,是一個更大的誤判,戰爭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要分析與細察這個問題,至少我們可以從幾個方面來剖析:
一、寄希望於俄羅斯內部出問題。鑒於俄羅斯民族的野蠻性、好戰性,在戰爭悲情下是不可能發生內部變化的。這一點歐盟最高外交官約瑟普·博雷利(Josep Borrell Fontelles)都說了:「俄羅斯是一個偉大的國家,一個偉大的民族,習慣於戰鬥到最後,總是在瀕臨失敗的絕境中恢復和重生。」他以1812年的拿破侖侵俄戰爭、及1941年希特勒入侵前蘇聯為例子。

二、在俄羅斯的政治光譜里,大俄羅斯主義、沙文主義、極端民族主義等,不僅大有人在,而且非常有市場。所以在國家危難的最後時刻,只可能會出現更極端。

三、普京與梅德韋傑夫並不屬於極端派。我閱讀過一些分析文章,在整個俄羅斯內部的政治派系里,梅德韋傑夫被認為是比較親西方的,普京傾向於中間偏西方。我們都是過來人,當年普京與梅德韋傑夫也是崇尚西方的,積極投入民主國家懷抱,只是遭遇被拒絕後才改變了策略。連梅德韋傑夫這樣的親西方派,也開始以「核」警告西方,他表示:「俄羅斯在烏克蘭的失敗可能導致核沖突。」
美俄是世界核大國,倘若讓核大國輸掉戰爭,這個世界終將離毀滅不遠了……

解讀「不能讓俄羅斯贏得戰爭」

田牧:為什麽出現坦克聯盟?歐盟德國的政治家都表示,「不能讓俄羅斯贏得戰爭」,我覺得不是真要打敗俄羅斯。讓核大國輸掉戰爭,談何容易。但是美國、歐盟、北約都是真情表露,我相信這些是歐洲國家的原則與底線,理由有兩點:
一、一旦烏克蘭無力反抗,毫無戰鬥意志,現在烏克蘭已經幾乎是一無所有了,完全依靠美歐提供資源與軍備,否則早已喪失繼續戰鬥的能力了,等於烏克蘭輸掉了戰爭。這樣的結果,美國、北約、歐盟都不願看到,因為從一開始美歐是站在烏克蘭背面全力支持,烏克蘭的失敗,等於是美國、北約、歐盟的失敗,這樣的結局,美歐國家是決不能接受的。
若是俄羅斯贏得戰爭,意味著在未來歐洲的地域政治與均衡戰略上,俄羅斯成了名副其實的北極熊,成為歐洲安全的隱憂。美國大戰略中,中國才是對手和敵人,一場俄烏戰爭養熊為患,又造就了一個能戰勝與無視美國的新對手。所以無論是歐洲、還是美國,都不會接受這一事實。

二、絕不接受重複「二戰」老路。「二戰」是1939年至1945年爆發的全球軍事沖突。通常說法,將1939年9月1日德國入侵波蘭定為世界大戰的爆發日,因為此次入侵行動即刻導致英國和法國向德國宣戰。但在「二戰」爆發前的一年半,即1938年3月德國吞併了奧地利。「一戰」後奧匈帝國解體,奧地利境內說德語的人建立了殘存國家,國名是:德意志奧地利(Deutschösterreich)。德奧合併,奧地利併入第三帝國(由納粹黨執政的德國,又稱「德意志第三帝國」)後,希特勒旋即成為捷克斯洛伐克德意志人的擁護對象,引發了「蘇台德危機」,1939年3月15日,希特勒占領了捷克斯洛伐克。
比較一下,普京在處理烏克蘭的問題上,是否與希特勒的手法與計謀如出一轍。這是當年歐洲國家的綏靖政策釀下的惡果,歐洲國家,特別是德國本身不願意再看到納粹惡行死灰復燃。

【閑話三人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子又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儘管是些閑言碎語,嘮叨些普天之下滿意不滿意的言論,不敢冒然稱是醒世警世之議,聽不聽由你……
萬潤南:中國計算機軟件工程師、企業家、異議人士,於1984年創辦四通公司,1989年因六四事件流亡海外,在海外成立民主中國陣線,並曾擔任秘書長、主席。
廖天琪:國際筆會和平委員會副主席、歐洲之聲社長。
田牧(潘永忠):歐洲之聲主編、民主中國陣線總部秘書長。

《鋭傳媒》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