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犯與英烈——軍統精英廖宗澤】第九章 變味的瀘順起義(上)

瀘州起義的指揮部之一——龍透關。圖/網絡截屏

戰爭,有一條亙古不變的公理:守護你自己的側翼和後方,設法迂回到敵人的側翼和後方。蔣介石應該以為,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奇兵使川」是北伐戰略全局的補漏之策,也算是古人《戰國策》所云的「縱橫捭闔」,即:運用心理戰術,憑故交舊友的遊說和辭令,達到「連橫」與「合縱」之戰略目的。

然,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這「利」字的背後,烏雲翻滾,電閃雷鳴,風聲嘶吼,利劍出鞘。

中共的各股勢力,虎視眈眈,其欲逐逐。中共早期基本是各自為戰,楊闇公的中共重慶地委,可說是近水樓台,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用麻將術語來說,即:欲將蔣介石的一手好牌,「截胡」與「攔胡」了去。因童庸生的關係,中共北方區委李大釗勢力,同樣洞察到了北伐戰爭全局中四川軍閥勢力之漏洞,早在北伐軍7月誓師發兵之際,他先後派出鄧作楷、陳毅等四川志士,分批赴川作實地調查與觀察。陳毅是8月回四川,與朱德結識。

火紅的革命,就是一場社會政治風暴,每一個四川軍頭猶如在火爐上烤炙,面臨選擇,面臨站隊。社會每一個細微元素的變化,積無數小變為大變,成震蕩,更是政治地震。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四川又是兵油子、袍哥的天下,這些人從來就是老子天下第一,沒把北洋政府當回事,難道還能心甘情願的隨著老蔣的指揮棒轉?蔣介石的如意算盤能否順利兌現?劉文輝、鄧錫侯、楊森、劉湘等人各據一方,又將是如何應對和演繹的呢?且聽筆者分解。

47、瀘順起義領導人

今天的瀘州古城,設有「瀘順起義紀念館」,陳列館里設有大型雕像,是瀘順起義五位領導人的雕塑:楊闇公、朱德、劉伯承、吳玉章、陳毅。

今天的瀘州古城,設有「瀘順起義紀念館」,陳列館里有大型雕像,說是瀘順起義五位領導人:楊闇公、朱德、劉伯承、吳玉章、陳毅。圖/網絡截屏

其中的不真不實,顯而易見,在筆者看來,要說瀘順起義的真正領導人就三位:楊闇公、劉伯承、黃慕顏。北伐軍司令部的命令,直接下達到國民黨四川省黨部。1926年11月中旬,楊闇公以省黨部負責人名義,在國民黨蓮花池省黨部(重慶)召開軍事會議,確定了瀘順起義作戰方案:起義日期是12月5日,首先在順慶、合川舉事,瀘州隨即響應。劉伯承為國民革命軍四川各路總指揮,黃慕顏為副總指揮兼第1路司令,秦漢三、杜伯乾、陳蘭亭、袁品文分任第2、3、4、5路司令。起義後,瀘、合軍隊開赴順慶,集中整編,再揮師入豫,配合北伐軍主力會殲北洋軍。

黃慕顏是廖宗澤老鄉,也是四川華陽石板灘鎮人,黃家與廖家一樣在當地屬家境殷實,父親黃輔熙,在石板灘開設「積厚堂」藥鋪,經營藥材生意。黃慕顏出生於1899年,1920年進入四川陸軍講武堂,開始涉足軍隊。1925年,他在其胞兄四川江防軍總司令黃隱屬下任第二區司令。1926年夏,在童庸生引薦下拜見楊闇公,並由楊、童兩人介紹黃加入中共。楊闇公囑咐黃慕顏留任江防軍第二區司令。黃慕顏按照楊闇公指示,在合川的江防軍第二路司令部中辦起了學生隊,表面上搞軍事訓練,實際上著重於政治教育。有學員約—百三十人,一部分來自各地共產黨組織選送的進步靑年,一部分是黃慕顏部隊中抽調的連排長,還有一部分是在合川招收的進步學生。廖宗澤回四川後,楊闇公便安排廖宗澤抽空去黃慕顏軍隊擔任政治教官。

西南民族學院有位戴迎春副教授,1980年發表了《順瀘起義中的劉伯承同志》一文。其中提及此事,文章中寫道:「由共產黨派來了五個政治教官,其中四個教官是中共黨員,即廖宗澤、黃君氣、張嘉明、曾靜吾,另一個也是進步的黃埔生向鑒榮。他們每周輪流授課,主要講授國際史、中國革命、孫中山遺訓等。」

國民革命軍川軍各路總指揮部成立後,領導和主持四川各路軍閥與國民革命軍總部的聯絡與易幟工作。總指揮劉伯承、副總指揮黃慕顏,都是經楊闇公介紹加入中共,廖宗澤隨即被劉伯承任命為國民革命軍川軍各路總指揮部上尉參謀,廖宗澤同樣是楊闇公介紹加入中共。

瀘州的駐軍是北洋政府任命的四川省長賴心輝部屬,陸軍第四混成旅,但該部隊基礎是原川軍第二混成旅,劉伯承曾任第二混成旅旅長,現任的旅長袁品文,及其部下皮光澤團長等軍官,多係當年劉伯承的部屬。

所以說,瀘順起義,基本屬於楊闇公系統的一大行動,其實質就是:兵變,為中共組織爭奪軍隊,掌握槍桿子。楊闇公從整個行動的人員、軍隊、籌備、組織、聯絡、行動,以及失敗後的未來計劃部署等,都有了詳盡的安排。

48、利益為先的變色龍

話分兩頭說,四川軍閥眼看北伐時局不可逆轉,善觀風向的四川諸侯們開始認識到如不改旗易幟,立即就會有跟吳佩孚一起垮台的危險。於是他們紛紛派出代表與國民政府接洽,要求參加國民革命,其部隊改為國民革命軍,所屬地方政權也改屬國民政府。

1926年10月23日,楊森接受了國民政府任命,任國民革命軍第二十軍軍長兼川鄂邊防總司令之職,朱德是該軍政治部主任。隨即楊森響應北伐軍行動,率師反擊吳佩孚。

一度最為大家所擔心的楊森,率先在萬縣就任國民革命軍第二十軍軍長,他第一個改旗易幟,並不是急匆匆地要參加國民革命,而是實實在在想打著革命的招牌,恢復他原有的勢力。劉湘緊跟其後,其餘的人也競相模仿,由國民政府授予的各個番號。軍頭們搖身一變,儼然個個成了「革命軍人」,但所做的不過是投機生意,他們對此都是「瞎子吃餛飩,心裡有數」。

問題是軍閥只有利益,沒有原則。誰是強者,「道理」就在哪一邊,天平就傾向哪一邊。對楊森來說,原則與「道理」,不是用腦子去思考與判斷,而是用眼睛去尋找和決定。楊森暗中卻繼續擔任吳佩孚任命的「討賊聯軍第一路總司令」,陽奉陰違,腳踩兩只船。當8月13日,當劉湘等川軍將領通電討伐吳佩孚時,楊森卻接受吳所任命的四川省長之職,並自封為「援鄂川軍總司令」,配合北洋軍閥向北伐軍發起進攻。

令楊闇公棘手的是:川軍中仍有三支隊伍無動於衷,連北洋的五色旗都不肯更換。首先是順慶的何光烈,起初曾向吳玉章表示願意參加國民革命,並打算聘請對方在即將開辦的嘉陵高中任校長。可是不久順慶絲廠爆發了罷工工潮,當地資本家和士紳便向何光烈請願,對他說:「你還要請吳玉章做校長,他才來了一下就發生罷工,以後怎麽辦?」何光烈因此反悔,不再言及國民革命。

第二個是劉存厚。劉存厚早期輝煌過,一度甚至有統一四川的趨勢,曾被北洋政府任命為四川督軍。後來沒落了,這反倒使他對過去那段時光更為留戀,他在綏定防區所掛的招牌仍然是「四川督軍行署」。 

第三個是賴心輝。他的地盤在瀘州,但常駐重慶。賴心輝的情況與劉存厚有相似之處,北洋政府曾委任他為四川省長,賴心輝就把「四川省長署」的招牌掛在他的重慶公館門口。

49、一筆糊塗賬

說朱德是瀘順起義領導人,還算勉強。據記載:1926年11月中旬,中共重慶地委軍事委員會成立,地委書記由國民黨蓮花池省黨部負責人楊闇公兼任,劉伯承、朱德為委員。這是中共組織運作的傳統模式,建國後的各級政府和組織,若舉行任何形式的活動、運動和項目,都會成立相應的領導機構,比如:1966年5月中共設立一機構,隸屬於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是直接指揮「文化大革命」的機構——中央文革小組。即便是街道里弄的「除四害(老鼠、麻雀、蒼蠅和蚊子)講衛生運動」也會設立領導小組等。這是中共組織的老傳統了。

由於軍閥楊森始終在吳佩孚的北洋政府與國民革命北伐司令部之間左右徘徊,朱德的在瀘順起義的具體任務是,說服和拖住楊森部隊,制止他南下偷襲武漢。伺機平衡與抵制軍閥劉湘的部隊,干擾和破壞瀘順起義。當年楊森與劉湘是四川軍閥最大的兩支力量。

蔣介石的西線計劃只是招降納叛四川軍閥,達到易幟,改換門庭,投入國民革命旗下即可,至於這些軍閥們是真心還是假意,蔣介石不想細究,蔣的目的是打敗北洋政府,實現民國革命政府統一中國,這是北伐戰爭的初始目標。當順慶與瀘州相繼舉行了起義後,蔣介石很快接到報告,中共組織在搞兵變,控制軍隊。蔣介石自然暴跳如雷,這就有了蔣介石命令楊森、劉湘部隊圍剿劉伯承的瀘州占領區,堅決將這支起義部隊扼殺在搖籃之中。1927年4月11日,劉湘等軍閥聯合圍攻瀘州時,楊森同樣接到命令,出於救命之恩的舊誼,楊森禮送朱德迅速離開四川。

為什麽說吳玉章是瀘順起義的領導人之一?從1926年12月3日起至1927年4月日瀘順起義的失敗,吳玉章並沒有在四川。那這個領導人又是怎麽確認的呢?

前面提到西南民族學院戴迎春副教授,出生於1928年3月,也就是瀘順起義失敗不足一年後,她降生於四川成都市。她在1980年發表的《順瀘起義中的劉伯承同志》一文中,有這樣的描述(大意):武漢成為革命的中心,但革命軍內部潛伏著嚴重危機,北伐軍總司令蔣介石,為了消滅革命力量,竊取革命果實,力圖摧毀武漢革命中心。同時,四川軍閥楊森,竟從萬縣、宜昌一帶側擊武漢,給北伐軍造成嚴重威脅……。為了解除川軍楊森對武漢的威脅,在廣州召開的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和監察委員聯席會議上,吳玉章根據我黨的意圖,提議派劉伯承回四川策動武裝起義。這是不是一個理由?

這樣的歷史論述,讓後人如何閱讀?怎麽理解?蔣介石是北伐軍總司令,難道他還需要打著紅旗反紅旗嗎?吳玉章根據「我黨的意圖」,這個我黨是指中共?還是指國民黨?至於遊說與遲緩楊森軍閥行動的任務,經北伐軍總司令部政治部主任鄧演達提議,推薦朱德帶領黃埔學生小分隊赴川執行該任務。何蜀的《文強傳》一書,有此描述。

童庸生(左二)與吳玉章(左一)、楊闇公(右一)等人合影。圖/網絡截屏

嚴格的說,吳玉章對瀘順起義的貢獻是:

其一、劉伯承結識楊闇公,是通過吳玉章的介紹,並在吳、楊的影響下,劉伯承的思想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後來經楊闇公、童庸生介紹加入中共。楊闇公曾鼓勵劉伯承到黃埔軍官學校去當教官,發揮軍事方面的特長。經吳玉章的引薦,劉伯承雖然見到了黃埔軍校校長蔣介石,但此事未成。

其二、瀘順起義時,5路軍司令中的秦漢三、杜伯乾兩司令,是吳玉章的朋友,在他的教育幫助下,兩人都同情革命,靠近了共產黨,參加了這次瀘順起義。

吳玉章在中共組織中也是著名人物,早在四十年代,他就與董必武、林伯渠、徐特立、謝覺哉一起被譽為中國共產黨著名的「延安五老」。中共建政後,吳玉章歷任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全國文字改革委員會主任等職。

瀘順起義的領導人中,為什麽會列入陳毅呢?這顯然不符合歷史,是不是在逢迎拍馬呢?因為陳毅後來是元帥了,那麽陳毅歷史上的出場,都必須刻意地拔高?

而童庸生的作用遠勝過朱德、吳玉章、陳毅。童庸生出生於1899年,重慶巴南區人。是吳玉章、劉伯承、黃慕顏加入中共的入黨介紹人之一,在筆者眼里他是起義的領導者之一。1926年10月7日,中共《中央政治通訊》撰文評價:「四川現在負責的吳(玉章)、楊(闇公)、童(庸生)三同學,均忠實有活動能力」,「川省現時是最好工作之地,四川工作同志刻苦奮鬥的精神,更為別省所不及者。」1956年,劉伯承在給四川省委書記李大章的信中說:「我於1926年在四川擔任順瀘起義總指揮時,童庸生同志任黨代表。這個同志是一個對革命忠誠,熱情洋溢,善於作宣傳鼓動的好同志!」順瀘起義失敗後,童庸生潛行出川,由中共送去蘇聯紅軍大學學習。1930年回國,在從上海乘船返回川渝時,在九江靠岸時,童庸生被捕,同年被殺害。

瀘順古城龍透關,原為古關隘,始建於蜀漢,明崇禎十一年(1638)重建,全長3.5公裏。北瀕沱江,南抵長江,猶如巨龍穿透兩江,故名龍透關。圖/網絡截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