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德國流年不利,紅綠燈政府一路坎坷,終於在11月份分裂散夥,將於來年2月提前進入換屆大選。
從疫情中走出的德國,經濟持續衰退低迷,罷工浪潮此起彼伏,物價全面高企,百姓怨憤迷茫。時下的德國今非昔比,每況愈下。而冬至前夜發生在馬格德堡聖誕集市的車輛撞人恐襲事件,已經造成5死200傷,震驚了整個社會,更令今年的聖誕節蒙上了一層深深的陰影。
聖誕將臨,村活動室前的停車場上,早已豎起了聖誕樹,年年依舊。尋常百姓人家,多多少少也還是有些聖誕裝飾的,估計是經濟不景氣的緣故吧,多半人家已不如往年那樣盛裝喜慶。我家阿毛她爹也只新添了一只麋鹿,其余的都是從地下室搬上來的老物件,拾掇拾掇也還像樣,阿毛娘我不由得心生歡喜,也被帶動起來,新買了一些花植。
光陰如梭,掐指算來,我們已經在這個村莊度過了22年有餘。還記得我們剛從鄰城那喧囂嘈雜的市中心搬入這個靜謐美麗的小村時,我和毛他爹躺在尚未安置妥帖的臥室裏,映入眼簾的是夜幕掩映下的棕紅瓦片屋頂,鄰家窗戶透出柔和的燈光,夜晚顯得格外迷人。我們心靜如止水,想象著餘生都將在此享受歲月靜好…..。
又一個記憶片段在腦海中掠過:那一日在阿毛的幼兒園裏開家長會,突然瞅見一張熟悉的面孔,我倆不約而同手指對方,幾乎是異口同聲地脫口而出:這世界還真小啊!我們曾經就讀於同一所大學的經濟系,在不同的教研室各伺其主,我選修了他教授的一門課,一頭紅髮加上滿臉雀斑他,讓我一下子就記住了,而他可能也因為那時中國留學生稀少而記得我。他就是從這個村去到幾百公里外的大學讀書深造,畢業以後重返故鄉的家族企業,而我則是兜兜轉轉,最終選擇了在此落戶紮根。
我們村有個詩意的名字:天鵝山莊,村徽上有一只白天鵝。小村方圓5,9平方公里,一不留神已踏入鄰村的地界,截至2020年底,村民人數還不滿1700,卻擁有一個幼兒園和一所教會小學。說實話,其實我並不清楚,村裏是否還有人家務農,即便有,恐怕也是鳳毛麟角吧。
村裏民風淳樸,傳統凝聚,迎面走過,無論認識與否,都要打個招呼,道聲哈羅,行車至窄道相遇,往往雙方都會亮燈禮讓。逢到節假日、周末禮拜,或是紅白喜事,停車場上必定車滿為患,一位難求。即便是看個球賽,人們也要紮堆在我家對面的小酒館裏一起吶喊,一塊兒鼓勁。女兒阿毛在這裏度過了幸福的童年和青少年時光,還經歷了她有生以來的高光時刻:作為班長,她同牧師一起主持了小學畢業典禮。前兩年,不肯長大的阿毛終於離開了我們,自立門戶,開始學習獨立生活。
我和阿毛她爹曾經約定,等日後空閑下來要寫一本書,書名已經想好:「我的家在德國鄉村」,素材也已準備得七七八八,無奈忙忙碌碌,至今尚未落筆成書。
今年回家度假的阿毛,回來的第一件事,仍然是商討吃什麽,美食乃是阿毛此生最愛,她很快就決定吃火鍋,中國的傳統火鍋,還有洋人的火鍋:拉克萊特奶酪,即奶酪火鍋。我們老倆口自然是屁顛屁顛地大力配合,畢竟於阿毛爹娘來說,吃在其次,歡聚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