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atFire與“六四記憶‧人權博物館”聯合宣布,正式啟動全新“即時觀眾”(Instant Audience)項目——一個可擴展的工具,旨在將未被審查的內容傳送至高度封鎖的信息環境中。
“即時觀眾”項目將在本月展開,以紀念天安門大屠殺36周年,重點推廣虛擬博物館(https://8964museum.com)中的歷史資源。
借助創新的鏡像網站和先進的AI優化頁面,該行動成功繞過中國嚴厲的互聯網審查制度,確保數十萬用戶能夠接觸到通常被政府刪除的重要歷史信息和敘述。
“在天安門大屠殺36周年之際,‘即時觀眾’項目旨在揭示1989年天安門抗議的真相,直接挑戰官方對歷史事實的抹除。”GreatFire聯合創始人兼項目負責人查理·史密斯(Charlie Smith)表示。
此次行動重點推廣“六四記憶‧人權博物館”的內容。該虛擬博物館是一個獨特的線上平台,保存了1989年及其後關鍵的記憶與見證。博物館由知名記者與作家長平(Chang Ping)策展,記錄了中國爭取民主與人權的歷程,確保反抗的敘述得以延續與傳播。
長平表示:“守護記憶、重建有關1989年民主運動的論述至關重要。像‘即時觀眾’這樣的合作項目,幫助我們突破審查壁壘,確保我們的歷史記憶得以延續。”他補充道:“能夠直接向中國大陸的用戶展示這些內容,尤其是那些從未聽說過此事的年輕一代,是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2020年,隨著《港區國安法》的快速實施,六四燭光悼念集會首次被禁止。對此,“香港市民支援愛國民主運動聯合會”(HKASM)發起眾籌,希望在法律壓力下建立一個永久性的數字空間,以保存歷史記憶,這也促成了該線上博物館的誕生。
GreatFire此次采用一種不同尋常且創新的方式,不依賴廣告宣傳就將內容帶入中國數字空間,進一步拓展了其反審查工具箱。這一策略並不依賴用戶主動尋找內容,而是主動將內容“推送”給他們,在不觸發審查機制的情況下將歷史信息深入傳播到中國網絡之中。
長平評論道:“我認為這個項目最有意思的一點是,它的目標並不是幫助用戶翻墻去尋找被審查的信息,而是讓這些內容本身穿墻進入中國。”
史密斯進一步指出:“‘即時觀眾’項目就像是數字時代的‘撒傳單’行動——將真相廣泛而匿名地傳播開來。雖然我們無法確切知道誰在閱讀這些內容,但由此產生的漣漪效應可能會顯著改變認知,激發更深入的思考。”
“即時觀眾”將在接下來的一個月中密集運作。行動結束後,GreatFire將酌情分享有關其覆蓋範圍和用戶參與度的初步數據與洞察。這種基於數據的透明性將有助於評估項目效果並指導後續行動。
“我們的目標遠不止天安門屠殺相關內容。”史密斯補充道,“我們希望借助這一渠道,將國際媒體、被審查的中國社交媒體內容和其他對公眾利益至關重要的信息直接帶到用戶面前。這種方式與我們的FreeWeibo和FreeWeChat項目形成互補,我們也在探索將‘即時觀眾’部署到其他面臨強大審查制度的地區。”
盡管“六四記憶‧人權博物館”的核心使命是保存和傳播1989年民主運動的記憶,GreatFire則持續致力於技術創新與策略突破,以應對中國及其他地區的在線審查。他們在“即時觀眾”項目上的合作展現了記憶保存與反審查創新如何交匯,攜手將重要的歷史內容傳播得更廣、更深遠。
媒體聯系:
長平,記者,“六四記憶‧人權博物館”總策展人:changping201801@gmail.com
查理·史密斯,GreatFire聯合創始人、即時觀眾項目負責人:charlie@greatfire.org
本傑明·伊斯梅爾,GreatFire運動與倡導總監:benjamin@greatfiretest-de
轉載自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