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這個世界在美國總統川普第二度當選並就職中拉開序幕,在這之前的三年,世界已經因為俄烏戰爭以及新冠疫情全球肆虐所影響,人們很難心情不沉重,我在這種沉重之中,又得到因流亡而離開三十多年的家鄉傳來的噩耗,我的父親在今年三月去世,有人問過我流亡中最怕什麼,我回答,遠方傳來的噩耗,但今年的噩耗似乎一直停不下來,兩天前好友王丹也接到遠方傳來的噩耗,他的父親也在九十高齡去世了,我不僅理解這種痛苦,根本就是直接感覺到他的哀傷。如果說年齡,或者說時光能教會我們什麼,生命無常,人的生老病死的無可避免,絕對是時光會無情教會我們接受的一門功課,一個多星期之前好朋友萬潤南的離世,絕對也是這無情課程的一份真實內容。
我跟老萬的認識是在一九八九年,學運的熱潮之中,帶著我去跟北京中關村四通公司與傳奇的萬潤南總裁相會的是另一位我將永遠思念的好友與老師,劉曉波。記得那次見面,老萬表達了對我們這些學生一肩挑起歷史發展責任的敬意,表達了四通公司全體對我們的支持,但也沒忘記提醒我,社會角色分工不同,我們各自承擔的任務也會不同。老萬對我們這些年紀輕輕的大學生們表達了衷心的期待,也給出不少有建設性的意見與建議,即使在當時八九年五月份的那種激情熱潮以及來自全世界的熱火朝天的氣氛中,他的一番略顯過於冷靜的意見,也在他誠摯的表達中,讓我感受到儼如來自兄長關懷般的溫暖與睿智,讓我期待著與他能夠很快再次相見,並向他繼續請益,而下次的相見來的也很快,大約在短短一個多月後,在巴黎,我就又見到了同為流亡者的萬潤南,並開始了與他,還有嚴家祺先生、蘇曉康先生等一起創立流亡民主運動組織民主中國陣線的歷程,並在之後的幾年中,與他一起經歷了海外民主運動的風風雨雨。那些時日,我與老萬走得很近,一方面,我們都在民陣這個組織中有著不同的職務,另一方面,我也因為一直感受著老萬的溫暖與睿智,這個我在第一次見到他時就感受到的強烈個人特質,心甘情願地成為了被他人稱為的“萬派”的一員。我跟老萬走得近一直到他人生最後的這十多年,從美國西岸,他搬進銀髮社區,到後來搬回法國,我只要有機會都會來看看他,繼續享受聽他的溫暖睿智的言談,每次他也都會提醒我,”要來常看我啊,看一次少一次啊!“相信今天有不少朋友們也都聽過他的這句不好笑的玩笑話吧。
今天我們從全世界能夠齊聚一堂,悼念老萬,我相信大家都是感受到他的溫暖與睿智,也因此特別捨不得這樣一位好朋友,好同道,好夥伴,好大哥的離去。
溫暖與睿智,絕對是萬潤南這個人會給我們留下的記憶中的人格特色,或說是魅力,但除了這些人格魅力,老萬會被我們記住的還有他的擔當,他的勇敢,他的堅持。
不僅在投入中國經濟改革的推動,四通公司的創立與辛苦經營,老萬都始終展現強烈的責任感,強烈的責任感也是老萬的特色之一,我們也會永遠記住;對於他投入心血心力最多的海外民運,他同樣始終抱持強烈的責任感。也讓我們記住老萬對海外民運的期待,“隊伍不散,旗幟不倒,壓力不減。”相信我們也會記住他說過一些話,很多都已經成為被大家不斷重複傳頌的格言了:“血要熱、頭腦要冷,骨頭要硬!“ 堅持,是老萬會讓我們記住的人格特色之一,除了以此記住老萬,也讓我們一起以自己的投入,做到堅持,讓老萬的精神永遠不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