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聰社長道:新近,歐中之間大事連連,貝爾伯克外長訪中不假辭色,朔爾茨總理卻又邀李強訪德,如何解讀德中外交大戰略的走向與變化?習近平與澤倫斯基的通話,是否在歐中冰封寒意的關係間,投石問路?如何解析其事事的聯繫、意涵與影響?
筆者依然從「變」字上試著解析,有道是:物有本末,事有終始,即任何事物都有其根本與發端,有其開始、因果與終結。借此說說自己粗淺的觀察與想法,與讀者分享。
三個獨立新聞點
焦點一:4月14日,德國外長貝爾伯克在北京強調:「歐盟的對華政策與法國的對華政策是保持一致的」,她一方面表達了贊成馬克宏「歐洲一致的對華政策」,在天津「中國速度」使她印象深刻,針對德中之間的貿易問題,她表示德方高度重視供應鏈安全,不贊成「脫鉤斷鏈」,主張平等對待彼此企業;另一方面她彌補與「糾偏」馬克宏在北京的不當說法,她對秦剛直言不諱,公開批評中國在俄羅斯侵烏戰爭上的立場,以及中國的人權狀況。她還「呼籲緩和台灣海峽的沖突」,「我們不能對台灣海峽的緊張局勢無動於衷」。自由進出南海、台海符合德國的利益,軍事升級將給世界帶來「最壞的情況」。
貝爾伯克訪華後,在德國聯邦議院談及訪華印象,稱與中國關係中「制度對手這一方面越來越強」,中國不僅對外愈加有進攻性,「對內也日益有壓制性」。
焦點二:歐盟主席馮德萊恩,訪華前曾說,歐中關係目前非常不平衡,「越來越被中國國家資本主義制度造成的扭曲所影響」,因此,需要在經濟合作中去風險化,「需要在透明、可預測和互惠的基礎上重新平衡這些關係」。她特別指出:中國的人權記錄顯示,「對內加強鎮壓,對外更加強硬」。
在中國人權等方面,馮德萊恩與貝爾伯克無疑是相同和一致的。
馮德萊恩訪華後沈寂了十餘天,4月18日,她在斯特拉斯堡的歐洲議會上,發表就中歐關係的演講,她指出,「與中國脫鉤既不可行,也不可取,更不切實際。」並更進一步說明:「我們不希望切斷(與中國)在經濟、社會、政治和科學上的聯繫……中國是重要的貿易夥伴——我們每天的貿易額約為23億歐元。中歐之間大部分商品和服務貿易都是互利互惠的。」她鼓勵「更多歐洲公司進入中國市場。」她還響應馬克宏的「戰略自主權」觀點,表態道:「我相信我們能夠也必須開闢出我們自己獨特的歐洲方式,這也為我們與其他夥伴的合作留下了空間。」
焦點三:4月25日,德國明鏡報導:德國總理朔爾茨已邀請中國總理李強,於今年6月20日訪問德國,朔爾茨希望李強率團赴柏林出席德中政府磋商。
美中關係從川普時期的「全面遏制」、「脫鉤斷鏈」,反全球化等到拜登總統的策略,已經有了很大改變:將中國排除在世界供應鏈體系之外,基本不具備現實操作性,故此採取「有選擇的脫鉤」,拜登政府的對華戰略步驟:一是搭建若干新的戰略平台,重新和全球盟友建立聯繫對付中國;二是通過芯片法案、通脹法案等新產業政策扶持美企,並在計算領域、生命科技和清潔能源三大未來戰略產業上,限制美中經貿往來;三是推動「安全議程」,對中國的三大戰略產業精準打壓。
上述三新聞點,傳遞了相對一致的是:對華關係的獨立政策——「與中國不脫鉤」,相比近年來美歐協調一致的對華政策,發生了修正與偏離。
三巨頭聚會傳遞隱情
有這麽一條新聞,可能被世人忽略了。
4月17日,德國總統施泰因邁爾向德國前總理梅克爾頒發「大十字勳章」。該勳章為德國聯邦的最高功績勳章,在她之前,只有前總理康拉德·阿登納和赫爾穆特·科爾獲得過,應該說他們均代表了一個時代的傑出領袖,阿登納是西德第一任總理,主持了戰後德國的經濟復甦,並且在外交上把德國和西方牢牢綁定,為後來的繼承者建立與制定了基本政策。科爾則是促成兩德統一的第一任總理。
引人注目的是:在授獎儀式上,梅克爾邀請了朔爾茨、馮德萊恩等作為特邀嘉賓。難道這背後沒有特殊的背景、意義與因果律嗎?
從時間點來觀察:三巨頭聚會是4月17日,而馮德萊恩訪華後發表令世人驚愕的改變態度演講,發生在4月18日;朔爾茨邀請李強訪德,發生在4月25日,這在時間上是否有必然的因果關係?
從德中對華政策歷史來解析:三巨頭相會,梅克爾是否與之有歷史經驗的交流、回顧……?2005年11月,梅克爾就任總理伊始,對人權問題立場強硬,積極推行價值觀外交。2007年9月23日,她在總理官邸接見了達賴喇嘛,是德國歷史上現任總理的首例,中德關係驟然跌入低谷。梅克爾甚至對媒體直言不諱:「我是德國總理,我有權決定在哪裏和誰見面。不會因為對華貿易關係而在原則問題上妥協讓步。」2008年3月,藏區流血沖突發生時,梅克爾第一時間表示:「未來還會再接待到訪的達賴喇嘛」,其後她表明「不會出席北京奧運」,成為第一個宣布不出席奧運的大國領導人。
2008年10月,梅克爾前往北京出席亞歐峰會,她與中國總理溫家寶舉行會晤,在北京受到了熱情接待,當時跟隨她訪華的有德國工業聯合會、大眾汽車集團、西門子股份公司、蒂森克虜伯公司和戴姆勒公司的高層代表等。當時媒體報導稱:梅克爾此行訪問「為德國企業界打開了通往中國的大門」。
馮德萊恩的對華關係新態度移情後,朔爾茨邀請李強赴柏林訪問,開啟了歐中關係破冰首例,這些應該是「與中國不脫鉤」的實際行動。
外界有議論,馮德萊恩對華態度的改變,估計是訪華時北京所見所聞的影響與感觸,還有習近平不近人情當面斥責的刺激,所以沈寂了十幾天。現在看來梅克爾、朔爾茨與馮德萊恩三巨頭的柏林相會,估計尤為重要,梅克爾終於又在暗箱運作,這一天抑或將成為德國對華政策變天的又一歷史記錄。
「與中國不脫鉤」的現實思考
眼下,德國經濟與世界各國一樣,處在低谷,一蹶不振。德國聯邦統計局此前一直預估去年第四季度經濟陷於停滯,而事實卻更差,出現了0.2%的負增長逆行。
疫情過後,全球都在積極準備,為經濟復甦與發展採取措施。而作為歐盟老大的德國,在2023年第一季度經濟再次出現衰退,這對德國來說,是尤為罕見的連續兩個季度負增長,專家預計,一直要到春天之後,德國經濟才可能出現輕微的上揚。
巴黎OECD(國際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公布的最新全球經濟展望報告預測:2023年,德國GDP增速或約0.3%,2024年約為1.7%。但是根據IFO(德國經濟信息研究所)預測,2023年德國GDP可能會繼續下滑0.1%,GDP總量和2022年差不多。
為什麽會出現這樣狀況?據筆者觀察,主要是三個原因:
1、俄烏戰爭不結束,戰場就在歐洲,在德國周邊,戰爭前景與趨勢誰都說不清,德國的資本不斷流失,烏克蘭戰爭難民大量湧入,德國各州各城鎮都為難民營不足抱屈求助,物價居高不下,中下層市民的生活入不敷出,罷工罷市此起彼伏等,鑒於如此種種情況,恢復經濟建設與發展的大環境不具備。
2、德國放棄了占其能源供應40%的俄羅斯平價能源,而四處乞求經過轉手的高價能源,提高了企業產品的生產成本,在市場競爭中喪失價格優勢等。在能源不足的情況下,於今年4月關閉了最後三座核電站,無疑是雪上加霜。甚至筆者家裏的電費價格也上漲了30%以上,對企業來說更是成本災難。政府的具體補漏措施居然是重新增加開採露天煤礦,對環境保護總目標來說,無疑是關上了一扇窗,反而開啟了一道大門,關閉了還算清潔的核電站,開採露天煤礦,反而增加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3、政治干涉經濟與貿易。僅舉兩例說明:漢堡集裝箱碼頭(Hamburg Port),近年效益不佳,計劃讓中遠集團入股,卻遭遇德國經濟部、外交部等多個重要部委竭力阻攔,至今尚未塵埃落定。去年12月,德國埃爾默斯公司表示,將位於多特蒙德的芯片廠出售給Silex Microsystems AB(其母公司是一家中國企業),雙方原本已經談妥,凈購買價格約為8500萬歐元,政府又出面阻攔。
經濟政策切忌朝秦暮楚,「全面遏制」、「脫鉤斷鏈」,反全球化均不可取。
俄烏戰爭終將結束
全人類嚮往和平世界,即便是自由民主,也是建立在和平的基礎之上。關於習近平與澤倫斯基的通話一事,我想先談談幾個概念認知。
1、對「均勢戰略」與「地緣政治」的思考。
這些概念已在字面上呈現,但要真正理解,切不可忽略兩個基本點:一是「均勢戰略」與「地緣政治」理論產生的目的,簡言之:戰略均勢的形成,作用是制衡、制約各方勢力,避免世界性戰爭的爆發。倘若戰爭依然爆發,顯然是施政者對戰略思想不理解和無能的表現,造成了避戰的相反結果,是失敗與錯誤的。二是「均勢戰略」與「地緣政治」,應該從全球的政治經濟軍事勢力來平衡,倘若只是顧了歐洲範圍,而忽略了全球地域,無疑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結論是:俄烏戰爭是「均勢戰略」與「地緣政治」的嚴重失敗,世界大國政治的鼎立與制衡之勢破局,中俄聯手對付美國,美國的未來之路會十分艱難。
2、戰爭勝負與戰爭的道義、正義與否是兩回事。
俄羅斯發動對烏克蘭的侵略戰爭,全球人民義憤填膺、紛紛譴責普京領導下的俄羅斯,聲援與支持烏克蘭堅持抗俄。美國、歐盟、北約等民主國家堅持伸張正義,站在烏克蘭一邊,各國積極運送武器、捐助經費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齊聲喚:「我們不能允許普京贏得這場戰爭!」
問題是,綜觀「二戰」以來的記錄,答案並非如此。戰爭勝負,似乎與道義、正義與否無關。「二戰」後,從美國與同盟國的正義之戰結果來看:
韓戰:1950年6月-1953年7月,從政治層面來說,是反共產主義運動的正義之戰。韓國得到了聯合國軍隊(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土耳其等國)的支持,中國的志願軍也參戰,支持另一方的北朝鮮。最終於1953年7月27日在板門店簽署《朝鮮停戰協定》,朝鮮半島南北各自立國,雙方至今仍處在外交與軍事對峙中。
越戰:1955年-1975年,北越(越南共產黨領導)在中國、蘇聯的支持下,與南越(越南共和國)在美國等同盟國的支持下,持續了20餘年的戰爭,從政治層面來說,也是反共產主義運動的戰爭。這是自「二戰」以後,美國參戰人數最多、投入最多的一次戰爭。1975年,美軍還是撤出越南,最終北越擊敗南越,並統一了越南。
阿富汗戰爭:2001年-2021年,美國帶領北約盟軍,與阿富汗基地組織和塔利班發生的一場戰爭,政治意義是:標誌著美國領導的21世紀國際反恐運動。美軍在阿富汗同樣堅持了20年。2021年7月,美軍與聯軍最終還是撤離了阿富汗。
伊拉克戰爭:2003年-2011年,美國與英國、澳大利亞、波蘭等多國聯軍成功推翻薩達姆·侯賽因政權,政治意義:應該是國際反恐運動的持續深入,還有就是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對美國及其盟友構成威脅。2011年12月18日,美軍撤離,伊拉克戰爭結束。
這些戰爭,都是美國親率北約聯軍進行的戰爭,最終都是無疾而終。而這一次的俄烏戰爭,美歐、北約並未出兵,只是站在一邊聲援相助,捐助經費、運送武器等,如何能期待烏克蘭戰勝俄羅斯呢?最現實的措施應該是:儘快促成雙方停戰、談判。
俄烏停戰,應該由美歐國家來主持,美國應該努力幫助同盟國一起走上經濟復甦之路,儘量擺脫戰爭帶來的重負與不穩定,呼籲國際社會幫助烏克蘭重建。
如今,澤倫斯基在尚未知會美歐國家的情況下,直接去找習近平通電話,說明了什麽呢?
貝爾伯克言辭的政策依據
貝爾伯克外長訪華前後的言談舉止,應該說未有大的改變,只是強調了「與中國不脫鉤」。
以價值觀為基礎的外交政策,不是貝爾伯克外長的發明與創造,是德國的長期外交政策。2007年10月,在梅克爾執政時期,通過了一份亞洲政策文件,闡述了外交政策中更多價值取向的重要性,該文件讚揚了日本、印度、韓國和台灣是民主體制最鞏固的亞洲國家,德國應加強與同享「共同價值」亞洲國家的雙邊關系,並與美國及澳洲合作。
2020年9月1日,德國政府發布《印太準則》,不僅表明了德國將介入印太地區事務,還將推動「印太戰略」的歐洲化,明確表述了美歐在印太地區的戰略一致性。《印太準則》重申了兩點:1、南中國海和太平洋,倘若該地區發生沖突,便會損害該地區的安全與穩定,將對德國產生直接影響。2、歐盟的價值,在歐盟以外地區同樣有效,德國堅持人權價值觀、國際貿易公平等原則,並堅持同印太地區的「與德國共享民主與自由原則」國家(應該包含台灣)緊密合作。這些均是梅克爾執政時期的基本立場。
結語:兩個關注點
一、歐中關係未來的走向,取決於法中、德中關係,如今馬克宏、朔爾茨、馮德萊恩都在堅持「與中國不脫鉤」,是否預示著歐中關係的復甦?梅克爾2005年11月執政初始,德中關係陷於冰點,直至2008年10月梅克爾訪問北京,正式打開與中國交往的大門,經歷了幾乎三年的低潮時期。梅克爾與中國合作、交往,她的原則與方式是「人權務虛、經貿務實」,現今歐中採取「與中國不脫鉤」,是否也在逐漸步入梅克爾的老路?
二、都在議論「兩岸戰爭」,這與中共兩會精神不相符。筆者曾寫過「解讀『兩會』主旨的政策調整」一文,主要表述:台灣問題中共採取舒緩政策,其表述是:「兩岸血脈相連,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完善增進台灣同胞福祉的制度和政策,推動兩岸共同弘揚中華文化,同心共創復興偉業。」中共將台灣問題輕輕放下、撫慰並舉,「和統」已成為中共的主旋律。此外,中共把一切放下,直面美國問題,兩會的「鬥爭」焦點是美國。中共不會重蹈俄羅斯覆轍,步入「代理人戰爭」陷阱,而是將矛頭直指美國。新近美中博弈,針鋒相對、互不退讓。王毅說「中方必將奉陪到底」,這應該是中共的最終決策。
故此,筆者的判斷是:台海有事,發生戰爭,將是美中的直接戰爭,這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銳傳媒》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