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忙了一天,回到家,老婆問我,看了她早上line李筱峰今天臉書貼的他15年前(2008.5)登於自由時報的一篇舊文《從卓別林說到林志玲》沒?
我說,「還沒,明天德國國慶日放假,今天好幾件事趕著弄完。」
「非常值得一讀」老婆說。
我坐下來,滑手機再讀一遍筱峰這一篇我以前當然已讀過的文章。 「非常值得一讀再讀!」讀完後,我對老婆這麼說:
我1949年隻身來台的父親為我取的名字裏有個「志」,後面接個「偉」。我自己的解讀:「偉」者,不「違志」也。但何謂「志」也?志者,至也,目標也。追求或以一「高貴的理想」為目標,永矢弗諼 – 永誓不忘的意思。為何強調「永誓不忘」?因為很容易想要放棄、忘掉理想。為了要避免衝突而趨就現實或向現實低頭。最後,就乾脆轉而趨炎附勢,這是一種自衛機制吧。 而大家一起來,對趨炎附勢就趨之若鶩了。按照孟子的說法,有志於一高貴的理想,久之就會形成一股氣質,一股所謂威武不能屈,富貴不能淫的氣質,彷若有節撐腰使不折也。不折,即遇到壓力、面臨衝突仍挺得住,此氣節也,此「不俗」之體現也。俗,就會把「高價」等同於「高貴」,故追求「高價的物質」常會被誤導為「高貴的成就」。

然而,物質之超越,卻正是高貴之所在也。惟其如此,才能作到不趨炎附勢而中流砥柱。因此,能作得到,叫「之為氣節」,作不到,叫「為之氣結」。而說真的,一直到1982年出國之前,我的「偉大志向」和「報效黨國」(雖然從不曾入黨)密切結合。出國後,才得知台灣有很多台語所說的「人格者」。這些人不但超越物質,更超越生命。彼時,才知在這些人格者面前,我(們)是何等渺小!筱峰的感觸,我很能體會:經歴了黨國半世紀的人格扭曲之後,台灣人面對另一個更為邪惡的中共魔靈時,卻仍舊無法整體昇華出高貴的靈魂。至於那些戒嚴時代與狼共舞者,如今很多根本就直接無縫接軌到新的共主了。
雖然筱峰講的似乎聚焦於「藝人」,但是我知道,令他感觸的是「藝人」,令他感慨的卻是「狼人」。
轉載之謝志偉大使臉書
從卓別林說到林志玲
「吾衰矣,久矣!吾不復夢見卓別林。」最近看到台灣的「藝人」爭先恐後地去尬上北京奧運舞台的一角,使我想起久未夢見的卓別林。
卓別林是一位我頗欣賞的藝術家,我欣賞他,不只是因為他集編導、表演、作曲於一身,也不只因他詼諧的演技,而是因為他有深邃的哲學內涵與社會正義。卓別林說:「我信仰自由,這是我的全部政治見解。」為此,他不理會納粹德國外交人員與美國法西斯團體的施壓,毅然編攝《大獨裁者》,不惜得罪政治勢力,向好萊塢宣戰。
我又想起了樂聖貝多芬。有一次貝多芬在公園散步,遇到一位伯爵,伯爵藉機邀請貝多芬到官邸去演奏。貝多芬謝絕說:「對不起,像你們這樣的伯爵很多,但貝多芬只有一個,不能隨便演奏!」貝多芬有這樣的志氣,怪不得他原先寫好要送給拿破崙的第三號交響曲,最後在聽到拿破崙稱帝的消息之後,一氣之下扔進了垃圾桶!
我又想起了蕭邦。這位拒絕為外來統治者演奏的波蘭音樂家,帶著一把波蘭的泥土出國。在聞知波蘭正爆發反抗帝俄統治的革命時,內心掙扎著是否要回國參加革命,最後雖因父親的勸阻沒有回國,但蕭邦為多難的祖國哭泣、禱告,終於化悲憤為音符,寫下了不朽名作─C小調革命練習曲。
藝術家不僅擅長創造,最重要的是要有人類遠大的價值與正義感,諸如:人道、慈悲、人權、自由、民主…。這樣的內涵與精神,才是藝術的極致。真正的藝術家是不會隨波逐流,更不會趨炎附勢的。當然更不會取悅觀眾,趕集上市,把藝術當商品賣。
名演員李察吉爾關心西藏問題,對他有何好處?大導演史蒂芬史匹柏為了中國助長蘇丹暴行,拒絕再當北京奧運的海外藝術顧問,對他有何好處?冰島歌后碧玉(Bjork Gudmundsdottir)在上海演唱〈宣佈獨立〉一曲,公開支持西藏獨立,對她有何好處?這些藝術工作者為何不迷信「政治歸政治,藝術歸藝術」,而勇於替被壓迫者呼號?也許可以藉史匹柏的這句話回答:「我的良知不允許我繼續像平常那樣工作。」
然而台灣藝人的良知是什麼?當北京奧運的聖火到處受到抵制而顏面盡失之時、當西藏人遭受北京政權屠殺而血流不止時、當中國的一千多顆飛彈繼續威脅台灣時,你們趕著替北京奧運唱歌表演是為了什麼?「藝人」的「藝」,不就是「藝術」的「藝」嗎?你們的藝術內涵又是什麼?
總統大選期間,有位張姓女藝人恬不知恥的說:「我們才不在乎馬英九有沒有拿美國綠卡,只要能把經濟拚好,火星人來當總統都可以。」原來這般「藝人」的「藝術觀」是「向錢看」的。怪不得有那麼多的「藝人」汲汲營營挺「藍」又挺「紅」。挺「藍」是因為藍色政黨長期擁有媒體影視的龐大資源;挺「紅」是因為紅色政權統治下的「祖國」擁有廣大的聽眾市場,這確實夠讓他們「拚經濟」了!
為了「拚經濟」,台灣的「藝人」患了骨質疏鬆症!想起去年西藏小姐次仁瓊達拒絕接受「中國西藏」的名義,憤而退出國際旅遊小姐選美,而台灣的小姐卻麻木無知地披著「Chinese Taipei」名條走秀;想起崇尚人權、支持台灣獨立的中國青年組成的「盤谷樂團」,寧可批判中共政權而被迫流亡國外,而台灣的「藝人」卻為了趕中國市場,寧可自貶台灣國格去稱呼中華人民共和國為「內地」。
走筆至此,看到電視上又播放著林志玲在北京故宮大廟歌唱作秀的鏡頭,我忽然覺得,這位稱呼中國叫「內地」的台灣名模,外表清純,但要她了解卓別林、貝多芬、蕭邦的精神,恐怕有點強人所難吧!
作者李筱峰現任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教授,本文同時收錄於:www.jimlee.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