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月26日星期五晚上的巴黎奧運會開幕式上,有一個節目在世界範圍內引發了非常大的反響。不少人認為,這一節目中的變裝皇後模仿了文藝復興時期達芬奇的一幅著名的作品:最後的晚餐,冒犯了基督教,並因此引發了極大的爭議。就此,法國世界報周一刊出文章表示,奧運會開幕式上這一備受爭議的節目其實是受奧林匹斯眾神宴的啟發的,奧林匹斯眾神宴這一主題是多幅畫作的靈感來源。
署名菲利普·達根(Philippe Dagen)的文章寫道,在這一引發非常大反響的節目中,歌手菲利普·凱特琳 (Philippe Katerine)幾乎是赤身裸體,他的身體被塗成了藍色。在菲利普·凱特琳的身後,十多名變裝皇後以誇張的姿勢舞動着,並在一個長條型的桌子的後面坐成一排,正中間的人的頭上還有光環樣的裝飾。各宗教都指控歌手菲利普·凱特琳的行為猥褻,沒有廉恥,侮辱了基督教,法國主教會議也表示對“基督教受到的嘲笑和嘲笑的場面”感到遺憾。各宗教教會認為這一節目是在模仿《最後的晚餐》,也就是基督受難前的最後一餐。這一主題啟發了無數的藝術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是達芬奇在1495年到1498年期間所創作的一幅壁畫。
根據基督教的傳統說法,耶穌基督受難前,他和他的十二個使徒聚在一起,吃了最後一頓飯。法國世界報表示,最後的晚餐中的人數是13個人,僅僅是這個數字就足以證明巴黎奧運開幕式導演托馬斯·喬利設計的節目場景與《最後的晚餐》沒有任何聯繫,因為托馬斯·喬利設計的節目中,人數要多得多。造成人們誤解的原因來源於舞台表演的設計,在開幕式的節目中,變裝皇後們坐在一張疑似桌子的後面,最中間的人物的頭上還有代表光環的裝飾品,但是,這張疑似桌子上並沒有《最後的晚餐》作品中都會有的菜餚和飲料。
更重要的是,菲利普·凱特琳的裝扮,也就是說,他的裸體、他的鬍鬚、他身上的藤蔓枝條和花朵王冠,他身下的裝滿了水果和鮮花的托盤:一切的一切都表明他是希臘神話中狄俄尼索斯神也就是酒神的化身。在古羅馬人那裡,狄俄尼索斯神被稱為巴克斯神。在藝術作品中,辨認一個人物是否是酒神的標誌物通常是葡萄樹、葡萄酒或葡萄葉子。酒神被認為是大自然和生育力的保護者。很多畫家都畫過酒神,在提香(Titian)1520至1523年期間的一幅畫上,酒神巴克斯完全是赤身裸體。
在希臘,酒神還是悲劇之父,但這一角色並不是巴黎奧運開幕式導演托馬斯·喬利要表現的。
托馬斯·喬利7月28日星期日接受法國BFM-TV電視台採訪時說,他們設想的,“是一個與奧林匹斯眾神有聯繫的大型異教徒歡慶的場面,奧林匹斯…奧林匹亞…奧林匹克運動會。”托馬斯·喬利還提到,酒神是塞納河河神的父親。這樣設想的節目自然是和巴黎奧運主題緊密掛鉤的。
因此,啟發奧運開幕式節目的是眾神宴。眾神宴是奧林匹斯山上的一次聚會,奧林匹斯山上的一眾女神和男神都去參加了聚會。
法國世界報表示,從文藝復興到17世紀,從拉斐爾到雅各布·喬丹斯再到北歐風格主義者,眾神宴這個主題曾經被廣泛使用,因為它特別能夠啟發藝術家們去創新。在這些畫作中,不論是男神還是女神都是處於自然的狀態,有時擺出淫蕩的姿勢。這些都是歡樂的表現。巴黎奧運開幕式導演托馬斯·喬利想表現的正是歡樂。
法國世界報周一還刊出了荷蘭畫家Jan Harmensz van Bijlert在1635-1640年期間畫的一幅“眾神宴”。
這幅畫確實和有爭議的奧運節目神似。這幅“眾神宴”目前保存在法國第戎的馬格寧博物館內。但是,這幅畫的名字“奧林匹盛宴”是該博物館在1938年成立時,收藏家莫里斯·馬格寧給它起的名字。到底是不是這幅畫給了巴黎奧運開幕式編導團隊以靈感呢?目前還不得而知。
轉載自《法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