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鹿奶粉事件已過去16年,這一食品安全事故引發的健康問題依然備受關注。2008年曝光的三鹿奶粉中非法添加了三聚氰胺,這種無法被人體吸收的化合物極易在腎臟中積聚,導致腎結石,並可能對神經系統和生殖系統產生長期危害。
2024年9月11日,荷蘭阿姆斯特丹的水壩廣場上,一名坐在輪椅上的女士舉著標語,紀念三鹿奶粉事件16周年,並抗議中國政府在此事件上的不作為。2008年,時任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公開了三鹿奶粉食品安全事件,政府隨即啟動國家一級應急響應,篩查出近30萬名患有腎結石的嬰幼兒,其中部分病例導致死亡。
此次紀念活動引發了對該事件的重新審視,特別是受害者的健康狀況。2008年,政府為4歲以下的兒童提供免費體檢,但忽視了長期的醫療追蹤和科學評估。此後,研究顯示三聚氰胺不僅損傷腎臟,還可能對大腦發育造成損害,具有神經毒性。然而,這一發現未被官方或醫學界廣泛討論。
一位受害者王琳娜,在嬰兒時期飲用三鹿奶粉後被確診為腎結石,五歲時出現癲癇癥狀,疑似與三聚氰胺有關。盡管王琳娜的母親郭彩虹多次提出懷疑,但未得到回應。這一現象並非孤立,許多受害者也出現了發育遲緩等問題,但政府對這30萬受害者的長期健康追蹤幾乎缺失。
此外,事件背後的系統性失職同樣令人擔憂。地方政府和三鹿企業之間的勾結導致問題奶粉長期流通,危害了大量消費者的健康。即便在問題曝光後,政府的隱瞞和打壓依然存在。一些患者家屬早在2008年3月便向衛生部門反映問題,但直到9月才公開。同時,政府對統計數據進行限制,排除了一些受害者,官方公布的受害人數遠低於實際數據。
如今,許多受害者已年滿18歲,根據政策,超過18歲的健康問題不再由政府負責。這一政策讓原本就缺乏保障的受害者陷入更加不確定的境地。16周年的紀念成為重新審視受害者權利的重要契機。
郭彩虹呼籲,政府和社會應重新啟動對三聚氰胺的全面調查,明確其對人體的長期毒性,保障受害者的知情權和健康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