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之聲編者按:我們的世界不僅被戰爭、暴力、屠殺、恐襲攪得天翻地覆,也被那些大洋彼岸的自戀狂人不斷騷擾。美國人選了一個說謊、犯罪者川普為總統,此君又欽定一個口無遮攔、自我感覺超強的「天才」馬斯克為貼身親信,兩人唱雙簧,直接對媒體下手。馬斯克的智商很高,錢袋子也鼓脹,但是他的人文知識、歷史知識缺缺,卻大言不饞,對歐洲政治指手畫腳,暴露自己的淺薄無知。如今美國網絡巨頭Meta的首席執行官紮克伯格也開始向權力和金錢下跪,宣布結束旗下社交媒體上現有的事實核查機制,為此討好喜歡說話如放屁一般不負責任的川普。放眼全球,令人痛心疾首,情何以堪。)
距離美國新當選總統特朗普宣誓就職開始其第二任期的日子只剩下10天,9日出版的法國全國性大報的頭版主題流露出對這一前景的不安。«費加羅報»、«回聲報»和«十字架報»不約而同,聚焦作為特朗普新執政團隊要員的億萬富豪伊隆-馬斯克的種種言論給歐洲帶來的困擾。法共«人道報»則以特朗普的新霸權主義作為頭版標題。
«費加羅報»:伊隆-馬斯克頻繁的外交動作令歐洲不安
特朗普和他的新執政團隊雖然尚沒有正式走馬上任,但其中成員伊隆-馬斯克似乎早已開始左右出擊。«費加羅報»頭版標題寫着:伊隆-馬斯克頻繁的外交動作令歐洲不安。頭版社論文章寫道:歐洲自以為為特朗普重返白宮做好了應對準備,卻沒有料到伊隆-馬斯克的出現。文章稱這位億萬富豪猶如一個“不安分的妖魔”。糟糕的是馬斯克不僅有巨大的財富和X-推特平台上兩億一千二百萬的粉絲,而且他還開始熱衷地緣政治,令人不安地傾向專斷獨行者以及民族主義政黨。歐洲擔心他會利用旗下的推特平台動員那些對傳統政黨失望的選民,建立一種“反動國際”。
«十字架報»:歐洲面對伊隆-馬斯克攻勢
«十字架報»在頭版以“歐洲面對伊隆-馬斯克攻勢”為題指出,這位特朗普的貼身支持者不斷在旗下的社交媒體推特平台上,對歐洲機構以及歐洲領導人發動攻擊。該報社論文章認為,這種種言論意在打亂美國的對話者的方寸,讓自己有更多勝算。特朗普藉助購買力和移民兩大議題在大選中獲勝。上任後,他會立即在這兩個議題上採取行動。在國際關係議題上,他的首要目的很明確:保證美國的優勢、遏制中國、鬆綁政治與軍事聯盟尤其是北約組織對美國的約束,開展更支持化石能源的外交,這意味着美國將重返中東。至於歐洲,特朗普要把歐洲蛻變成服務於美國利益的機會之地。文章就此指出,歐洲若想抵抗這種攻勢,就必須團結起來,組織起來,才能把握歐洲大陸的未來。
«回聲報»:紮克伯格與馬斯克挑戰歐洲
«回聲報»不僅注意到了伊隆-馬斯克,還看到了社交媒體臉書的創辦人紮克伯格。頭版以醒目標題寫道:紮克伯格與馬斯克挑戰歐洲:伊隆-馬斯克在其推特平台上大張旗鼓地與德國極右翼政黨辯論違反了不幹涉他國內政的原則,馬克-紮克伯格則與他這位競爭者立場一致,拆解臉書平台以及短視頻平台Instagram上過濾偏激與不實內容的各種措施。該報的社論文章以“意識形態海嘯”形容這種被法國總統馬克龍稱為“新反動國際”的局面,認為它已經遠超出了政治辯論範疇,反映出的是伊隆-馬斯克與特朗普精心準備並執行的一個科技與工業戰略,目的是徹底拉開美國與世界其它地區的科技差距,加速美國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創新,鬆綁社交媒體。要達到這個目的,就需要人工智能不受任何疏導制約,並得到儘可能多元的內容的滋養。文章認為,美國與全世界作對,歐洲不應當選邊站,而是應當捍衛自己的價值觀和原則。作者堅信歐洲有這樣的能力。歐洲對社交平台的疏導制約規則可以讓歐洲應對網絡上那些不實內容的傳播。文章呼籲歐洲不要聽命於伊隆-馬斯克這樣的法外之人,歐洲的監管機制還有能力避免世界跌入一種個人自由至上的瘋狂。
«解放報 »和«人道報»:特朗普和他的新帝國主義
«解放報 »和«人道報»今天都特別針對特朗普要將加拿大併入美國、要買下格陵蘭島、要收回巴拿馬運河的言論,關注特朗普第二任期下美國的帝國霸權傾向。«解放報»的文章指出,常常難以分辨特朗普的發言是挑釁還是威脅。文章引述法國智庫國際關係與戰略研究所研究員Romuald Sciora 指出,特朗普與他未來的國務卿盧比奧都對國際關係格局有相同的非常清晰的看法, 認為必須徹底推翻多邊機制以及自二戰以來的規則。這是一種帝國主義政策。文章寫道,特朗普看懂了強者為王的新世界格局,正如«紐約時報»一篇社評對特朗普外交政策的總結:除了想顯示自己的強硬,特朗普還在意什麼?
«人道報»社論文章寫道,特朗普如今已經脫去和平先生的偽裝。美國開始與俄羅斯尤其是中國的戰略競爭,想不惜代價阻止中國的經濟擴張。作者提醒人們不要對特朗普掉以輕心,認為特朗普絕不是孤立主義者,他會毫不猶豫地點燃美國利益所需要的戰爭導火線。
轉載自《法廣》法國報紙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