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戰後國際體制的建構architecture是精密複雜的sophisticated,一旦被破壞,要重建不知道要花多少時間,以及巨大的成本。」
「更別提這個國際體制是經歷過慘烈的戰爭才建立起來的。」「經過戰爭,人們失去了那麼多,終於願意反省,才建立了戰後的國際體制。」「或許,還要再經歷一次大戰,國際體制才能夠重建起來。」
「我希望不是這樣。」
這是周奕成在他臉書上PO出的一段對話,訪客是來自美國華府的近七十歲的資深外交政策專家。這段話也是近日不少國關老師們的感慨。
星宿派的挺川徒眾們
川普在烏克蘭問題上的一頓輸出,令許多川粉與網紅們無底線的為他辯解。不過幾個月前,這些人還在力挺烏克蘭,現在卻如同星宿派的徒眾們,老闆風向一變,澤倫斯基馬上從抗俄英雄變成了不知好歹的混帳東西。川普說烏克蘭是挑起戰爭者,明顯就是失言,否則他後來不會改口。問題是,高階政治人物們掌握著比我們死老百姓多得多的訊息,不應該犯這種低級錯誤。當他們不論是急怒攻心,還是得意忘形,這種巨大的低級錯誤,通常反映著他們內心某種真實的想法、價值,或認知,從而也會影響著日後的政策走向。
對歷史人物或知名人物的崇拜與讚賞,通常也暗示著這個領導者想要模仿,或未來期待促成的世界樣貌。川普未當總統前,曾寫信給普丁表達他對普丁的崇拜之情,顯示他對強力統治,甚至獨裁者的期待。川普愛講談判與交易,甚至引以為傲,誇大自己,極限施壓,鬥而不破,快速成交,是其成功法門,而且他覺得由商人來辦外交,會比現在這些外交家好得多。講白點,他更喜歡當「老闆」,而不是當「老大」。總裁在公司裡不需要朋友,但老大需要兄弟挺他。他喜歡總裁對總裁,談談就搞定一切的「交易」,而不是事事要顧東顧西,多方協調,促膝懇談,說服眾人才能行動,叫人去頂罪還得給安家費的「交心」。他的世界觀,是雅爾達會議那種,羅斯福,邱吉爾,史達林三個人,找個度假聖地聊聊,就搞定了二戰後世界格局的運作模式。如果放到今天,他可能把邱吉爾當作澤倫斯基一樣踢出圈外,因為英國早就被打殘了。事實上,戰後世界格局,也是由一個陸權老大蘇聯,一個海權老大美國所決定的,華約與北約,不過是這兩個老大意志的延伸而已。
所以,他一上來,出手就是「老鄉見老鄉,見面先開槍」。他捅了加拿大、墨西哥、巴拿馬、烏克蘭、丹麥、整個北約與歐盟,還波及台灣的晶片產業。被捅的這些國家,即使低頭,也不會心服,過個一年半載,遲早會找到應付之法。就像關原之戰的西軍,石田三成能威逼利誘各方大名帶兵上戰場,但接觸即潰,甚至倒戈,因為大家覺得德川家康比較好相處。川普看似維護了美國最大利益,實際上瓦解了整個雅爾達會議後的集體安全體系。川普一心想效法雷根,連口號都是抄他的,但雷根可沒有瓦解北約。他又想學尼克森的「聯中制俄」,反過來玩「聯俄制中」,問題是當年中共與蘇聯已經吵了快10年,1969年還在珍寶島上打了起來,現在中共與俄羅斯關係好到「上不封頂」,合作搞事「下無底線」,根本看不出雙方翻臉的理由,川普憑張嘴和關稅,撬得動嗎?
美烏間的礦產協議更是個徹底的騙術。美國逐漸退出烏克蘭是為了減少消耗資源,但若要保護美國在烏的礦業資產與運輸路線,勢必要向烏克蘭,尤其是主要礦藏的烏東派兵,至少派出黑水公司那種私人傭兵,俄羅斯肯嗎?就算俄羅斯點頭,烏東那幾個已經獨立的共和國,不會縱容民兵洗劫嗎?川普團隊宣稱美國投資可以改善當地生活條件,由此帶來和平與繁榮,更是屁話中的屁話。
川普管你「韭菜」死活
各位可以去看看《阿富汗文件》這本書,美國在阿富汗駐軍20年,幫當地修水壩、開馬路、建房子,但常常水壩沒修好,施工隊就被游擊隊宰了,要不然就是幾千萬修的水壩,一晚上就給炸了。該書的結論是:在沒有充份的安全保障之前,任何經濟建設與投資都是不值得的,因為無法保有。從越南的戰略村,到阿富汗的助民計劃,美國在「治安戰」中從未贏得勝利,因為那是個比「華盛頓泥沼」更大、更深的沼澤,更多的貪腐,更無休止的資源耗費。俄羅斯帝國或共產國家之所以能清理這些新領地沼澤,是因為他們承襲了成吉思汗那套沒人性的搞法,要嘛徹底臣服,要嘛徹底殺光,連貓狗都無法倖免,再不然就是整批遷移洗人口。葉卡婕琳娜大帝就是如此對付烏克蘭和克里米亞的,這也是現今該區成為俄語區的由來。加里寧格勒原本叫柯尼斯堡,是條頓武士與普魯士帝國的發家之地,二戰後劃給蘇聯,史達林把所有居民趕走,全部換成俄羅斯人進駐,才穩穩控制住此地。川普想把加沙所有居民都遷走,顯示他是有此種企圖的,問題是在民主自由的世界中,他做不到而已。
換句話說,川普現在腦中的世界地圖,是一隻展翅的美國鷹。整個美洲是其身體,大西洋東岸與太平洋西岸,則是老鷹的翅膀邊緣。這是一種「戰略收縮」,根本原因是美國沒錢了,連借債都借不下去了。美國根本打不起拜登宣稱的「三場戰爭」,連傳統上「一個半戰爭(歐洲一個,亞洲半個)」都打不起,所以不論是歐陸北約,還是「印太戰略」,美國都不想再撐下去,也撐不下去。這隻美國鷹管海,俄羅斯那隻熊管陸,習近平管中國,有事咱仨人喬一喬就得了,仗就別打了,其他人?誰會管韭菜的死活?
說實話,原本我不是川黑,也不是川粉,但在川普這一波處理俄烏戰爭後,我開始高度懷疑川普的大戰略架構。他的一系列操作,先把所有朋友盟友都得罪光了,大哥沒有了小弟,那也不過是個董事長,再有錢也不過是成天上酒店,聽人喊川董。但國際政治的核心,不在於你左派或右派,也不在於你有多「派」?而是你毀掉一個系統或架構,就必須找出另一個系統來「取代」,而且毀棄與取代是幾乎「同步」進行的。1945年二戰結束,美國在1947年便推出「馬歇爾計劃」重建歐洲經濟。但1948年柏林危機,顯示蘇聯將強力干擾德國的經濟復甦,於是1949年美國、英國、法國便聯手推出了北約。其間還貫穿著邱吉爾在1946年便公開講出的「鐵幕」概念,二戰後的兩極體系才就此定型。而這個體系從一開始,就是以美國的經濟利益若干犧牲,來換取歐陸國家成長繁榮,支撐住自由世界與共產世界的邊界,並且以軍事力量嚇阻不要發生戰爭。即使後來蘇聯解體後,美國大推的全球化,也是以經濟的流動增長,來取代傳統的資產負債表概念,美國並不在每個領域中都得利,但能在流動中讓富者更富,貧者就再說了。
但我們在川普身上,看不出他取代現有集體安全體系具體方案,只看到他想以簡單的雙邊會談,強強聯手,雅爾達式的巨頭密會,來取代現有集體安全體系,與美國自由世界聯盟的企圖,美俄利雅德會議便是其展現。問題來了,川普這麼做,是真的想聯俄制中,消滅中共嗎?我開始高度懷疑。川普不只一次說他欣賞習近平,跟習大大是好朋友,他是個優秀的人。這種說法完全符合他書中所言,極線施壓,但人情留一線,以便達成交易的玩法。而且,川普從不正面回應,如果台海戰爭,他會不會出兵?他只會說「不會發生戰爭」。也就是說,他期待的是一場與習近平的交易,只要習願意低頭認慫就行,他沒有要消滅習近平,沒有要消滅中國共產黨,川、普、習,是可以談談就搞定整個世界大小事的,大家別想太多了。
問題是,雅爾達會議已經過去80年,還有可能複製嗎?恐怕很難。俄羅斯遠不如前蘇聯的強大,美國也不如二戰後那麼富足,中國更是不是他自己宣稱和自以為的那麼威武,三個掛尿袋、打點滴、坐輪椅的大國領袖,就算達成了協議,外頭的小弟們會聽嗎?恐怕裡頭還在舉杯哈囉,外頭已經打成一鍋粥了。
塌房永遠比蓋樓快
多年前有本很有名的書,用人格心理學描寫雅爾達會議整個過程。書的封面是一個很漂亮的煙灰缸,架著一根煙斗、一支雪茄,和一根紙菸。書中寫的故事大致是:史達林抽煙斗,老謀深算,耐心十足;邱吉爾抽雪茄,非常兇悍,什麼都沒有,卻很敢要;羅斯福抽紙煙,性格浮躁,常被兩人一拉一唱,弄得心煩意躁,舉棋難定。照現在形勢看來,如果再來一次雅爾達,恐怕是普丁叼著雪茄,不斷恐嚇;習近平舉著煙斗,斗內卻沒有煙絲,暗中盤算著自己最大利益;川普只能在旁邊捲他的紙煙,想遞給兩人抽,但那兩位卻拆了他的捲煙紙來寫合約,美國領導者仍舊是最浮躁而被玩死的那個。在談判中,敢於破裂的一方可能是贏家,但在談判後,可以背棄承諾而不受制裁的那一方,才會是談判後最終的贏家。民主國家的領導者很難完全背信棄義,但獨裁者可以,就跟前述的人口遷移一樣,。
所以,大家把板凳抓緊了,我不覺得川普有他自以為的那麼厲害,毀掉一個幾十年來多少一流心智搭建起來的架構,只需要一個人的瘋狂,但設計出另一個足起取代現有機制的架構,卻遠比那些喊著「讓XX再次偉大」的領導者們想像的困難。甚至,至今我們都還沒有看到個像樣的替代方案,但川普卻急著毀掉它。一個民主自由的聯盟體系,是一個足以服眾的老大,而不是個英明神武,獨斷獨行的總裁。
我們要面對的是一個8+9,成天喊著要強佔咱們的老屋,但原本的靠山卻來了個老屁孩當上山大王,成天喊著「這不是肯德基」,砸光家人朋友的飯碗和玩具。媽呀!這世界怎麼可以混亂成這樣?氣候變遷可能70多年前就開始了,要不怎麼養出這麼多瘋狂老人,還一次長出三個?川普也許不是真想重回「孤立主義」,但讓他這麼繼續搞下去,應該不用多久,美國就會變成實質的「被孤立主義」,不信就讓子彈再飛一會兒,塌房永遠比蓋樓快的。
轉載自《上報》作者為前親民黨文宣部副主任、專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