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是民族存在的關鍵因素之一——我的記憶
1999年11月17日,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UNESCO)宣布將2月21日定為「國際母語日」。
這一紀念日最初被稱為「母語運動日」,是為了緬懷在捍衛孟加拉語的鬥爭中犧牲的大學生。1952年,當孟加拉地區仍屬巴基斯坦的一部分時,人民要求承認孟加拉語為國家官方語言。2月21日,警察向示威者開槍,當場打死5人。在孟加拉於1971年3月26日從巴基斯坦獨立後,人們為這五位「語言英雄」建立了紀念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通過這一決議,旨在促進母語的使用,保護語言多樣性,並防止世界各地的語言瀕臨滅絕。
語言正面臨全球性威脅
據統計,世界上共有7000多種語言,但其中96%僅由全球4%的人口使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部門警告稱,全球超過一半的語言正面臨滅絕的風險,每兩周就有一種語言消失。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未來幾個世紀內,全球可能只剩下幾百種語言。
語言、文化與主權
任何語言的生存與發展,都取決於使用它的人及其文化、傳統和價值觀。然而,只有當人們對自己的土地擁有主權,這些元素才能得到保護和加強。
不幸的是,自從東突厥斯坦落入中國殖民統治後,中國政府的同化政策嚴重破壞了維吾爾語。維吾爾族世世代代被迫多次更換書寫體系,導致文字傳承中斷。盡管面臨這些阻礙,維吾爾語仍然被一代代傳承下來。
維吾爾語:古老而豐富的語言遺產
維吾爾語是最古老的突厥語之一,並擁有悠久的書面歷史。在吐魯番阿斯塔那墓地,考古學家發現了一份公元480年的古代文獻,其文字基於粟特字母的維吾爾文書寫。
自公元740年建立突厥烏古斯汗國以來,維吾爾人使用了多種文字,包括鄂爾渾—葉尼塞文、粟特文、摩尼教文等。維吾爾學者對其他文化產生了深遠影響。例如,13世紀,維吾爾學者塔塔·通噶(Tata Tonga)將維吾爾文改編成蒙古文,這一文字系統至今仍在使用。
考古證據表明,維吾爾人歷史上至少使用過13種不同的文字,包括:
•鄂爾渾—葉尼塞文
•古維吾爾文
•粟特文
•摩尼教文
•婆羅米文
•梵文
•塞文
•察合台文 等等。
維吾爾學者還用母語創作了許多重要的文學作品。例如,馬哈茂德·喀什噶裏的《突厥語大詞典》和優素福·哈斯·哈吉甫的《福樂智慧》均用維吾爾突厥語寫成,後被翻譯成多種語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曾宣布2008年為“國際馬哈茂德·喀什噶裏年”以表彰其貢獻。
維吾爾語屬於阿爾泰語系東部突厥語族(維吾爾—葛邏祿語支),與烏茲別克語關系密切。根據語言排名,維吾爾語位列世界上最廣泛使用語言的前100名,排名第98位。
維吾爾語正面臨威脅
盡管維吾爾語擁有悠久的歷史,但由於中國政府的文化滅絕政策,它正面臨嚴重威脅:
•維吾爾語教育在學校中被全面禁止。
•用維吾爾語出版作品的作家被監禁。
•數百萬維吾爾兒童、青年和成人被強行關押在“再教育營”中,被迫放棄母語,只能學習漢語。
•在東突厥斯坦,維吾爾人無法慶祝國際母語日,也不能自由使用母語進行交流、書寫或出版,否則將面臨嚴重後果。

維吾爾僑民的語言保護行動
由於在東突厥斯坦內部無法保護維吾爾語,全球維吾爾僑民肩負起了這一責任:
•維吾爾人在海外建立母語學校,教授孩子們學習維吾爾語。
•線上維吾爾語課程被廣泛開設。
•每年2月21日,全球各地的維吾爾人都會舉辦國際母語日慶祝活動,強調保護語言的重要性。
在中國政府積極試圖消滅維吾爾語言的情況下,保護和傳承它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緊迫。
致所有為維吾爾語奮鬥的人
向所有致力於保護和教授維吾爾語的教育者、活動人士、家長和社區成員表達最深的敬意。你們的努力不會白費。
正如1952年孟加拉的大學生為了自己的母語獻出生命一樣,你們今天所做的事情也正在書寫歷史。你們正在守護一個民族的靈魂,確保未來的維吾爾世代能夠繼續用母語交流、書寫和夢想。
值此國際母語日之際,我向所有維吾爾人以及支持我們鬥爭的人們致以最誠摯的祝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