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新聞雲》記者魏有德報導:大陸聞泰科技控股的安世半導體(Nexperia)近日遭荷蘭政府以「國家安全」為由凍結全球營運,事件引起全球半導體產業關注。聞泰科技13日深夜發表嚴正聲明,批評荷蘭政府的決定是「將商業問題政治化的過度干預」,並強調將透過法律與外交途徑捍衛企業權益。
9月30日,荷蘭經濟事務與氣候政策部對安世下達了一份「部長令」,要求安世全球30個主體一年內不得調整資產、知識產權、業務和人員;其次是來自安世半導體內部,10月1日,安世的三名外籍高管向荷蘭企業法庭提交了啟動對公司調查與採取臨時措施的緊急請求。
安世半導體母企業聞泰科技回應稱,安世自被收購以來一向依法合規營運,長期為歐洲半導體產業貢獻價值,在荷蘭、德國與英國均設有研發與製造中心,五年內為荷蘭貢獻1.3億歐元稅收。公司營收於2022年達23.6億歐元,毛利率提升至42.4%,今(2025)年已實現「零負債」運行。
聞泰科技表示,安世的研發投入自2019年起翻倍增長,今年達2.84億歐元,全球新專利申請量創歷史新高。公司強調,安世半導體在汽車、工業與能源領域的成熟製程晶片具不可替代性,「荷方此舉不僅損害企業權益,也破壞了全球產業鏈合作。」原文網址:https://www.ettoday.net/news/20251014/3049947.htm)
以下 為《法廣》弗林的報導
據彭博社報導,聞泰科技表示,任何重啟芯片製造商安世半導體(Nexperia)從中國出口的協議都必須包括恢復這家荷蘭芯片製造商前首席執行官張學政的職位;這一要求為解決目前僵局的談判設定了高門檻。
荷蘭經濟事務部於9月下旬接管安世半導體,稱存在“嚴重治理缺陷的急迫信號”。隨後在10月7日,阿姆斯特丹的一家法院應公司管理層申請,暫停了聞泰科技創始人張學政擔任安世半導體首席執行官的職務。這場糾紛引發了對生產中斷的擔憂,尤其是在全球車行業,因安世半導體的零部件短缺問題,包括關鍵的晶體管和邏輯芯片。
報導指,聞泰科技周四通過發言人表示,正敦促荷蘭政府改變立場,並駁斥了有關竊取技術的指控。聞泰科技的一位發言人在電郵聲明中宣稱:“很難不得出這樣的結論:他們已將張學政視為軟目標,將其去職後可宣揚為勝利”。該發言人補充道,為緩解緊張局勢、恢復穩定,“恢復完全控制權和所有權”勢在必行。
荷蘭經濟事務部對此予以反駁。該部門的一位發言人在聲明中表示,張學政的行為對安世半導體的生產能力、技術知識和知識產權的持續性構成了嚴重威脅。張學政的行為還涉及“濫用首席執行官的財務資源以謀取個人利益,並為其在中國其他公司牟利”。
荷蘭經濟事務部同時聲明,依據接管安世半導體所援引的法律條款,其無權解僱或停職高管,張學政的停職系阿姆斯特丹上訴法院企業法庭獨立調查的結果。
此前,中國商務部於10月4日發布出口管制通知,禁止安世半導體(中國)及其分包商出口在華生產的特定成品零部件和子組件。儘管安世半導體在全球半導體行業前沿領域中的角色並不突出,但其供應着海量廉價元件,是供應鏈的關鍵環節。
汽車業高管表示,防止工廠停產的唯一現實解決方案是在談判更廣泛解決方案期間,通過臨時安排恢復出口。知情人士透露稱,荷蘭政府接管安世半導體的部分動因在於張學政計畫將該芯片製造商部分設備從德國和英國工廠運出,並將專利從荷蘭轉移至中國。
路透社周一援引四位海牙消息人士報導稱,荷蘭政府決定接管安世半導體是因為擔心張學政已在拆分該公司的歐洲業務,並將生產轉移到中國。海牙消息人士稱,張學政計畫在歐洲裁員40%,並關閉位於德國慕尼黑的一家研發機構。
上述知情人士表示,在張學政於10月1日被荷蘭法院暫停其首席執行官職務前,他已經將公司位於英國曼徹斯特的工廠的機密轉移到了聞泰科技在中國的一家工廠,其中包括芯片設計和機器設置。知情人士補充說,當時下一步計畫轉移的是安世半導體德國漢堡生產工廠的實物設備。
聞泰科技周四則否認其與荷蘭關聯公司的往來存在任何不當行為。聞泰科技的一位發言人表示:“不存在所謂的‘技術轉讓’或‘技術竊取’,也沒有任何所謂的‘公司機密泄露’”,並稱技術共享在芯片製造中是標準做法。
該發言人強調:“此外,聞泰科技是安世半導體的合法控股股東,而安世半導體是其全資子公司——既無必要也無依據從子公司‘竊取’技術。”
轉載自《法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