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2025年8月9日 —— 在全球民主與人權運動日益交織的時代,中國民主黨英國總部與中國行動、公民抵抗協會在倫敦中國駐英大使館對面聯合發布《全民反抗運動宣言》。
活動當天,倫敦氣溫高於往日,烈日炙烤街道,約五十名來自英國各地及其他國家的民運人士、人權活動者和國際支持者,冒著高溫聚集在現場,揮舞橫幅,高喊:「自由!民主!文明!」「習近平下台!」「共產黨下台!」等口號,引來過往行人駐足拍照、錄影,有人上前詢問並表示支持。
宣言發布采取接力朗讀的形式,演講者依次為:馬健、王魏晉、雷喜哲、方縣桂、程敏、東土耳其斯坦人權活動家拉希瑪·馬赫穆特(Rahima Mahmut)、王超華、章斌、溫作團。在宣言接力中,活動總指揮王魏晉代表中國民主黨英國總部發表演講,還朗誦了十一年前創作的呼籲全民反抗的詩作《金陵》。這首詩借古都金陵的歷史興衰與人民抗爭,折射出中國幾千年專制循環的沈痛與對自由的呼喚。結尾將勝敗比喻為棋局,令人感嘆勝敗乃兵家常事,即使歷經挫折,也要重拾信心、再舉旌旗、收覆滿目瘡痍的舊河山。

宣讀過程中,倫敦現場聚集了來自英國各地及其他國家的民運人士、人權活動者和國際社會支持者。與此同時,英國曼徹斯特的中國民主黨英國總部部分黨員也舉行了呼應集會,與倫敦同步發聲,形成南北呼應的全球性聲勢。
宣言的全球意義
《全民反抗運動宣言》明確提出,在三年時間內發動全國範圍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以終結數千年的專制制度並建立持久民主政體。宣言不僅系統列舉了中國當前在政治、經濟、社會、信仰、民族政策等領域的系統性壓迫,還提出了從零散抗議走向計劃化、戰略化、全球化協作的路徑。
宣言強調,非暴力抗爭在過去半個世紀的國際民主化進程中成功率更高,呼籲中國人民學習非暴力的知識與技巧,以罷工、抵制、遊行等多種形式在全國範圍形成持續性壓力。這一戰略轉向被國際輿論視為中國公民運動在組織化與全球協調上的重要升級。
國際回應與戰略轉折
來自英國及其他國家的民主人士與人權機構代表表示,《全民反抗運動宣言》的發布是「民運從分散走向整體規劃的關鍵一步」,並可能成為未來三年中國民主化進程的核心行動指南。一位英國議會議員在社交平台上評論:「這是全球民主陣營與專制對抗中的一次重要信號,中國人民並不孤單。」
多家國際媒體報道指出,倫敦作為全球政治舞台之一,其象征意義遠超地理位置;而曼徹斯特、歐洲、美洲等地的同步呼應,表明中國海外民運力量正在形成跨區域、跨國界的聯動模式。北美、歐洲其他城市以及亞洲部分地區的華人社群也在關註並參與這一全球性的全民反抗運動。
歷史在場,未來召喚
當天的集會不僅是宣言的發布,更像是一場全球化的動員令。從詩歌到政治宣言,從倫敦到曼徹斯特,從英國到歐洲、美洲、大洋洲,從中國大陸到世界各地的華人社區,這一刻被許多人視為中國民運史上的新篇章。正如宣言結尾所言:「我們奮起,我們前行,我們將勝利。」
中國民主黨英國總部總指揮:王魏晉
中國民主黨英國總部副總指揮:盧靈飛
中國行動、公民抵抗協會總指揮:馬健
活動組織者:馬健、王魏晉、盧靈飛
黨員演講名單:王魏晉、雷喜哲、程敏、溫作團
黨員出席名單:王魏晉、盧靈飛、黃天、雷喜哲、王濤、趙玉蓮、李申耀、黃曉鳳、吳小海、戴超、戴雪梅、李皓博、林明強、蘭子明、趙武、丁晨光、王建、成小丹、溫作團、範可為、張學美、侯爾斌、程敏、周鳳雄、鄔勇、熊志兵、韋崇華、徐偉華、楊溯、許少男、馮林、李濤、徐夏穎。
中國民主黨英國總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