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九三閱兵典禮全球矚目。外界關於這場軍力展示的不同看點與解讀事後仍在更新。泰國前民運領袖認為,過去一周標誌着全球政治權力的轉折,當今世界正由美國霸權的單極世界轉變成了多極世界。新加坡學者則認為中國“以實力維護和平”的做法為亞太地區提供了戰略穩定性。
眾所周知,中國於9月3日在北京舉行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紀念閱兵式,此前在天津出席2025年度上海合作組織(SCO)峰會的多位國家領導人列席觀禮台。數日來東南亞媒體持續報道相關消息,並一致稱中國藉此展示其軍事實力和世界超級大國地位。
首先聚焦出席這場閱兵式的國家元首,包括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朝鮮領導人金正恩(Kim Jong Un)、緬甸軍政府領導人敏昂萊(Min Aung Hlaing)等。除了伊朗、蒙古、津巴布韋和幾個中亞國家的領導人出席了閱兵式外,只有塞爾維亞和斯洛伐克兩位西方國家領導人。評論認為出席這次閱兵活動的國家領導人多數存在反西方意識形態。
所謂“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除了規模浩大、整齊畫一的不同武裝力量方隊吸引眼球以外,中國還對外展示了海、陸、空以及火箭軍等各種先進武器裝備。外界軍事專家立馬敏感捕捉到“100%中國製造”、“隨時可投入戰鬥”等關鍵字眼。尤其在經歷了烏克蘭戰爭以及今年5月印度和巴基斯坦衝突後,中國生產的無人機和戰鬥機受到廣泛關注。
在地緣政治和軍事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軍事專家還密切關注中國新一代洲際彈道導彈,包括新型高超音速導彈。日本政府防衛研究所中國問題高級研究員山口真司指出,中國的導彈對美國軍艦在亞太地區的軍事行動構成重大威脅。還有分析人士認為,中國九三閱兵式受到全世界密切關注,北京或藉此傳遞可能武力攻台的信號。這是否意味着中國下一步即將升級軍事行動?
泰國媒體(THE STANDARD)評論員威洛(Wirot Lertjittham)指出,中國九三閱兵式是習近平領導下的第三次首都閱兵活動,其所展示的軍事實力遠超2019年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閱兵式。這意味着中國正式告別“韜光養晦”的時代,在彰顯中國實力和習近平作為全球領導者影響力的同時,它也向中國人民傳遞了一個至關重要的明確信息:民族自豪感和愛國主義。
無獨有偶,最近幾周以來中國上映了幾部以抗日戰爭為主題的電影,其中一些取得了票房成功。中國官媒稱,此次閱兵旨在“弘揚樹立正確的二戰歷史觀”。無論如何,二戰遺留問題迄今仍是中日之間的敏感話題。據保守估計,在日本侵佔中國的14年期間,造成大量軍民傷亡,人數約在2000萬至3500萬。此前作為美國重要盟友的日本政府敦促幾個歐洲和亞洲國家不要參加北京閱兵式,導致中國政府提出外交抗議。日後中日關係走向如何成為另一個追蹤熱點。
一些東南亞問題研究學者認為,在中國眼裡,美國才是咄咄逼人的挑釁者。中國領導人正在向外界表達,一個日益強大的中國現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有能力履行其數十年來奉行的和平政策。新加坡學者馬凱碩(Kishore Mahbubani)認為中國對外展示防禦性武器體現的是“以實力維護和平”的理念。馬凱碩是亞洲研究所亞洲和平計畫(Asian Peace Programme)創始人。他認為和平是過去30年亞洲創造繁榮的關鍵所在。正因為有深刻的歷史教訓,亞洲文明更珍視和平,如果能夠在無需訴諸戰爭的情況下實現和平,那便是最高的成就。
鑒於東盟多國領導人高調出席北京閱兵式,泰國民間對泰國領導人未能跟進國際動態產生疑問。多數意見認為泰國政局動蕩、總理被罷免後出現權力真空。也有人猜測北京當局或許並未向美國在亞太地區的傳統戰略盟友菲律賓、泰國發出邀請。菲律賓與美國 1951 年簽有《美菲共同防禦條約》。以實現共同防禦為目標的泰美關係則誕生於 1954 年東南亞條約組織下的《馬尼拉條約》。二者目前都加入了美國旨在制衡中國的印太戰略(Indo-Pacific Strategy)。
曾經率領黃衫軍推翻泰國前總理他信(Thaksin Shinawatra)的民運領袖林明達(Sondhi Limthongkul)透過社交媒體批評泰國政客無能,以至於無法及時跟進國際形勢的變化。他認為過去一周標誌着全球政治權力的“轉折點”,當今世界已從以美國霸權為主的單極世界轉向了多極世界,這種權力轉移涵蓋了經濟、政治、科技、甚至軍事和安全領域。不過該言論評論區隨即淪陷在大量負評和譏諷當中。
眼下泰國政壇變天,內部局勢欠穩定。繼前總理貝東丹(Paetongtarn Shinawatra)因“電話門風波”被憲法法院宣判解除職務後,其父他信周四突然飛往迪拜。在泰國民間引發他信再次流亡海外、貝東丹行蹤成謎的揣測。不過,他信發帖重申出國只是為了體檢,並非逃避司法調查。並表示將於9月9日親自出庭澄清司法部門針對其享受特權待遇的起訴。為泰黨(Pheu Thai Party)方面宣布已為履行反對派職責做好準備。隨着其骨幹成員諾帕頓 (Nopadol Pattama)等人陸續辭去為泰黨議員職務,導致該黨內部人心惶惶。這是他信家族20年來再次遭遇政治挫敗。
由於獲得在國會擁有最多票數的前反對派人民黨(People’s Party)支持,泰自豪黨(Bhumjaithai Party)黨魁阿努廷(Anutin Charnvirakul)周五在國會投票中當選新總理。阿努廷表示,新政府需要一個真正專業的內閣。
嚴格來講,由於必須兌現政黨之間的承諾,阿努廷內閣只是一個臨時政府。新內閣必須在未來4-6個月期間完成修改憲法、制訂相關法規,然後解散國會,並於明年初舉行全國大選,以恢復國家政治和經濟穩定。
轉載自《法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