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蕩不安的2022年即將過去,展望未來發展形勢並不令人樂觀,尤其因俄烏戰爭而引發的地緣政治衝突深刻影響世界,泰國學者認為2023年將是更加危險和動蕩的一年。就東南亞地區而言,泰國、柬埔寨、緬甸即將舉行全國大選,菲律賓、馬來西亞、新加坡和印尼各自面臨新的政治變局,疫後經濟重振更是考驗東南亞國家領導人行動力的巨大課題。
泰國朱拉隆功大學政治學院素察教授(SurachartBamrungsuk)近日分析2022年世界局勢時將“大國競爭”(Great Power Competition)與“新冠疫情大流行”(COVID-19)兩個問題分別進行論述,結論認為包括政治、經濟、科技乃至全球氣候變遷等多個維度的重要問題交互重疊,令2023年的世界政治局勢更加令人擔憂,政治動蕩直接造成經濟不安全和社會不穩定,特別是俄烏戰爭引發了世界地緣政治衝突,國際之間關係緊張將更清晰體現在全球化(Globalization)結束階段的地緣政治問題上。在新的一年裡,關於“核武器”(Nuclear Weapon)的字眼甚至可能將從“核威脅”演變成“核衝突”。與此同時,東南亞國家的政治因素同樣是一個不容小覷的變數。
據悉,2023年多個東南亞國家面臨政治變局。目前泰國各政黨正在積極籌備明年的全國選舉。泰國國會將在明年3月滿屆,此後舉行新一輪選舉。預料泰國大選將在明年5月前舉行。現任泰國總理巴育(Prayut Chan-o-cha)近期向媒體透露,他將在新一輪選舉中尋求連任。新成立的泰民族團結建國黨(United Thai Nation Party)將會提名巴育成為下一屆選舉的總理候選人。巴育於2014年發動政變推翻了英拉(Yingluck Shinawatra)的民選政府,迄今擔任總理已逾8年,儘管巴育在民間聲望低迷而且經歷了被暫停履行職務的波折,但最終得以屹立泰國政壇,這令外界對他背後的支持力量不敢小覷。
值得一提的是,巴育原本隸屬的人民力量黨(Palang Pracharath Party)宣布提名現任泰國副總理巴威(Prawit Wongsuwan)參加下一屆總理角逐。巴威與巴育是合作多年的親密政治盟友,兩人同樣擁有強大的軍人背景,但現年77歲的巴威健康狀況令人擔憂。
五年一度的柬埔寨全國大選決定在2023年7月23日舉行。柬埔寨總理洪森(Hun Sen)曾經表示,他對柬埔寨人民黨(CPP)在第七屆國會選舉中獲勝充滿信心。現年70歲的洪森長期雄踞柬埔寨政壇,大力排除異己,掃清政治障礙。外界紛紛揣測未來的總理候選人將在他的兒子之間進行遴選,而洪森不久前宣布他本人將執政到2028年。
流亡海外的柬埔寨反對黨領袖沈良西(Sam Rainsy)表示,洪森執政多年來利用暴力與恐嚇手段打造鐵腕政治,他致力於將柬埔寨民主推向獨裁,最終由自己的兒子來接管政權。據悉,沈良西於2012年成立的柬埔寨救國黨(CNRP)已於2017年被柬埔寨法院宣布解散。救國黨領導人庚索卡(Kem Sokha)至今仍被關押。
緬甸官方消息透露,緬甸新一屆大選籌備工作將於2023年8月結束,預料年底將重新舉行全國大選。現任緬甸國家管理委員會主席敏昂萊(Min Aung Hlaing)於2021年2月初以反對選舉舞弊為由推翻前領導人昂山素季(Aung San Suu Kyi)的民選政權,國內外反對聲浪迄今尚未平息。迫於無法邁向國際政治舞台的壓力,敏昂萊一度宣布將在2023年下半年舉行自由、公正的多黨制公民投票。
鑒於緬甸軍政府對民眾採取暴力鎮壓,並且關押包括昂山素季在內的多名政治犯。聯合國安理會周三(2022年12月21日)通過一項要求緬甸軍政府停止暴力並且釋放政治犯的決議。美國對這項由英國起草的決議表示歡迎。中國、印度、俄羅斯投下棄權票。中國認為施壓只會加劇對立,主張敦促和談以解決問題。
根據印尼政黨消息透露,印尼40個政黨已經報名參加2024年全國大選。目前印尼總統競選已經拉開了序幕,印度尼西亞國家民主黨(NasDem)和印度尼西亞團結黨(PSI)分別推出了擁有各自支持者的總統候選人,分別是雅加達省長阿尼斯·巴斯威丹(Anies Baswedan )和獲得年輕人支持的爪哇省省長甘賈爾‧普拉諾沃( Ganjar Pranowo)。根據印尼1999年憲法規定,總統任期不超過兩屆。該憲法修正案來自抗議前獨裁者蘇哈托(Soeharto)長期霸佔國家統治者職務的民間反對浪潮。
此外,新加坡同樣面臨領導班子換屆。自2004年擔任總理至今的李顯龍(Lee Hsien Loong)一度表示,他的接班人或是時任財政部長黃循財(Lawrence Wong)。現年50歲的黃循財在疫情期間處理經濟問題表現亮眼,被視為新加坡第四代領導班子的領軍人物。新加坡人民行動黨自1965年獨立以來一直統治新加坡。各方預料李顯龍或將於2025年11月新加坡大選後效仿其父李光耀(Lee Kwan Yew)退居幕後。
轉載自《法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