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商務部此前(4月12日)公告,將就台灣2455項產品進行貿易壁壘調查,類型涵蓋農產品、五礦化工產品、紡織品等等。而且該公告還指出,調查應在今年10月12日前結束,特殊情況下可延長至明年1月12日,長達9個月。外界普遍注意到,2024年1月12日正巧是台灣總統大選前夕,不少分析指出,中國此舉不無“以商逼政”影響台灣選舉的意圖。
台灣經濟部長,王美花在中國商務部此一公告後的隔天表示,經貿往來應按相關規定處理,願意在“不設前提下”跟中方磋商。另外,兩岸貿易自1993年就訂辦法,涉及不對國安、經濟重大影響就開放進口,已開放9800多項。兩岸從2001、2002年進入世界貿易組織(WTO),當時並未就相關貨品進行磋商,中國現在卻突然提出貿易壁壘調查,問題就看他們要不要來磋商?
另一方面,中國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則表示,台灣長期以來對中國2400多項產品採取單方面限制措施,不許輸入台灣,對中國相關產業和企業利益造成損害。
台灣中山大學許家豪助理教授對美國之音分析中國商務部此舉表示,這是“一場完美設計好的局”,因為請求發動調查的人是幾個中國商會,而中國的商會從來就是中國共產黨組織的一部分。中共一方面藉著貿易調查來表達對“蔡麥會”的不滿並企圖干預台灣2024總統大選,另一方面也考慮終結過去20年來對台灣單方面的讓利,收一箭雙鵰之效。
中國這種“用經濟干預政治”做法有效嗎?原本在越南經商並曾擔任世界台商總會(世總)的秘書長及世界台商總會青商會會長的民眾黨籍邱臣遠立委4月15日受訪時告訴記者,目前全球的一個態勢,或者說從2018的美中貿易戰、2019的香港到2020的疫情,其實全球的不管是供應鏈,或是相關的商業模式,甚至是消費習慣都在做一個劇烈的改變。過去,台灣甚至東南亞非常多的國家對中國的經濟依存非常地高,那現在也在慢慢地做些移轉,或者是說做一些供應鏈的重新的調整跟重組。所以,不過度仰賴單一市場,進行更多的貿易,對經濟發展來講,不管是台商或任何外資的廠商,到任何國家的投資考慮的,絕對不只是成本或勞動條件,最主要還是考慮政治的一個穩定性。
邱臣遠續道,在政治穩定性對長遠投資是至關重要的前提下,相對穩定的政局跟穩定的政府對企業跟相關的經濟活動是否友善,這個就會是任何一個國家都必須去思考的一個問題。正因如此,這三四年來,其實有非常多的過去在中國投資的外商或台商,有在做生產基地的移轉,甚至是市場的移轉,而這個都是世界的一個趨勢。所以,對台灣來說,不過度仰賴單一市場,尋求更多經貿的合作,更多邊國家經濟機制的合作,是非常重要的。
那可以做的更深入的一件事,據邱臣遠指出,即善用遍布六大洲75個國家180個地方的世總這個平台,這些台商的力量作為聯盟,不管是國內市場的延伸,或者是供應鏈的串接。他補充說,過去談半導體,說台積電是台灣的護國神山,但,台灣的台商才更是國家的護國神盾!
邱臣遠最後強調出,應該要善用這樣的力量去把台灣的經濟實力跟各國來做更深入的一個連結,也做成相關的一個貿易保護。
轉載自《法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