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這幾個月來政壇上的激烈衝突,民進黨在民意支持上處於優勢還是劣勢?而賴清德總統上任2個多月,他的蜜月期已經結束了嗎?
如果詢問密切關心政治的人,一定都能記得民進黨近半年來的諸多不順。特別是民進黨的支持者,更可能擔心藍白陣營在各平台的攻擊力道,已讓民進黨難以招架。至於蜜月期,有鑑於520上任前就爆發國會職權修法的嚴重衝突,很多人也一定會問一個相當合理的問題:賴政府真的有過蜜月期嗎?
確實,在行政與立法關係上,尤其進入預算審議的會期,賴政府面前有許多潛在危機。但是,如果真的要了解執政黨的民意支持,進而展望2026年、2028年的選情,最直接的證據還是具代表性的全國民調,而近期多份民調的結果,很可能會出乎許多政治新聞讀者的意料之外。
因為這些民調當中呈現的圖像,對民進黨而言非常正面。在支持、信任、滿意度等各方面,民進黨這半年來都能夠維持既有的優勢,賴政府更仍在享受相當理想的「蜜月期」。尤其面對最關鍵的那3成「中立」選民時,賴清德總統個人的表現更仍相當穩健。因此,單就民意而言,此時民進黨最該問自己的問題絕非「要如何突圍」,而該是「要如何穩固自身的優勢,甚至進一步擴大支持基礎」。
而關於該怎麼做到這點,幾份民調也透露出另一項重要訊息:在討論民意時,必須區分「單一戰役」和「整場戰爭」。很多時候,個別、零星的爭議在當下看起來很重要,但未必總會影響民意的大局;而這些民調也恰恰顯示,在所謂「國會改革」的爭議中,民進黨吵架其實都沒有真正吵贏。但就結果論,民進黨也根本不需要吵贏,還是能夠保有相當的優勢──從選舉的角度來說,後者才是最大的重點。
民調證據1:中立選民願意信任賴清德總統個人,也滿意他的表現
首先觀察賴總統個人的滿意度:依照《美麗島電子報》7月底的民調,有52.0%滿意賴總統執政表現,不僅明顯多過不滿意的30.1%,甚至比剛上任時的45.2%更多,已成「蜜月中的蜜月」。更重要的是,這顯然不是只靠「同溫層自嗨」能夠得到的數字。細看報表,就連自稱「中立/看人不看黨」的這3成關鍵民眾,都有44.2%滿意賴總統表現,另僅26.5%不滿意,呈現六四開的局面。這3成選民正是所有選戰的關鍵,是任何政黨最需要爭取的游離選民,而賴政府的「開局」表現相當理想。
而在滿意度之外,信任也相當重要。對此,同份民調顯示賴總統個人的信任度高達55.2%;且在中立選民亦高達46.7%,明顯多過同群選民中不信任的28.7%,同樣約等於六四開。而之所以需要特別留意信任度,是因為接下來的時間裡,人們未必同意賴政府的每項政策,但「維持信任」意味著民眾會願意聽聽他的說法,不會看到新聞畫面就覺得「誰要聽他鬼扯」。總統的一大優勢在於,只要開記者會、在重大節日演講、上傳政策溝通影片時,會比其他政治人物更容易獲取注意。這樣的優勢連反對黨的一線政治人物都未必能夠擁有,美國政治圈會將總統大位形容為「頭號講壇」(bully pulpit),正是因為這點。但是,陳水扁和馬英九執政後期的慘況就在於太多人已經摀住耳朵,不想聽他們「狡辯」、「瞎扯」,甚至覺得他們「不重要了」。
換言之,只要總統失去信任,講壇就會失去魔力。而能夠維持住民眾對自己個人的信任,是總統成功的必要條件。在這方面,賴清德總統目前仍走在正確的軌道上──即便這半年來台灣政壇有這麼多的風風雨雨。
民調證據2:民進黨需要的不是「扭轉」形象,而是「維持」招牌
在總統個人之外,在《TVBS》民調中心6月的民調中,更有許多關於民進黨「政黨形象」的正面消息。這些消息也很值得參考,因為選舉經常是對執政黨的信任投票:如果信任執政黨,選民也才更有機會考慮繼續支持;如果不信任執政黨,選民就很容易想換人做做看,或者沒有興趣出門投票。對於要尋求四連任的民進黨而言,在野黨形象固然也重要,但更必須優先顧好自身的形象。
民調顯示,目前表示信任民進黨的民眾達到44%,而從同一機構提供的長期趨勢來看,這已經追平2009年來民進黨信任度的歷史高標。同時,44%也是蔡政府四年前同一時間的成績,而那時也正是罷韓成功後民進黨聲勢的高峰。表面上,那時民進黨順風順水,此刻則深受藍白掣肘,但結果都是44%的高信任度。
信任民進黨的民眾達到44%,從長期趨勢來看,這已經追平2009年來民進黨信任度的歷史高標。(圖片摘自總統府網站)
同時,經歷一連串關於疫苗、雞蛋等的激烈質疑,目前認為民進黨廉潔的比率也仍有32%。這個數字距離歷史高標還有一小段距離,但也與四年前蔡英文政府同一時間的35%差異不大,相較於選前三個月的28%更是不降反升。誠然,同份民調顯示,民進黨目前整體滿意度僅有35%,明顯低於四年前同一時間的46%,顯示民進黨並非真的像四年前那樣氣勢如虹,但至少信任、廉潔等基本形象仍能維持在相當的水位。
當然,這絕不代表民進黨可以輕敵,但順風跟逆風的策略一定會有所不同。這組數據顯示,民進黨在思考連任之路時,不須誤以為自己打的是「逆風局」,誤以為目標是「扭轉一大群民眾對自己的不信任」,而應該優先思考「怎麼維繫民眾的信任」,不要讓中立選民(甚至自家支持者)覺得被辜負,進而思考「怎麼讓信任我們的民眾願意出來投票」。
民調證據3:當藍白「消風」時,民進黨卻沒跟著下修
當然,最核心的「硬道理」還是政黨支持度。不論是要爭取推行政策的民意基礎,還是佈局兩年半、三年半後的選戰,這都是最直接有用的指標。而在這點上,近半年來政壇近乎瘋狂的衝突、鬥爭,也看來完全沒有打擾到賴政府的「蜜月期」。
依據陸委會7月底委託政大選研中心進行的民調,顯示綠、藍、白支持率分別為35.4%、19.6%和6.2%。換言之,藍白合計仍遠遜綠營,倘若排除未表態者重新計算,朝野之間的差距也近乎六四開,顯然十分巨大。
必須說明,這組數字當然不可能直接等於「如果明天就投票」的得票率,儘管柯文哲的吸票能力或許較難預測,但國民黨選舉時的實力絕對不只如此。但單從此刻的「民意基礎」來看,連要說是朝野「勢均力敵」都有些牽強,何況要說成民進黨「苦戰」、「急需突圍」更不合理,執政黨的優勢其實相當明顯。
但這並非最驚人的地方:要理解此刻的「蜜月期」對民進黨有多理想,更應將這組數字與總統大選的結果相比。跟大選時的支持率相比,國民黨和民眾黨表面上看來都有「流失支持者」。而對此最合理的推論,應是因為不少選民、特別是並不深度關心政治的選民,雖然選舉時把票投給侯或柯,但在投完票後回歸(自稱)「中立」。(實際數據如下:總統大選時每100位合格選民中有29人未投票;剩下的71人裡,有24人投給國民黨的侯康配,19人投給民眾黨的柯盈配,都高於此刻民調中的支持率。)這點其實相當正常,畢竟不少選民平時都會自認中立,選前才會做出選擇,尤其在柯文哲的選票基礎當中,有更多人是平時(自認)中立的選民,選後自然容易更「消風」。
所以真正驚人的是,民進黨卻沒有跟著藍白消風,甚至還有可能逆勢上漲。目前這份民調顯示民進黨的支持率為約35%,但年初每100位選民中平均只有29人出門票投賴蕭配。固然,在民調研究中,普遍發現選後有更多選民會展現「站在贏家那邊」的心理,但反過來說,一個邁向第三任的政黨也容易讓人失去期待感,尤其在這段期間輿論更一直有「最大黨是討厭民進黨」、「賴清德只有少數民意支持」的「都市傳說」,從這個角度來看,能夠維持住總統選舉的支持度似乎就已不容易。但是,民進黨已不只是「守成有功」,更與藍白呈現相反趨勢。
此處得要強調:單一民調的「數字本身」不宜過度解讀,這裡絕對的數字本身其實並不那麼重要,更重要的是相對的趨勢。這裡真正重要的資訊,是看出綠營的走向跟藍白完全相反,不像在野兩黨已經明顯消風。
民調證據4:但國會改革這場架,民進黨並沒有吵贏
簡單總結:賴清德總統個人有相當高的信任度和滿意度,這點在關鍵的「中立」選民之間也成立。就歷史標準來說,民進黨雖然滿意度不特別高,但也並不算差;且信任度仍能追平歷史高點,廉潔也並未成為弱項。最後,相較於總統大選的結果,藍白的支持率都已有所消風(民眾黨尤其如此,而這是正常現象),但民進黨卻並未跟著下修。
但在此同時,面對這幾個月來最大的政治衝突,也就是所謂「國會改革」的爭議當中,相同兩個機構的民調也顯示,民進黨「吵架」根本沒有贏。在整體民調上,依據《TVBS》民調中心5月底、6月初的調查,國會改革問題中支持藍白立場的比率是40%,支持綠營立場僅32%(另28%無意見);支持修法比率41%,不支持比率僅35%(另25%沒意見)。換言之,民進黨在兩題上通通落敗。
民調顯示,民進黨根本沒有吵贏國會改革這場架。(攝影:王侑聖)
為何如此?以第一題為例,藍綠都各自說服了絕大多數的自家支持者(超過8成),民眾黨亦說服了自家7成5的支持者,雙方堅壁清野,數學上就足以讓藍白小幅領先。光是這一點就意味著,民進黨對傅崐萁、黃國昌、翁曉玲等人的攻擊,以及這些委員種種「出奇」的言行本身,也都沒有讓太多藍白支持者卻步。
但更重要的訊息是,中立選民根本不為所動,僅18%支持民進黨立場;同時,支持藍白立場者明顯較高,但也僅有27%。(值得補充的是,此刻的中立選民中,預計應有不少「總統選舉時投給柯文哲的人」。)也就是說,針對當時政壇吵翻天的議題,有整整56%的中立選民回答了「沒意見」,根本不覺得自己需要支持哪一方,沒有被任何一方說服。
《美麗島電子報》6月份的民調則特別詢問民眾是否認同民進黨的一大攻擊點,結果更可以說是完全「吵輸」。該機構詢問「民進黨秘書長林右昌指控國民黨和民眾黨在配合中國製造民眾恐慌,透過立法院修法擾亂政府,讓民進黨執政沒有錢可用、沒有政績,影響未來選舉然後奪取政權。您認不認同他這種說法」。這種說法雖然沒有提到「毀憲亂政」,但提及「奪權」、「擾亂」、「中國介入」等關鍵詞,應能說是非常切合當時綠營的攻擊主調。
結果,不認同民進黨說法的是壓倒性的57.3%,顯示民進黨這個論點相當失敗。至於認同民進黨論述的只有30.2%,更也只是民進黨的應有水準而已。而在最關鍵的「中立」選民中,則有高達58.0%、將近6成不認同,認同的比率則更是只有17.2%──如果扣除無意見者重新計算,這是3:1的壓倒性敗局。考慮到許多中立選民很可能是第一次聽到這個論點,這意味著他們「一聽就覺得不太能接受」。甚至,就連民進黨支持者當中,也都有3成不認同這樣的指控。換言之,這個攻擊點不僅中立選民聽了不明所以,連民進黨自家支持者都有許多人並未買單。
必須澄清,「青鳥行動」對民進黨、對台灣政局還是很有意義的。這一連串的事件之中,許多廣義的支持者開始「熱身」,密集演練對於藍白的各種批評,並透過實體參與、網路發言、金錢捐獻等方式表達團結,也展現自己積極地「能夠行動」,而非消極以為「敗局已定」,這些都是值得留意的效應。但是,這些效應顯然比較集中於綠營內部,而不及於廣泛大眾,特別是中立選民──他們多數人根本並不那麼關心,而聽到綠營的論點也很可能不買單。
拉開時間回顧,太多爭吵最後都無關大局
當然,國會職權修法問題絕對重要,事關國家的憲政秩序和民主品質。但從選舉布局的角度來說,民進黨顯然不用吵贏這場架,在大局上還是握有明顯優勢。在最關鍵的中立選民之間尤其如此:即使沒吵贏,卻還是有這麼多人信任賴總統和民進黨。
但為何如此?這個現象看似令人費解,但在各國其實都相當常見:身為關心政治的人,很容易誤以為一般民眾都很在乎政壇的大小風波。但其實,多數民眾平時並不那麼常關注政治。當然,政壇上偶爾會有「海角七億」或「318佔領立法院」那樣衝擊大局的事件,但能達到這種等級的事件其實少之又少。事實上,尤其到了選舉投票那一天,先前的多數事件都已經船過水無痕,整體的形象與論述反而才是重點。
若用股票來比喻:股民有很多種,而多數選民的心態更像是長期持股的投資人,並不會是操作短線的「作手」;在此同時,這類投資人通常也不會把股票當成人生中太重要的事情。所以,他們並不會太密切注意每檔股票的每日漲跌,頂多瞄一下台股整體表現(或許再看看台積電多少錢了),但不會真的每天開著平板電腦看股票,更不會每天下午1點半準時收看財經台。換言之,對於大部分「偶爾關心政治」的選民來說,比起短期的震盪,長期的走勢經常遠遠更為重要。
回顧過去的選戰,許多當時看來重大的爭議,許多激烈的「吵架」,最後都不是勝敗關鍵。沒錯,2012年的宇昌案對生技產業有相當的影響,而政治人物誠信問題更必須受到檢視。但是,即使認為這對選戰有影響,也絕對不足以解釋蔡英文當年輸給馬英九80萬票,遑論蘇嘉全的農舍、蘇嘉全夫人看猛男、民進黨水果日曆標價錯誤等當時占據版面的「重大爭議」。
當時,真正重要的問題是民眾對於政局的整體理解,對兩黨的長期感受。在2012年的時空背景下,台灣主流民意仍相信必須靠中國才能繁榮,擔心「兩岸經貿關係倒退」,相信國民黨可以拚經濟。更有甚者,事後中研院的調查更顯示,當時明確反對九二共識的民眾不到2成。宇昌案、農舍案、猛男秀、水果日曆──這些在選舉上最大的效果充其量是干擾,是讓民進黨被動接招,難以改變話題,改打對自己比較有利的選戰主軸。但在2012年的時空情境下,蔡英文要能獲勝,本來就是難上加難。
這點反過來說也是一樣:2020年韓國瑜的大敗,有多少是因為新莊王小姐、私生女之類當年所謂的「核彈級」爆料?當年不少人聽到韓國瑜疑似有私生女,多少人其實也只是說說笑笑,覺得「也合理啦,這人這副德行」,而不是真的深切相信?韓國瑜當年與蔡英文的票數差距高達265萬,私生女事件的「吵架結果」究竟能影響多少選票?雖然沒有明確數據,但多數人應都能同意不是重點。
手握領先優勢的此刻,民進黨更有餘裕、也更應該著眼於長期的策略,而非短線的聲量。(美聯社)
相反地,拉開時間距離之後回頭看,2020選戰的重點仍是:蔡英文在2019年上半年的發言和決策,開始讓更多民眾相信她「能夠面對挑戰」,具有領導能力;年中香港抗爭遭到血腥鎮壓,進一步讓捍衛主權問題成為政治主軸;「九二共識拚經濟」的說法已經不管用,換成國民黨在中國問題上不被信任;韓國瑜原先「有趣」、「接地氣」的形象,在選戰過程中逐漸被定位為「草包」,讓中立選民也認為沒有總統的樣子。而在這些面向上,得失分的重點都是「回歸整體論述」,而非「個別吵架中罵倒對方幾次」。畢竟從長期投資的角度來說,相較於今天、明天的短線震盪,整體的穩定性、信賴感、公司前景才是重點。
跟藍白吵架之前,也該思考跟這個人吵贏了有什麼用
更何況,民進黨眼前出來吵架的對手,根本都是雜牌軍而非「正主」。黃國昌顯然難成大器(除了他自己,誰相信他能選新北市長?);而除非是花蓮人,否則多數選民投票時都不會想到傅崑萁;至於翁曉玲更已經是個荒謬的角色,簡直是插科打諢。更不用說王鴻薇、徐巧芯、羅智強之流,幾年來吵了這麼多架,但到底幫國民黨爭取了多少支持?(誰記得王鴻薇幾個月前開記者會,質疑國軍用了綠色就是要向民進黨表忠?尤其是中立選民?)而半年前,趙少康身為「戰鬥藍」發起人,又真的幫侯友宜爭取了多少票?
這些人只是干擾,跟他們的吵贏的獎賞很低(何況通常都是不了了之,也無所謂輸贏可言),反而是吵架時講錯話還會失分。他們存在的效果只是讓民進黨分心,無法好好談真的能為自己加分的議題,反倒「掩護」了民進黨真的該挑戰的對手。
民進黨就算要辯論,真正的對手也該是盧秀燕、是蔣萬安;在各縣市的層級上,則是該地區藍白要競爭縣市長的政治人物。民進黨若要做出「我們比他們好」的對比,更關鍵的是要求盧、蔣等人表態,看他們是否願意跟黨團劃清界線。換言之,就算從攻擊的角度來說,民進黨的成敗,與其說是關於王鴻薇又幻想了什麼,真正的重點還是仰賴選民是否相信未來四年在民進黨執政下能過得更好,反觀盧秀燕/蔣萬安/藍白在地候選人「給不起」;又是否相信賴清德是個好人,是個認真、願意面對問題的領導人,反觀盧秀燕/蔣萬安/藍白在地候選人比不上。
而回歸此刻的民調優勢,民進黨需要思考的是,現在那一大群信任賴政府、信任民進黨的中立選民,在一年後、一年半以後,他們看著民進黨政府,能不能有一個「繼續信任」的理由?還是會覺得自己所託非人,「這些政治人物根本都沒有兩樣,就是狗咬狗而已」?他們可能是南投草屯的便利商店店長,彰化員林的護理師,宜蘭頭城的青年學子,當朋友問他「啊民進黨有什麼用,幹嘛不換人做做看」時,他會怎麼回答?(對這群選民而言,答案顯然不能一直是民主和國安。)面對未來,他是否有理由相信民進黨是「站在自己這邊」,即使生活中有種種的辛苦、不順心,他也相信民進黨不是只會「惡鬥」、「恐嚇」,而是有心解決問題?
尤其在手握領先優勢的此刻,民進黨更有餘裕、也更應該著眼於長期的策略,而非短線的聲量;更該著眼於贏得整體的辯論,而非瑣碎的吵吵鬧鬧;更該通盤注意整場戰爭的大局,而非在一場場小型戰役中戀戰,執著於贏了也沒用的爭吵。距離2026年底的選舉還有2年半,比起日復一日的聲量,賴政府、民進黨在這段期間能否顧好此一「大局」,是政治上更為重要的任務。
轉載自《上報》作者為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候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