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0日西藏自由抗暴日國際紀念會議的發言
長平:《德國之聲》專欄作家、《中國數字時代》執行主編、六四記憶-人權博物館總策展人
3月10日是又一個沈重的周年紀念日,同時也要恭賀達賴喇嘛尊者明天發布新書《為無聲者發聲》。我剛剛讀了他在《華盛頓郵報》發表的文章。我將其中幾段話翻譯成中文跟大家分享一下。達賴喇嘛尊者表示,盡管沒有國籍,但他依然享有自由、快樂與人生的意義,並為人類的福祉作出了一些貢獻。
達賴喇嘛尊者還說,中共以「穩定」和「領土完整」為名,可能會有進一步抹去西藏文明的企圖。然而,他說,「我們的鬥爭是一個擁有悠久歷史的民族的鬥爭。如果有必要,這場鬥爭將持續到我身後。尤其是西藏境內藏人的不屈精神和堅韌意志,一直是我最大的鼓舞和希望」,「西藏人民擁有管理自己家園的權利,這一權利不可能被無限期剝奪。他們對自由的渴望,也永遠不會被徹底消滅。」
尊者說,從一開始,我就堅持西藏的抗爭必須嚴格遵循非暴力原則。暴力只會帶來更多的暴力,即使暫時取得成果,也會埋下未來沖突的種子。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我一直試圖說服我的人民,唯有在考慮雙方需求和關切的基礎上,才能找到持久的解決方案。中國最關心的是國家領土完整,而我們最關心的是在青藏高原上,以我們的語言、文化和身份繼續生存。儘管西藏在歷史上曾是一個獨立國家,但我始終相信,只要北京有政治意願,西藏人民完全可以在中國的框架內,保持自己的獨特文化和身份。
非暴力鬥爭是我們長期接受的教育,包括我自己在內的異議人士也一直堅持這樣做。但是,非暴力抗爭也一直存在爭議。從香港人的街頭抗爭,台灣人的軍事備戰,到加沙巴勒斯坦人的家園守候,到歐洲人怎樣援助烏克蘭,都繞不開這個話題。剛才席海明先生也從自己的抗爭經驗中談到南蒙古人的困境。我自己這些年也寫了一些文章來討論這個問題。
非暴力運動研究知名專家切諾韋思(Erica Chenoweth)和斯蒂芬(Maria Stephan)對近百年來全世界數百場運動進行了深入的研究,發現暴力起義的數量從1970年代開始下降,以非暴力為主要手段的抵抗行動數量急劇上升。但是,她們同時也發現,儘管非暴力抵抗更加普遍,但是它們的絕對成功率卻出現明顯下降。其中主要原因就是統治者變得更加「聰明」了。英國學者林根(Stein Ringen)為她們補上了最合適的例子,那就是中共極權政治的「與時俱進」,進化成「完美獨裁」。
甘地的非暴力抗爭,有源遠流長的宗教精神和哲學理念支持。在黑暗的時刻,他也不止一次想過放棄。他曾感嘆「當下有序的混亂比真正無序的混亂更糟糕」,號令同儕既要保持克制,又要為自由殊死決戰(Do or die)。今天,中國非暴力不合作者面臨的政治環境更加險惡,異議人士的牢獄之災早已超過甘地。
我曾經寫文章說,中國需要非暴力,更需要不合作。專制政權之所以在看上去四面楚歌的環境中如魚得水,就是因為合作者太多,反對者太少。
今天,特朗普政府所謂尋求和平的方式,是給烏克蘭施壓。在這個事件中,非暴力不合作的主要形式就是制裁。我們不得不檢討,對侵略者俄羅斯的制裁,以及對違規者中國的監督和懲罰,是否已經足夠?如果足夠了,是否可以起到更大的作用,甚至讓俄羅斯的戰爭機器癱瘓?
讓我們一起期待達賴喇嘛尊者的新書,看看他如何給我們面臨的這些問題帶來啟示。